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群體性孤獨:為什么我們對科技期待更多,對彼此卻不能更親密?

《群體性孤獨》將電子文化的兩大趨勢在過去15年中的新變化、新發展進行了新的闡釋,將焦點集中在年輕的“電子土著”身上,這一代人的成長伴隨著手機和智能電子玩具。如今的我們既缺乏安全感、卻又渴望親密關系,因此才求助于科技,以尋找一種既可以讓我們處于某種人際關系中、又可以自我保護的方法。作者認為在互聯網時代,如果我們既要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又要擺脫信息技術導致的孤獨,就必須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一方面,我們要學會獨處,體會獨處帶給人們的好處;另一方面,朋友、親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對面談話、討論。你是否也熟悉這樣的場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電腦和手機;朋友聚會,不是敘舊,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課堂上,老師在講,學生在網上聊天;會議中,別人在報告,聽眾在收發信息。所有這些現象都可以歸結為“群體性孤獨”——我們似乎在一起,但實際上活在自己的“氣泡”中。我們期待他人少,期待技術多。不間斷的聯系,是否讓人類陷入了更深的孤獨?麻省理工學院社會學教授雪莉·特克爾為了研究人與機器人之間的互動,15年來深入兩家養老院,對200多人進行了實地研究;為了研究人們的網上互動,與7家中學合作,收集了450名中學生的一手研究資料。她通過研究發現,信息技術在給人們帶來溝通便利的同時,也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弱化,有些人甚至因此而喪失了面對面交流的能力。特克爾認為,人們發短信、發郵件,上社交網站,玩電子游戲,從形式上看人們之間的聯系似乎更輕松、更密切,但實際上卻更焦慮、更孤單。

(美)雪莉·特克爾 ·社科總論 ·27.4萬字

永不停歇的時鐘:機器、生命動能與現代科學的形成

人和機器、物質和靈魂之間的關系,幾百年來爭論不休。17世紀是翻天覆地的思想大變革時代,機械論作為現代科學的核心范式得以確立,整個宇宙被看作一臺機器,包括動物和人類,但仍將其動力和精神歸于上帝之手。然而,更為反叛的科學家和哲學家,則認為生命機器具有內在動能。現代生命科學就在這兩種矛盾的機械論中兵分兩岔。笛卡兒、玻意耳繼承了前人衣缽,堅持經典機械論,萊布尼茨、拉馬克創造性發展了主動機械論,達爾文的進化論在被動和主動模型之間搖擺不定。由此還催生了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說,薛定諤則用顛覆性的量子力學解釋生命體能從“秩序生秩序”。機械論接連引發了控制論、目的論、進化論以及認知科學、進化心理學、人工智能等理論和學科的形成,在社會文化環境的聯動下,鋪展成一幅氣勢磅礴、方興未艾的現代科學圖景。杰西卡·里斯金擁有哲學、歷史學和科學研究背景,她用生動而思辨的文筆,原創性地將一手資料、學界往來通信和文獻檔案熔融一爐,順著生命本源問題的脈絡,展開這場“長達四個世紀的爭論”。理解現代科學的歷史,對于思考當下、想象未來具有重要意義。

(美)杰西卡·里斯金 ·社科總論 ·29.7萬字

敏捷領導力:未來屬于擅長隨機應變的多面管理者

曾經,要想當好領導,你只需要設定目標、激勵下屬、完成業績,再培養一個合格的接班人。但本書作者赫爾博士獨創性地提出,在當今越來越復雜難測的職場環境中,這種領導模式已經過時了,未來屬于擅長隨機應變的多面領導者。無論一個人是25歲還是50歲,如果他正在領導一個團隊,都很有可能管理著各式各樣的人——他們來自各個年齡段、不同文化背景,必須全天候待在一起。這一不斷變化的結構使得企業管理方式面臨新的挑戰:策略與魄力,已經不如示弱與共鳴之類的特質重要。新時代需要新型領導力,善于靈活變通、以包容性為核心的領導方式被證明越來越有效。偉大的領導者“能屈能伸”,根據外部環境調整自身模式的能力是成為一名成功領導者的關鍵所在。作者結合自己二十多年的管理科學研究與高管培訓經驗,講述了大量領導力培養的真實案例,為不同類型的管理者提供了多種可行的優化方案。不管你是何種頭銜或職位,是新手還是老手,是“阿爾法型領導”(以結果為導向,自上而下)還是“貝塔型領導”(以成長為導向,尋求協作),你都可以利用書中的框架即時改進行為,學會在思維領導力、情緒領導力、身體領導力三個維度之間靈活切換,從而影響與激勵他人,提升組織效力。

(美)杰弗里·赫爾 ·社科總論 ·12.2萬字

算法的力量:人類如何共同生存?

本書是一部面向21世紀的政治啟蒙讀物,從數字時代社會的特征、未來的權力形式,到未來的自由、民主、正義,為我們了解安排人類集體生活的未來的政治提供了獨特思考。一如作者所言:本書主要寫給希望更清楚地看懂未來的普通公民。杰米·薩斯坎德認為,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各種技術將徹底改變我們的公共和私人生活。他給我們描述了一個數字生活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某些技術和平臺以及控制它們的人擁有強大權力:有些技術會收集我們所有的數據,我們為此會避免做出那些被視為可恥、有罪或錯誤的行為;還有一些技術會過濾我們對世界的認知,選擇我們能知道什么,塑造我們的想法,影響我們的感受,指導我們的行動;還有一些技術會迫使我們去做我們原本不會做或不愿意做的事情。久而久之,人類與機器、線上與線下、虛擬與真實等方面的區別,都會逐漸消失。控制這些技術的人將越來越多地影響乃至決定我們的生活。他們將設定自由的界限,決定民主的興衰和未來。他們的算法也將決定社會正義的方方面面,決定社會物品的分配,決定我們的身份和地位。我們該怎么辦?是拒絕使用所有數字技術,回到過去,還是不顧一切地擁抱數字系統?

(英)杰米·薩斯坎德 ·社科總論 ·24.1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阳市| 博爱县| 饶阳县| 隆德县| 上高县| 镇坪县| 嘉义县| 瓦房店市| 邵阳市| 荃湾区| 隆德县| 通化市| 吉首市| 博罗县| 许昌县| 通榆县| 岢岚县| 长垣县| 宁波市| 余干县| 武汉市| 杭锦后旗| 普陀区| 容城县| 衡东县| 浪卡子县| 宣恩县| 萝北县| 武乡县| 平乐县| 长兴县| 徐闻县| 贵溪市| 科技| 临沭县| 扎鲁特旗| 昭苏县| 南京市| 汉源县| 承德县| 榆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