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從監國太子到天啟大帝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紅丸案
泰昌元年九月初一(1620年9月26日)。
五更。
乾清宮。
“陛下駕崩了!”
“嗚嗚嗚...”
“陛下...”
......
御榻之前,五顏六色,跪了一地。
雖然未必真傷心,但悲聲仍此起彼伏。
朱常洛因母卑的緣故,自幼不受萬歷皇帝待見。
如履薄冰三十八年,又小心翼翼做了十九年太子,他這才登基剛一個月,其中二十天還躺在床上,人生就這么潦草結束,史稱‘一月天子’。
此時離御榻最近,那個伏地痛哭的青澀少年,便是十五歲的皇長子朱由校,也是被后世吐槽為奇葩的‘木匠皇帝’。
只不過,埋頭嗚咽的朱由校,打算改變這結局。
他不是真正的朱由校,而是穿越而來的朱天啟。
幾個小時之前,他還為明亡的原因,在網上與人據理力爭,中途突然眼前一黑,睜眼就來到明朝。
當時剛過午夜,朱天啟融合朱由校的記憶,得知朱常洛已服‘紅丸’。
前世作為歷史愛好者,他對明末‘紅丸案’非常了解,馬上明白朱常洛死期到了,而自己即將繼皇帝位。
盡管熟悉歷史脈絡,卻對當好皇帝沒多少信心,遑論將大明拉出泥潭。
王朝末年,積弊嚴重。
對于明亡的原因,網友總結出很多內容,有說朱元璋制度有問題,有說小冰河氣候影響,有說文官集團國殃民,有說后宮勾結宦官弄權,也有說皇帝擺爛瞎搞...
朱天啟喜歡辯證看問題,對此也有自己的明確論點,即皇帝是第一責任人,無論局面有多困難,只要不是任人擺布的傀儡,就有機會扶大廈將傾。
做皇帝享受人間富貴,就要履行牧養萬民之責。
沒那個能力,你退位讓賢啊。
“你行你上?”
“我倒是想上,可惜沒機會。”
“吹牛誰不會?”
“我說真的,有本事讓我去當皇帝,必定力挽狂瀾。”
......
就是因為這場網絡對線,他來到這里成為朱由校。
朱由校瞎玩十五年,雖然不至于說成文盲,但沒有正經讀過一天書,只算是有啟蒙識字而已,奏章能看懂也不能懂,我怎么偽裝過渡呢?
登基之后,魏忠賢還用不用?如果不用他,用誰來壓制朝臣?
女真人步步緊逼,我有哪些將領可用?邊將吃空餉、邊軍缺餉嚴重,想什么辦法搞錢不傷民?
如果表現得太精明,不會被提前意外死亡?
畢竟大明天子,沒有幾個壽終正寢,且平均壽命不足40歲,往往越是勵精圖治,越是莫名其妙死得快。
原來就算知道劇情,也有這么多煩惱和顧忌。
朕能走到對岸嗎?
......
眾人慟哭之際,剛剛咽氣的朱常洛,突然睜開眼睛。
陌生的屋頂,沉重的身體...
給我干哪來了?
一股記憶涌入,朱常洛蹙眉合眼。
原來是個皇帝?祖師待我挺不錯的。
等等,這皇帝的前半生,似乎過得有點慘啊,最后被藥死了?
此時的朱常洛,也是另外世界來人。
他原為修仙界廢材,卻因耐藥性的特殊體質,被大能修士收為童子,跟在身邊專試丹毒,后來大能祖師飛升上界,賜了他一張重生靈符。
壽元將盡之時,他強行渡劫破境失敗,元神來到此方天地,借朱常洛軀殼重生。
此間靈氣稀薄,身上沒有半點法力,只能重頭開始聚氣。
跟隨祖師試丹幾百年,他耳濡目染學會了煉丹法,也知道一些修煉的丹方,所以打算利用皇帝身份,收集天材地寶煉丹,加速修煉過程。
不過,這羸弱不堪的身體,里面還有丹毒未消,做個普通人都不容易,遑論修煉與煉丹。
幸好幾百年試丹毒經歷,讓他摸索出一套吐納之法,此法不但可化解丹毒損耗,還能利用丹毒養氣補虛,只是現在沒有法力輔助,排毒需要花費較長時間。
這種小手段,在修仙界不值一提,但這里能救命。
他正打算行吐納排毒,突然聽到有人高聲說道:“諸位,陛下龍馭歸天,社稷不能一日無君,我們不要都跪在此,還有許多大事要辦。”
“楊給事所言甚是,方閣老乃百官之首,你快安排部署。”
“好,那我說兩句...”
妃嬪宦官還在抽泣,內閣首輔方從哲此時起身作安排,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力。
“聒噪...”
朱常洛身體虛弱,見自己發聲不起作用,遂抬手拍向床沿想提醒,卻意外拍在朱由校頭上。
他這一拍,拍醒了朱由校的皇帝夢。
“父...父皇...”
朱由校驚愕直起腰板,赫然看到榻上朱常洛睜著眼,遂回頭大喊:“父皇還活著!”
“什么?”
方從哲還沒安排完,聽到這話頓時目瞪口呆。
與此同時。
劉一燝、韓爌、張惟賢等人聞訊,都一擁而上近前確認,果然看到朱常洛睜著眼。
“神明保佑。”
“陛下真活著!”
“陛下您怎么樣...”
......
一群人七嘴八舌,剛剛‘假傳消息’的大太監王安,連忙出手驅趕:“別靠萬歲太近,殿下都被你們擠開了,如此成何體統?”
朱由校當時是懵的,被激動的給事中楊漣擠開。
楊漣被王安點名,紅著老臉退到一旁,略略調整了心態,即厲聲質問:“陛下既然無恙,你為何亂報信?”
“不是...是太醫確認的...”
王安慌忙擺手推責,并喝問一旁驚懼的太醫,“你們怎么回事?”
“別吵了!你們幾個,快給陛下診脈!”
首輔方從哲打斷爭吵,示意太醫為朱常洛切脈,很快有人得出結論,“陛下氣若游絲,脈象依舊很差...”
“都走!”
朱常洛亟需吐納排毒,于是再次調動精力發聲。
群臣哪敢滯留?遂匆匆退出乾清宮,但皇子、嬪妃、宦官仍在,皇帝不得不繼續發聲,“你們也走...他留下...”
“是。”
王安招呼眾人離去,留下一臉懵懂的朱由校,暗忖‘便宜老爹’有遺言,也許需要單獨告訴我。
“父皇,您有何交待?”
“你守在門口,別讓人打擾朕,有事會喊你...”
“哦好...”
朱由校應聲退到一旁,搞不懂朱常洛什么意思,但朱常洛留他一人伺候,是不相信任何人。
在修仙世界幾百年,那里奉行實力為尊的法則,而他修為低誰都惹不起,全靠謹慎才茍到大能修士看中,也養成了謹小慎微的性格。
此時來到大明朝,身上還沒半點修為,前身又是被人藥死的,所以不相信任何人。
朱常洛記憶中的相關人等,似乎每一個都帶著私心與立場,唯獨這大兒子從小玩到大,心智沒成熟又能使喚,故而把留他在身邊伺候。
朱由校坐在一旁,愣了一會便閉上眼,沒想到居然睡著了。
“皇兒?”
“父...父皇?您找我?”
朱由校應聲爬起,小跑來到朱常洛榻邊,發現皇帝氣色好了些。“朕餓了,叫人弄點吃的。”
“哦好,兒臣這就去...”
說話也變清楚了?朱由校轉身百思不解。
什么情況?
老登不像回光返照,難道紅丸案記載有誤?
朕的皇帝位,要被撤回了嗎?
......
注:關于朱由校文化情況,《明史》與《明實錄》記載相悖,可能因修史群體立場不同,造成前者有丑化嫌疑,后者則有美化夸張成分。
以筆者拙見,朱常洛做太子期間小心翼翼,朱翊鈞到死沒讓朱由校出閣讀書,應在東宮內部有啟蒙教學。
但朱常洛不被萬歷待見,自己出閣讀書時也長期輟學,所以對兒子教育不會重視,再加上小男孩天性好玩,朱由校的蒙學應不扎實,大概只能簡單識字,書寫則是一塌糊涂。
《明實錄》夸他書法體勢端嚴、筆法遒勁,顯然是為朱由校找補文化缺陷,要持續練習多少年書法,才當得起這八字評價?諸君可自行鑒別。
至于東林黨人與后世史家,大量批評朱由校昏庸無能、目不識書,甚至還有一些奇人異事,大概率摻雜了情緒成分,畢竟他用魏忠賢大肆打壓東林黨,抹黑造謠就見怪不怪了。
當然,以上分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