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芳華十年草木深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作者自序與噩耗
今年八月七夕情人節當晚,本人一個意外摔倒跌斷膝蓋髕骨,導致至今生活自理受限。生活困難可以通過鐘點工和網上購物來解決,但幾個月困身斗室的煩悶卻著實挑戰。要不怎么說剝奪自由是最大的懲罰呢?
但這似乎給了我靜心寫這本書的充分理由和條件。不是有句雞湯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本書是半自傳體。幾乎每件事、每個人物都能在我生活中找到原型。有些細節我甚至通過微信和面談向朋友們做了采訪。
與其說人生如戲,不如說戲如人生。生活中發生過的故事回顧起來,竟也意外感受到平凡人生的精彩。什么是英雄主義?敢于直面生活平凡而不懈追求就是屬于普通人的英雄主義。
基于此,我擔心讀者誤會是編造,很多狗血沒寫或略過。同時在追求真實和故事張力之間偶爾沮喪于自己的能力不逮。
本書三萬字簽約,推薦位上了幾個,但成績并不理想。因此我做了反思并寫下此自序。
賣慘是無用的,沒有人能通過同情分建筑高點。
也許本書并非休閑爽文。本人既定以此書記錄自己以及身邊人的過去十年,太過脫離現實的事情恐難納入此書。況且,像我這樣人到中年,經歷過悲歡離合、波折成長的人,趕上過浪潮好運,也曾一筆幾百萬生意虧到渣都不剩的人,對于無論是天上掉餡餅,或者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寶哥哥這樣的事,是不太相信的。我只信自己,信因果,信一步一個腳印,信眼前耐住寂寞打出來的一字一句。
因此書里寫的事,比如原生家庭、賣房廣漂、廣州初次置業買在CBD、從打工仔一躍成為外企CEO,做生意虧損、朋友關系等等,許多都是本人真實經歷。
有讀者給我留言,說看了開頭就不看了,因為太苦了。我沒辦法刪除這部分,因為那是我成長的因果啊。為什么后來的十年,我拼命工作、投資、掙錢,對于婚戀不怎么上心,等到上心花期已錯過?我的朋友曾經笑我,假如同一天,一邊有個投資資訊會,一邊有個相親帥哥,我肯定直奔投資會去了。以至于我在月薪幾萬的階段,生活品質看著也不比公司助手月薪四、五千的好,因為把能挪的每分錢都拿去做各種投資了。當然后來大有改善。
寫到這兒心疼自己三秒。這不是活在當下的正確觀念,肯定也不符合90、00后的生活態度。但我想說的是,假如不了解過去的‘我’,也就不能理解現在的‘我’,這是我的邏輯。
對于怕苦的讀者,建議可以嘗試跳躍式讀一讀。我保證誠意滿滿地寫作,長篇里總有佳章,沒有佳章也有佳句嘛!
肯請您給予支持吧,求收藏,求推薦票,求留言交流!
第一章噩耗
黃燦最近聽到手機鈴響就胸悶心顫,身體本能反應地哆嗦了一下。她正騎著自行車往市醫院趕。
手機鈴聲催命似的,令她不得不一手握緊車剎停下,左腳點地保持平衡,另一只手從短大衣口袋里往外掏手機。
拿出手機,她有些愣怔地盯著屏幕,看號碼就知道是市醫院骨科郝醫生打過來的,心底的恐懼令她手指僵硬,她害怕聽到壞消息,害怕醫生告訴她父親的腿又要動大手術。
黃燦的父親已經七十六歲高齡,去年被一輛小貨車帶倒在路邊,人沒事腿折了,接骨手術又不成功,打了大小三根鋼板,前幾個月才能勉強拄拐走路。
黃父認定手術失誤,醫生反駁是病人年紀大機能差導致恢復不佳,醫療事故官司一直打到現在還沒了結。
幾天前半夜,咳嗽久治不愈的黃父摸黑下了床,不知道是想上洗手間還是要喝水,沒走兩步路就被一陣劇烈咳打亂身體平衡,連人帶拐,重重摔倒在瓷磚地上。
等黃燦聞聲從自己房間趕去瞧,黃父已昏迷不醒。黃父瘦,她也瘦,使出吃奶的勁也楞是搬挪不動他。
她怪自己沒用,流著淚、抖著手撥打了120,才把父親連夜送進醫院。
黃燦統共就這么一個親人,她不敢想象,要是父親有個三長兩短她該怎么辦?
眼前這款摩托羅拉C381還是父親送她的禮物,在她即將動身往湖大讀研究生的前夜,父親把簇新包裝的手機盒塞進她手里,嘴里一個勁地催促她快打開看看,還說他問得清楚,這是最新款。
最新款得花多少錢?她剛想張嘴說退了吧,趕這個時髦還不如給家里添些實惠,抬眼卻正對上父親的目光。
清瘦如柴的黃父在那一刻精神矍鑠,眼睛里閃耀著難得的光亮,那是滿心歡喜,那是為女兒驕傲。從小到大,黃父對女兒的學習嚴抓狠管,從不放松。
她一路以優等生身份披荊斬棘,從985大學畢業,又順利考上湖大研究生。
黃父認定,成績單充分證明,他的虎爸作風和教育方式完全正確,而這可能是他這輩子做得最正確、最成功的一件事。他總算有了件拿得出手的事情可以毫不客氣地炫耀,可以在單位同事和左鄰右舍面前揚眉吐氣!
他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在單位房改樓里攀上爬下,把錄取通知書攥在手心里,遇人就大揮著手臂又是報喜,又是夸耀:老李呀,書記呀,還是我說的對吧?我們這一代人怎么爭都到頭了,培養下一代才是最重要的!我們這個單位樓里,像我家燦燦這樣考上研究生的有幾個呀?。。。。。。
黃燦在客廳里聽到父親說這些得罪人的話,臉上尷尬發紅,她想都不用想就知道鄰居們反應如何,他們保持禮貌客氣陪笑,但卻都沒有邀請父親進自家門去坐坐。
任憑他是單位里碩果僅存的離休老干部,任憑他曾為鄉政府做出過多少貢獻,任憑他發表過幾篇學術論文,他自詡的剛正不阿、敢于直言,都早已把功績抹平了,那么多年把單位上下得罪了個干凈。
堅決自認為平反不徹底、懷才不遇的黃父,在人際關系中碰了大半輩子的冷壁,唯一能發泄怨氣的出口只有這張嘴,唯一能爭的也只有口舌之爭。
黃父的情商之低,與其學術智商的反差之大,常常令黃燦自年少時期起便深感吃驚和警惕。
這促使她的性格漸漸成長向另一面,她幾乎鍛煉出一種自我監察的本能,總是提醒自己多看少說,克制情緒,試圖厘清事物的因果邏輯,也盡量去理解月亮的背面。
但在黃父眼里,女兒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黃燦知道此時去破涼水規勸是無用功,也就沒從屋里出來阻止他。一個倔強了一輩子的老頭兒,認的都是死理。
手機鈴聲停了,用了兩年的手機邊角都磨掉了漆,一副忍辱負重的樣子。好友許多思前幾天剛換上機皇諾基亞N95,八千多的價格已令閆慧和趙小玲子咋舌,但還不及傳說中美國剛上市的蘋果手機,智能的,全屏只一個按鍵。
黃燦長吁一口氣,回撥剛才的號碼,告訴郝醫生她正在來的路上。
郝醫生知道,他剛查完房沒看見她,關于病情他還是想先跟家屬交個底。黃父的骨裂并不嚴重,嚴重的是他的肺癌問題。
黃燦心里咯噔一下,點地的腳馬上打滑失了重心,連人帶車哐啷啷跌倒在路邊。
她慌慌張張從地上爬起來也不知疼,緊握的手機竟然一直沒離耳,嗓子變音連聲質疑:“不可能,不可能的!半年前我爸單位上還組織了體檢,沒這回事的呀!”
電話那頭的郝醫生理解她的反應,直等她稍平復才繼續解釋,一般單位體檢是常規式,未及時發現很正常。肺癌的臨床表現比較復雜,癥狀的有無、輕重及早晚,不僅取決于腫瘤部位、病理類型、有無轉移等,還取決于患者的耐受性差異。
黃燦回想了一下,其實父親的身體衰敗之像早已顯現,持續性的咳嗽延時太長,以至于被自己和他本人都當作了常態,家里麻煩事又持續不斷,所以生生被忽略過去。
與此同時不得不說,父親對病痛的忍耐實在超過常人。
這次住院,當醫生提出給黃父做CT、肺穿刺等檢查時,父女倆尚且抱著僥幸心理。
郝醫生說,今天腫瘤科病房已騰出一個床位,考慮到病人年紀很大,還是先跟家屬溝通,讓黃燦等下到了醫院先去辦公室找腫瘤科詹醫生面談。
黃燦心神恍惚,不知郝醫生何時掛斷的電話。
她之前的心理準備是如何籌措父親腿的二次手術醫療費,如何工作與看護病人兼顧。雖然父親單位上報銷醫療費,但一來報銷要先墊付,二來因為牽涉醫療事故官司,單位左拖右推報銷不爽快。
為了這個事她跑了好幾趟父親工作的鄉政府,看盡了鄉長會計的臉色,到底也沒弄明白,究竟是報銷不符合規定,還是單位沒錢,或者壞在父親的人緣問題?
父親患上肺癌的壞消息完全超出了她的預期,她絕對沒有心理準備失去唯一的親人。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倒是符合她二十四年來的人生經驗。
黃燦木偶人一般把電話放回兜里,去扶地上的自行車,卻發現鏈條脫落了。她蹲下身去幾次嘗試把鏈條對上齒輪,這活她以前沒干過。
何止這活兒,好多生活里的活計她都沒干過,比如到現在還炒不出個像樣的菜,比如從來沒洗拆過被單。在C城這個三線城市,被嬌養成這樣的女孩也少見,她的三個好姐妹,許多思、閆慧、趙小玲子,沒一個像她這樣。
這全都是因為她有一個風燭殘年卻父愛如山的老爸。
從小到大不相識的人都會誤以為爸爸是爺爺。五六歲上,黃父牽著黃燦的小手上街給她買麥芽糖吃,挑擔的大伯笑嘻嘻地哄她:小朋友,看你爺爺對你多好?長大要孝順爺爺啊!
黃燦漲紅張小臉大聲反駁:“什么爺爺?他是我臭爸!”
她只記得自己回回都氣急敗壞地更正,倒沒怎么注意過父親的神情。
這樣的次數太多,她也漸漸長大,便漸漸不再在意。
閆慧的媽媽是當年接生她的護士,有一次她去閆慧家一起做作業,閑聊間閆慧媽提起,當年在醫院走廊上,看見黃父第一次接過新生兒的模樣,手舞足蹈歡喜如癲狂狀,叫她這本已看慣的護士既詫異又感慨:年過五十老來得子,沒像范進中舉瘋過去算不錯了。
黃燦當時聽到這話,眼圈紅了又紅,她不愛在人前掉淚,硬是咽下去了。
老父雖嚴厲卻慈愛,二十幾年來父女倆相依為命。有時候她甚至覺得,一直以來支持她堅強面對不盡如人意的生活的,就是這份世界上全然無私的愛。
如果這份愛消失了,她該何處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