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該書探究卡夫卡、普魯斯特、凡·高、安徒生、叔本華、薩特、喬治·艾略特、簡·奧斯丁、梭羅、貝多芬、勃拉姆斯等西方近現代知名藝術家、哲學家或文學家的內心世界和精神秘密,剖析他們孤高的精神向度,對存在的根本性的探求,他們的人生和作品何以超越俗見,獲得獨有的靈魂刻度,使讀者了解他們豐富的精神世界、人生故事、藝術成就及對藝術史的獨特貢獻。
方麗晴 ·隨筆 ·16.2萬字
本書是呂思勉《中國政治思想史十講》、《中國文化史六講》兩份講義的合刊。“十講”是呂思勉1935在上海光華大學的講義,“六講”是呂思勉1929-1930年在省立常州中學授課的講義,原為“二十講”,僅存其六。“十講”與“六講”大體涵蓋了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如先秦諸子百家等)和社會史(如婚姻、宗族、階層、財產等)的主要面貌,可讓讀者對中國歷史上各種政治思想、主張,各種社會、制度的源流和演變,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
呂思勉 ·文化史 ·9.6萬字
對上百個躍動的中國文化“符號”進行饒有趣味的科普解讀,融自然、人文、傳統、歷史、藝術、情感于書中,訴說著千年的傳承,凝視著現今的變遷。無可否認,這些文化符號已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生活,以至思想當中,再從我們手中流傳下去。
馮驥才 ·中國文化 ·5.3萬字
這是一本研究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專著。全書梳理了端午節的歷史脈絡和地域變遷的軌跡;考察了包括少數民族地區在內的端午節日習俗“同核化呈現”“糅合化呈現”和“邊緣化展示”的涵化模式。并結合多地田野調查的素材,基于“核心元素”的普遍性和“變動元素”的多樣性,來探尋中國各地端午節的現狀。
宋穎 ·民俗文化 ·19.2萬字
《外國文化史》定名為“外國文化史”,一是表明它的相對性和學理立場,即相對“中國文化史”而言,只以它為論述的參照系,不包括中國文化史的內容;二是全書既大量描述了外國文化的千姿百態,深入梳理了外國文化的發展脈絡,又簡潔明了、重點突出,盡可能為讀者創造一個非常明晰、舒適的閱讀空間,給他們一種史論結合的閱讀快感。應該說,學習這種外國文化史對于當前共同生活在地球村上的人來說,是面對政治全球化、經濟一體化的轉型期社會最佳的文化選擇。
孟昭毅 曾艷兵 ·文化史 ·30.5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鬼門關》分為鬼門關地理概況;鬼門關稱謂流變等六篇內容。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金開誠 ·中國文化 ·2.5萬字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許多的風俗和節日,大家知道中國的三大傳統節日是指什么嗎?在這些節日中需要準備什么?有什么樣的禁忌嗎?大家想了解少數民族的婚禮是怎么的一種場面嗎?他們的服飾豐富多彩,有著怎么的來歷嗎?一年分為四季,有二十四個節氣,這些節氣是怎么形成的呢,他們與我們的生活有著怎樣的關系?媽祖祭典、成吉思汗祭典、黃帝陵祭典是人們對先祖們表示尊敬的儀式,想了解他們有著怎樣的傳奇的經歷嗎?打開本書吧,它將為你揭開這些謎團!
劉振鵬主編 ·民族文化 ·7.1萬字
《世界文化博覽》精選了大量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以精煉的文字從多方面加以說明與介紹。揭開歷史,一窺背后的故事,將人類歷史上的里程碑和轉折點,沖突和戰爭、創造和發現、崛起和衰落等,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其內容涵蓋了原始社會、傳媒通訊、人類軍事武器的產生、數學寶庫、西方文明的產生、人類走向宇航時代等。帶你領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濃縮世界文化知識精粹。旨在為讀者提高文化修養、豐富人生內涵、添加知識儲備、準備寫作素材、增加聚會談資……
陳曉丹編著 ·各國文化 ·17.4萬字
本書以明嘉靖十四年袁褧嘉趣堂刊本為底本,校以龔斌先生《世說新語校釋》(增訂本)、余嘉錫先生《世說新語箋疏》、徐震堮先生《世說新語校箋》諸本。底本分卷上、卷中、卷下,每卷復分上下,本版依36門次序排列、不另分卷,各門條目按底本次序排列并加序號。書中人物眾多,常以名號爵里相稱,各種稱謂總合逾千,為方便閱讀,本書于人物名號稱謂之上直接標注人物姓名。同濟大學教授、《百家講壇》主講嘉賓劉強老師全本解注+白話全文翻譯+特制《世說新語·閱讀指南》+精美插圖四色彩印+全書膠版紙印刷!
(南朝宋)劉義慶著 劉強解注 ·中國文化 ·33.7萬字
《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孫子兵法》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于南北朝,成書于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毛佩琦 徐昌強主編 ·中國文化 ·25.7萬字
南懷瑾先生常謂:立國之本是文化。中華民族歷經千年萬載,文化淵遠流長,在新世紀到來之初,世界瞬息萬變,炎黃子孫又該何去何從?本書為南懷瑾先生于廿一世紀初應各方邀請之講課記錄,內容涉及廣泛,但終不離文化之根本;除凸顯眾所關心之話題,更望能喚起讀者對文化教育之重視。
南懷瑾著述 ·中國文化 ·10.5萬字
21世紀以來,網絡文娛(文藝)審美蓬勃發展,顯示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氣象,也暴露出了多方面的問題,值得深入研究。本書著力于文本細讀,對新世紀以來的重要網絡寫手骷髏精靈、天蠶土豆、高樓大廈、飛天、月關、風御九秋、狼小京、書屋老妖等的三十多部代表性作品和新近涌現的網絡劇、微動漫、網絡文娛節目、網絡創意文本、網絡游戲等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透視和解讀,力求大處落墨,細處著眼,呈現新世紀網絡文娛審美發展的整體概貌的同時,對新世紀網絡文娛審美進行細部特寫。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點項目“網絡文藝發展研究”(課題批準號:16AA002)、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數字美學理論話語建構研究”(批準號19BZW027)的中期成果。
何志鈞等 ·文化事業 ·21.6萬字
本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劉永鑫編著 ·中國文化 ·2.2萬字
本書為傳統經典《易經》的現代和解本,內容結構包含原文、語譯、和解三部分,原文甄選經典底本、再現古文風范,譯文參考通行譯本、白話流暢通達,和解遴選中外典籍、匯注思想源流,有助現代讀者重讀“我們的經典”,更好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余世存 李克 ·文化評述 ·15萬字
日本,一個小小的彈丸之地,一個資源極度匱乏的島國,一手造就了一場世界大戰,另一手造就了二戰后世界最大的經濟奇跡。戰中的日本為什么要扮演令人發指的侵略者?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國嗎?成為唯一一個被原子彈轟炸的國家后,又是怎樣迅速復興崛起的?當今經濟衰退、政局混亂的日本,是否還秉持大國情懷……所有問題都能在這本《菊與刀》中得到解答。“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與“刀”來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個西方人的冷靜視角,通覽日本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民族性格。既抓住了日本文化細致的地方,又將它置于東方文化與太平洋島嶼文化的人類文化學視野里。時至今日,她被公認為歷史上最懂日本人的作者,《菊與刀》這本書被公認為史上描寫日本文化的第一書。此書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其極大的影響至今不減。
(美)露絲·本尼迪克特 ·各國文化 ·17.3萬字
一群沒有絕對是非觀念的人,竟然成為那個時代的明星和英雄!《戰國策》是一部來歷不明的書。書中記錄的是發生在戰國時期的事,然而此書流傳的版本,頂多只能溯至西漢。形式上,《戰國策》是戰國中紛紜事件的片段記錄;內容精神上,《戰國策》選擇記錄的,不見得是對這個國、那個國有重大變化意義的事件,而是縱橫策士對各國政治、軍事的游說、影響。《戰國策》的主角,不是國與國君,不是歷史變化發展,而是縱橫策士。《戰國策》的重點,在于保留當時有名的縱橫家的言談、行為,凸顯在那個時代,這些人曾經如此有勢力、如此重要。
楊照 ·中國文化 ·6.1萬字
在距長沙市中心約30里的榔梨市上,有一座陶公廟,廟里供奉的主神是陶真人。明清以降,陶真人逐漸從一社區之神發展成湖南省神,其興衰與湖南地方力量的強弱相始終。本書在“國家與社會”的理論框架下,運用以人為中心的研究方法,從海量的歷史信息中,不僅建構了陶真人的生命史,而且揭示了湖南地方自主性的演變。作為一部社會文化史專著,本書打破了古代史與近現代史的畛域,從“地方的邏輯”描繪了一幅嶄新的近代湖南畫卷。
龐毅 ·文化史 ·28.3萬字
全書分為六章:第一章亞文化的后現代性,第二章縣域青年的亞文化生產,第三章縣域青年的亞文化認同,第四章社會對青年亞文化的刻板印象,第五章縣域青年的發展需要,第六章流行亞文化對縣域青年發展的影響。
黃勤錦 ·文化研究 ·16.5萬字
對聯是做為民族傳統風俗文化之一,從其誕生起,就一直為歷代人民所重視。本書從歲時節日、人生禮俗、工商百業三大方面,選取精聯、名聯百余條以饗讀者。
蕭黃編著 ·中國文化 ·3.3萬字
本書匯集南懷瑾先生歷年來為自己的著作、他人的作品、整理出版的古籍所撰的序跋,以及其他文翰,總計七十二篇。分為儒家、易經、道家、經義、禪宗、密宗、健身、歷史、其他等九大類,對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精深的闡述。內容敘及:古代文獻,諸家學術,社會變遷,文史掌故,經世治學,為人之道,孔孟精髓,道藏珍蘊,易學源流,佛經大義,禪宗語錄,密教修行,兵法謀略,陰陽術數,瑜伽氣功,保健養生,詩詞歌賦,古文今譯,以及作者的行履交往,等等。文辭典雅,見識獨特。
南懷瑾著述 ·中國文化 ·14.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