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波蘭詩人辛波斯卡以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力著稱,同時她也是睿智深雋的散文家、風趣幽默的評論家,以及友善溫和的閱讀導師。她做了幾十年的專欄作家,以謙遜的標題“非必要閱讀”來評論各種各樣的書籍,結集成這本真誠的閱讀札記。這里收集的散文絕不平凡,與她最好的詩歌不相上下。在九十六篇短文中,辛波斯卡談及時裝、烹飪、家居、歌劇、文學、歷史、音樂等,以小見大,充滿了生活趣味和真知灼見。它教會我們如何熱愛生活,如何善待閱讀,如何將閱讀與生活緊密聯結。
(波蘭) 維斯瓦娃·辛波斯卡 ·外國隨筆 ·9.2萬字
1849年4月,陀思妥耶夫斯基被逮捕,同年12月被判處死刑,臨刑時改判為四年苦役,然后充軍。他在獄中給哥哥和弟弟寫的信描繪了在獄中的生活,特別是最后一封,書寫了他處在死亡邊緣時的心理狀態。這些書信記錄了他對人類心靈極限的最初探測。即使在最為嚴酷的絕境,他也沒有失去寫作的強大意志,幾乎是憑借寫作支撐著全部的生存。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在報紙上發表了許多文章。和他的小說一樣,在他的散文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呈現為不可替代的精神現象。它們不僅是我們理解這位文學巨匠時必讀的文字,也深刻揭示了現代人生活和意識的許多根本特征。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外國隨筆 ·9.5萬字
《不存在的騎士》是卡爾維諾“我們的祖先”三部曲之一。“我們的祖先”三部曲包括:《不存在的騎士》《分成兩半的子爵》《樹上的男爵》,這三個故事代表通向自由的三個階段,關于人如何實現自我的經驗:在《不存在的騎士》中爭取生存,在《分成兩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會摧殘的完整人生,在《樹上的男爵》中有一條通向完整的道路——這是通過對個人的自我抉擇矢志不移的努力而達到的非個人主義的完整。模范軍人阿季盧爾福,存在于一具空空的盔甲之中,卻是完美騎士的化身,唯有他使鎧甲具有意義。當他名揚天下的業績被挑戰、被質疑、將被抹殺的時候,他的存在還能成立嗎?
(意大利)伊塔洛·卡爾維諾 ·外國隨筆 ·7.1萬字
《時光列車》是帕蒂·史密斯繼《只是孩子》之后,再次奉獻給世人的一部難以歸類、情感真摯的回憶錄新作。作者將本書稱為自己的“人生路線圖”,它關于記憶與創作、文學與咖啡、冥想和偵探劇集,關于哀悼和希望,也關于時間及其流逝。全書共二十則隨筆,如同二十個懸浮的車站,串聯起她周游世界時曾流連過的咖啡館或其他地點。回憶的多棱鏡折射出的點點光斑,將讀者帶入她的靈感之地和想望之原。《時光列車》始發伊諾咖啡,在這間她每天早上都會造訪的格林威治村的咖啡館里,史密斯啜飲著黑咖啡,觀看當今世界的蜃景,懷揣對事物過往面貌的眷戀,不時埋頭進筆記簿里奮筆疾書……她流暢、精妙的筆觸,帶領著讀者在夢境與現實、過去與當下之間穿梭。
(美)帕蒂·史密斯 ·外國隨筆 ·13萬字
《大自然的日歷》幾乎可以被認為是一部純原生態的作品。作者將其思想和感情從美學的角度潛入到對世界的原初和根本,即大自然的敬畏和熱愛之中。本書以春、夏、秋、冬為章節,記錄了普里什文深入古老的俄羅斯北方森林里的故事。他遠足大地,出入森林,把融入自然作為“開啟文學的鑰匙”。具備豐富的生物學知識以及美輪美奐的自然描寫,并將人與自然的愛與善化為詩意和哲理融入其中,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一往情深,是20世紀世界文壇不可多得的佳作。普里什文是一位真誠對待大自然的詩人,他筆下的文字,就像朝陽下晶瑩閃爍的露珠,折射出大地上樸實生活的詩意光輝。這些樸素恬淡的文字,有著非同尋常的洞察力。它們拂去蒙在平常生活上的灰塵,探查到那熠熠閃爍的自然之美。
(俄羅斯)普里什文 ·外國隨筆 ·16.5萬字
《樹上的男爵》是卡爾維諾“我們的祖先”三部曲之一。“我們的祖先”三部曲包括:《不存在的騎士》《分成兩半的子爵》《樹上的男爵》,這三個故事代表通向自由的三個階段,關于人如何實現自我的經驗:在《不存在的騎士》中爭取生存,在《分成兩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會摧殘的完整人生,在《樹上的男爵》中有一條通向完整的道路——這是通過對個人的自我抉擇矢志不移的努力而達到的非個人主義的完整。一次倔強的反抗,讓科希莫從十二歲起就決定永不下樹。從此,他一生都生活在樹上,卻將生命更緊密地與大地相連。是不是真的只有先與人疏離,才能最終與他們在一起?
(意大利)伊塔洛·卡爾維諾 ·外國隨筆 ·14.1萬字
《一個人的遠行》收錄了梭羅漫游所寫的十篇散文,關于大山、溪水、房東;關于冬雪、森林、松鼠;還有秋楓、野蘋果和月亮!通過這些文字,梭羅的形象躍然紙上。他那種簡單的生活方式也正是二十一世紀最先鋒的觀念:追求最基本的物質需要和最豐富的精神訴求。
(美)梭羅 ·外國隨筆 ·16.2萬字
編者從眾多西班牙文學名家的作品中,按照“愛”、“死”、“眼睛”、“聲音”、“夢”、“夜”等主題編輯而成。這是一本適合在寂靜得像永恒的夜里捧閱的書,它們有著“豎琴的旋律,笛子的旋律,小提琴的旋律,流水中的旋律,女人口中的旋律……”
范曄 ·外國隨筆 ·1.1萬字
韓國綜藝王牌制作人羅英石人生中場告白,回顧國民綜藝《兩天一夜》臺前幕后的甘苦成長。正當事業巔峰之際,羅英石把自己送到最遙遠的地方,冰島,展開了一趟事前毫無計劃的極光探尋之旅。在他制作下的《兩天一夜》開啟了韓國實境綜藝的新時代,屢次創下收視奇跡,成為韓國家喻戶曉的綜藝節目。在書中,他回顧了這樣一檔國民綜藝當初是怎么絕境逢生、在收視率探底的背景下產生的;也回憶了自己進入電視臺,從大學到職場,轉換身份角色的歷程。此外,這也是一份冰島極地風光旅游行紀。所謂旅行的意義,可能就是離開原地;但借由旅行中視野的切換,或許可以重新看見蒙塵已久的初心,找回生命的熱情及工作的能量。羅PD說了:若要下什么決定,旅行后再做也不遲,反正競賽還很長!
(韓)羅英石 ·外國隨筆 ·12.5萬字
《沙鄉年鑒》是與《瓦爾登湖》并稱的自然美文典范。全書記錄了作者一生在美國各個州工作和游歷過程中的思考,筆法抒情、寧靜、恬淡,充滿智慧,富有感染力。表達了在紛亂的塵世中,我們渴望尋得寧靜,渴望傾聽自然的聲音,渴望給心靈找到安穩的歸宿的美好愿望。整部作品從哲學、倫理學、美學及文化傳統的角度深刻闡述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全書如同一位智者在向我們娓娓道來,自然、宇宙與人生的奧義。
(美)奧爾多·利奧波德 ·外國隨筆 ·13.7萬字
紀伯倫是世界文壇一顆不朽的巨星,近代東方文學走向世界的先驅。他流暢的語言風格征服了一代又代的讀者,是年輕人心靈的初戀,也是長者經歷世事、募然回首的感悟。其作品融合了東西方心靈的精髓,超越了時空,成為了人類永恒的箴言。
(黎)紀伯倫 ·外國隨筆 ·9.5萬字
威廉·巴特勒·葉芝是愛爾蘭著名詩人、劇作家和散文家,也是英語世界中最偉大的現代詩人之一,歌德堡詩歌獎、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葉芝一生創作豐富,深受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秘主義、象征主義的影響。《生命之樹》這本散文集反映了他受到雪萊詩歌、布萊克浪漫主義、愛爾蘭民間神秘主義等多方面的影響,是葉芝文學思想與藝術思想的結晶。
(愛爾蘭)葉芝 ·外國隨筆 ·10.6萬字
喬治·奧威爾可謂是20世紀最發人深省且文筆最為生動的隨筆作家之一,他以過人的精力和毫不妥協的語言,用筆和紙與其時代的偏見進行抗爭,也因此而聞名于世。本書收納作者經典隨筆《我為什么要寫作》《絞刑》兩篇。對初涉奧威爾的讀者而言,本書是一部極好的入門讀本;而對奧威爾爛熟于胸的讀者來說,《我為什么寫作》將是一部珍貴的合集。
(英)喬治·奧威爾 ·外國隨筆 ·4877字
《枕草子》是日本平安時代女作家清少納言的散文集,完成于十一世紀初,作者清少納言是平安時代有名的才女。本書主要記錄的是作者在宮里生活時,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和隨想,文字清新明快,形式變化多樣,生活場景溫馨有趣。其寫作風格對后來的日本散文文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事實上,在《枕草子》完成以前,日本就已經出現了物語文學和日記文學,清少納言的《枕草子》開拓了一個新的領域,她的隨筆為日本散文文學奠定了基礎。它與后來出現的鴨長明的《方丈記》以及吉田兼好的《徒然草》,并稱為日本的三大隨筆。本書是日本新鮮時期的散文集。作品以“春是拂曉時分為最好”肇端,錯落有致,共有三百余段。全文大概分為三種配置的段落:一是類聚配置的段落,二是短文配置的段落,三是日志歸憶配置的段落。
(日)清少納言 ·外國隨筆 ·13.8萬字
《枕草子》大約成書于公元1001年,開日本隨筆文學之先河,是清少納言的作品,與《源氏物語》并稱“平安文學雙璧”。全書共有305段,分為類聚、日記、隨想三大內容。涉及地理風貌、草木花鳥、內心情感、生活情趣等內容,豐富地體現出清少納言細膩的觀察力和審美趣味。日記記錄了作者在宮中的生活,其中有反映她與皇后藤原定子感情深厚的經歷,以及她在宮中生活的片段,這部分內容可讓讀者從中了解日本平安時代皇室貴族的生活狀態和品味素養。隨想則是對自然與人生的隨感,尤其可見作者明快、自由的生活態度。
(日)清少納言 周作人譯 李妍注 ·外國隨筆 ·17.7萬字
《旅行的藝術》是被譽為“英國文壇奇葩”的才子型作家阿蘭·德波頓的重要作品,自2002年出版以來,長踞英美暢銷書排行榜。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評論:這部書就像一場完美的旅程,教我們如何好奇、思考和觀察,讓我們重新對生命充滿熱情。在《布拉格之戀》結尾處的夢境上扎上一針,滲出的淡藍色便可以為德波頓的一路行程著色,任何行路的真實色彩都被這心路的藍色、薄霧中的藍色幻化了,成了一種無法拒絕的誘引;空間喪失了地理上的方位,時間懶散地化為一縷幽香;串起行程和文字的只有華茲華斯、波德萊爾、凡·高們和德波頓這位才子在心靈深處共鳴的悸動了;與德波頓同行,前路是去遠方的行程或是夕陽中向家園的回歸……
(英)阿蘭·德波頓 ·外國隨筆 ·9.6萬字
《隨性而至》是一部風格多樣、精彩迭出的隨筆集,也是毛姆備受推崇的一部文藝批評的代表作,筆下的人物和主題從哲學大師康德到硬漢偵探小說家錢德勒,從西班牙巴洛克畫家蘇巴朗的傳說到西方偵探小說的藝術,從政治家伯克到游記和回憶錄作家奧古斯都·海爾,“純文學”作家當中則有對亨利·詹姆斯、H·G·威爾斯、阿諾德·本涅特以及伊迪絲·華頓等劍走偏鋒而又妙不可言的描述。毛姆以其塑造小說人物的洞察力和講述故事的高超技巧,既生動有趣又入木三分地活畫出這些著名人物的性格、氣質、怪癖乃至于靈魂,實在是打通了記人隨筆和文藝批評兩個不同領域的不可多得的妙文。
(英)毛姆 ·外國隨筆 ·12.6萬字
日本唯美派文學大師、日本近代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谷崎潤一郎帶你窺探婚姻生活的第一萬種可能;三島由紀夫以此書推薦谷崎潤一郎候選諾貝爾文學獎,著名作家郁達夫傾力推薦;漸行漸遠卻無法分離的親密關系,深思婚姻與夫妻的意義。本書是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的小說作品,講述貌合神離的斯波要與美佐子夫妻二人從起意到確定離婚的過程。看似和諧的夫妻關系,分離已成定局,但牽絆綿延。兩人各自都有另外的伴侶,卻都不愿主動結束婚姻。斯波要時不時去找歐亞混血女郎露易絲,還與岳父大人的年輕女伴阿久漸生曖昧;美佐子與情人阿曾定期相會,做著長相廝守的準備——漸行漸遠的夫妻卻又對彼此有所期待,相互揣度,相互試探,對離婚之于年幼兒子的影響顧慮重重,對離婚之后的生活心懷忐忑,兩人竟達成合約,“采取連自己都難以察覺的漸進方式來達到分離的目的”。
(日)谷崎潤一郎 ·外國隨筆 ·8.3萬字
《培根隨筆全集》是英國哲學家、文學家弗朗西斯·培根創作的隨筆集,收錄了一些議論性質的短文,涉及政治、經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倫理等方方面面,蘊含培根的思想精華,是培根文學方面的代表作,也是英國隨筆文學的開山之作,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本書為李家真譯本。
(英)弗朗西斯·培根 ·外國隨筆 ·13.9萬字
沒有什么可以失去時,怎么樣都是賺了。感動世界的以色列真實故事集。在人生的谷底,找尋美好的意義。他的寫作能治愈靈魂,他的故事讓世界更美好。
(以)埃特加·凱雷特 ·外國隨筆 ·5.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