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明明還很年輕,怎么搞得一身傷病!我們的身體每分鐘都在變化,懂得觀察它的一舉一動,找回健康通透的生活,才不會疲于奔命!南師認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們身體及情緒的感覺也有春夏秋冬。人的生命是個小天地,天地的大法則與人的身體是一樣的,這叫天人合一。不是這個天跟人怎么合,而是說生命的法則、那個動力跟天地是同一個規律的。
南懷瑾 ·隨筆 ·11.4萬字
本書是一部《論語》故事集。作者以《論語》章句為素材和綱領,以孔子及其弟子為主角,撰寫了28則小故事,既形象、直觀地闡釋了《論語》所蘊含的哲理,又生動地重現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故事,以及春秋末期的社會風尚。比如《宰予晝寢》一章,作者根據《論語·公冶長篇》的一段原文,細膩地重構了宰予的心態變化,推想出“宰予晝寢”的前因后果。其描寫能讓現代的讀者感同身受,進而更好地理解《論語》原文想要傳達的道理。本書分為28章,每章一則故事,章前附有相關的《論語》章句原文和白話翻譯。
(日)下村湖人 ·中國文化 ·11.7萬字
本書從德國社會的各種細節里,見微知著,追溯細節背后的文化及透露的人文精神。書中包括城市建設、交通、建筑、鄉村、公共服務等方面的生活細節。講透德國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呈現了德國特有的文化內核和社會風貌,幫讀者快速了解德國的傳統,閱讀本書,可以對中德文化進行理性的思考,更進一步促進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表達。從細節處,讀懂一個真實的德國。
葉克飛 ·各國文化 ·14.7萬字
在《老北京的趣聞傳說》里,我們從老北京的歷史典故、地名由來、名勝古跡、皇城內史、城門牌樓、王府民居、胡同坊巷、會館故居、宗教寺院、陵墓祠堂、風味飲食、娛樂世界、民間風俗、婚喪嫁娶、商業傳奇、交通出行、民間工藝等方面對老北京的前塵往事進行了詳細而有趣的介紹,寓教于樂,力爭用樸實、輕松的語言將各種趣聞傳說向讀者娓娓道來,讓讀者在一種輕松閱讀的氛圍中,既能對老北京的風土人情有個清晰了解,又能愉悅身心、達到放松的效果。我們不得不承認,如今,老北京的很多東西都隨著歲月的更迭已經消逝或者正在消逝,這是無法更改的事實,也是時代的必然:許多胡同正隨著高樓大廈的聳立而成片成片地倒下,許多昔日走街串巷吆喝叫賣的“磨剪子咧”正悄然沒了聲響,許多老北京人獨特的方言俚語正被新潮的網絡語言所代替,許多樸實溫暖的婚喪嫁娶習俗正在默默地被簡化——這一切一切滿含京味的事物的逐漸消亡,讓我們在扼腕嘆息的同時,也希望能夠通過某種方式來回味一下曾經的北京味道。希望《老北京的趣聞傳說》能成為您回味的方式之一。
張卉妍編著 ·地域文化 ·46.1萬字
本書深入細致地剖析家庭和睦的要素,以及家庭和睦對于個人發展、家族興旺、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意義,同時還提供了切實有效的一些治家之法,夫妻之道,子女教育等。希望每個讀者從本中汲取養分,提高個人素質和道德品格,積極影響和教育家庭中的其他成員,以個人的積極能量去感染身邊的人,促進小家的和諧,為社會的大和諧做出一份貢獻。
謝寒梅 ·中國文化 ·18萬字
一部深入探索中美洲古老瑪雅文明輝煌歷史與神秘文化的權威著作。本書通過豐富的考古發現、歷史文獻與科學研究成果,帶領讀者穿越時空,揭開瑪雅文明那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筑藝術、精準的歷法系統、深邃的天文知識以及獨特的宗教信仰等面紗,展現了一個既高度發達又充滿未解之謎的古代社會。書中,作者首先概述了瑪雅文明的起源與發展歷程,從公元前10世紀左右瑪雅人在墨西哥南部及中美洲的熱帶雨林中建立首個城邦開始,到公元9世紀左右瑪雅文明的突然衰落,勾勒出一幅瑪雅文明興衰更替的宏偉畫卷。接著,本書深入剖析了瑪雅文明在建筑、藝術、科學、宗教等方面的卓越成就。瑪雅人建造的金字塔、宮殿、神廟等建筑不僅規模宏大、設計精巧,而且蘊含了豐富的天文與數學原理;他們創造的象形文字系統記錄了豐富的歷史、神話與科學知識;瑪雅歷法更是精確無比,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此外,瑪雅人的宗教信仰也極具特色,他們崇拜自然神靈、祖先與英雄人物,通過繁復的儀式與祭祀活動來祈求神靈保佑與指引。在探討瑪雅文明輝煌成就的同時,《瑪雅文明探秘》也關注了瑪雅文明衰落的原因與謎團。作者結合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提出了多種可能的解釋與假說,如環境惡化、資源枯竭、社會動蕩、外來侵略等。這些解釋雖未形成定論,但卻激發了人們對瑪雅文明更深層次的思考與探索。《瑪雅文明探秘》不僅是一部關于瑪雅文明的科普讀物,更是一部激發人們好奇心與求知欲的探險指南。它讓我們在驚嘆于瑪雅文明輝煌成就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們對人類歷史、文化與自然關系的深刻反思。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將能夠更全面地了解瑪雅文明的全貌與特色,感受其獨特的魅力與智慧。
高廣深 ·神秘文化 ·10.7萬字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它與詩詞曲一樣具有高度文學性和美學意義,而它的實用性則是詩詞曲所無法比擬的。春聯增加喜慶的增加節日氣氛,婚聯贊頌婚姻的美好,壽聯祝愿老人長壽,挽聯則寄托對逝者的緬懷。
東籬子編著 ·中國文化 ·13.1萬字
本書精選關于上海的散文40篇,收錄了現當代著名作家,尤其是上海本土作家張愛玲、陳丹燕、趙麗宏以及魯迅、豐子愷、黃裳等,關于上海記憶的經典作品,將上海的摩登風情與獨特的人文情懷展示得淋漓盡致。以上海坐標、上海風情、上海人物、上海情結為切入點,角度新穎。
孫曄 ·地域文化 ·15.4萬字
本書是呂思勉《中國政治思想史十講》、《中國文化史六講》兩份講義的合刊。“十講”是呂思勉1935在上海光華大學的講義,“六講”是呂思勉1929-1930年在省立常州中學授課的講義,原為“二十講”,僅存其六。“十講”與“六講”大體涵蓋了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如先秦諸子百家等)和社會史(如婚姻、宗族、階層、財產等)的主要面貌,可讓讀者對中國歷史上各種政治思想、主張,各種社會、制度的源流和演變,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
呂思勉 ·文化史 ·9.6萬字
在古老傳說中探尋奧秘,從傳奇故事里參透玄機。不管是預測未來,還是回顧過往,古人的智慧總是令人驚嘆,他們從風水、八卦、星象、夢境……這些看似毫無關系的細枝末節中尋找上天留下的提示,譜寫了一曲曲神秘文化的華麗樂章。而那些神秘久遠的仙境傳說、鬼神文化、巫術以及精靈,更是神秘文化折射出的一道道七彩霓虹,在人類歷史上大放異彩。
霍晨昕編著 ·神秘文化 ·11.9萬字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是其四大主要行為活動,但現在的我們對與這四大活動相關的事物的由來卻了解頗少。本書正是緣于此,重點介紹了古代人們的著裝、飲食、家居和交通四個大方面的內容。當然,介紹的目的,無非是想告訴今人它們是怎么來的,它們在歷史的進化歷程中都發生了哪些改變。本書閱讀起來頗為輕松,同時史料準確,故事有趣,可以讓你在沉醉于歷史的海洋的同時,享受豐盛的知識大餐。
王二 ·中國文化 ·12.4萬字
追求心愛女人時唱的歌謠,哪有那么多搖頭晃腦的大道理!《詩經》真的是一部記錄了先賢大義的真理大全嗎?看看那些民歌,談的大多是尋常百姓家的大小事,說的不過是你我都能遇到、體會到的喜怒哀樂,那名因為如意郎君遲遲不來而焦慮不已的女子,那個不通人情世故、懷才不遇的郁悶青年,那群互相嬉鬧、青春洋溢的少男少女,是不是多少都有一些熟悉?縱使我們無法回到兩千多年前,但在楊照的解讀中,那一個個鮮亮的生命、他們生命中的悲歡離合,又一次,在兩千多年后,活過來了。
楊照 ·中國文化 ·4.5萬字
《古文觀止》是清代康熙年間吳楚材、吳調侯叔侄二人選編的一部古代散文集。《古文觀止》編定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共十二卷,以年代為經、作家為緯,按照從古到今的順序排列,選錄自春秋戰國至明末三千多年間的名作222篇,基本上反映了中國古代散文發展的脈絡與特點,體現了中國古代散文所取得的最高成就。魯迅先生在《集外集?選本》一文中說:“以《古文觀止》和《文選》并稱,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是,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卻一樣不可輕視。凡選本,往往能比所選各家的全集更流行、更有作用,冊數不多而包羅諸作,固然也是一種原因,但還在近則由選者之名位,遠則憑古人之威靈,讀者想從一個有名的選家窺見許多有名作家的作品。”
鐘基譯注 ·中國文化 ·50.2萬字
本書跳脫出以個別古代家訓為主的說教式或文字釋讀式的寫作方法,而將中國古代家訓中的精髓提煉出來,將重要的家訓內容與歷史人物、典故融為一體,點面結合、寓理于情。作者身為大學教授,長期關注我國的教育體制,他主張現代教育應從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尤其要從家訓家教中獲得啟示,汲取古人的智慧,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改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思路與方法。本書榮獲2018第13屆“文津圖書獎”。
韓昇 ·中國文化 ·14.7萬字
《人類未解之謎》主要內容:刀耕火種的炊煙尚未散去,原始祭祀的鐘聲依然清晰;機器的轟鳴剛剛喧囂,藍色的太空已有了人類的足跡。隨著宇宙的神秘面紗被層層揭開,人類似乎走向了“勝利”的巔峰。當人們舉手歡慶之時,一個又一個謎團又接踵而至:舊石器時代的神秘槍擊、深海人魚若隱若現、古代尸體百年不腐……時至今日,雖然這些謎團仍沒有得到完美的解答,但它們已經激起了人類的好奇,激勵著人類更有勇氣地去挑戰終極、探索未來。就跟隨《人類未解之謎》進入這片神秘的世界吧。
李思博編著 ·神秘文化 ·11.3萬字
《菊與刀》是二戰后期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國政府之命,為分析、研究日本社會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調查分析報告,旨在為美國管制戰敗后的日本提供政策依據。“菊”本是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以“菊”與“刀”來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雙重性(如愛美而又黷武,尚禮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頑固,服從而又不馴等等),由此入手,進而分析日本社會的等級制及有關習俗,并指出日本幼兒教養和成人教養的不連續性是形成雙重性格的重要因素。作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為“恥感文化”,認為它與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強制力在于外部社會而不在于人的內心。
(美)魯思·本尼迪克特 ·各國文化 ·18.6萬字
古代文明探索之旅系列叢書發現古老的文明,探尋逝去的記憶,掀開古代世界神秘的面紗,介紹古代文明的政治軍事和社會生活的發展,展示各大文明的經濟、文化、藝術和科學的輝煌,帶你領略幾千年前古代人類的風采,充分了解人類無窮的智慧和嘆為觀止的成就……撥開歷史的層層迷霧,人類文明之謎向你娓娓道來!
白獻競 高晶 ·各國文化 ·11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中國古代軍事典籍》生動介紹了《孫子兵法》、《吳子》、《司馬法》、《六韜》、《孫臏兵法》、《尉繚子》、《三略》七部經典軍事古籍。《中國文化知識讀本》是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該叢書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
金開誠主編 ·中國文化 ·3萬字
《洗髓經》是一部融合佛道儒三家養生理念的古老經典,據傳由達摩祖師所創。此書強調通過修煉精氣神,特別是精神的升華與意志的磨礪,以達到洗滌心靈、強健體魄、延年益壽的目的。書中不僅包含深奧的哲學思想,還詳細闡述了具體的修煉方法與養生技巧,被視為傳統養生文化的瑰寶。閱讀《洗髓經》,不僅能領悟養生之道,還能在精神層面得到啟迪與升華。
佚名 ·中國文化 ·9311字
三里不同調,十里不同音,“南腔北調”的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載體,維系了各民族的歷史記憶。本書將大眾熟悉的31個趣味話題分成八大版塊,解讀其內在的語言學原理;又從每一個話題延展開來,闡明同一話題在不同方言的流變,鋪陳出一幅幅民族歷史文化的畫卷。讀者在收獲語言學知識的同時,更能從各自方言的角度找到共鳴,在方言里發現不一樣的中國。
鄭子寧 ·文化史 ·1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