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與基督教
尼采與基督教的關系,一直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個難題。他寫作生涯的終章《敵基督》更是言辭激烈,對以基督教為基底的歐洲文明展開了系統性反思。在當時的歐洲人中,尼采實屬異類,甚至很多教會神學家一般不理會尼采。但是,基督教乃相當復雜的歐洲歷史和思想史現象。很多文化形態與哲學思想,在過去都以宗教的面貌出現,因而它們不能被簡單的當做單純的宗教現象看待。因此我們需要先搞清楚,在尼采那里,“基督教”的具體含義為何?他的論說又有著怎樣的思想史背景?尼采對基督教的批判與他的“哲學主樓”是否有關?圍繞理解尼采和基督教的關系問題,這本集子共分為三個部分:兩篇分析尼采的反基督論說的文章起頭:《尼采的敵基督教登山訓眾》提醒人們,要從自笛卡爾以來的西方近代哲學的語境理解尼采的反基督教言論;《墻上的書寫》按現代思想的家法來解讀尼采的反基督教論述;隨后的四篇文章關注尼采與其前后思想家之間的思想關系,將尼采與基爾克果、帕斯卡爾、海德格爾、布魯門貝格的思想進行對照,或是解讀這些思想家對尼采的詮釋。最后兩篇文章出自神學家的手筆,由此可見,當今的神學思想并沒有扔掉尼采。
·2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