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
管理有其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管理科學本無國界,可用于西方,亦可用于東方,從這一普遍性角度來看,實無所謂美國式、日本式或中國式的管理。然而,各民族有各自的文化背景,管理哲學因受文化變數的影響,會產生不同的理念。就這一特殊性的取向而言,美國式、日本式、中國式管理,顯然是實際存在而無法否定的事實。
同一民族未必有一致的理念。同樣是中國的企業家,也各有一套經營理念,既不能也不必加以統一,特別是中國式管理更加復雜。由于各有一套經營理念,形成了各自的經營管理方式,至少證明了經營理念控制經營管理方式這一無形卻甚為有力的法則。
西方人談管理,必須理論架構嚴謹,工具、方法一應俱全。中國人談管理,大多注意理念的把握,虛以控實,使工具、方法在“虛”的經營理念之下,發揮宏大的功效。
管理的對象很多,但終究離不開人,所以是人本的。管理要求人性化,在全世界對人性研究最深入的中國哲學領域里,尋找出中國人的經營理念,應該是十分恰當可行的。
管理者最好具有哲學素養,至少要反省自己的經營理念。中國人非常重視反省,希望大家核查經營理念是否符合“中國經營理念”的共識。我們把這一共識叫作“經”,每個人執經達權,以不變應萬變,才能萬變不離其宗,既能因應時空的變遷,又可以堅持原有的根本精神,因而大同小異,在和諧中各自發展。
中國的經營理念概括起來,就是一個“道”字。“道”是十分微妙的,很難看得清楚。“道”即所由的路。熟悉道路的行人,閉著眼睛走,也會發生意外;不熟悉道路的行人,摸索了老半天,仍不免迷路。行走時專心看著路,可能反而會碰撞到別的東西;行走時不專心看著路,也可能一不小心絆倒在地上。然而,我們又不能因為“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便否認“道”的存在,否定“道”的價值。
“道”雖然微妙而不顯著,卻是相當易簡的。管理之道,尤其要易知易行,才有實用價值。我們綜合起來,提出安人之道、經權之道和絜矩之道三個向度,建構了適合中國民族性的M理論。但是“道”是要行的,不能當作一個理論來看,所以管理者必須明白虛以控實的道理,發揚“不固而中”的精神,出于繼舊開新及憂患意識,達到日新又新的地步,這才是真正的不停滯,持經達權而生生不息。
至于中國經營理念的實踐精神,先哲很巧妙地把“仁、義、禮”的大道理化為通俗的情、理、法,一切管理務求以法為基礎,然后向上升進,攝法歸理,又納法于仁。但是法為人所訂立,為人所執行,為人所控制,所以再怎么強調法治,實際上都離不開人治,因此管理者要以修身為本,號召同人共同發揮“功夫精神”把分內工作做好。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管理者應秉持我國固有的經營理念,并賦予新的精神,來運用新的工具和方法,持續改善。中國人向來不排斥任何外來文化,相反,我們一直在費盡苦心地做適當的安置和調整。中國人的經營理念,不但不排斥管理科學,而且進一步將其運用得更合適、更有效。
感謝歷代先哲為我們累積了如許寶貴的智慧。感謝現代從事中國文化整理、研究而又賦予其新生命的學者,使我們成為現代的中國人而不致變成現代的外國人。本書主要參考書目,附列于結語后面,對于諸位先進的卓見慧識,在此謹表最大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