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涵蓋六級考試所有詞匯,詞匯按照在考試中出現的頻率由高到低排列,幫助考生抓住復習要點,合理安排復習進程。重點詞匯除了給出釋義外,還給出真題例句、用法講解、常見考點及派生詞,幫助考生全面掌握單詞。加上更活潑、時尚的講法和配圖,力爭打造出新一代的暢銷詞匯書,徹底解決年輕人的單詞困擾!
周思成主編 ·語言文字 ·25.1萬字
辦公室文秘工作是綜合性的工作,因此需要具有深厚的寫作功底,同時還需要掌握各類文書的寫作技巧。《辦公室文秘寫作精要與范例實用全書》既有公文的基本知識,又有不同類型公文的寫作技巧。本書所選的各種實例,都力求體現內容的新穎和對現實的指導意義。本書的所有知識都能即學即用,能夠提高讀者的公文寫作水平。可以說是一部全面的、規范的、實用的、新穎的有關公文寫作與文件處理的“全書”。
文軒編著 ·語言文字 ·24萬字
本書從明清小說互文現象的發生學依據、明清小說創作中的互文現象(跨文本互文、文本內互文)及其意義生成機制、明清小說文本接受中的互文性意識以及明清小說對現代文化的參與等四個維度對明清小說互文性研究提出體系構想。力圖從發生學角度探討中國古代小說互文現象發生的原因;從狹義互文性的詩學、修辭學角度對古代小說互文現象展開具體描述,并分析其意義生成機制;從闡釋學、接受美學角度破解古代小說互文現象的解讀機制,尤其是特殊讀者對于古代小說文本的介入與“重寫”;從社會歷史文本(廣義文本)角度觀照古代小說對現代文化語境的參與和貢獻。
王凌 ·語言文字 ·23.5萬字
本書涵蓋了當今社會常用的應用文寫作文種,范圍廣泛,信息量大,并充分考慮了當前應用文寫作教與學的實際,盡量將相同類型的文種安排在一起,對種類應用文的概念、特點、作用、結構、寫法和要求作了具體闡述,知識、范例和訓練模塊相對集中,從而便于應用文寫作課程的課堂教學。書中還附有典型例文及簡要提示,作業設置精巧。
劉剛主編 ·語言文字 ·20.2萬字
本書將黨政機關以及各級機關單位工作所涉及的各類文書寫作進行了規范性的指引,內容全面、實用性強,對機關辦公室的領導和從事公文工作的文秘人員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全書分為四篇,涵蓋了法定黨政機關公文寫作、辦公室事務性文書寫作、辦公室商務與法律文書寫作和辦公室寫作規范法規,結構清晰合理,針對性強,且每章節均附有標準例文,讀者可現查現用,是廣大公務員、辦公室領導、文秘工作人員必備的實用工具書。
范蘭德 張少元 ·語言文字 ·20.2萬字
譚慧編著的《公文寫作模板與常用語匯》分為基本行政公文、規章制度、通用文書、會議文書、傳播文書、專用書信、法律文書、經貿文書、社交文書等九個類別,以“實用”為出版理念,內容涉及各類公文的概述、寫作模板和常用語匯。基本涵蓋了常用的公文種類,可以為不同需求的讀者提供公文寫作方面的幫助。本書集實用性、可操作性、規范性、通俗性為一體,內容豐富、文字簡明、通俗易懂、體例新穎,一冊在手,必能幫助您輕松自如地應對各種文體寫作!
譚慧 ·語言文字 ·22.9萬字
這是一本從哲學與美學的角度,對文藝學與文字學進行綜合研究的著作。中國漢字以其“由字以通其詞”的獨特智慧,將文字、圖像、語音、意義合而為一,本書通過論證漢字美學的邏輯起點、基本范疇、漢字的美學譜系和感性顯現,以漢字美學為秘鑰,開啟了中國文藝美學的眾妙之門,為我們展示了漢字的獨特美感。
駱冬青 朱崇才 董春曉 ·語言文字 ·20.3萬字
《中國黨政公文解疑全書》共四篇,第一篇公文文種解疑;第二篇公文格式與行文解疑;第三篇公文寫作技巧解疑;第四篇公文處理規范解疑。所列題目,均是長期研究和講學實踐中積累的,是與公文工作者及教學人員廣泛接觸和交流中的經驗總結。這些題目反映的問題源自公文處理工作的第一線,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實用性。讀者通過閱讀本書,能全面地掌握公文寫作中的規范與技巧,了解公文處理實踐中的熱點、焦點和難點。
張保忠主編 ·語言文字 ·30萬字
呂叔湘先生的《漢語語法分析問題》是他半個世界語法研究的結晶,也是對近百年來漢語語法研究的總結,是一部高度濃縮的“語法巨著”。本書對用心研讀過呂著的讀者(主要是外國讀者)提出的305個問題,逐一闡釋、解答,并結合漢語語法學史上的研究成果分專題進行了討論,是20世紀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的一項重要成果。
陳亞川 鄭懿德 ·語言文字 ·25.8萬字
上編主要對維吾爾諺語的結構、韻律、修辭和語義特征進行了分析闡述;下編主要對維吾爾諺語的游牧文化、漁獵文化、綠洲農耕文化、園林文化、手工業文化、商業文化和宗教文化進行了挖掘和透視。
華錦木 劉宏宇 ·語言文字 ·23.3萬字
《勵耘語言學刊》2022年第2輯(總第37輯)刊載學術論文共22篇,內容涵蓋文字學研究、音韻學研究、訓詁學和詞匯學、語法學、語言學史等多個方面。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 ·語言文字 ·25.4萬字
本書是一本近代語言史著作,總體論述了近代中日語言交流的過程、特點,指出日語進入現代漢語的時間、典型的事例。介紹了從17世紀傳教士的漢譯西書工作,到20世紀初中國人漢譯日書的歷史經過。以《時務報》《日本國志》《辭源》《官話》等文本為例,討論中日之間語詞環流的情況。并專門考察了“熱帶”“陪審”“化學”三個名詞在近代漢語里出現和普及的過程。
(日)沈國威 ·語言文字 ·41.1萬字
本教材從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崗位的需求出發,根據中職生的知識、能力、經驗與興趣,選取36種應用文作為教學內容,按6個單元編寫,每個文種由案例、評點、相關知識和寫作實踐四部分組成,各單元還有綜合練習。按照“感性知識—理性思考—實踐掌握”的學習規律設計本書的邏輯結構和體例框架。
孟虹 張忍華主編 ·語言文字 ·21.7萬字
本書從金岳霖研究現狀入手,發現了金岳霖問題,分析了問題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出路與辦法。作者依據結構主義、新批評、現象學等相關理論,把文學作品劃分為意義、意味、意境三個層次,界定了各自的內涵及構成要素。在譯意和譯味的基礎上,增加了譯境,探討了三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形成了文學翻譯的三種境界,分別對應文學作品的三個層次,并根據可譯性、文學性、層級性對三種翻譯境界進行合理定位。作者研究了三種翻譯境界在語言功能、思維模式、意義層次上的不同特點與具體表現,論述了文學翻譯的層級超越機制,建構了翻譯境界的理論體系,最后得出三境歸一的結論。
陳大亮 ·語言文字 ·28.7萬字
在民國初期,五四文學的文化政治邏輯已然在觀念層面建立。青年胡適在留美期間,白話文思想得以實質性突破。五四白話文運動與“文學革命”的理論倡導與反響,顯示其普遍的社會動員能力。五四白話文開辟了中國語言文字現代轉型的整體性道路,產生了系列創制,也夾雜改用拼音文字、世界語的繁復聲音。五四白話文構筑了五四新文學語言的底線與平臺。周氏兄弟的文學語言踐行,以思想文化的內核奠基了中國現代文學作品的語言。胡適、郭沫若的新詩創作,則顯示了以節奏、韻律等音樂性構成為中心的白話文詩性空間的開創。
鄧偉 ·語言文字 ·25萬字
《中國語言文學研究》系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的學術集刊,為半年刊。本刊發表中國語言文學專業各二級學科包括語言文字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藝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等方面的研究文章,還設有學術名家、京津冀文學研究等欄目。其辦刊宗旨是:薈萃百家成果,展示人文情懷,鼓勵開放創新。本刊已被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評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
崔志遠 吳繼章 ·語言文字 ·28.7萬字
本書根據國務院關于國家公文處理辦法的規定編寫而成,結合相關國家法律文獻和現有相關資料,對辦公室寫作中經常涉及到的,以及人們在交往活動中頻繁使用的實用文體進行分類整理,重新編寫。全書內容豐富,涵蓋日常行政公文、事務文書、規章制度、會議文書、交際禮儀文書、商務貿易文書、經濟財務文書和法律文書8個部分、近90個文種的寫作知識,對每個文種的概念、特點、分類、寫作格式、注意事項、發布機關、單位和個體身份作了精要的介紹,并在其后提供了精心挑選的每種類型公文中的經典范例,以期真正做到文以致用。
蘇豫 ·語言文字 ·30.7萬字
《中國語言政策研究報告(2018)》是盤點介紹2017年我國語言文字政策研究發展狀況的中國“語言生活藍皮書”,由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組編、上海市教科院國家語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編纂,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在連續發布3年之后,進行了全面改版:由文獻摘編式嬗變為述評與摘編相結合;對年度學情全景掃描之時,突出熱點,梳理發展脈絡,綜述帶有評價。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組編 ·語言文字 ·28.5萬字
一扇了解語言器官、破解語法基因、進入人類心智的大門;一個關于語言問題最權威的答案;一些令人信服、生動有趣的例證;一場常識對謬論的徹底勝利。
(美)史蒂芬·平克 ·語言文字 ·33.8萬字
本書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現代各種信息資源、信息檢索基礎知識及基本方法。全書分為14章:緒論、國內外綜合資源系統介紹、圖書信息資源系統、期刊信息資源檢索系統、學位論文資源系統、標準文獻檢索系統、科技報告資源系統、專利資源檢索系統、會議文獻資源系統、參考工具書、網絡信息資源檢索、數字媒體信息資源檢索、網絡環境下館際互借系統及其使用、畢業論文的撰寫及參考文獻的著錄規則。
康桂英等編著 ·語言文字 ·2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