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著名精神分析學家、人本主義哲學家弗洛姆的最后一部著作。作者對自己多年來關于資本主義社會所崇拜的人類生存方式的非人道化影響的研究進行了全面總結。弗洛姆區分了兩種不同形式的生存方式,即占有和存在。重“占有”的生存方式的基礎是以利潤為取向的社會,重“存在”的生存方式則會創造性地運用人的力量。他對消費社會的反人道、對人的無意識的操縱,以及為穩定社會經濟制度而進行的蓄意消費刺激,都進行了尖銳的批判,并提出了變革性的綱領見解。
(美)艾里希·弗洛姆 ·社會心理 ·11.6萬字
本書不同于一般談莊子的作品,它把莊子智慧放在今天世界的平臺上,闡釋它啟發心靈、情感和意向的價值與應用。莊子論說宇宙人生的“心”和“心游”,而作者的專長是心理學,所以行文以心理學作基礎,闡述人性和心智潛能,以及怎樣在心游中知達生命的幸福圓滿。“江紹倫教授早年當選為本大學的優卓教授,他用心理學講解宇宙人生,并識心見性,大講堂中總是站滿了旁聽生,其中甚至包括各系的教授。半個世紀以后的今天,我喜見他出書淺說老子的智慧,敘述如行云流水,感人心魂。讀者有幸,可以安坐家中,享受他的美意。”——麥唐納教授哈佛大學心理語言博士多倫多大學教育學院原院長
江紹倫 ·百科 ·11.6萬字
本書將從自我認識、情緒管理、人際交往、職場生活以及心靈清潔幾個方面分別論述,存在于這些領域內的各種心理效應,以及隱藏在這些效應下的潛規則。教你在一個又一個困惑面前得到想要的答案,幫你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告訴你該怎樣去做。當你讀完這本書,就會發現這些神奇的心理學效應無時無刻不在發揮它們各自的作用,并將成為你受用一生,甚至改變一生的知識。
魯芳 ·百科 ·11.6萬字
《烏合之眾——眾心理研究》是一本杰出的心理學名著,顛覆了通常對群體的認識,《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將群體的特點剖析得淋漓盡致。勒龐以18世紀的法國大革命為背景,《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深入地剖析了群體的種種特點及其成因,為眾多常見而令人稱奇的社會現象及群體行為開創了獨特的觀察視角,即群體創造了人類社會的文明與繁榮,但群體心理與行為也會給人類社會帶來難以預料的災難。
(法)勒龐 ·入門 ·11.6萬字
“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這是1967年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斯坦利所做的連鎖信實驗得出的結論,也叫六度分隔理論。這個看似不可思議的實驗不僅印證了我們某些時候有關“世界真小”的感慨,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人際關系的作用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為重要。人際互動離不開溝通,而有效的溝通離不開心理策略。本書分為七章內容,從心理學角度對高情商溝通與人際互動進行詳細解析。掌握了高情商溝通的奧秘,勢必會讓你的個人競爭力得到相應的提升。
白麗潔 ·理論研究 ·11.6萬字
一般情況下,我們對一個人的了解往往都流于表面,有的人善于掩飾,外人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看透他的內心;不過,心理學家在心理分析方面卻有著自身獨特的技巧。《誰都不敢欺騙你:你不可不知的心理分析法》教你通過外貌、表情、肢體動作、語言等方面,全面了解一個人的內在及其真實想法,同時還穿插了一些小故事、小案例,幫助你更準確地理解和應用。
宋浩 ·入門 ·11.6萬字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是群體心理學的奠基之作,被譽為“改變世界的20本書”之一。書中極為精致地描述了集體心態,考察了群體的特殊心理與思維方式,尤其對個體與群體的迥異心理進行了精辟分析。對人們理解集體行為的作用以及對社會心理學的思考發揮了巨大影響。深刻影響了弗洛伊德、榮格、托克維爾、梁啟超、周作人等學者,和羅斯福、丘吉爾、戴高樂、希特勒等政治人物。其觀點新穎,語言生動,是群體行為的研究者不可不讀的佳作。
(法)古斯塔夫·勒龐 ·經典著作 ·11.6萬字
《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是卡倫·霍妮重要的心理學專著,也是她的代表作。該書多角度分析了現代人的心理和人格。她認為,每個人都生活在各種矛盾和沖突中,而主要的沖突是我們都同時具有“親近人”“對抗人”“逃避人”的沖動。這些沖動如果無法協調好,就會讓我們陷入各種各樣的焦慮和神經癥。這部大師級的著作,用樸實的語言、清晰的邏輯,闡述簡明的哲理,能讓廣大讀者受益匪淺,感受到精神分析導師的真正魅力。
(美)卡倫·霍妮 ·社會心理 ·11.6萬字
《我們內心的沖突》指出,由于社會文化所塑造的人總是與我們想成為的人背道而馳——我們做了很多不是出于本心的選擇和決策,于是產生了這些主宰我們人生的基本沖突。為了解決這些沖突,我們不但虛構了“理想化意象”自欺欺人,通過“外化”把責任推給他人,還基于不同的性格傾向發展出一系列各不相同的防御策略。但這些策略更像是精致的代償與逃避,不但沒有消除沖突,反而使我們深感恐懼、焦慮和絕望,以致在神經癥的道路上越陷越深。本書的內容主要來自對病人和自身的心理分析的經驗總結,對致力于提高精神分析理論和治療方法的精神分析工作者很有幫助。
(美)卡倫·霍妮 ·百科 ·11.6萬字
談判——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大到國家會談,小到個人切磋協商,談判已經滲透到現代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等各個領域之中,成為人與人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相互交流溝通,達成共識不可或缺的工具。若想在談判過程中旗開得勝并非易事,豐富的經驗,鮮活的技巧當然必不可少。本書全面介紹了談判中的各種心理技巧,從讀懂對方微表情突破對手心理防線,到化解談判僵局實現互利共贏,相信讀完本書,下一個談判專家就是你!
康木 ·理論研究 ·11.6萬字
本書擯棄晦澀難懂的學術論調,采用人人都能讀懂的簡易語言將心理學的知識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從而將高深的學問生動化、通俗化。同時,結合大量經典案例,幫助讀者更加直觀、更加有效地理解心理學智慧。
吳夢詩 ·百科 ·11.6萬字
本書介紹了上百個經典的定律、法則及效應,包括了管理、經濟、心理、人生、教育、事業、家庭、感情等多個方面,本書對其逐條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全方位地描述人生的全過程,力求讓其成為人們更好的思想磨刀石和行為指南針。
李原 ·百科 ·11.6萬字
這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這也是一個焦慮的時代。我們對當下有怎樣的困惑?我們對未來有怎樣的擔憂?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生的各個階段,焦慮正以怎樣的形式困擾著我們?《焦慮是頭大象,如何一口一口吃掉它》緊跟當下的熱點問題,對我們身處的焦慮時代進行了多角度的解構,并對我們面臨的新的挑戰和新的課題進行了解讀,介紹了新的媒體環境如何助長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焦慮,我們對于家庭、親子關系、兩性關系有了哪些新的認識,時代給家庭和關系帶來了怎樣的挑戰和機遇,心理學將如何指導我們穿越焦慮。另外,《焦慮是頭大象,如何一口一口吃掉它》的作者對自己多年的自主書寫的經驗進行了總結,并且配合書中各主題設置了18節自主書寫課,為讀者提供了便捷的情緒梳理工具。《焦慮是頭大象,如何一口一口吃掉它》適合在焦慮中失去方向、無所適從的各類人群,希望本書能夠幫助讀者撥開焦慮的迷霧,看到未來的方向。
張心悅 ·社會心理 ·11.6萬字
本書從FBI經手的有趣案例展開分析,教你如何從面部表情、肢體語言、性格等方面識人內心。
徐冰瑩 ·研究方法 ·11.6萬字
本書給你一雙識人的慧眼,一把度人的尺度,讓你靈活運用微表情心理學,以便從體態上辨認人的性格,從談吐中推斷人的修養,從習慣中觀察人的心機,從細微處揭秘隱蔽的心理秘密,洞悉微妙的氣質真相!人人都學得會的讀心術,輕松識別他人臉面真假,做心靈的捕獵者,讓你的工作和生活更加得心應手。本書適用于:營銷、管理、情感、談判、識人……挖掘隱秘,洞悉微妙。任何人都無法保守內心的秘密,因為他的身體會說話。從臉部到腳趾,從語言到身姿,從表面到內心,讓你讀懂人心,看懂人性。從此,交對人、跟對人、用對人。
戴琦 ·百科 ·11.6萬字
當卡里亞德只有十五歲的時候,她成了那個失去父親的人。哀痛如潮水般反復襲來,她選擇向悲傷“五階段”模型尋求幫助,卻發現這一理論難以涵蓋她混亂的悲傷體驗。十多年后,仍走在自救路上的卡里亞德開始做《悲傷播客》,與更多的悲傷者一起反思各自的經歷,談論死亡。在傾聽與被傾聽的過程中,她逐漸獲得了解放。本書分享了卡里亞德從對談中得到的關于悲傷的知識,記述了她一路負重前行學到的一切。書中談到不存在正確的悲傷姿態,談到別因“做錯了”而感到羞恥,談到如何圍繞悲傷建立新的生活秩序,談到還有許多人也在經歷這一切。
(英)卡里亞德·勞埃德 ·心靈療愈 ·11.6萬字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認知診斷評價理論的基本原理、技術和方法。全書主要講述了認知診斷評價理論的興起及其優勢,詳細講解了基本概念、基本假設、基本模型與參數估計方法,介紹了認知診斷評價測驗及題目的編制方法以及認知診斷計算機化自適應測驗的編制方法,最后對這一理論中還未深入研究的等值和信息量問題進行了初步敘述。書中通過日常實例進行講解,并與國內外發展接軌,為讀者理解認知診斷評價理論中的模型、技術和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礎。
羅照盛 ·認知心理 ·11.6萬字
本書是一本針對普通大眾的心理學讀物。本書將圍繞“樂觀”這一傳統的心理學概念展開討論。本書內容主要涉及人的日常感受、認知習慣、人生困境、信念、目標、心態、人際關系等方面,并通過具體的心理學實驗和案例加以分析、論證。希望讀者在閱讀此書后,能以一種更加開放、更加理解的心態去審視人們行為背后的動機和心理。
林照陽 ·人格心理 ·11.6萬字
生活中,許多人雖然渴望擁有一段美好的親密關系,但似乎總是難以遇上對的人;還有許多人,雖然身處關系之中,但是交流的過程總是爭吵不斷、矛盾重重……人們之所以難以經營好親密關系,實際上跟原生家庭有著密切關聯。如果在原生家庭中,一個人曾經歷過忽視、責難、拋棄甚至是虐待,那么他便很難跟親近的人建立起安全、舒適的關系。所幸,我們可以通過走進原生家庭來療愈內心創傷、重新擁抱愛與親密。擁有多年咨詢經驗的巴里·溫霍爾德結合自己的實際身經歷指出:首先,我們要透過自己的情感經歷,判斷自己處于哪一種依戀模式之中;其次,通過審視自己的原生家庭經歷,可以找到對應的親子互動模式,看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最后,通過情緒的宣泄和溝通方式的轉變,我們便能更好地重建內心、擁抱美好的親密關系。
(美)巴里·溫霍爾德 賈內·溫霍爾德 ·心靈療愈 ·11.6萬字
人類的心理活動有一個共同之處:我們不可能每時每刻都活在當下。我們早年受過的心理創傷有明顯的侵犯,如身體虐待;也有隱形創傷,如在要求嚴苛的環境中長大、毫無預料地被羞辱、一部分性格或需求被完全禁止、情緒被忽視,等等,在成長過程中重復發生并累積起來,逐漸摧毀我們的安全感和自尊心。曾經壓抑的創傷和沒能釋懷的過往,在相似的情境下會被喚醒,引起強烈的情緒波動。這時我們的行為或話語,很容易傷到我們最親近的人,包括我們的孩子。我們會不自覺地從受害者,變成加害者。作者指出,人是關系性的存在。他在探討人類關系復雜性的同時,從深度的自我探索開始,修復內在的依戀模式,進而提高心智化的程度與認知自信,培養共情能力,讓我們在當下與未來更好地經營關系。重要的是,你要相信,每個人都有療愈自己的能力。
(西)卡洛斯·皮提亞斯·薩爾瓦 ·心靈療愈 ·1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