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鄭公諫錄
五卷。唐王方慶撰。王方慶名綝,以字行。咸陽(今屬陜西)人。武后時官至鳳閣侍郎平章事,終于太子左庶子,封石泉公,謚號貞。《魏鄭公諫錄》輯錄魏徵生前諫諍及太宗對徵褒獎之事而成。魏徵字玄成,封鄭國公。其佐太宗時,前后陳諫二百余事。認為君好比舟,民好比水。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為政之要務全其本,為君之道先存百姓。勸太宗以亡隋為鑒,薄賦斂,輕租稅;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任賢受諫,慎終如始。本書所錄起自諫詔免租賦又令輸納,終太宗臨朝詔群臣,共計130條,基本概括了魏徵的諫諍事跡和政治思想。為研究唐初政治、唐太宗及魏徵的重要史料。司馬光《資治通鑒》所記魏徵之事,多以該書為依據。其不采摘者,亦足以與正史相參證。本書現存最早的版本有明正德二年(1507)曾大有刻本(現存北圖)。此外有《四庫全書》本、《閭丘辯囿》本、《畿輔叢書》本、《叢書集成初編》(社會科學類)本。清人王先恭為本書作校注,又有《王益吾所刻書》本。
·3.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