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第一編 鄉土民情

村莊,在五谷豐盛的村莊,我安頓下來

我順手摸到的東西越少越好!

珍惜黃昏的村莊,珍惜雨水的村莊

萬里無云如同我永恒的悲傷

——海子的《村莊》

關于鄉村

關于鄉村

我有很多的話要說

我懷念你曲折的小胡同

冬暖夏涼的泥土墻的房子

懷念你叮叮咣咣梭子翻飛的織布機

你黑灰色的大襟褂子

拉著風箱冒著黑煙

黃昏里

咯咯嗒嗒被狗子追趕著的雞們,在院子里到處撒著雞屎

懷念你小池塘里清洌的流水,濯足的青石板

你一街兩巷蹲著吃飯邊吃邊說笑的人們

你純樸的鄉情你永遠的清貧你八瓦絲的小燈泡

懷念你泥坯壘成的書桌

你場院一樣的操場,操場上垛著誰家的麥秸

那是我游戲的樂園

如今我已找不到你舊日的模樣

我不喜歡你青磚紅瓦的新居

不喜歡你一通到兩頭的寬闊的大街

不喜歡你坐在電視跟前邊看電視邊吃飯

一日三餐豐盛無比卻寡淡無味的飲食

我不喜歡你生硬的水泥院落,帶著花紋的地板

不喜歡你明亮的教室你干凈的黑板

因為那里再找不到我熟悉的身影

我口若懸河唾沫與粉沫亂飛的父親

我就象一個被鄉村遺棄的孩子

在城市里掙扎、流浪

直到有一天

我跌跌撞撞回到你的身邊

卻悲哀地發現

你已經與我逃離的城市

有著同樣的陌生與冷漠

魯西南平原上散落著無數個普普通通的鄉村,密密麻麻的小鄉村在地圖上只是一個個小黑點,有的連小黑點也沒有,然而它卻是實實在在的存著的。就象我的村莊。一千多戶人家,兩三個姓氏,幾個衰老的已不足于有定力的族長。在這里,我生活了二十年。

二哥在去東北考學之際,留給我一只硬皮日記本。那上面有他記載的村莊大事記。他以為這一去,再難以回來了。離開了山東老家,他無法確知哪里是他落腳的地方,可是他的根還在這里。所以,他要我把村莊里發生的大事都記下來,然后等他有一天,回來的時候,可以找到一些可以記憶的東西。

他在東北考學,而后在東北上學,東北相對于所有的山東人來說都是一個遙遠的寒冷的夢。東北在我的眼里不是東北三省,而是單指HLJ,因為那里有著我們山東許許多多的無法忍受饑餓流落于此的同鄉。因此,對于東北,我覺得既親近又遙遠。

四年之后,他還是回來了。我卻沒有盡心盡力地做好他交給我的事情。這之間發生了很多事情。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記錄。

我高考落榜,在土地里掙扎,收獲著一年年的失望。再后來離開村莊去上學。然后是工作。然后是成家。

村莊一天天換著新裝,一天天遙遠而陌生了。

首先是新村規劃,打破了所有的秩序,也打破了所有的記憶,一切都變得殘缺不全了。我的人性里有著太多的悲觀而憂傷的情緒。村莊無論是新的還是舊的,都帶給我永恒的悲傷的感覺。

我的父親長眠在我們村莊的田地里。我甚至不能回去看一看他。不是沒有時間,而是不知道如何去面對。父親做了二十多年民辦教師,在快要轉正的時候,走了。他溺愛著我和弟弟,可是我們少不更事,來不及回報他。他一生清苦,耿直,思想單純,黑是黑,白是白,不肯向任何的丑惡妥協。他累了一生,苦了一生。到頭來,一無所有。

我不知道該用一種什么樣的表現手法,什么樣的敘述方式,去表達我對于那一片土地上我曾經深愛深恨深刻記憶的人以最真實的呈現?

中學時,我寫過一篇小說《熱土》,可惜沒有成型,半途而廢。那一片熱土里,曾經有我成長的傷痛,也有我父親的傷與痛。

我父親最恨我們的村莊,是因為他一直想離開村莊,而一直沒有離開過,最終他被埋在那一片土地里。初中畢業時,正值特殊時期運動,他驗了兩年空軍,兩年都沒有走成,一是成分高,二是村里幾個心術不正的人使壞,使他的愿意一再落空。

小時候,我常常與父親開玩笑,要是他當了空軍走了,可能就沒有我了,他的孩子也許還會叫這個名字,然而絕對不會是我,而是另一個陌生的,沒有形體沒有概念的以一種模糊的面貌出現的人,我不認識她,也永遠不會有機會認識她。

我看嚴家炎先生釋魯迅的《鑄劍》,說魯迅先生有一種“原俠”精神,這種本真的俠義心腸我很喜歡,宴之敖者替眉間尺報仇,只是報仇而已,沒有原因,也不要理由,他只是要那樣做,就算犧牲了自己也在所不惜。

我很慶幸,我是我父親的女兒,因為他的愛憎分明,因為他的剛正耿直。

然而父親還是走了,他在做事情的時候,不能做到物我兩忘,所以受傷多多。在最后的日子里,他在哥哥與二哥處住了好長時間,不愿意回家,因為在家里,他常常想起傷心的事情,身體愈是虛弱,他愈是煩惱重重,愈是煩惱,他愈是想起以前種種的不快樂。身痛心痛到無以忍受的時候,他便謾罵。這是他唯一解脫自己的地方,也是他唯一任性而為的地方。

人無完人,包括我的親人。都不是完人。我盡力刻畫,盡力描寫,盡量輕松,寫出一些人性共通的東西。

我想人最無法脫開的還是人性,如果一個人沒有了人性,也就失去了描寫的意義了。

我的老大娘老大爺們,一天天衰老起來。再無力下地勞作了??墒菫榱讼乱惠?,還要努力地支撐著。

最疼我的三爺爺去世了。他在世的時候種西紅柿、葡萄。每到季節,就要送一些給我們??粗议L大的,我的小姑,我三爺爺的女兒,得了與我父親一樣的尿毒癥。她那么瘦弱而貧困,我們同在一個城市里,我卻沒有勇氣去面對她的贏弱與病痛。無法承擔,也無力相幫,成了我心底最大的痛疼。

我的族長大爺爺,他是我們整個家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他代表著一種君君臣臣的權威,一種家族的力量。小時候,偶一穿漂亮衣服就要躲著他走,怕他看不慣,招來一頓臭罵不說,從此后,所有人都有了成見。如今,在兒子、孫子家里輪流著吃飯,剛剛過了七十的人,走路拄著雙拐,早沒了當年意氣風發慷慨激昂為各家的家務瑣事奔忙陳詞令人低頭服氣的族長氣概了。大兒子得癌癥去世了,二兒子出過節,不再管事,三兒子地少,孩子多,負擔重。孫子們成家立業,各過各的,各行其事,誰也不服氣誰,為著地頭的樹,為著繩繩茍茍的小事小利,打成一鍋粥。

母親一個人,先是守著幾畝薄地,為著弟弟的學費而苦力支撐,節衣縮食。后來,為著我的孩子又不停地操勞,隨著我在陌生的城市里奔泊。每隔一段時間,母親就想要回去一次,家里沒有人了,只有一方老院,也算是老屋了,十幾年了,父親去世前蓋的。如今被別人家借住著。每一次回家,那一街兩巷的老人,掂著小腳,拉著我母親的手顫巍巍吁寒問暖,看一次少一個。我的眼眶都要忍不住發澀。

年輕的一代結婚了,又有了自己的下一代,這樣的陌生,沒有共同的話題,也幾乎找不到曾經熟識的記憶,只有仿佛似曾相識的面孔,在訴說著一個家族的變遷,容顏與觀念,都在變遷。來的來了,走的走了,一代一代的人煙,一代代的希望,還仍然在這里滋生,延續。

今冬回家,天暖,人暖,眼窩也暖。看看老屋,看看老人,兒時伙伴,舊時家雀,都一天天衰老,不復有舊日容顏了。

大爺爺的兒媳,我的老豁牙大娘,八十一歲,好強了一輩子,每一次我回家,看到她臥在床上,一臉的皺紋一臉的悲苦一臉的無助,我的心都要忍不住抽疼。

這一年身體倒比前一年好了,能夠拄著拐走動一下,孫子生了雙胞胎,她天天看著心喜異常。

二爺爺的兒子,我的前莊大爺,八十歲,半身不遂,行動不變,說話半語。身邊相陪的是四十多年,打打鬧鬧,鬧了半輩,終于平靜下來的我的老新媳婦大娘。她年輕時刻薄任性,年老了,卻無法再挪動一步。

我的二迂沫大娘,永遠那么迂迂刻刻,熱情可愛而羅嗦。什么時候見到都要抓著你的手不放,一張老繭手,松松的皮包著骨頭,刮得你心里難受。走出老遠,她還在那里感慨,目送。

年青的孩子們一個個都走出了村莊。在外面成了家,有了自己的不同于鄉村的生活。

村莊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是蓋房子。村子規劃了很多年了,街道開出來了,都想在路邊上蓋房子,為著占地方幾乎鬧翻了天。家里幾個男孩就占幾位宅基。原來是村里統一規劃的,現在因為房子蓋的太亂了,很多人家就找不到地方蓋房子了。你壓著我的宅基,我壓著你的宅基,誰也不讓誰,村里管不了,誰也蓋不成,私下里就得象做買賣一樣,拿錢或者耕地來交換。買賣宅基也就成為一件見怪不怪的事情了。

二是生兒子。雖說男孩女孩一個樣,女孩也頂半個天。但是在農村里,重男輕女的意識仍然很嚴重,這與環境有關。因為女兒終究要出嫁,嫁出去之后就成了潑出去的水了,回娘家的次數總是有限的,兒子在家里就是頂梁柱,是一個家庭的主心骨。人多勢眾,沒人總要被人欺負或者被人看不起。而且很多的體力活,也需要男孩子去干。所以很多人家在生了兒子之后,又開始到處躲著生二胎了。計生部門也不象以前管那么嚴了,查體也不嚴,等到你懷孕之后,他們再找你,讓你請客,送禮,最后生下來,打總子罰那么一萬兩萬三萬的,孩子就可以放在家里大膽地養了?,F在不交公糧,學費全免,在農村里,養兩三個孩子還是比較輕松的(上大學之后的花費,不在考慮之內)。

三是地邊子的事。你踩了我的地邊子,我踩了你的地邊子,與人為善的,過得去就算了,那些不怕事的,橫的,沒事找事的,就會罵上幾天。記得以前,我們家有一塊地叫作:三十三的,那一片地是三十三畝。一塊塊的分割開,拉莊稼找不到路。他們都從我們家地里過。也不過少收幾垅的事吧。我們家從不計較的。那時候我們家,哥哥在外邊上學,弟弟小,姐姐們都出嫁了,大爺與我父親都教書,皆是文弱體質,別說打架,就是拉個犁子還要喘半天,大多數時候,家里只有大娘與我母親兩個人干活,地頭被踩成一片,頂多也就說兩句,哪里還敢計較那么多呀。有那厲害的,就因為踩地頭,打了群架。人常說,楞的怕橫的,橫的罵不要命的,真要豁出去了,人多人少都不怕了。結果人少的那一家,就把人多的那一家打進了醫院。雖然最后賠了錢,打了官司,到底把那人多勢眾的氣焰被滅下去了。

四是家族的事。農村是一個家族群居的地方。一個村子里,幾乎都是一姓人,近的兄弟姊妹,遠的五服、六服,更遠的就是外姓人了。鬧家窩子是常有的事。常言說一扌乍沒有四指近,親近遠疏,一點點都可以看出眉眼高低來。平時鬧得不可開交,一旦有了事,打了架,或者吃了虧,大大小小呼呼啦啦都圍上來了,老年人常說這是心管的,什么正義,什么公理,哪還管那些。

不過有一點是比城里人樸實的,那就是他們在內心里是鄙視那些仗勢欺人或者靠毀壞別人而達到自己的目的的人,而且他們可以團結一心去對抗丑惡的勢力。

一年里我們回去的次數有限,只在過年或者老家里有婚喪嫁娶之事才回去。所以,每一次老家里來人,我們就覺得很親。其實嘮來嘮去的,也就是那些事情,那些事情卻讓人百聽不厭。誰的性格,誰的脾氣,多少年都不忘,多少年也改不了,江山易改,本性難易,說得就是這個理。老年人走得走了,老的老了,年青人各有各的生活。一輩一輩的人煙,一輩一輩的親情,就這樣一代一代地傳下來,溫暖著我們漂泊的心。

然而,我們走不出老年人們的記憶,我們是活在老年人的記憶里的,就象他們是我們成長的見證一樣。沒有這些一天天衰老的親人,就沒有我們賴以依存的根基。

如今,我們都在外邊了,包括我的二哥,我們很少回去,然而總會回去,有時在夢中,回到兒時的游戲中去,有時在心里,回去。象接受一次次洗禮,讓鄉村的質樸與安樂凈化自己日漸麻木與疲憊的心靈。就算鄉村變化,再找不到游泳的池塘,爬彎的樹梢,那一塊滌足的青石板早做了誰家的屋基,鄉村,這一片親情,仍然是支撐著我們一次次回來的動力。

版權:起點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丰县| 满城县| 咸丰县| 白银市| 富民县| 昆山市| 新沂市| 株洲市| 永平县| 高邮市| 长乐市| 灵川县| 泸州市| 灌阳县| 伊金霍洛旗| 洪雅县| 渑池县| 辽源市| 阳原县| 堆龙德庆县| 泰和县| 夏邑县| 洮南市| 抚宁县| 大英县| 吉水县| 平罗县| 平乐县| 环江| 武城县| 台湾省| 磴口县| 辰溪县| 彰化市| 来安县| 肥城市| 津市市| 额尔古纳市| 茂名市| 镇安县| 柏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