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只為書(代序)
《橘子紅了》的作者說:“我從不探討文學的使命和人生的價值。我只寫故鄉、恩師和舊友?!币埠芎冒。?
“十萬字,可以印一本書了??梢则_人了?!蔽蚁?。
內容空洞,語言乏味。但篇幅短啊——總算有優點。
故鄉、恩師和舊友,一路寫下來,怎么看都亂糟糟的。
故鄉是回不去了,也不想回了。我的籍貫一直寫河南開封。對開封,我很是牽掛了幾十年:開封府,相國寺,鐵塔,龍亭。直到去年,才又認真地看了看。但看慣了北京的紫禁城,這些名勝怎么都這么小啊!于是我痛罵自己無恥。
返程的當天,在下榻的賓館對面的茶館里喝茶。和女店主閑談,聊了半天,女店主也不是開封土著,我深感失落。我父親卻饒有興趣,侃到祖宅所在的東板棚街。我查了地圖,與茶館相隔咫尺!
失落之后,又感無力。
我們就睡在祖宅的旁邊。
恩師時常見面,舊友業已不多。
全寫在文章里了。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董建華說:“香港,經歷了156年的漫漫長路,終于重新跨進祖國溫暖的家門。”
這句話說得真好,讓我記了20多年?,F在看,也的確真摯而又有文采。
也是在那年的中秋的前夜,我的同學吳小軍自殺了。
他是我的同學、兄長兼摯友。他是一個狂熱的讀者,藏書無數,收藏中包括當年學校圖書館里的報紙。他曾經信奉的一句話叫“偷書不能算偷”。他多次戀愛,一生未婚,歿年28歲。
他離世之后,我一直以為他會寫一封長信給我,但我至今沒有收到。男兒到死心如鐵的結果,是我半生寂寞。
他引領我走上看書的路,我也只好把我在這條路上看到的風景描述給他看。
等看魯迅先生的書的時候,我早已過了不惑之年。從只言片語,到一窺全貌,時間慢慢地流逝。這是怎樣的一個人???他所有的話都說到了人的心里,對世事洞若觀火,那文字美如少年。
不到一定的年齡,是看不懂先生的書的。
我到了這一定的年齡,也不能全看懂,只是每看一次,都覺得別有洞天。別有洞天之后,是百看不厭。
先生的書,我有幾部。有一部是買的,全集定價1100元。
買書,我有兩次受騙的感覺。有些作者的名頭那么大,寫得卻如此的不堪。
看如此不堪的書,真想念先生的全集。
直到有一天,在北京西單的圖書大廈里,看見豎排版的,宣紙線裝大字體的《魯迅全集》。一本《吶喊》,斜躺在一摞書的書盒的旁邊,打開的《吶喊》里,是《故鄉》開篇的那幾句話: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別了二十余年的故鄉去……
人呆住了。
定價:3萬元人民幣。
人傻掉了。
從那以后,這部書就一直縈繞在我心里。印刷如此的精美,裝幀這樣的別致。
她絕不是我的夢魘。
我一定要用稿費把她買下來!
狐貍有無數個想法,刺猬只有一個主意。
只要心甘情愿,一切都會簡單。
領袖說魯迅是“現代中國的圣人”。
有人描述,梁文道講魯迅:就看他像布道的傳教士又像囈語的夢游患者,在巷弄、天橋、地鐵上,在車水馬龍的街頭,一襲素衣一本書,在夜幕下喧囂的人間煙火氣里,娓娓道來。
我沒見過梁文道,但他是我的榜樣。
前幾天看了一段唐師曾的視頻,他舉著自己一本書說:“以前稿費很多,足夠支撐采訪,現在沒人看書了?!?
一臉的落寞。可惜我也沒看過。
馮唐的媽媽說馮唐:“你沒殺過一個人,看得懂《二十四史》?沒去過愛爾蘭,瞎看什么《尤利西斯》?”
我媽要是還在,不知道她會說什么。
等掙到稿費了,就去買先生的書,一分鐘都不能等。
2018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