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土官底簿
免費

二卷。不著撰人姓名。朱彝尊《曝書亭集》中有是書跋,只稱鈔于海鹽鄭氏,亦未言作者為何人。本書專記明朝嘉靖以前各省土司之情況。《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觀其命名與繕寫之式,疑當時案牘之文,而好事者錄存之也。”從內容可以看出,本書是輯檔案資料而成。書中載云南、廣西、四川、貴州、湖廣、廣東之土司共三百六十三家,其中云南一百五十一家,廣西一百六十七家,四川二十四家,貴州十五家,湖廣五家,廣東一家。各土司,均先列其名號,次述始授土職時間,再述世代因襲情況。本書的價值,首先是可補正史之不足。《明史·土司傳》只列征伐刑政之大端,而于土司支派本末未能具晰,本書辭雖俚淺,而建置原委、歷代因襲之狀一一可征,足資考證。同時,書中反映的明政府對土司采取的駕馭措施,為研究明代土司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按明制,土司乃世職,土司承襲時,須逐級上報,分別由吏部、兵部奏準,頒發號紙(委任文書)。而本書所錄,諸土司請襲之時,必以“并無世襲”之文上請,所奉諭旨亦必以“姑準任事,仍不世襲”為詞。僅以云南為例,在一百五十一家土司中,有九十一家載有圣旨,明確稱,“姑準任事”,“不準世襲”;只有極少數土司,如廣西府土知府,阿迷州土知州明確“準世襲”。這種做法實際上是明政府控制土司的一種手段,欲以示駕馭之權。這里反映的土司承襲的實際情況,與制度的規定有極大差距,正為研究土司制度提供了有價值的材料。本書原有文淵閣藏本,民國二十四年(1935),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本,出版《四庫全書珍本初集》,收入本書。

佚名 ·國學 ·5.3萬字

最新章節 第14章 跋 2015-12-27 00:38:05
溫疫論
免費

《溫疫論》亦作《瘟疫論》,系溫病專書。2卷,補遺一卷。明·吳有性撰。書成于1642年(崇禎15年)。書中討論瘟疫證治,吳氏謂“溫”、“瘟”二字沒有區別,都屬于溫熱病范圍,因以“溫疫”名書。書中闡明了瘟疫與傷寒相似而迥殊的新見解,認為“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又稱癘氣、戾氣)。指出瘟疫自口鼻而入,伏于膜原,其邪在不表不里之間;其傳變有九。又列舉溫疫與傷寒相反的十一種情況(如脈、舌等的不同),提出溫疫先里后表,里通表和的治療總原則,創用達原飲、三消飲等方劑予以調治,開后世治溫疫一大法門。原書2卷未多加詮次,很象是隨筆記錄而成。清代編《四庫全書》時,將下卷安神養血湯、太極丸等條,以及成書后陸續補入的正名、傷寒例正誤、諸家瘟疫正誤等篇,并為一卷,以作補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此書曰:“瘟疫一證,始有繩墨之可守,亦可謂有功于世矣。”同時指出書中不足為:“其謂數百瘟疫之中,乃偶有一傷寒;數百傷寒之中,乃偶有一陰證,未免矯枉過直。”該書問世后,流傳甚廣,康熙年間日本即有刊本,國內翻刻本及闡釋發揮之書甚多,建國后有多種鉛印書及評注本。

吳又可 ·國學 ·4萬字

最新章節 第10章 2015-12-27 00:37:31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泽县| 绥棱县| 安福县| 河西区| 衡阳县| 桂东县| 盈江县| 承德县| 四平市| 高阳县| 策勒县| 长岛县| 南召县| 保靖县| 东乡县| 昌平区| 洛扎县| 始兴县| 道真| 夏邑县| 深泽县| 安福县| 开封县| 浮梁县| 宜章县| 通许县| 黄石市| 凉山| 罗山县| 民乐县| 大丰市| 潮安县| 昌吉市| 新宁县| 新源县| 邯郸市| 栾城县| 洞口县| 叶城县| 乌拉特后旗| 奎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