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微軟——知識管理課(1)

在聘用或提升員工時,許多公司往往只考慮他們的管理能力,而員工的技術知識和企業經營管理、戰略方向之間的結合程度,則不是考察的重點。

但是,微軟在選拔經理人員時,把他們的技術知識和運用技術知識獲利的能力放在首位。而在公司組織和管理方面,微軟始終遵循著這樣一項方針,即堅持發掘首先懂專業技術、其次深諳經營之道的人士。

什么是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就是為企業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共享提供新的途徑,利用集體的智慧提高企業的應變和創新能力。

知識管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建立知識庫;

促進員工的知識交流;

建立尊重知識的內部環境;

把知識作為資產來管理。

企業概述

1975年,微軟公司草創。

1981年,微軟公司正式注冊成立。

1981年,和IBM合作推出MS-DOS操作系統的個人計算機。

1986年,微軟公司股票上市。

1990年,微軟推出Windows3.0,開創了圖形界面的新時代。

1995年,微軟推出Windows95。

1996年,入選《財富》雜志評出的“全美最受敬仰的公司”名單,居第七位。

1997年,微軟收購了Hotmail——最早以及最受歡迎的Webmail服務商;

第二次入選《財富》雜志評出的“全美最受敬仰的公司”,名次上升兩位,排名第五。

1998年,微軟推出Windows98。

1999年,入選《財富》雜志評出的“全美最受敬仰的公司”名單,居第三位。

2000年,入選《財富》雜志評出的“全美最受敬仰的公司”名單,居第二位。

2001年,微軟推出WindowsXP。

2004年,再度被《財富》雜志評入“全美最受敬仰的公司”名單。

2006年,微軟以排名第十的成績入選“全美最受歡迎的公司”榜單。

2007年,微軟雖然沒能進入“全美最受歡迎的公司”榜單,但這些年卻造就了無數個千萬富翁,而且它的創立者比爾·蓋茨還保持了一項紀錄:連續13年排名全球富豪榜榜首。

…………

中國企業家并沒有認識到微軟公司之所以取得成功的真正原因。很多人認為微軟是因為開發出了出色的產品而取得了成功,也有人認為微軟是因為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或者是依靠龐大的研發團隊而取得了成功。這些,都只是對微軟成功原因的片面認識。

就像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在《基業長青(Builtto Last)》里所講的那樣,一家公司是否能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在于該公司有多少產品或者有多少出色的營銷戰略,而在于該公司是否有可延續的文化。

時代在發展,公司的產品、目標乃至使命都會發生變化,但不應改變的是公司賴以持續發展的企業文化、價值觀,是公司重視人才、發掘人才和培養人才的長遠戰略——這才是一家公司的成功之道。

在聘用或提升員工時,許多公司往往只考慮他們的管理能力,而員工的技術知識和企業經營管理、戰略方向之間的結合程度,則不是考察的重點。

但微軟在選拔經理人員時,把他們的技術知識和運用技術知識獲利的能力放在首位。而在公司組織和管理方面,微軟始終遵循著這樣一項策略,即堅持發掘首先懂專業技術、其次深諳經營之道的精明人士。

作為全球最成功的企業之一,微軟公司在過去的十多年里為全世界數以億計的用戶提供了許多優秀的軟件產品,并以自己的實踐經歷揭示了軟件產業內蘊藏的旺盛生命力和巨大商業價值。微軟公司目前的市值是2262億美元。在2011年度財政預算里,微軟公司的銷售收入將達約616.5億美元(以上數字來源于《華爾街日報》),在經歷全球經濟危機后,微軟公司仍擁有528億美元的現金儲備。

微軟不斷走向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四點:

1.領導藝術:最高決策者擁有卓越的才識、明確的分工和完美的合作;

2.技術:用創新的精神把握技術發展的脈搏,以合理的研發體系保證企業的效率,以執著的態度專注于軟件業的發展;

3.人才:多渠道發現和聘用人才,有效的人才篩選機制,對人才的持續培養以及知人善用;

4.企業文化:不懼挑戰、自我批評、靈活平等以及對客戶負責的態度已經在微軟形成了一種傳統,并得到了制度化的保證。

【首席架構師——善用優秀人才的頭腦】

企業必須有一個最高的技術決策者,微軟公司的這個決策者就是比爾·蓋茨,微軟的首席架構師。設立這個特殊職位是因為,無論在微軟還是在其他公司,首席執行官根本沒有時間管技術,而很多所謂的首席技術官卻都是沒有實權的科學家,決定不了技術發展方向。但是,在一個技術主導的行業里,一個企業沒有技術方向的最高決策者是不行的。

微軟公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微軟公司擁有兩位杰出的領導人:比爾·蓋茨和史蒂夫·鮑爾默。在2000年之前,微軟惟一的領導者是比爾。2000年1月,為了更好地把握技術方向,比爾把首席執行官的工作交給了史蒂夫,自己做董事長兼首席架構師。后來,史蒂夫又把公司分為七大商業部門,每一個部門負責一系列的產品和用戶(例如:大企業部門負責Windows、SQLServer等服務器軟件和工具;家庭娛樂部門負責XBOX、電視軟件平臺和游戲軟件等)。2000年以來,比爾和史蒂夫成為最佳搭檔,兩人帶領七個部門在經濟風暴中穩定成長,堪稱公司成功最大的因素之一。

首席架構師比爾·蓋茨

比爾·蓋茨是微軟公司的技術帶頭人。他善于通過自己的遠見卓識,在技術上把握公司的發展方向,不斷為公司的新產品研發制定戰略目標。

他要求公司的每一個產品和技術部門都向他做技術匯報,這些匯報大多是“頭腦風暴”式的討論會議。做這樣的匯報,除了可以得到比爾·蓋茨的回饋之外,每個項目團隊還可以在準備過程中受益匪淺。因為,項目團隊為了準備回答比爾可能問到的各種問題,必須在報告前徹底調研市場、技術、競爭對手等信息,也因此避免了閉門造車的風險。

比爾的另一項工作是協調公司研發新軟件的投資,并避免七大商業部門的重疊投資。他會深入了解每一項重要技術,把開發任務交給某一個部門,并要求該部門把另外六個部門當做重要客戶,同時也要求其他六個部門不要重疊投資。

比爾·蓋茨還要負責決定全公司七大商業部門在各個研發方向上的技術資源分配情況。大多數公司可能會把最多的資源分配在最賺錢的部門里,但微軟并不是這樣做的。例如,微軟公司負責Office產品研發的部門人數并不很多,相反,服務器和工具部門卻擁有最多的技術員工。這主要是因為,微軟在后臺服務領域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以盡快開發出領先于IBM、Sun等競爭對手的重量級產品。微軟公司在移動產品部門投入大量資源,也是因為比爾·蓋茨看好移動通信領域的巨大市場前景。因為微軟公司內的七大商業部門并不是完全獨立的,比爾·蓋茨就可以根據自己對技術方向的判斷,把有限的資源調配給最具有發展潛力或競爭最激烈的技術領域。

比爾·蓋茨每年都會抽兩段時間,用閉關的方式獨自思考問題,這被稱為比爾·蓋茨的思考周。在思考周之前,蓋茨會要求各部門精英在他們個人的專長領域給他提供大量閱讀材料和技術建議。在思考周里,蓋茨通常的工作方式是埋頭閱讀經過篩選的材料和技術建議,記下自己的想法,靜靜思考,最終做出一些對公司技術戰略有較大影響的重要決定。

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

史蒂夫·鮑爾默是微軟公司的頭號拉拉隊長。他是一個非常有激情的人,說話聲音很大,非常有力量,而且很感性,很有穿透力。他是一個全能領導者,既有商業頭腦,又有戰略眼光,能鼓舞士氣,還富有激情,精通技術。

微軟公司的人常說,史蒂夫給下級做考評的時候,就像在奧數班一樣,要求甚高而不允犯錯。當下級把總結報告提交上去后,史蒂夫只看一眼,就可以從中挑出幾個乃至十幾個不恰當的地方。通過這樣的考評,下級員工可以收獲到非常多的經驗和知識,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好。

當微軟把全公司整合成七大商業部門之后,史蒂夫·鮑爾默適時地由前臺退到了后臺。他不再做具體的管理者,而是轉變成了七大部門主管的背后支持者;他不再做每件大事的最后決定人,而是支持著七個部門主管的成長;他不再做一個最有煽動力的拉拉隊長,而成為一個幕后的教練。史蒂夫支持七大部門的主管放手施展自己的管理才華,而他自己則把更多的時間花在了公司的價值觀和人才建設上。

最佳搭檔攜手成功

比爾·蓋茨和史蒂夫·鮑爾默是微軟公司最重要的兩個人。在高科技公司里,員工總是喜愛抱怨公司的最上層領導,但是在微軟,幾乎所有員工都對比爾和史蒂夫無比欽佩。他們兩個人都非常有才華,能夠集謙虛、勇敢和毅力于一身,勇于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他們二人最特別的三個優點是:

一,勇于改變、適應力強。

比爾和史蒂夫都是適應能力很強的人,能夠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角色和工作方式。

他們兩個人都在不斷地學習,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例如,比爾在演講失敗后,勇于拜師學習演講技巧;2000年時,為了企業更好地發展,比爾將首席執行官一職交給史蒂夫;設立七大商業部門后,史蒂夫從啦啦隊長轉型成為幕后的教練……這些都是微軟員工津津樂道的例子。

二,對公司充滿熱愛和激情。

比爾和史蒂夫早已不是為了賺錢而工作,而是為了公司,為了用戶,為了享受激情和快樂而工作。他們很多年沒有拿股票和認股權,把上億的財富讓給了員工。正因為他們對公司的熱情感染了所有的員工,微軟才能匯集全公司所有人的智慧,共同為公司創造最大的價值。

三,彼此信任、相互支持。

對微軟來說最難得的是,比爾和史蒂夫兩人百分之百地彼此信任,共同推動微軟公司向前發展,共同完成了2000年到今天完美的職位交接,共同負責創造公司的未來。他們之間從未發生權力斗爭、政治糾紛一類的問題。這在今天這個現實、自私的社會中是最難能可貴的事,也是微軟公司成功路上的佳話。

雖然比爾和史蒂夫都還年輕,精力旺盛,離退休的時間還早,但他們已經開始了接班人的培養工作。這樣,即使到了他們退休之后,微軟公司也能延續他們的管理風格和管理理念,并不斷取得成功。

【用技術升級引領市場——只專注于最擅長的】

知識是在很長的時間里慢慢積累起來的。但自工業革命以來,科技的進步已經不再是靠歷史的積累,而更重要的是靠不斷的創新。

信息革命后,科技的成長往往會呈現出指數增長的趨勢。在信息技術方面,過去十年中人類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毫無疑問已遠遠超過了過去一百年的積累。

微軟公司深深地理解,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把握技術方向的重要性。

當微軟公司在早期的Basic產品中獲得成功后,開始投入DOS的研發。DOS成功后,微軟立即將資金和人力投入到新技術的研發中,并成功推出了Office系列軟件產品。

隨后,微軟又利用Office等軟件獲得的積累,開始了WindowsNT、Windows2000、WindowsXP等新一代操作系統的研發。當Internet浪潮到來時,微軟不失時機地躋身網絡研發領域,并不斷推出新的產品。

今天,微軟又把大量的資源投入到“無縫計算”的核心方向,在發展MSN、移動軟件、數字電視、XBOX、高可信度計算、自然用戶界面等方面不斷創新……

在技術浪潮的推動下,微軟公司總是把技術研發擺在關鍵地位,并將技術看作公司惟一可長期延續的財富和優勢。例如,微軟在2005財政年在研發領域投入大約85億美元,超過其營業額的五分之一,這個比例在世界財富500強的企業中居首位。

品牌:快樂文化
上架時間:2018-04-09 19:32:09
出版社:臺海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快樂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澳县| 屯门区| 东安县| 潍坊市| 星子县| 赣榆县| 太仓市| 凉山| 阿荣旗| 姚安县| 蒙山县| 金溪县| 望奎县| 海淀区| 太白县| 芜湖市| 城步| 新兴县| 桐城市| 宁河县| 平乐县| 梧州市| 阿拉善盟| 肥乡县| 若尔盖县| 安溪县| 通山县| 乌鲁木齐县| 牟定县| 泗洪县| 天峨县| 乡城县| 台东县| 鄱阳县| 永康市| 临颍县| 安国市| 宣城市| 东山县| 神农架林区| 息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