登錄???|???注冊
你是否也曾困惑,為何對孩子滿懷愛意,說出口的話卻常常變成最深的傷害?本書旨在為你終結這種“愛的暴力”。它將系統地引導你,掌握風靡全球的“非暴力溝通”智慧,學習區分“觀察”與“評判”,聽懂自己與孩子內心真實的“感受”與“需要”,并發出尊重的“請求”而非命令。通過大量家庭真實場景的深度演練,本書將助你將這套愛的語言內化為本能,從根本上療愈親子關系,讓家成為真正充滿理解與連接的溫暖港灣。
陳勝力編著 ·育兒 ·1.5萬字
還在為孩子的叛逆、拖延而焦慮吼叫嗎?本書帶您走進“非暴力溝通”的智慧世界,學習“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四大法寶。通過通俗易懂、案例豐富的文章,教您如何真正聽懂孩子心聲,平和表達自己,化解親子沖突。告別無效管教,用愛與尊重滋養孩子內心,培養出內心強大、主動積極的自驅型孩子,與孩子共同成長,享受和諧幸福的親子時光。
齊飛編著 ·家教方法 ·1.2萬字
親子溝通常陷僵局,吼叫指責難有效?《父母的非暴力溝通話術》為您帶來愛的“密碼”。本書以大量實例和暖心“話術”,系統拆解“觀察、感受、需求、請求”非暴力溝通四要素,教您真正聽懂孩子心聲,洞察行為背后需求,用尊重與理解的語言化解沖突,建立深度情感連接。告別無效管教,掌握這門父母“必修課”,讓家成為充滿愛與滋養的港灣,您也能成為孩子心中最棒的溝通伙伴。
可心編著 ·育兒 ·8160字
本書是一本歷史學家所寫的有關家訓的普及讀物,是第十三屆文津圖書獎獲獎作品。它的特點是:一是重視講故事。選取中國歷史上的名人事跡和典故,通過講故事,講述家訓的內涵與傳承。二是揭示共通性。流傳至今的家訓,數不勝數,作者在大量閱讀各種家訓文本的基礎上,揭示其中的共性,做了很好的總結工作。三是強調古鑒今。家訓的內容是中國古代家庭教育的核心內容,影響一代代中國人。作者通過家訓內容與具體事例,告誡國人要正確看待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關系,重視孩子的性格培養與身體健康。
韓昇 ·家教方法 ·14.9萬字
本書是作者亞歷山大·拉斯金送給女兒的成長故事集。1961年問世后,不斷再版,被讀者評價為“傳家寶”級別的圖書。書中收錄了36個爸爸小時候的真實小故事:新買的皮球滾到車輪下被壓爆、為逃鋼琴課鉆進床底、自信能馴狗反被追咬……在這些或尷尬、或懊惱、或令人捧腹的故事中,孩子驚喜地發現:原來爸爸也曾是小男孩,會調皮搗蛋,會犯錯受罰。在這些故事里,爸爸從來不說“你應該”,而是通過“我當年”讓孩子們在會心一笑間,懂得不要吹牛、要勇敢、要愛護動物……這類處世智慧,具體而微,格外真切。故事深處流淌的,是爸爸對孩子深切的愛與鼓勵:我們都曾笨拙成長,愛是穿越歲月最溫暖的答案。
(俄羅斯)亞歷山大·拉斯金 沈苑苑繪 ·養育女孩 ·4.7萬字
本書闡述斷舍離并不是單純的“整理術”,而是幫助孩子以現在的自己為中心,直面物品、事物、他人,思考、選擇、判斷,剔除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部分,樹立自我反省的意識,幫助孩子順利通過人生的第一關——學習和考試。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見,理解彼此的差異和改變,從而構建和諧、幸福的親子關系。
(日)山下英子 ·素質教育 ·4萬字
這是關于親子溝通和親子教養方面的圖書,克老師在書中闡述了“教養孩子先教養自己”的核心觀點,并由此分章節展開闡述,給家長提供一種無壓力的溝通和育兒方式的參考。當下越來越多的家長會將關注重心放在孩子的學業和成績上,對于和孩子的親子溝通和互動做的尤為不足,克老師通過很多心理咨詢的案例深入研究孩子和父母心理,提供了深刻又易懂的教養方案,幫助家長成長為懂心理學又有格局的父母,對于常見的和孩子的溝通問題也提供了解決的思路指引。克老師的講解非常有親和力,也有生動的案例,讓養育孩子不只有表層的方法論,更能從根本上理清楚邏輯,重新認知養育,讓家長建立正確的養育思維,掌握系統的養育方法。
(加)克里斯多福·孟 ·家教方法 ·8.7萬字
調查顯示,70%的中小學生、80%的大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厭學情緒,且越來越呈現出低齡化趨勢。如果在養育孩子的早期、厭學出現的早期發現厭學的真正原因,并盡早調整,孩子后續出現嚴重厭學問題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孩子出現問題,跟家長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圍以及其他多的因素有很大的關聯性。本書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以“六步法”為基礎,呈現給讀者一本家長自助手冊,讓家長能夠好地理解幫助孩子克服厭學情緒的原理、步驟、常見困難以及克服困難的方法。
李旭 ·家教方法 ·13.6萬字
從“控制者”轉變為“支持者”,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和情感需求。好的成果+對自己好的看法+外界正反饋=正面的自我認同。——讓這個過程在孩子心中不斷循環內化,孩子就會形成高自我認同。自驅型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在悄悄培養孩子的高自我認同。孩子一旦擁有高自我認同,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就會水到渠成。本書分三部分,層層遞進,一步步指導家長培養孩子的高自我認同:第一部分,家長心態調整。情緒源于看法,家長情緒化的教育方式只會拉低孩子的自我認同。只有家長擁有穩定的內核,才能幫助孩子塑造高自我認同。本書通過覺察和區分兩個調節系統,讓家長保持情緒平穩,降低育兒焦慮,停止做破壞孩子自我認同的行為。第二部分,真正讀懂孩子,為塑造孩子的高自我認同搭建橋梁。通過了解教育心理學、行為心理學知識,家長可以進一步從內在讀懂孩子、“看見”孩子,學會因材施教,與孩子建立起和諧的親子關系。第三部分,培養孩子的高自我認同。本書帶領家長塑造孩子的高自我認同,讓家長從“盯著學、催著學”的教育模式中解脫出來,讓孩子真正擁有內驅力,自主自律地學習。
大雪教練 ·家教方法 ·13萬字
要和孩子做朋友,我們就得像個朋友,不能對朋友做的事,我們都不能做。走過小學六年,乖巧聽話的孩子,悄悄變成了滿身是刺的小刺猬。莫名其妙的偏執、終日緊閉的心門、偷偷進行的戀愛……這些看似叛逆的背后,蘊含的卻是成長的力量,孩子的自我意識萌芽了,他們急于證明,我已長大。“陪伴教育”專家劉稱蓮將自己陪女兒走過青春期的故事娓娓道來,讓我們明白對眼前“來得偶然,去得必然”的孩子,作為父母能做的就是“盡其當然,順其自然”。因為所有教育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孩子健全地離開我們的懷抱,在外面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做一個冷靜克制的觀察者、建議者,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決定者。不侵犯孩子的界限,允許孩子有獨立的自我存在。只有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和孩子是獨立的兩個人的時候,真正的溝通才可能發生。
劉稱蓮 ·家教方法 ·9.2萬字
不著急,也來得及,陪孩子一起享受吃“苦”的幸福。高中三年,對孩子是一種磨練,對家長也是一個考驗。這是一本家長用心寫給家長的書,沒有居高臨下的指點,也沒有千篇一律的空話,有的只是源自真實生活的點點滴滴:媽媽發起的“廚房悄悄話”,爸爸建立的“流動小信箱”,還有“沖動的流星雨”,和“獨特的成人禮”……從每件小事中折射出來的教育智慧,更使我們動容、思考。作者劉稱蓮不僅是一位優秀的老師,更是一位智慧的媽媽,她為女兒精心設計,卻又不留痕跡,讓女兒全面發展,在高中三年綜合成績一路上升,被北京大學和香港大學兩所名校同時錄取。翻開本書,看這位智慧媽媽如何為孩子“松綁”,幫孩子“透氣”,陪孩子順利度過高中三年。
劉稱蓮 ·家教方法 ·11.4萬字
小學六年,決定和影響了人生后面的六十年。孩子的成長是自然且獨特的,壞的教育示范就是給一個孩子的成長設限,不要隨意在孩子生命的白紙上寫下我們的規定。放低期許,放慢腳步,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讓孩子愛上學習的“吸鐵石”,增進溝通的“家庭郵箱”,培養契約意識的“家庭守則”;媽媽“隨意”散放的書刊,爸爸“刻意”設計的歡迎回家儀式……書中處處綻放著獨特而有效、用心而無痕的教育智慧。“陪伴教育”專家劉稱蓮用質樸而細膩的筆觸,重溫女兒小學成長的點點足跡,以及這些足跡如何為女兒鋪就了通往北京大學的堅實臺階。
劉稱蓮 ·家教方法 ·13.3萬字
友誼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有時候是很難駕馭的,即使對成年人來說也是如此。青春期女孩比較敏感,自身關注點正處于從家人轉向同齡人的時期。在這個過程中,她們可能會面臨一些友誼方面的困惑和挑戰,也常常會因此而痛苦。本書主要圍繞“9~12歲的女孩如何正確認識友誼、與他人建立健康的友誼”這個話題,分享了友誼的9個真相,探索了欺凌、孤立等與友誼相關的話題。全書從女孩的視角出發,提供了很多同齡人的觀點和案例,書中還充滿了有趣的測驗和插圖,可以有效幫助女孩正確認識友誼,提升交朋友的技巧和能力。
(美)杰西卡·斯佩爾 ·養育女孩 ·2.4萬字
青春期的孩子面臨來自學習和人際交往的雙重壓力,很多青少年出現厭學問題。本書引導青少年的父母正確認識孩子厭學的本質,并從產生因素和維持因素兩個維度,系統分析青少年厭學的原因。以此為基礎,本書為父母提供了一套解決青少年厭學問題的具體方法,首先從厭學的維持因素入手,打破青少年厭學的惡性循環,然后再從源頭消除導致青少年厭學的學業和人際關系困難。本書還給出了一系列將方法落地為實際行動的練習,幫助青少年走出厭學的“泥潭”,重建對學習的興趣和對自己的信心。
文心 ·心理疏導 ·11.5萬字
本書圍繞孩子的作業心態、作業能力和作業習慣,為家長提供了一套適合家庭使用的“作業支持系統”,幫助家長從小學開始,逐步培養孩子自主、獨立的作業能力和習慣。本書每部分都為家長提供將方法落地的“作業支持工具”,并結合孩子三個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提供了有針對性的作業支持方案,方便家長制訂適合自己孩子實際情況的作業支持計劃。
孫若燕 王洋 ·家教方法 ·12.7萬字
當孩子的青春期來臨時,很多父母其實并沒有做好準備。既沒有準備好接受“孩子要長大了”的事實,主動調整自己的位置、心態、教育方法和彼此之間的關系;也不知道究竟要教給孩子點什么;更沒有想好怎樣一步一步從孩子的生活中退出。本套書共分為三冊,選取了青春期孩子最常見的三大問題——叛逆、溝通不暢、沒有學習動力,為父母提供了一個讀懂青春期孩子、正確引導青春期孩子、真正幫助青春期孩子的實用指南。
趙帥 李波 ·家教方法 ·18.1萬字
自主學習是一種自覺、主動而且積極的學習行為,對孩子而言是一種非常難得的對學習的自我管理行為,而自主學習力則是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具備的能力。《學習之光:用對方法,激發孩子的自主學習力》內容融合了作者在提升孩子自主學習力方面的經驗,全書共5章,第1章和第2章介紹提升孩子內驅力的方法;第3章和第4章介紹高效的學習方法,了解這些方法,父母才能為孩子提供更有力的支持;第5章介紹家庭教育中的常見問題及應對方法,以幫助父母更好地應對實踐中的挑戰。《學習之光:用對方法,激發孩子的自主學習力》適合廣大中小學生的父母閱讀,希望書中介紹的方法能幫助孩子提升自主學習力。
謝麟 ·家教方法 ·7.9萬字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情緒釋放的出口,作為媽媽,也要釋放育兒焦慮。養育孩子的過程,其實就是在養育你自己,希望看過這本書的你,養好孩子的同時,也能把自己好好養一遍。本書是一本漫畫故事書,將父母關心的親子關系、孩子情商的培養、品格的養成,以及婚姻關系等,通過生活中一件件小事詮釋出來。這些漫畫故事治愈又有趣,有著溫暖而有力量、直擊人心的話語,也蘊藏著深刻的道理和智慧。本書會讓你輕松學到溫和而堅定的育兒思路,讀懂孩子最直接最純粹的愛,也會喚起你對生活的熱愛。本書適合重視育兒的準爸準媽、新手爸媽、育兒從業者和對育兒漫畫感興趣的人士閱讀。
西子漫畫 ·育兒 ·1.3萬字
為什么有的孩子會做計劃表,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目標,有動力?為什么有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總是拖拉磨蹭,催也催不動?孩子拖拖拉拉,家長火冒三丈。其實孩子拖拉磨蹭并不是懶,而是很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也是很多具體問題產生的信號。要解決孩子拖拉磨蹭的問題,需要精準洞察問題產生的原因,對癥下藥,消除孩子的抵觸情緒,提供恰到好處的解決方案。作者結合近20年家庭教育咨詢經驗,提出一套科學的解決方案:一、破解認知偏差陷阱,讓父母走進孩子內心,聽懂孩子未說出口的潛臺詞,找到解決問題的抓手。二、進行行為管理,介紹比“催催催”更管用的行為管理方法,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三、引導建立自信。理解孩子消極對抗行為的背后是畏難情緒在作祟,通過積極歸因培養自我效能感。四、學會管理情緒。幫助家長有效管理情緒,也幫助孩子有效調節情緒,讓親子問題的癥結不被情緒遮蔽。五、促進自主學習。培養孩子的自主感、勝任感和歸屬感,激發孩子的主動性,讓孩子愿學、會學、樂學。本書結合心理學知識和作者多年教育實踐的經驗,幫助家長告別吼叫催逼,用理解與賦能根治拖延“頑疾”,培養自主自律、自驅力滿格的孩子。
侯沁舲 ·家教方法 ·9.1萬字
孩子做事拖拉,經常分心,成績差,他們真的是慢孩子嗎?孩子一直學習很好,但是突然有一天不想學習了,快孩子有可能變慢嗎?我們的教中,經常把慢孩子的問題當作“癥狀”,給孩子貼上ADHD、學習障礙的標簽,但往往忽略了孩子學習能力和教材難度的匹配。《快小孩,慢小孩:專注力的誤區、真相與提升》的作者劉騁長期活躍于青少年兒童教育領域,提出孩子問題的背后很可能是學習能力發展不均衡或學習能力和教材難度不匹配。他提出了一套基于視、聽、動能力的干預方案,讓孩子的能力均衡且匹配教材,突破他們在學習上的困難,讓孩子重新拾回學習的樂趣及信心。
劉騁 ·家教方法 ·12.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