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楚辭”又稱“楚詞”,是戰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創造的一種詩體。作品運用楚地(今兩湖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漢代時,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并成為繼《詩經》以后,對我國文學具有深遠影響的一部詩歌總集。
屈原 ·中國文化 ·18.4萬字
本書從人類與美術的起源始筆,以介紹西方美術數千年發展史中的三次高峰為重點,連成一條脈絡清晰、起伏不斷的中軸線,對古希臘古羅馬、文藝復興、十九世紀這三次高峰時期的整體美術面貌、畫家與畫派、杰出作品、創作技術、風格演變等,均作了系統詳盡的介紹和分析。同時對高峰間歇期的中世紀,十七、十八世紀以及蘇聯和美國的美術,也給予了簡明扼要的評述。本書專列現代派美術一章,全方位地探討了形成的原因,對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紹。
張明 于井堯編著 ·文化史 ·16.4萬字
本書是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于20世紀40年代,在美國讀書和考察及上世紀80年代重訪美國時的觀感筆記,包括《美國人的性格》《初訪美國》《訪美掠影》這三部分內容,書中以敏銳的觸角分析了美國人的性格及這種性格在推動美國走向崛起中的作用。此外,作者還對比了美國文化與歐洲文化、中國文化的不同,這種對東西方文明差異的深刻洞察,為我們中華文明的復興提供了別樣的思考。
費孝通 ·隨筆 ·17.2萬字
本書是宋朝時出現的一部在我國圍棋發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著作,是第一部系統論述圍棋理論、全面探討圍棋戰略的作品。《棋經十三篇》總結了歷代下棋的經驗,全面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古典的圍棋理論,是圍棋史上最重要的理論著作之一。同時本書收錄有班固的《弈旨》、馬融的《圍棋賦》等七篇經典篇目以及《圍棋近譜》,對讀者了解圍棋文化,有現實意義。
張擬 ·中國文化 ·2.7萬字
本書是不僅是一部百科全書,也是作者張岱眼中的大千世界。夜航船是古代南方水鄉苦途長旅的象征。人們外出都要坐船,在時日緩慢的航行途中,坐著無聊,便以閑談消遣,談話內容包羅萬象。《夜航船》并非高深莫測的古書,而是用較為淺顯的文言敘述的文化常識段子,這些條目絕大多數都是人們應該熟知的內容,包括天文部、地理部、人物部、考古部、倫類部等二十個章節。《夜航船全鑒》對其內容進行了精心的注釋與翻譯,便于讀者在忙碌之余輕松閱讀。
(明)張岱 ·隨筆 ·13.9萬字
《浙江有意思》是作者王寒多年來生活所感雜記,主要包括作者對浙江省十一地市風土人情獨到的見解,文風戲謔,多以當地名勝古跡、美食趣事為題材,以片段的形式對每一城市進行描述,令讀者得以快速閱讀中體味到浙江各地的城市形象。
王寒 ·地域文化 ·13.1萬字
直到公元前2024年,在一場核子爆炸毀掉了“罪惡之城”索多瑪和蛾摩拉之后,諸神選擇了離去……幾千年前,地球是一個戰場。正是諸神借以提高自己權力和威望的那些戰爭,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激烈的戰斗使生命更早地在另一個星球上出現。撒迦利亞·西琴將史前的歷史從神話中分離出來,帶領我們走進了人類歷史血腥開端的長卷,那個時候是神而不是人統治著地球。通過重塑這些保存在傳說和古代著作中令人心馳神往的史詩般的事件,作者追溯了在另一個世界上開始、在地球上延續,并且通過使用核武器達到高潮的沖突──這個事件在《圣經》里就是“罪惡之城”索多瑪和蛾摩拉的毀滅性劇變。
(美)撒迦利亞·西琴 ·神秘文化 ·19.5萬字
在互聯網時代,如何重拾傳統文化的珍寶?國人怎樣才能更加自信地面對世界,面對未來?樓宇烈先生圍繞中國文化的精神,以及如果運用傳統文化的智慧提升中國的軟實力兩大主題,以睿智的哲思顛覆習慣性的思維方式,為復興傳統文化描繪了行動路線圖。
樓宇烈 ·文化研究 ·10.8萬字
本書共分十篇,分別是:慈悲為本,為善心安;諸惡莫作,無惡心安;放下諸多事,心中自然安;無求則無敵,無敵則心安;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超然灑脫,豁達心安;寬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懷感恩情,心中自然安;看透釋然,自在心安;隨緣而行,隨遇而安。本書以佛的理念通俗而又深刻地闡述了“心中有佛人自安”這個主題。書中還著重例舉了一些生活中讓人難以心安的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俗之事,并指出了解決之道。另外,為了讓讀者更好地了解佛理知識,書中還穿插了“拈花一笑”、“佛心慧語”、“世俗佛理”、“佛心故事”、“佛語今譯”、“佛趣軼事”等版塊內容。通過閱讀本書,你會感到:只要我們心中有佛,佛就與我們同在。
宋天天 ·文化評述 ·17.3萬字
《東南亞常識》介紹了東南亞地區的政治、地理、歷史、社會、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內容。全書以通俗易懂、由淺入深的文字詳盡盤點了東南亞最熱門的旅游景點、人氣美食等,切合實際地解讀了赴東南亞旅游、經商、留學的注意事項。除此之外,還向大家介紹了獨特的東南亞神話文化,伴你探秘古老的異邦傳說,感受飄蕩在歷史長河中的神秘情懷!
尹霞 ·各國文化 ·15萬字
這是梁文道筆下的“飲食社會學”——“吃”是聯結社會的紐帶,是構成“人民公社”的基石。本書為梁文道食評文集《味道》系列之一,主要談論“吃”的社會意涵,挖掘不同場合、不同人群、不同社會、不同時代人們“吃”的不同內容與邏輯,引出“吃”作為不可或缺的社會紐帶的意義,正是“吃”聯結或區隔了不同的個人與群體。
梁文道 ·中國文化 ·9.2萬字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共二十篇,成書時間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并稱“四書五經”。《論語》是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
韓震主編 ·中國文化 ·3.3萬字
古希臘人崇拜神,但并不賦予神明過分的崇高性,也不把神明作為道德衡量的標準,而是將其作為人生的折射。希臘神話正是以這種人本精神,以動人的故事和深邃的思想內涵,長久以來令人百讀不厭,成為后代文學藝術創作豐富的源泉。本書以希臘神話中的奧林匹斯主神為線索,介紹經典希臘神話故事的主要情節,多角度生層次解讀以希臘神話為主題的經典西方美術杰作,伸展展現有關主題在美術領域的發展與演變,以及探尋希臘文化的起源和影響。
江逐浪 ·文化研究 ·9萬字
霍桑是美國文學史上毋庸置疑的經典作家,也是美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得到世界普遍承認的經典作家,其作品總是能在不同的文學潮流下引發評論家共同的研究興趣和積極的文學爭論。本書跳出以前羅曼司研究要么遵循人性善惡、宗教道德、心理沖突的主題模式,要么關注作品象征、諷喻、原型等形式特征的研究窠臼,在新歷史主義的關照下,以時代意識為切入點,通過對霍桑新英格蘭三部曲進行歷史語境的文化詩學綜合研究,表明霍桑的羅曼司作品不僅在對話主流修辭話語,互文重要的歷史事件過程中試圖構建時代的歷史真實、社會真實以及改革真實,而且參與了時代意識的塑造,是構成社會歷史的能動力量。
胡杰 ·文化研究 ·14.9萬字
《明太祖寶訓》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語錄集。全書按內容進行分類,共6卷,計51章,包含治國、理政、選才、任能、納諫、武備、齊家、育子等諸多內容,還原了一個真實的朱元璋,也對明初官方的主流思想有一個清晰認識。為了使讀者對朱元璋有一個較為立體的了解和認識,附錄部分全文收錄了《明史·太祖本紀》,以了解一個草創皇帝的人生全貌,方便讀者從中汲取古人智慧,服務當下,指導當下。
(明)朱元璋 ·隨筆 ·14.5萬字
意大利是一個迷人的國度,每個角落都充滿著獨特的風景與故事。本書不僅是一部游記,更是一部探索文明的導游手冊。作者記敘了一場跨時三年的意大利壯游之旅,分三條路線穿越這片秀麗的土地,帶領讀者體驗近六十座城市和小鎮的非凡魅力。從城市到鄉村、從地理到人文,作者以詩意的筆觸定格意大利壯美的自然景觀,用平實的語言解讀其深厚的歷史底蘊,為每一道佳肴或美酒做出人文品鑒,為每一座城鎮描繪出獨特的文化名片。閱讀本書,你將開啟一場紙上的文化漫游,挖掘趣聞逸事、感受異國風情,在古老的智慧與新時代的思潮中穿梭,在思想的飛躍中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靜介 ·各國文化 ·15.2萬字
《趣說中華字源、詞源、句源:詞海拾貝》以故事為載體,把詞源融合在民風民俗、社會制度、審美情趣和思維習慣中,展現出詞語豐富的內涵和持久的美麗,構建了一個由詞語點綴的萬花筒,讓讀者從中了解豐富的詞語知識和文化。
宿春禮 ·中國文化 ·16.6萬字
民國開始,中國各地的文化有了相當大的發展。蘇式菜系分為蘇菜、浙菜和徽菜。廣式菜系分為粵菜、閩菜,川式菜系分為川菜和湘菜。因為川、魯、蘇、粵四大菜系形成歷史較早,后來,浙、閩、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漸出名,就形成了中國的八大菜系。后來形成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也為社會所公認的有:川、粵、蘇、閩、浙、湘、徽、魯等菜系,即人們常說的中國八大菜系。《中國文化知識讀本:中國八大菜系》文字優美生動,語言簡明通俗,適合大眾閱讀。
金開誠主編 陳長文編著 ·中國文化 ·3.2萬字
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后,一些基本的人情風俗就產生了。我們今天雖然知道見面握手是一種禮貌,結婚時要遵守種種禮儀,以及全國各地的風俗迥然有別,不懂地方風俗的人甚至還會鬧出笑話來,人情風俗是經過長時間的文化積累和沉淀才逐漸形成的,那么誰又是這些風俗的創始者呢?不要著急,謎底就將在本書中一一為你揭曉。
王二編著 ·民俗文化 ·10.1萬字
本書選取69條經典的俗語、諺語,按音序順序排列。包括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歷史典故等多種類型,所講故事短小精悍,內容豐富。每則故事附“博聞館”,鏈接相關知識、人物以及有趣小故事等。相關配圖使內容更加豐富,版面更為美觀。本書最鮮明的特點是每句俗語、諺語都配有造句,幫助讀者更好地將俗語諺語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非常實用。
劉楊 ·中國文化 ·7.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