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史研究方法論十講
《哲學史研究方法論十講》循著從哲學史研究到哲學研究、從哲學史到哲學的“常規路徑”,將思考和關注的重點聚焦于哲學史研究的一些前提性問題上。諸如哲學史研究中中西哲學的相互參照問題、哲學史家與哲學家的哲學史研究方式的區分及其關聯問題、哲學家的私人生活與其哲學解讀的關系、本質主義與中西哲學比較研究之間的復雜關聯、方法論的詮釋學與存在論的詮釋學對于哲學史研究方法論思考的啟示,等等。作者在肯定“史學式的哲學史研究方式”與“哲學式的哲學史研究方式”各自的價值和意義的前提下,對“哲學式的哲學史研究方式”給予了更多的肯定和辯護。在哲學史研究方法論思考的基礎上,進一步追問了當代中國哲學建構乏力的學理根源,認為問題的癥結并非我們缺乏“解題的能力”,而是相當程度上缺乏提問的意識和追問的能力。
·13.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