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偷雞摸狗魏忠賢?
- 大明:從監(jiān)國太子到天啟大帝
- 大魚字水
- 2410字
- 2025-05-25 12:01:00
收買人心的方式有很多種,朱由校這一招很簡單也很節(jié)儉。
《漢武大帝》電視劇中有個橋段,霍去病與李廣當著劉徹的面,討論如何才能讓士兵擁戴。
李廣的想法很傳統(tǒng),即與將士吃住一起、同甘共苦;霍去病則不同甘共苦,他認為戰(zhàn)爭勝利,讓麾下將士獲得封賞,更容易得到士兵擁戴,他作為大將軍不愿吃苦,外出作戰(zhàn)都要帶上廚子與食材...
霍去病貪圖享受的做法,在一般將領眼中離經(jīng)叛道,但偏偏他每次能打勝仗,所以沒有人站出來反駁,劉徹夸霍去病天生富貴,并贈他御廚和御酒鼓勵。
只是霍去病的思路,并不適用于每一個人。
天生富貴給他絕對自信,這份自信讓他敢于冒險,也憑借強悍實力屢戰(zhàn)屢勝,這自信是衛(wèi)青、李廣都沒有的。
按說朱由校出身皇家,一樣是天生富貴命格,本該像霍去病般自信,但他的靈魂是普通人,做不到霍去病般灑脫,只能學李廣用‘笨辦法’。
盡管辦法‘笨’,但多了太子身份,效果也相當不錯。
至少讓徐國全受寵若驚,也讓他感受到太子的親近,比袁應泰的形容更加立體。
他尋常吃飯如虎,可今天與太子同席,瞬間變成閨中女子,強迫自己小口進食。
朱由校斜眼瞟見不說破,他端著碗很快就風卷殘云,隨后望著徐國全問道:“怎么?不合胃口嗎?”
“不是...”
徐國全直搖頭,“因為是太子所賜,小民要細細品嘗...”
“就是普通飯菜,放涼了味道不好,你快幾下吃了,我們好說事。”
朱由校一邊說一邊揮手,韓春立刻識趣過來收餐具。
徐國全見狀再也裝,他抱著碗瘋狂往嘴里扒,只須臾功夫就帶湯吃凈。
“呵呵。”
朱由校欣然問道:“吃飽了嗎?”
“是的...吃飽了...”
徐國全這會沒亂說,但他這身材一碗飯是不夠的,所以朱由校便打趣他。
“沒吃飽也沒辦法,本宮也沒有多的,等會回去再加餐。”
“呃...”
“好了。”
朱由校打斷徐國全的尷尬,正色說道:“孫先生還沒到,你先說一說對遼東的看法,只用說軍事層面就行,等會孫先生到了,你們再討論寬泛一些,昨晚先生與袁巡撫,就聊得很好。”
“軍事層面?殿下想問平遼,還是...”
“以徐狀元的看法,以遼東現(xiàn)有的軍事力量,有能力剿滅奴酋么?”
“小民不敢妄言。”
徐國全眉頭深蹙,想了想沉聲補充道:“不過,現(xiàn)在遼東的軍力配比,與去年薩爾滸之戰(zhàn)前,還存在巨大的差距,建議不要操之過急...”
“好!”
朱由校拍案肯定,正色說道:“卿與孫先生之見不謀而合,他也認為現(xiàn)在最好是戰(zhàn)略防御,所謂防御就是等別人進攻,你來告訴如何防御才能減少損失?或者說如何防御才能讓奴酋損失更大?”
“利用深溝高壘,阻擋奴酋戰(zhàn)馬推進,利用堅固的城池,以火器傷敵?”
“那就是陣地戰(zhàn)?如果敵人不與我軍硬拼,故意繞過工事與城堡,然后襲擊薄弱地方,如之奈何?”
“呃...”
徐國全直撓頭。
這誰能想得到?十六歲的太子說得頭頭是道,自己隨便說說肯定不行。
思來想去,他竟誠實答曰:“小民不熟悉遼地實情,不敢在殿下面前紙上談兵,還是等會孫先生到了,小民再聆聽教誨...”
“本宮喜歡軍事,不過也是紙上談兵,你我隨便聊聊天,不用顧忌說不好。”
“這...”
徐國全迫于無奈,只能道出自己理解:“以小民淺見,如果奴酋兵多,則必寇侵大城,否則大動干戈只掠小地,給養(yǎng)入不敷出,奴酋物產(chǎn)不及大明,賠本買賣不能久做,若他們避大城繞后,以小隊劫掠村莊,則可聚而殲之...”
“有點意思,若奴酋以小隊為餌,引誘我軍出城作戰(zhàn),然后再以主力伏擊,又當何解?”
“這就得情報及時...”
“要是情報有誤,或者有敵人內(nèi)應?”
......
兩人一問一答,聊了約一炷香時間,孫承宗才姍姍而來,之后交流的主體,即變成他與徐國全。
朱由校偶爾發(fā)表意見,大部分時候默默當聽眾。
他發(fā)現(xiàn)徐國全前后表現(xiàn)一致,與孫承宗也是能答則答,不能答便說自己需要了解。
徐國全表現(xiàn)一直很沉穩(wěn),并沒有豪言壯語、夸夸其談,這反而給朱由校好印象。
現(xiàn)在遼東這局面,越想表現(xiàn)越是危險。
轉(zhuǎn)眼到了未時,是孫承宗授課時間,三人已聊得差不多,正好袁應泰來接人。
朱由校降階而下,近距離注視著徐國全,鄭重說道:“徐卿不愧狀元之才,剛才一番交流受益匪淺,相信你能在遼東有所作為,本宮會向父皇舉薦,你的任命很快就會下來,屆時與袁巡撫同往遼東,輔助熊經(jīng)略守好國門。”
“多謝殿下提攜...”
徐國全抱拳行禮,朱由校則伸手按住他拳背,正色道:“今日未盡之事,你回去再好好想一想,離京之前再來一趟,本宮希望聽到些新東西。”
“是,小民告退。”
......
袁應泰帶徐國全離開,被占用部分課時的孫承宗,則繼續(xù)被朱由校纏著講軍事。
朱由校與人連續(xù)聊軍事,是因為心里有一個戰(zhàn)略思路,他此時就像如來想往大唐傳經(jīng),卻故意讓唐僧師徒來取經(jīng)。
徐國全就是朱由校選中的‘唐僧’,他要讓這武狀元把‘經(jīng)書’傳到遼東。
稍后申時議政,內(nèi)閣來人為次輔劉一燝。
因袁應泰提前與他有交流,劉一燝遂提議授徐國全為遼東都司僉書,朱由校自然順水推舟同意。
當日拿出的幾項議案,主要是官員升遷與調(diào)動,朱由校對這些人不熟,便打太極推給朱常洛定奪。
到當日議政尾聲,劉一燝又拿出一折,喃喃道:“殿下,這是最后一折,本該是內(nèi)廷的事務,卻因為外官奏報,陛下便轉(zhuǎn)至內(nèi)閣,要殿下先行定奪。”
“內(nèi)廷事務?什么內(nèi)廷事務?”
“承乾宮里幾名內(nèi)侍,擅開內(nèi)帑寶庫盜取珍藏,最近有人向六科舉報,這才上奏陛下知曉...”
“承乾宮,那不是...”
朱由校蹙眉呢喃,劉一燝連忙附和:“正是李貴妃的宮人,可能陛下對此有所顧慮,這才讓殿下定奪。”
“這有什么可顧慮的?本宮不會徇私枉法,直接讓刑部拿人查證,有罪就問罪,無罪便放人。”
“好的。”
上次李選侍封貴妃,便是得了朱由校的支持,此時爆出承乾宮人偷盜,很明顯會折損主子的顏面,劉一燝以為太子會維護,結(jié)果大出他的意料。
養(yǎng)母?她也配?
朱由校內(nèi)心冷笑,表情卻平靜如湖。
正準備結(jié)束今日議政,他突然想起昨夜的客印月,不會是魏忠賢犯事了吧?
“等等,偷盜者都有誰?”
“有好幾個,劉遜、劉朝、李進忠、田詔、魏進忠、王永福、姚進忠...”
這些個進忠,就是這么盡忠的?
李貴妃身邊有兩個李進忠,名單里這個李進忠是魏忠賢嗎?這個魏進忠又是誰?
朱由校頓時覺得頭很大,我還打算讓你當廠長,你卻跑去偷雞摸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