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嫉妒是多疑而悲傷的幽靈,是殘酷而卑微的激情,是埋在心底的羞恥感的表露。作者用優美細膩的筆觸,講述了嫉妒在世界文學的歷史長河中,從被尊崇到被遮掩再到被正視的一路蜿蜒……把我們從美狄亞的悲劇帶向奧維德的愛的藝術,生動而形象地展示了這種看似隱秘而羞恥的情緒,如何隨著后世倫理標準的轉變,點亮整個人類自我解放的進程。
(法)茱莉婭·西薩 ·百科 ·17.3萬字
關于自閉癥譜系障礙(ASD)的病因,科學家們了解到了什么?父母能做些什么來防止它嗎?為什么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癥狀,具體的遺傳和環境因素可能是什么?會有治愈的方法嗎?學界領先的自閉癥研究者拉斐爾·A.伯尼爾、杰拉爾丁·道森和喬爾·T.尼格合著的這本通俗易懂的指南將幫助父母們把新近的研究成果應用到他們獨特的孩子身上。從做出睡眠、鍛煉、飲食和媒介使用等日常生活方式的改變,到識別和選擇專業的干預措施與治療方法,自閉癥兒童家長可以整合廣泛的資源來引導和支持孩子達到理想的生活狀態。
(美)拉斐爾·A.伯尼爾 杰拉爾丁·道森等 ·心理咨詢 ·17.3萬字
親愛的朋友,你是否覺得自己正在親身經歷痛苦呢?你是否被現實生活的壓力、焦慮壓得喘不過氣,甚至出現了抑郁和焦慮情緒?你是否覺得身陷生活痛苦的泥潭,無法輕松前行?資深臨床心理學家、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吳艷茹副主任醫師會告訴你:沒關系,這很正常,這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常態與真相——你我皆凡人,俗世生活多煩擾。基于23年的臨床經驗,吳艷茹醫師為我們找到了穿越人生苦海的解藥——正念。本書基于當今世界上正念領域科學權威的“正念減壓療法”和“正念認知療法”的理論框架和核心理念,融合了吳醫師對與1000多名來訪者和學員一起工作的智慧總結,旨在解決當下讀者們面臨的具體困境。為了讓你學習和掌握正念療愈的核心能力,吳醫師親自錄制了配合本書使用的15個正念練習音頻和3個正念練習視頻,這18個配套練習涵蓋了目前經典有效全面的正念核心練習——我們邀請你一起踏上正念療愈之旅:按下暫停鍵,重回身體的“五感”,提高覺察力和專注力。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能夠在生活中發現細微而具體的小確幸,發現生命之美。
吳艷茹 ·心靈療愈 ·17.3萬字
本書主要收集的是歐文1813-1821年的著作。主要是歐文的前期著作,據英國人人叢書《歐文的〈新社會觀〉及其他著作》(1927年版)譯出。又參照美國《經濟學經典著作叢書》(1967年版)中歐文的有關著作進行了校對。本書的體例主要延續《歐文選集》第一卷。
(英)羅伯特·歐文 ·人格心理 ·17.3萬字
這本書棒極了,清晰易懂、非常實用,總結了娜佳維茨博士30余年來助人無數的實踐與研究成果。通過本書,她將在字里行間幫助你直面心中的苦楚,你將一步步地踏上擺脫創傷與成癮的道路。這是那種你會放在床頭反復研讀的書,它能指引你應對情感麻木、成癮行為、深埋心底的秘密以及潛在的問題。無論怎樣稱贊這本書都不為過。
(美)莉莎·M.娜佳維茨 ·心靈療愈 ·17.2萬字
自殺是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課題,在任何一個國家也都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全世界每年有近100萬人死于自殺,自殺未遂者則是它的8~10倍。今天,中國的自殺率從20世紀80年代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降到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時呈現出與西方國家不同的特征,如精神疾病患病率低,自殺率農村高于城市、女性等同于男性等。自殺率的急劇下降和典型特征是眾多因素尤其是經濟、社會、心理因素共同影響、綜合作用的結果。本書在對中國自殺者進行長期和大量研究的基礎上,參考社會學的參照論,結合中國的特殊國情,提出了自殺的扭力理論(StrainTheoryofSuicide)。扭力或不協調的壓力,不同于單一的壓力,它至少包含兩個相互沖突的壓力源或變量,主要包括四種:不同價值觀的沖突、愿望與現實之間的沖突、相對剝奪和危機應對技能的缺乏。“不協調的壓力”或“扭力”形成后,在其導致自殺行為的路徑中受到社會、心理因素的調節,以及精神病理學因素的干預或強化。張杰教授及其研究團隊通過對遼寧、湖南、山東16個農村縣的調查研究,為自殺的扭力理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書中的內容有助于讀者理解“中國式自殺”,以及更有針對性地預防自殺。
張杰 ·社會心理 ·17.2萬字
父親/母親、教師、科學家、某公司員工、某球隊粉絲……這些都是人們的身份認同,每個人的身份都不是穩定的,會隨著具體情境而變化。人作為社會性動物,所屬的群體將成為自我的一部分,影響你的認知、決策,以讓整個群體做出明智的行為和決定;反過來,你也可以利用你和他人共有的身份,實現突破甚至變革。本書從“我是誰?”到“我們是誰?”到“我能成為誰?”,深入剖析人們的社會身份認同及其運作方式,揭示如何利用身份認同發揮個人和集體更大的力量,增進團結、合作,促進進步甚至變革。理解身份會讓你明白如何清除群體的不利影響,發揮其積極作用;它還將助你挖掘更大的潛力,改善身心健康,提高效率和個人影響力;利用身份,你還可以發展領導力、避免從眾思維、促進合作,甚至消除歧視。最終,你能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
(加)杰伊·J.范巴維爾等 ·認知心理 ·17.2萬字
《理解人性》在經典的心理學案例中闡述了人性現象,旨在普及個體心理學的基本原理,本書不僅舉例說明了這些原理如何解釋我們與生活的世界和人類活動的關系,而且還闡明了這些原理在群體生活中的應用,對人的性格進行了科學的剖析,指出錯誤的個體行為會破壞社會和群居生活;向普通大眾介紹辨別自身錯誤的方法;告知人們應對方法,以達到人與社會環境的和諧。
(奧)阿德勒 ·經典著作 ·17.2萬字
格式塔治療是主要心理治療流派之一,團體心理治療日益受到國內工作者的重視。本書填補了格式塔團體治療文獻的空白。在本書中,格式塔治療師約斯塔和斯特凡基于自身數十年帶領團體的實際工作經驗,并結合豐富的案例,歷時五年,為想運用格式塔理念帶領團體的工作者提供了翔實、系統、全面的展開團體工作的方法、技巧和步驟。全書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從展開團體工作之前、開始階段、中間階段到結束階段的工作過程,專注于此時此地的工作特點,培養內在督導的技巧,以及讓團體充滿動力的秘訣等團體帶領者需要掌握的核心內容。第二部分主要介紹了如何對在醫院精神科里的重癥患者展開團體治療。第三部分梳理了關于團體實驗和團體活動的寶貴建議和工具,還有對戈登·惠勒進行的訪談。讀完本書后,工作者將全面了解格式塔團體治療的核心內容、維持和推動團體過程的具體方法,以及衡量團體過程是否順利的標準,掌握針對阻礙團體動力形成的困境的干預方法,學會與整個團體一同展開工作,形成自己獨特的帶領團體的風格。本書適合新手心理咨詢師、心理治療師、督導、教育者和團體帶領者閱讀。
(德) 約斯塔·本施泰特 斯特凡·哈恩 ·心理咨詢 ·17.2萬字
本書詳細剖析了有關注意力的腦科學秘密和心理過程,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描述了注意的形成、轉變和工作流程,揭示了注意轉移、集中與分散等活動的神經科學原理,全面解讀大腦中關于注意力的諸多謎題,并針對注意力的“訓練”提出了科學、可行的策略。
(法)讓-菲利普·拉夏 ·研究方法 ·17.2萬字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經典著作 ·17.1萬字
怕死是人類內心最深處的恐懼,也是我們這個高智商物種獨有的恐懼。3位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在世界各地開展了長達30年、超過500次的實驗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恐懼管理理論”,揭示了應對各種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死亡念頭對我們生活的深刻影響。積極影響是,對于死亡的恐懼引導著藝術、語言、經濟、科學的發展。消極影響則是,對死亡的恐懼會在我們身上觸發一系列不幸的心理現象和防御行為。認識到死亡終至,使我們刷爆信用卡,鐘愛奢侈品和昂貴的轎車,往臉上涂抹化妝品或整形,像瘋子一樣飆車,渴望青史留名……但是,我們不必任由這種藏在意識深處的恐懼影響我們的生活。在清楚地看見它對我們的影響之后,我們可以更好地向死而生,對自己所做的選擇和采取的行動變得更加自信。
(美)謝爾登·所羅門等 ·生理心理 ·17.1萬字
這是本將電影與心理學相結合的大眾心理學讀物。以電影為切入點,落腳在心理學,共26個心理學主題。從A寫到Z,每個字母各成一篇,如從眾心理、欲望心理、非理性等。每個主題都會涉及電影和心理學知識,顛覆大眾的常規認知。如用進化心理學分析擇偶時為何傾向白富美、高帥富,用孤獨感解析中國沒有喬布斯的原因,揭示催眠術背后的科學根據。
魏知超 ·入門 ·17.1萬字
本書將心理學知識應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交際中,教你在與人交往過程中,靈活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快速地學會如何讀心識人,讀懂他人內心深處的微妙心思,并對之作出精準的判斷和剖析,從而在復雜的社會中更好地保護自己,避免他人給你帶來的傷害,也避免無意中傷害到他人,在為人處世中游刃有余,八面玲瓏,最終抵達幸福人生的彼岸。
郭志亮 ·百科 ·17.1萬字
《薩摩亞人的成年》曾風靡整個美國,并使其作者瑪格麗特·米德成為有史以來公眾知名度最高的人類學家,也由此使人類學這一學科在美國大眾中深入人心。在美國及西方國家普遍存在的男女青年在青春期經歷的躁動、困惑和反抗等現象是不是人類所共有的?如果不是,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西方社會的這種青春期躁動?米德帶著這些問題去到了南太平洋的薩摩亞群島。
(美)米德 ·青少年 ·17.1萬字
在當今這個聲色犬馬的時代,人們對于生命、生活、人格的思考已經越來越少。許多年輕人在追求短暫享樂的過程中,放棄了一些本該遵守的行為品質和道德操守,導致生活陷入痛苦甚至毀滅當中。同時,雖然有很多人想尋求長遠及有益的生活,但卻不知該從何處入手。本書正是寫給那些有追求但迷茫困惑的男男女女,寫給那些善良但對自己還不滿意的人們。作者在《躍升》中不僅從總體上論述了人性的共同特點,而且具體闡明了該如何培養良好的性格。同時,作者還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們給出了具體的性格養成建議。《躍升》享譽世界,是麥獨孤深入了解人性之后,提供給人們開發、利用、培養自己品質與潛能的珍貴建言,是繁華浮世的心療良方。
(美)威廉·麥獨孤 ·百科 ·17.1萬字
《自卑與超越》是心理學大師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代表作,被譽為“每個人都應該讀的心理學”。這是這本通俗易懂、透徹實用的小書,使阿德勒成為享譽世界的心理學家。本書娓娓道出:為什么我們每個人都會自卑?為什么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為什么看似傲嬌自負的人,十有八九更自卑?我們怎樣和自卑相處?怎樣超越自卑提升自我?翻開本書,帶您認清自卑的本質,成為內心強大的自己,收獲直面一切問題和困難的智慧,從自卑走向卓越。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心靈療愈 ·17.1萬字
《具身道德的心理機制及其干預研究》立足于中國文化背景和道德傳統,從體現當今第二代認知科學之具身認知觀切入,在綜述國內外具身認知和具身道德的心理學研究歷史及現狀的基礎上,對比分析了具身認知與體知、具身道德與德性之知,繼而從“雙向四層次五內容”開展了具身道德(判斷)的系列行為學實驗研究,最后基于具身道德實驗的研究結論,對大學生進行正念禪修訓練實驗,以及德性自我意象和踐行度的教育干預實驗,探討了中國文化背景下具身道德效應的實際意義和應用價值。《具身道德的心理機制及其干預研究》有助于全面揭示我國青少年符合邏輯理性、又反映情感狀態、還吻合情境特征的道德判斷全貌,其成果當可從青少年道德判斷和德性發展之視角驗證、充實具身認知觀乃至第二代認知科學的理論觀點。
唐芳貴 ·理論研究 ·17.1萬字
《請你千萬次拯救自己》上冊為“抑郁家庭家長與孩子的真實故事”,下冊為“青少年抑郁癥家長行為指導手冊”。上冊的真實故事分為8個對照組,是家長視角與孩子視角的對照。家長視角的8位講述人有爸爸也有媽媽,故事中每個孩子的遭遇、癥狀和每個家庭的創傷、走出來的過程都不盡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是,這些故事中的爸爸媽媽都獲得了寶貴的成長,并獲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孩子視角由8個孩子親身講述自己的抗郁經歷(還有1個抑郁癥孩子的小漫畫)。通過這幾個故事,你會看到一些似曾相識的家庭模式,看到孩子們怎樣掙扎著不放棄自己。
郁金香陪伴編著 ·心靈療愈 ·17.1萬字
斯蒂芬妮有一個看似正常、光鮮的家庭,但她家的房門背后,暴力和語言傷害日復一日、父母把自己無力解決的種種問題轉移到下一代身上,他們的世界里只有偽裝和自我麻痹……長大后的斯蒂芬妮脫離家庭去獨立生活,憑著聰明才智和努力拼搏,年紀輕輕便事業有成。她以為自己早已忘記了過去的傷害,卻不斷在生活中遭遇問題,遇到所愛的人也無力回應,心態不斷崩塌。在心理治療師的幫助下,斯蒂芬妮重新審視自己,看到那些曾經的傷害已經刻在她的骨頭上,不可能裝作一切都過去了。追尋內心平靜和真正的幸福,本來就是一段艱難旅程。沒有人比斯蒂芬妮更努力。在無比困難的時刻,她回想過去每個時點的自己,宛如攤開一疊撲克牌,每張牌上都是某個版本的她:十二歲無助的她、大學時代叛逆的她、二十多歲獨立的她……翻閱這些斯蒂芬妮時,她不斷對自己說:“你很痛苦,但也正在竭盡所能地好起來。”
(美)斯蒂芬妮·胡 ·心靈療愈 ·1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