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金融穩定及其預警問題研究
金融穩定,并非新鮮的話題,但在金融全球化日漸深入與世界經濟、政治局勢動蕩的當下,似乎又是一個無法避開的話題。隨著全球金融一體化程度日益加深,金融風險跨區域傳導也越來越容易,區域性金融危機向周邊擴散有了更多更快的途徑。無論是始于2007年的美國次貸危機還是2009年爆發的歐債危機,甚至英國脫歐、美國大選,區域性不穩定因素的影響范圍越來越大,對世界金融局勢的穩定造成的影響也遠比從前深遠。金融一體化要求各區域間的相對穩定,從根本上來說,各個區域的金融穩定相互關聯,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因地制宜構建區域金融穩定預警體系加強風險防范并針對性地做好預案刻不容緩。本書共分為九章,結合理論基礎、案例分析和實證研究具體探討了如何實現區域金融穩定。首先,在借鑒金融風險管理理論、金融危機理論和區域金融穩定性理論的研究成果基礎上,通過從全局金融穩定細化到區域金融穩定,詳細地介紹了金融穩定的含義、特征以及區域金融穩定與全局金融穩定的異同所在,通過二者的辨析試著為后續提出針對性更強的應對措施提供一定的幫助。接著以美國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為例,對金融風險的傳導進行分析,詳細介紹了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爆發地過程、傳導途徑和對區域周邊及世界金融局勢造成的影響。更進一步地,我們以美國、英國和日本各自所采取的試圖應對區域金融風險問題的措施,包括法律法規、金融政策、金融監管模式、金融機構設置等為例,詳細介紹并比較了這三個發達金融國家在區域金融風險防范上的異同以及這些引起這些差異的內在原因。在此基礎上,我們引入了對區域金融預警體系和構建區域金融預警模型的介紹,在綜合考量北京的特殊性后,對北京地區的金融穩定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通過選取與北京區域金融穩定具有高度相關性的金融經濟指標,構建相應的風險預警模型,并嘗試就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的北京區域金融穩定提出了幾條建議。
·21.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