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認他鄉作故鄉
- 鄉村紀事
- 古岸云沙
- 1207字
- 2010-08-16 10:35:03
某日與朋友一起聊天,她問我老家里是否還有宅基地,為什么不建一所房子呢?這個問題我從來沒有想過。她說的那個老家非我自己的老家,而是我的丈夫董的老家。而我對自己的歸屬一直是這樣規劃的:在生我養我的小村莊里,有我家的老屋,老了的時候,我要回到父親的身邊,埋在他的身旁,讓生命以一種單純的回歸的形式走完它所有的歷程。
生命的盡頭,是我自己的故鄉。
這幾次回鄉,一切都陌生著,新開的街道陌生著,新起的小樓陌生著,年青的媳婦陌生著,初生的小兒陌生著,一切都是那么遙遠,遠離了我童年、少年、青春的記憶!
只有年邁的老人,干柴一樣瘦枯的手伸出來,還有溫暖傳遞;父親墳上的草一年年地綠著、衰著,一年一年的記憶,層層疊疊堆積著。
故鄉于我,已成了他鄉!
我早已厭倦了這小城市里的生活,瑣碎,無聊,空間狹窄,人與人之間,只有利益的爭執,而缺少溫暖與親情。
年近不惑,我也早已失去了飛翔的勇氣。就象被線拴著的風箏,飛得再高,也飛不出天空的視野。我不是一只小鳥,小鳥受傷了可以復原,我的傷,無法復原;我是一只受了傷,負著重的風箏,再大的風,也揚不起飛翔的翅膀了。
昨晚我真的夢到自己去回老家蓋房,不是在我自己的家,而是董的老家。那個家,十年來,對我只是一個概念,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老家,到現在也仍然還是一個無法親近的概念。
然而十年來,我一點點放低自己,放低了,再放低,去適應那個環境。如今過去的一切,悄悄淡化,我的心也一點點釋然。再回頭,才明白,或許那才是自己真正的歸屬之地。一個人,需要經歷,需要歷練,才會成熟。
有水的地方,有靈氣,那個地方,三面傍著河,夏日里河堤上綠樹成蔭,一條河道通著湖,可以坐了船去湖里采蓮蓬,也可以去湖灘上的親戚家里坐一坐,吃一頓鮮美的湖味;村莊就象一個躺在圈椅里睡著,做著香甜美夢的孩子,安謐靜好。
初入城市的時候,心境浮躁,那里是我最不愿意回去的地方,閉塞、落后、民風愚昧,孤寂而漫長的日夜,讓人無法忍受。如今,嘗盡了城市的冷漠與無聊的繁華,對我而言,那卻是一個最好不過的田園之夢了。
與董說了回老家建屋的想法,他說自己一直有這樣的想法,他沒有說出來,只是怕我無法接受,只等著我自己,內心有一天會覺醒。
其實真正的覺醒又談何容易,那必然有著別人無法理解的苦痛在里面,掙扎、徘徊、彷徨,再掙扎,從心底里流出了血淚來,才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在哪里。
哪里是故鄉,哪里是他鄉。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他鄉就變了故鄉,故鄉反而變成了他鄉。
生活的地方永遠是他鄉,而故鄉只是用來懷念的。
或許有一天我會真的回到他的那個村莊,去過一種懷念城市的生活。就象我現在生活在城市里,卻懷著一顆憂傷的心,時時刻刻去思念著我的故鄉一樣,雖然那故鄉里一切都變了模樣,只有父親的孤墳,孤墳上的衰草,在秋風里嗚咽!
200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