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道宣

作品粉絲 2754

全部作品

量處輕重儀
免費

二卷。唐代釋道宣撰。《量處輕重儀》作于唐貞觀十一年(637),乾封二年(667)重修。在自序中,詳明亡五眾物量處輕重。立制聽二門,制門分三,謂三衣坐具灌水袋。聽門分四,稱之為百一諸長糞掃衣,檀越施亡五眾物。在明亡五眾物中,更張十門。即:制人僧余處不得,封亡者分法不同,同治共財不同,囑授是非,負憤還否,定物重輕,具德賞勞,分物時節,正分加法,雜明受物。此儀專詳斷割重輕之條,細明十三之別。即:一、僧伽藍,二、屬僧伽藍園田果樹,三、別房,四、別房物,五、瓶甕斧釜燈臺,六、重物,七、床褥,八、氍毹,九、守僧伽藍人,十、車輿,十一、澡灌、錫杖、扇,十二、雜作器具,十三、衣缽坐具緘筒。其物品重輕,均依位次就人,使其物用有據,法規遵行。四科條理有:一、局限常住僧物,二、四方常住僧物,三、四方現前僧物,四、當分現前僧物。卷末以儀門作結,依類廣釋。大意有:一、制令畜物人輕,告明僧人不宜以物質為重;二、制不令畜物人重,說明萬法皆空,貴在人修善法;三、聽開畜物通輕重,明示以儀之規,分曉畜物輕重,安份守己,聽法自便。在收諸類中,以三例分之,即:一、性輕性重,二、事輕事重,三、用輕用重。此儀劃清了對待精神與物質的佛家立場和觀點,“于是迷悟兩開”;規定了成文義理,使“明乎此者,庶可以執物案文”;明示了物品輕重以位就人,使之僧舉有據遵行,“足鏡規猷”。其具有很大指導作用和深遠影響。現有天津刻經處刻本。

道宣 ·國學 ·2.6萬字

最新章節 第5章 后序 2015-12-20 17:02:58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
免費

十二卷。唐代釋道宣撰。《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作于武德九年(626),貞觀四年(630)重修。古本作三卷,共三十篇。卷首有自序及十門括例,初卷有十二篇,中卷有四篇,下卷有十四篇。所述內容以方軌行事為核心。四分以明戒義,遵成實論而論戒體,依大乘教而立終極。于諸部律外,廣引大小乘經論,判示違戒處理之輕重。所謂刪繁,是指一事之下,諸師說法不一,紛紜復呈,則一律刪略,只存文證。所謂補闕,是指舊說舊義不合時宜,糾偏補缺。如行事鈔中收入的梁武帝出要津儀,靈谷寺誥,均為佚典,由此收載才得以保存下來。對愚師妄引偽經,行事違反律文,則給予明辯嚴斥。中卷釋戒相篇中,盜戒的解釋最為詳細。此行事鈔是南山派律宗最重要的典籍之一,故有人贊揚它是“肥終南揚律藏,刪繁補闕異群宗”(《續修四庫全書提要》)。直到現在仍為《四分律》宗人所宗奉。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后人為本書作注釋的極多。見于《行事鈔諸家記標目》的有六十二家,現存的有以下幾種:一,《四分律鈔批》十四卷,唐大覺撰。二,《四分律行事鈔搜玄錄》二十卷,唐志鴻撰。三,《四分律行事鈔簡正記》二十卷,后唐景霄撰。四,《四分律行事鈔科》三卷,宋元照撰。五,《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十二卷,宋元照撰。六,《四分律行事鈔評集記》十四卷,澄淵撰。以上所注,以元照《資持記》最為精到,受到學界公認。1686年日本僧人慈光、瑞芳二人將《資持記》編于《行事鈔》文下,將元照《科》文系于其上,題名《三籍合觀》。分為四十二卷。現有天津刻經處刻本。

道宣 ·國學 ·13.6萬字

最新章節 第33章 2015-12-26 22:05:07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沐川县| 天等县| 德令哈市| 江源县| 石渠县| 腾冲县| 扎鲁特旗| 千阳县| 江都市| 崇信县| 政和县| 尖扎县| 浙江省| 西平县| 大理市| 南开区| 石景山区| 青阳县| 颍上县| 岱山县| 张掖市| 运城市| 铁力市| 池州市| 柳河县| 无为县| 宁河县| 株洲市| 浦东新区| 沈阳市| 台东县| 曲周县| 巧家县| 定南县| 伊宁县| 庄浪县| 舞钢市| 开鲁县| 怀化市| 伊吾县| 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