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的作品集,精選葉圣陶先生的小說、散文和童話若干篇,包括小說《潘先生在難中》《多收了三五斗》、散文《蘇州園林》、童話《稻草人》《小白船》等經典名篇。本書所選的作品既反映了特定時代的深重的社會現實,展現了對于弱者的無限同情,對于光明力量的深情歌頌;同時又富于浪漫的想象力與詩意,語言簡潔靈動,在生動的故事中傳達著濃烈的感情,帶領讀者走進一個純凈的文學世界。
葉圣陶 ·名家作品 ·13.5萬字
本書是“李天飛大話西游”系列文章的結集。書中既有學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有對流行的“陰謀論”“厚黑說”的正本清源,趣味開扒有關《西游記》的熱點話題、百科知識。在李天飛的解讀下,《西游記》不再是全程打妖怪的“四大名著”之一,而是現代人歷久彌新的精神養料。
李天飛 ·現當代隨筆 ·11.4萬字
生命猶如海洋,生活恰是輕舟,揚起思維的風帆,穿梭于人生的海洋。白帆迎接的是狂風和浪花,而思維碰撞出的是或幸福,或憂傷;或積極,或消沉……
劉燁 ·現當代隨筆 ·16.1萬字
《紙間亦得春如許》是徐靜的首部散文集,收錄《你有一個春天的快件待簽收》《杏花微雨憶流年》《少陵塬上云間夢》《紙間亦得春如許》等80篇,它們都源自作者對傳統文化、詩意遠方、歲月流年、故土人家的一己觀照。作者飽蘸筆墨又克制表達,把中國節氣文化的韻味,三秦大地的鄉愁,詩書傳家的自覺,匆匆華年的甘苦,不動聲色地躍然紙上,無論從哪一頁讀起都感到春意盎然又滿本靜謐。
徐靜 ·現當代隨筆 ·10.3萬字
作者在西非工作時所寫隨筆感悟的合集,全書分四大篇,分別為開篇、旅程篇、動物篇、人物篇、記事篇,共計28個主題。這些主題囊括了工程人駐外生活的日常及與當地人交往的點滴,其中穿插的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是駐外工作者生活工作的縮影。從書中,讀者在領略異域文化新鮮感的同時,還能了解中國“走出去”建設者的奮斗精神。作者沒有用“我”的口吻去直白敘述,而是以世界和人類作為大背景,試圖從一種更廣大的視角來觀察和詮釋人、動物、環境、競爭和生存,讓人在聆聽故事的同時,感慨造物的神奇,佩服生命的頑強。
王歡 ·現當代隨筆 ·9.9萬字
才學如何影響詩歌創作,與其說是定性問題,不如說是定量問題。不同的詩人,情況相差很大。蘇軾作為百科全書式的詩人,探討他的詩歌與才學之間的良性關系,可以從四個角度展開,即詩學與畫學、琴學、佛學和其他學問,它們對蘇軾的詩歌創作發揮了積極作用,與蘇軾詩歌風格的形成有著密切關聯。蘇軾是較早的“斜杠”詩人,他在文化藝術上的跨界探索,對于打破學科壁壘、走出象牙塔和舒適圈的文化藝術工作者、創作者和愛好者,都有不可估量、不可替代的價值。
關鵬飛 ·文學評論 ·18.1萬字
《第四種批評》主要內容:兼具作家和學者身份的作家學者批評在中外文學史上都是一個客觀存在,卻一直未能引起學界的關注,《第四種批評》首次以此立論,并視之為與媒體批評、學者批評、作家批評并列的“第四種批評”。全書既有理論的深度,也有現實的廣度,上編的理論建構與下編的個案分析相映成趣,附錄中對格非、曹文軒、張大春三位典型的作家學者的訪談更是為《第四種批評》的論點提供了強有力的實踐佐證。
劉曉南 ·文學理論 ·17.3萬字
該書以大自然中貼地生長的卑賤野草為敘述對象,以獨特的感悟和詩意的語言,從草的自身特點、生活用途、文化價值、哲學意味、宗教意義到與人、社會的現實關系為背景,對水燭、蒼耳、看麥娘、燈籠草、婆婆納、慈姑等20多種雜草的多重解讀和詩意書寫,試圖顛覆人類對野草的認知與批判,還原野草的本來面目,期冀人類從野草身上獲得自我反芻與皈依。人類社會的文明史,就是野草的文化史、人與大自然的博弈史。萬物有靈。在當下城市化進程中,這部書給出了人類如何從野草身上,獲得大地的美學、自然生態之道和自我的拯救與救贖。
杜懷超 ·現當代隨筆 ·10.8萬字
名由作者自己擬定,未編完而因病終止。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時,由許廣平編定印入。1957年在此基礎上擴大重編。共收文126篇,為1903年到1936年間所作,包括當時搜集到的所有未曾編入各文集中各種體裁的作品。
魯迅 ·名家作品 ·11.3萬字
《認真最重要》(1895)是“許淵沖漢譯經典全集”王爾德戲劇作品之一。劇情講述男主人公雅克·沃興(JackWorthing)化名為“爾來使得·沃興”(ErnestWorthing),Ernest與earnest(認真)諧音,他與好朋友亞杰隆的表妹關多能相愛,關多能愛他跟他的名字叫Ernest關系很大;而亞杰隆喜歡上了雅克的被監護人瑟西麗,就以雅克表兄的身份來看瑟西麗,瑟西麗以為亞杰隆叫Ernest——因為雅克曾經對她說自己有個表兄叫Ernest。結果兩位女孩同時都愛上了子虛烏有的Ernest先生,因為誤會還成了情敵。可見Ernest所代表的“認真”對女孩子來說是多么重要!故事最后,雅克的身世之謎終于揭開,兩對新人各成眷屬。
(英)奧斯卡·王爾德 ·戲劇 ·3.8萬字
《多情總被無情惱》:為散文體傳記,以豐富的歷史知識為背景,以晏幾道、晏殊二人的詞為脈絡,運用散文化筆法點評、賞析,進行個性化、情感化解讀,展開兩人的傳奇人生。
丁敏翔 ·文集 ·10萬字
魯迅是文學家、思想家,也是杰出的演講者。魯迅畢生堅守啟蒙主義立場,致力于使中國青年洞悉世相,少走彎路,完成有決斷、有創造性的人生。本書收入魯迅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演講文章16篇,篇篇流傳,郎朗上口,體現了魯迅演講的激情與語言的鞭辟入里。魯迅先生知識淵博,演講中常常旁征博引,點石成金,名言迭出。這些演講文章,今天讀來仍振聾發聵、發人深省。全書配以珍貴的魯迅照片,并嘗試現代技術的應用,力爭給讀者呈現一種身臨其境的現場感。
魯迅 ·名家作品 ·10.6萬字
"大家書齋”以“名家+經典”的形式組合而成,匯集了中國現當代文學、歷史、教育、哲學等人文社科領域名家的代表性作品,內容短小精悍、可讀性強,有游記,有散文,有雜文,亦有學術普及性的作品。這些作品皆為各學科領域久負盛名、家喻戶曉之作,對于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提升讀者的人文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社會大眾書架的暢銷長銷圖書。本書是鄒韜奮20世紀30年代初在意大利、英國、法國、德國、蘇聯等國旅行考察的游記,文筆優美,寓意深刻,具有極強的可讀性。
鄒韜奮 ·文集 ·5.7萬字
李清照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詞兼委婉與豪放之長,剛健清新,感情真摯,為“詞家一大宗”。她的詩歌多為感時詠史之作,慷慨激昂,奇氣橫溢,抒發強烈的愛國情懷。而其散文往往敘事與抒情結合,語言清麗。前籍所著錄的李清照的詞集、文集皆已失傳,現存的李清照作品集都是后人輯本。本書是民國才女、已故著名詩詞學家盛靜霞先生的輯校、注釋本。全書收錄了李清照詞現存全部作品,書末附有盛靜霞詩詞論文及李清照年表、交游圖等。在這里,古今兩代才女的才情交相輝映。
(宋)李清照著 盛靜霞注析 樓培整理 ·古詩詞 ·7.3萬字
《王屋山居手記》是作家青青在王屋山下山居五年創作的散文隨筆集。在看山、訪樹、蒔園、種花的悠閑生活中,她描摹山間的色、聲、香、味,捕捉萬物的獨特性格,并任思緒馳騁,或追憶往事、舊友,或通過閱讀和遐想與文人名士進行心靈交流。青青以敏銳而深情的視角觀察自然,記述一種與自然緊密相連、具有古樸意味又充滿時尚意趣的生活方式。在贊嘆大自然永恒之美的同時,她帶領我們思索人與生態的關系,不斷尋找蘊藏在山石草木間的文化密碼……
青青 ·現當代隨筆 ·11.7萬字
電影大師布努埃爾親述回憶錄。從童年到老年,從中世紀的回憶到超現實主義運動的講述,從巴黎夢幻到夢幻好萊塢,從墨西哥的動蕩歲月到重返西班牙,時間跨度近百年,穿插影片數十部。回憶錄徐徐展開了一幅20世紀的畫卷,呈現了獨特的超現實主義魔幻世界和塞納河畔半個世紀的人文風情。
(西)路易斯·布努艾爾 ·紀實文學 ·18.9萬字
作為中國近現代文學史上的散文巨擘,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被公認為是“白話美文的典范”。本書精選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四十余篇,以淡雅清麗的文字,于淡香疏影間帶讀者領略至真文學的無上魅力。
朱自清 ·現當代隨筆 ·12.6萬字
永井荷風親自整理《三田文學》上的連載為此一卷。記錄了永井荷風閑行漫步東京街頭的所見所聞,感懷舊時江戶的名勝古跡,痛惜鋼筋水泥興起之下,美景已不復存在。書中大量引用了狂歌作品,也提到了諸多江戶時期的浮世繪作品,從文學與藝術角度展現了江戶城的景色風貌。
永井荷風 ·外國隨筆 ·4.7萬字
童年就像一個五彩繽紛的夢,充滿了快樂和幸福,又像海灘上一個個色彩斑斕的貝殼,藏著我美好的幻想和追求。現在,撿起一個個貝殼來,童年那充滿樂趣、溢滿生機的畫圖,便一幅幅展現在我的面前。愛情本來并不復雜,來來去去不過就是三個字,“我愛你”,“我恨你”,“算了吧”、“分手吧”、“對不起”。喜歡一個人,是不會有痛苦的。愛一個人,也許有綿長的痛苦,有時候遺留下來的快樂,也是世上最大的快樂。但孤單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由你愛上那個人的那一刻便開始了。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萬字
本教材是國內首部以中國現代散文的歷史發展為潛在線索,配合一般“中國現代文學史”的講授和學習,精心選取代表性的名篇佳作,對其進行深入解讀的教、研結合型教材。教材以培養學生細讀能力,引導學生掌握散文細讀方法,涵養審美能力為目標,精選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流派的重要散文經典名篇進行示范性的深度解讀。既可配合“中國現代文學史”課程之教學,亦可作獨立選修課教材,并作為有初步專業方向意向的研讀性學習用書。本教材以對文本分析能力的培養為主。多數導讀類作品以引導學生“讀懂”為目的,其作用是讓學生理解文學作品的思想內涵與藝術特色,但是學生卻不能從教材中獲得一種分析文學作品的方法,因而不能舉一反三。本教材以文本分析方法為基本構架,著重訓練學生的細讀能力,為自主學習打下基礎。本教材注重文體區別,對不同體裁的文本采用分卷訓練的方式,文本細讀更為專業化。以往的導讀類教材,不區分文體差別,將各種文體統一編選,不利養成學生對文體的自覺區分意識。
鄧利主編 ·現當代隨筆 ·1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