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大美中華:民俗風情導讀》通過對中華民族多姿多彩的民風、民俗進行介紹,表現了人們在衣食住行、婚喪生老、歲時節慶、生產娛樂、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行為規范和文化心理。服飾風俗、飲食風俗、住居風俗、節日風俗、婚姻風俗、生老風俗、喪葬風俗、信仰風俗等斑斕多姿,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還增加了民族凝聚力。
薩仁圖婭 ·民俗文化 ·8.3萬字
在王權至上,法自君出的封建社會,鞭笞、棍打是最常見的懲罰。歷代酷吏在拷訊犯人時,往往違反刑罰規定,諸刑并用,還別出心裁地創造出各種稀奇古怪的用刑方式,在殘虐人性時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劉洋編著的《古代刑罰與刑具》為“中國文化知識讀本”系列之一,以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了古代刑罰與刑具的有關內容,對中國古代主要刑罰與刑具分門別類地作了介紹并揭示其發展演變的基本脈絡。
金開誠 ·理論 ·3.1萬字
《中國人的精神》是系統反映辜鴻銘思想的一部作品,1915年發表于北京,用英文寫成,旨在對外展示中國文明的價值,呼吁東西方文化彼此融合。1915年,歐洲正深陷一戰的泥潭,仿佛大廈將傾,西方人幾百年來第一次對自身文化產生集體性的反思。辜鴻銘旁征博引,以歌德、卡萊爾和阿諾德的思想為對照,向西方闡釋古典儒學的精神內核。
辜鴻銘 ·中國文化 ·9.8萬字
江南有一塊地方民風迥然,既有江南人本有的溫婉,也有北方人的直爽彪悍。這兒的人個性鮮明,崇尚“大”文化,傳統習俗和現代潮流在這里完美地融合,不好奇他們都是一群怎樣的人嗎?才女作家王寒以辛辣幽默的“大話”描繪了這個她深深熱愛的故鄉。
王寒 ·地域文化 ·12.4萬字
本書為《中華傳統價值觀叢書》中的一種,本書主題內容包括法律精神、規則、契約、天下為公、清正廉明、廉潔奉公、自尊自愛等。包括相應主題的選文、解讀、注釋、關鍵詞等項內容。面向大眾,文字通俗曉暢,深入淺出,輕松親切。以期為大眾普及傳統價值觀理論。
方銘 許欣 胡宏哲 ·中國文化 ·17.6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鬼神文化》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本書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
金開誠 ·中國文化 ·2.8萬字
當物質生活滿足后,人們開始追求精神生活。古代人的娛樂和怡情在今天仍然存在,比如詩歌,比如戲劇。但它們是怎么來的呢?本書就是帶著這個疑問,進入古代現場,為你解開影響中國人玩樂的器具和秘訣。本書閱讀起來頗為輕松,同時史料準確,故事有趣,可以讓你在沉醉于歷史的海洋的同時,享受豐盛的知識盛宴。
王二編著 ·中國文化 ·9.7萬字
《中國之美》是魯迅文學獎得主,寧夏文聯主席、作協主席郭文斌先生的最新散文隨筆集。《中國之美》對中華文化的思考具有理論性、美文性、時代性、價值感,作者結合為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任文字統籌、撰稿、策劃和二十余年來對中華傳統精神的文學實踐,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的發展,用文學筆法講述了中華歷史、地理、文化的天地之美、整體之美、功能之美,指出中華文化是現代人的幸福之根、興家之本,也是人類的大同之基,永續之路,中華民族因其特有的人文審美性而永葆生機。
郭文斌 ·隨筆 ·13.4萬字
《山東竹枝詞》借用竹枝詞這一古老民歌的形式,創作一部真實記錄山東當代風俗史的作品,展現了山東的地域特色、人物風采、風景名勝等,作者在深入各地采風和考察的基礎上,緊緊抓住了地域文化這條主線,突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點和引領作用。如濟南的泉水文化,濟寧的孔孟文化,淄博的齊文化,臨沂的紅色文化,聊城的水城文化,泰安的泰山文化,萊蕪的鋼城文化,濰坊的風箏文化,東營的黃河口文化,青島、日照的港口文化,煙臺的海洋文化,威海的漁鄉文化,荷澤的牡丹文化其中如泉水詩、漁家詩等還形成了一定規模和影響。即使地域文化特點并不突出的德州、濱州等地,由于選取從棗鄉文化和退海之地的滄桑巨變等角度入手,同樣寫出了特點和情趣。
劉玉民 ·地域文化 ·10.3萬字
本書共收錄名言警句、歇后語、謎語、對聯、俗語、諺語等上萬條。這些鮮活的語言文字語簡意賅,大多經過千錘百煉,代代相傳,才流傳至今。這些語句,或寓意深長,或幽默風趣,有著過目難忘的藝術效果。本書以句句的實用性、典型性和廣泛性為著眼點進行編排,所選的句句時間跨度相當大,從先秦時期的重要著作,到當代名人的智慧言語均有涉及;所選的名句范圍非常廣,從詩詞曲賦、小說雜記等文學體裁,到俗諺、歇后語、謎語等民間文學都有涉獵。除此之外,書中還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過這些或引人發笑、或讓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讀者更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陳曉丹編著 ·中國文化 ·14.5萬字
在大一統氣氛籠罩的時代,荀子才是儒學的主流。中國文化經常和儒家被等同看待。不論稱贊還是批判中國文化,很自然都會拿儒家的主張、信念作為代表。更進一步,儒家往往也就和孔孟畫上等號。儒家相信什么、主張什么,也就理所當然認為是孔子和孟子所說、所主張的。這種常識態度,在歷史上不只不精確,而且帶著許多誤會。那些想當然對儒家的種種說法,其實里面來自《荀子》的部分可能多過來自《孟子》的。孟子名氣大,和孔子并稱,荀子的名字往往被湮沒在背景里,但若從思想內容及表達形式上來看的話,荀子對于后世建立的儒家傳統,影響恐怕大過孟子。
楊照 ·中國文化 ·5.2萬字
本書收錄《宗教事務條例》《宗教活動場所設立審批登記辦法》等國務院及國家宗教事務局頒發的最新宗教方面的規定21個,對于規范宗教活動、管理宗教人員依法從事宗教活動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寧夏回族自治區宗教局 ·民族文化 ·4.5萬字
本書為南懷瑾先生歷年來為自己及他人的著作、整理出版的古籍所撰的序跋等,總計七十二篇,分為儒家、易經、道家、經義、禪宗、密宗、健身、歷史、其他等九大類,對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作了精深的闡述。
南懷瑾 ·中國文化 ·19.9萬字
突厥是古代歐亞草原重要的游牧之一,曾一度成為雄跨歐亞草原的霸主,在歷史上有深遠的影響。本書在歐亞草原廣闊的歷史、地理和文化背景下,以通俗的語言介紹突厥民族的興起、發展和衰亡過程,及其與周邊各政權之間的關系,以及對于古代歐亞歷史的深刻影響。并利用最新的考古學、語言學成果,從多個側面展現突厥民族復雜多元的文化面貌。
陳凌 ·文化史 ·9.7萬字
這就像是偵探在調查一樁密室殺人案,整個過程新奇有趣而扣人心弦。直到有一天,當一個假設能夠合理地解釋所有的論據,并與所有典故都協調一致,這個假設才是完美的結論,案件在這一天才被徹底偵破。今天就是這一天。我終于破解了《紅樓夢》的結局真相。這包括林黛玉、薛寶釵、賈寶玉、甄寶玉、史湘云的命運。真正的結局竟和以往紅學家說的都不同!——王一
王一 ·中國文化 ·15.4萬字
人的一生,充滿了種種變數,在瞬息萬變的當今社會,更是如此。我們可能很努力,但收獲寥寥;我們可能很執著,但前途茫茫;我們可能很用情,但總被情傷;我們可能很真誠,但總被雨打風吹去。世界很精彩,世界很無奈。有人因此頹唐,有人因此慌張。其實,所有的問題都是心態問題。改變內心的糾結,關鍵在于改變對萬事萬物的看法。因此,本書匯集了胡適、馮友蘭、梁漱溟、季羨林、南懷瑾、林語堂等數十位國學大師的慧心妙語,用他們的人生經驗為我們當下的人提鑒對生命的認識、對自我的肯定、對欲望的清洗、對幸福的珍惜。將人生感悟、生活經歷、智慧心得與讀者共同分享,在喧囂的社會中,為自己找尋一個人生的方向。
聶小晴 ·中國文化 ·11.3萬字
《國學大講堂》是這樣一把神奇的“金鑰匙”,不論是在夜深人靜的書桌前,還是孩童追逐的鬧市中,隨手一翻,就會輕松為你打開那扇沉重的大門,帶你領略國學世界優美深厚的人文風光,穿越時間的阻隔走進老祖宗們的時代,聆聽圣賢們的智慧之聲,學習儒、道、佛、法、史、禮等中華傳統經典,從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一書在手,就將歷經千年的傳統智慧盡收囊中。一卷在握,就能徜徉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海洋里。
林予淳 ·中國文化 ·11.5萬字
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宋代出現了飲食文化的第三個高峰期。宋代詩詞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描繪、記錄了宋代飲食文化的發展風貌。《杯盤碗盞溢詩情:宋代詩詞里的飲食》將飲食文化與詩詞欣賞相結合,以詩詞解說和品析宋代飲食品種,并穿插有趣的故事,引導讀者發現宋代飲食中的詩意內涵。
韓希明 ·隨筆 ·10.2萬字
《毓老師說》為毓老師在臺幾十年講學或談論的語錄,為毓老師思想言論的綜述,由毓門弟子整理,一共十二輯。《毓老師說》中“思痛錄”、“訓勉錄”、“用知錄”為毓老師撰寫的題名;“政事錄”、“識往錄”、“司鐸錄”、“奉元錄”、“述學錄”、“問心錄”、“立本錄”則是毓老師提撕眾弟子的字詞;“倚欄錄”為毓老師對父母、妻子之情的動容記錄;“儼然錄”則是弟子記載毓老師的言行以及表達自己思慕之情。
愛新覺羅·毓鋆講述 毓門弟子恭錄 ·中國文化 ·9.4萬字
本書介紹了“情緒文化”這個觀念。掌握情緒不只從生物學或心理機制著手,更需捕捉那些鑲嵌在我們所處時代地域中、具有鮮明文化脈絡的感受。通過“情緒考古學”,挖掘出現今早已不存的情緒文化。從神經心理學、考古文獻、社會輿論、文藝作品和流行文化出發,搜集156種情緒詞并加以描述和定義,溯源歷史演化,展現每一種情緒本質及其獨特的生命力。情緒文化充斥在你我所處的時代領域,具有鮮明的脈絡,通過情緒考古,帶你走進人類情感的世界。人類是感情動物,打破理性的框架,用前所未有的視野看待感性的自我,你會發現那些情感表象下的思維和欲望,將是多么精彩,豐富又迷人。
(英)蒂凡尼·瓦特·史密斯 ·文化研究 ·14.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