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悲傷與理智》共收入散文二十一篇,大致分為回憶錄、旅行記、演說講稿、公開信和悼文等幾種體裁。這些散文形式多樣,長短不一,但它們訴諸的卻是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詩和詩人”。這卷文集可以說是通向布羅茨基的詩歌觀和美學觀,乃至他的倫理觀和世界觀的一把鑰匙。文集中最后一篇作品《悼斯蒂芬·斯彭德》完成后不到半年,布羅茨基自己也離開了人世,《悲傷與理智》因此也就成了布羅茨基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散文集,是布羅茨基散文寫作、乃至其整個創作的“天鵝之歌”。
(美)約瑟夫·布羅茨基 ·外國隨筆 ·32.2萬字
《普希金之家》是安德烈·比托夫于1964-1971年間完成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直到1987年蘇聯改革期間才得以出版。小說的主人公是列寧格勒的一位文字學家列夫·奧多耶夫采夫--蘇聯六十年代人的一位典型代表。小說描述了他從高中畢業到進入俄羅斯文學研究所--著名的"普希金之家"工作的一段歷程。小說的每個章節均由一部俄國文學名著的名字命名:序言-"怎么辦?";第一章-"父與子";第二章-"當代英雄";第三章"青銅騎士";第四章“評論”。每一章都記述了主人公生命中一段特殊歷程。小說被認為是俄羅斯后現代主義文學的最重要的代表作。
(俄)安德烈·比托夫 ·外國隨筆 ·32.2萬字
此書特色有五:一,書中所介紹的篇什均為美國自建國以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故可讀性較強,其中不少且屬于第一次譯出;二,譯文特重視各原作者風格的傳達與再現;三,譯筆堪稱審慎精練,雋美考究;四,注釋亦頗認真負責,剴切詳明;五,書前導言與各篇篇首的風格解析對美國散文發展的源流、趨向與各家風格的特點等均有較扼要的說明,從中不難窺見該國散文自成長至全盛的一個總的發展軌跡與概貌。本書為北岳文藝出版社所刊印的《英國散文精選》(1996)的重印本。
高健 ·外國隨筆 ·31.9萬字
1986年,保羅·索魯在時隔六年后,再一次來到中國。他既到了北京、上海等繁華都市,也抵達了黑龍江朗鄉、新疆吐魯番等疆界邊陲。他走到中國大地上,與各種各樣的人聊天,在上海人民公園英語角里練習口語的年輕人、想去做進出口生意的學生、剛剛經歷過浩劫的知識分子……他用犀利幽默的口吻,一路吐槽不斷,但也用冷靜、理智的眼光,剖析中國人的性格,發現時代變遷下中國人的生活日常與思想變化。從80年代走來,一路滄桑巨變,但我們當下的搖擺與困境也都似曾相識。
(美)保羅·索魯 ·外國隨筆 ·31.9萬字
本書收入迪倫馬特的全部偵探小說,包括《法官和他的劊子手》《嫌疑》《公正》《諾言》《退休者》。《法官和他的劊子手》講述偵探長貝爾拉赫為追究罪犯加斯特曼的罪行,多年跟蹤,斗智斗勇,然而因為種種原因,狡猾的加斯特曼總是成功脫逃。直到這一次,探長的得力助手施密特被人槍殺,他自己的生命也因為胃病而來日不多,于是他精心設計,讓罪犯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瑞士)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 ·外國隨筆 ·31.8萬字
塞利納代表作,1932年一經推出就享譽文壇。通過主人翁幾十年陰暗的人生旅程,暴露出整個世界處處是沉沉的黑夜,被認為是“二十世紀寫得最為真切、最令人心碎的作品”。塞利納對人對己毫不留情的解剖,幻覺史詩式的筆觸,既抒情又俚俗、既雄辯又鄙陋乃至刻毒的語言表達,形成了獨特而鮮明的塞利納風格。塞利納是薩科奇最喜歡的作家。2012年作品進入公版。本書將配上精美插圖,做成收藏本。
(法)塞利納 ·外國隨筆 ·30.5萬字
我必須盡快開始真正的生活了,在我死于無聊和沮喪之前。以個人的生活經歷串聯起20世紀社會的歷史,記錄下生命中最重要的主題:愛與憐憫,激情與背叛,謊言與夢想,失去與惦念,乃至消隱與死亡。一本書,一面鏡子,一顆燒灼的心,字里行間不斷刺痛著讀者:渴望偉大卻又漸趨“平凡”的人生,該如何勇敢前行?在倫敦初出茅廬,與伍爾夫、伊夫林·沃一同探尋文學的靈感;在爵士時代的巴黎,與喬伊斯、畢加索共赴流動的盛宴;在西班牙內戰中,和海明威搭檔冒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伊恩·弗萊明招募為間諜,又在異國他鄉突遭背叛;在紐約,作為藝術品商人,經歷風起云涌的先鋒藝術運動。故事的主人公洛根·蒙斯圖爾特,一生和同時代的弄潮兒多有交集,幾乎游歷了世界各地,但和我們一樣,他也是凡人,在追求幸福時也犯下各種錯誤。
(英)威廉·博伊德 ·外國隨筆 ·30.5萬字
優秀的哲理美文如漫天繁星,總會令人應接不暇,又唯恐落得滄海遺珠之憾。為了讓讀者感受中外哲理美文的風格和魅力,使讀者獲得美好的享受,汲取更多有益的精神食糧。本書提煉的哲理美文不僅是被公認的上乘之作,更分門別類,意蘊寬廣。它們或謳歌自然,或解析社會;或贊頌真善美,或鞭撻假惡丑,其優美文辭的背后,總是蘊蓄著或闡釋著深刻的哲理,給人以思想上的啟迪和行為上的觀照。
水中魚 廖浠鵬 ·外國隨筆 ·30.3萬字
20世紀以降,比較文學的發展備受爭議,尤其經過批評理論的形塑之后,越來越脫離文學本身,從而陷入學科危機。當前重提世界文學觀念,當為應對危機局面的嘗試。如何理解和界定“世界文學”,已成為尋求新的世界秩序和文明格局所不可或缺的觀念視野。重新打開理解“世界文學”的思想方式,乃是當今學術研究的核心議題之一。為了共同探討這一核心議題,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于2015年舉辦第三屆“思想與方法”國際高端對話暨學術論壇,會議邀請了來自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斯洛伐克、韓國等地的20余位知名學者,就“何謂世界文學?地方性與普世性之間的張力”展開深入討論。本書便是這次重要國際研討會的會議文集。
方維規 ·外國隨筆 ·30.2萬字
(法)路易·費迪南·塞利納 ·外國隨筆 ·30.1萬字
《辛德勒名單》是布克獎的獲獎小說,以高度紀實的手法,刻畫了二次大戰時期德國人奧斯卡·辛德勒冒著生命危險,傾注所有財力和智慧,營救數百位猶太人生命的真實故事。自問世以來,這部小說以其撼人心魄的真實性和洋溢于字里行間的人道主義的光輝,感動了無數讀者,被斯皮爾伯格改編成電影以后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澳)托馬斯·基尼利 ·外國隨筆 ·30.1萬字
本書是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第十三屆年會的論文集。這些論文的作者來自全國的社科院系統和高等院校,既有資深學者,又有學術新銳。這些論文堅持中國學者的正確立場,圍繞文學的國家認同、外國文學研究的理論創新、外國文學經典作品的研究、中國外國研究者對國外漢學的介紹研究等方面,展開深入的學術探討,反映了我國外國文學研究的水平。論文集還包括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第十三屆年會的開幕式致辭等內容。
劉亞丁 李志強主編 ·外國隨筆 ·29.8萬字
《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亨利·戴維·梭羅所著的一本著名散文集。梭羅在書中詳盡地描述了他在瓦爾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過兩年多的生活以及期間他的許多思考,大至四季交替造成的景色變化,小到兩只螞蟻的爭斗,無不栩栩如生地再現于梭羅的生花妙筆之下,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書,它向世人揭示了作者在回歸自然的生活實驗中所發現的人生真諦。
(美)梭羅 ·外國隨筆 ·29.5萬字
我們想要什么?金錢、智慧,還是希望?為何我們天生就有講故事的沖動?藝術是我們的天性嗎?我是一個無良的女性主義者嗎?女性的境遇得到改善了嗎?本世紀經歷了一次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一場蔓延全球的流行病、新一波女性運動的發展、愈加頻繁的極端氣候災難和區域沖突,接下來還會發生什么?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社會見證了太多的巨變,阿特伍德的提問涉獵廣泛,從科技、債務、氣候危機、環保主義到如何適時地為年輕人提供建議;她也用相當的篇幅回顧了自己的創作生涯,包括《使女的故事》《證言》等暢銷作品的創作談。阿特伍德用自己永不停歇的好奇心突破一切表面的界限,展現了人類社會的諸多截面,刺破這個同質化時代設下的重重阻礙,引領讀者對這個復雜多變的世界做出自己的思考。
(加)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外國隨筆 ·29.5萬字
《不安之書》,也曾譯作《惶然錄》,是葡萄牙著名作家費爾南多·佩索阿晚期隨筆結集,也是一部未完成之作。里面的許多篇章也不像已經完成的篇章,甚至還有留著空白等待填補之處,但是全部加起來,卻能完整地描繪出一個人的靈魂。此次是《不安之書》完整版中文譯本首次面世。對于喜歡佩索阿的讀者來說,這本《不安之書》就是他在華語市場上失落已久的經典之作,又將打開一扇我們窺見佩索阿浩淼哲學宇宙的大門。
(葡)費爾南多·佩索阿 ·外國隨筆 ·29萬字
《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梭羅獨居瓦爾登湖畔的記錄,描繪了他兩年多時間里的所見、所聞和所思。1845年3月,梭羅來到瓦爾登湖,動手搭建一座十英尺寬、十五英尺長的小木屋;7月4日,也就是美國的獨立紀念日,終于如愿以償地開始了那段在后世成為傳奇的獨居生活。兩年后,他帶著在湖邊生活時完成的書稿,永遠地離開了那座親手所建的木屋。之后七年間七易其稿,直到1854年8月9日才正式出版。
(美)亨利·戴維·梭羅 ·外國隨筆 ·28.6萬字
本書是《我的奮斗》系列的第四部,克瑙斯高十八歲,高中畢業后到挪威北端小島霍菲尤教書,想借這份工作存錢從而專心寫作。他向往開放的空間和豪爽的姿態,癡迷音樂,夢想中的獨立生活、能看見極光的小島,一切似乎觸手可及。仿佛身體內放置了小獸的少年,永不會饜足的青春渴望,撞擊在只有兩百多人的小島上。酒精,野心,尷尬的性愛,開始酗酒的父親。北極圈的黑夜特別漫長,成為作家的夢想屢屢受挫。人們如何經歷青春,就將如何走入人生。
(挪威)卡爾·奧韋·克瑙斯高 ·外國隨筆 ·28.2萬字
《變形記》全詩的結構可以細分為以下各個段落:序詩、引子(天地的開創、四大時代、洪水的傳說)、神的故事(卷一至卷六)、男女英雄的故事(卷六至卷十一)、“歷史”人物的事跡(卷十一至卷十五)、尾聲。這樣一個安排多少是按時間次序作出,但是有許多故事的發生時間本來很難定,因此作者又按故事的性質予以安排,例如卷一至二的故事主要圍繞神的戀愛為中心,卷三、四是以酒神巴克科斯和忒拜城為中心,卷五、六以神的復仇為中心,卷六至九以雅典英雄為中心,卷九至十一以男女英雄的戀愛為中心等。《詩藝》原是一封詩體信簡,無題,發表后不及百年,即被羅馬修辭學、演說學家昆提利阿努斯(Quintillianus,約公元35—95)稱之為《詩藝》(ArsPoetica),其后遂以此名著稱。受信人是皮索氏(Piso)父子三人。當時皮索氏甚多,不知確指何人,根據此信內容,三分之一談戲劇,三人中可能有人想寫劇本,求教于賀拉斯,賀拉斯作此復函,信筆所之,談談寫作的體會。
(古羅馬)奧維德 賀拉斯 ·外國隨筆 ·28.2萬字
本書為錢理群先生主編的“文學經典讀本系列”之一,叢書目標是從文學的角度,以文學的方式,有助于大、中學生和一般讀者的語文訓練和人文修養。具體編寫以文學經典為中心,選名家名作,力圖通過有線的選文凸顯一條文學史的線索,一種文化傳統,一種"層累"的過程。書前有總的導言,每篇選文前有編者撰寫的作家作品概論和述評,后有思考題、名家點評(部分存目)。本書為外國文學部分,由郜元寶編著。
郜元寶 ·外國隨筆 ·28.1萬字
“最受愛戴的美國作家”書寫在信紙與便箋上的編年自傳,《夏洛的網》《這就是紐約》的作者致人生、自然、妻子和《紐約客》的不朽情書。本書按時間順序,在E.B.懷特一生的書信中精心挑選了上百封,它們同懷特的其他作品一樣,在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本書中的許多篇章,不僅對于研究懷特本人和以《紐約客》雜志為代表的美國文化界的歷史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而且,它們文筆優美、幽默動人,本身就是一篇篇過目難忘的懷特式隨筆。這并不是普通的書信集,通過精心編排,通過懷特無人可以替代的文筆,這本書事實上成了懷特惟一的編年自傳性隨筆集。
(美)E.B.懷特 ·外國隨筆 ·2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