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中國數學持續繁榮時期最為長久,它是中國傳統科學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是世界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從公元前后至14世紀,中國古典數學先后經歷了三次發展高潮,即兩漢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和宋元時期,并在宋元時期達到頂峰。《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古代數學與算學》生動的介紹了古代數學發展、古代算術名家、古代算書、古代記數制度和計算工具等內容。
金開誠 ·數理化 ·3萬字
月球,這是一個充滿奧秘的神秘天體,月球上發生的諸多怪異現象和神秘事件早已引起人們的關注,科學家們正致力于這方面的研究,以期早日揭開撲朔迷離的月球之謎。本書內容翔實,邏輯清晰,例證豐富,文字流暢,英漢對照系列能使廣大讀者享受到輕松學習外語的樂趣。
傅民杰 ·百科知識 ·5.6萬字
《野菜圖鑒》主要選取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257種野菜,以方便讀者認識。比如人們常見的馬齒莧、蕨菜、蒲公英、大車前、豆瓣菜等,詳細介紹它們的名稱、別名、特征、功效、習性、分布、飲食宜忌等,使讀者能夠有針對性地食用。同時,為每種野菜配備高清彩色圖片,采取圖鑒的方式展現野菜的各部位特征,以方便讀者辨認不同野菜。
付彥榮 ·生物世界 ·9.6萬字
本書是關于量子前沿科技的科普圖書,書中詳細介紹了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領導的量子信息科研團隊在近幾年取得的領先世界的科研進展,將十余篇刊發在《自然》《科學》等國際學術期刊上的科研成果通過生動有趣的漫畫形式展現給讀者,內容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模擬、量子精密測量和基礎檢驗等,重點介紹了中國科學家研制的“祖沖之號”“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的發展和演變。本書嚴謹與趣味并存、前沿與通俗兼備,非常適合對物理感興趣、對量子科學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墨子沙龍 ·科學世界 ·4.5萬字
不想學物理?那是因為沒有遇到李淼。文津圖書獎獲得者、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李淼全新力作,以有趣的方式解讀看似高冷的物理知識。本書將精煉的物理學知識囊括進30堂通識課之中,是著名科普物理學家李淼老師的全新力作。物理學通識課就是科普物理知識,是我們理解世界的極簡法則,本書貫穿了經典力學、熱學、電磁學、量子力學、相對論等物理學知識,每堂課提煉一個重要知識點,并解答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疑問李淼老師用有趣的方式給大家講述物理知識,帶我們突破認知邊界,改變看世界的方式。本書在講解物理學知識點的同時,還加上了有關著名物理學家的小故事,讓人們看到了有血有肉有趣的他們,比如,愛因斯坦竟讓居里夫人跳懸崖?薛定諤躺在玻爾家的床上與玻爾爭吵?……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大物理學家們的生平趣事,讓物理學更加生動有趣。
李淼 ·科學世界 ·9.4萬字
本書是一本Scratch3.0的進階書籍,閱讀本書需要具備一定的Scratch語法基礎,例如,變量、賦值、數學運算符、邏輯運算符、條件判斷、循環、列表、自制積木等,還應熟悉流程圖的概念。本書分五章,共30節,包括36個任務,25個實戰練習。每節以一個任務引領,將數學公式、原理與編程相結合,引領讀者在奇妙的編程之旅中探索數學奧秘,輕松地走上算法進階之路。Scratch與數學相結合,通過算法的學習,使小讀者在學習編程的同時強化數學素養,從而拓展思維。例如,利用海倫公式求三角形面積,快速分解質因數,輸出斐波那契數列的任意項,展示哥德巴赫猜想的部分結果,等等。
邱永忠 ·數理化 ·3.9萬字
本書是前NASA員工、超熱門科普漫畫“xkcd”作家蘭德爾·門羅的新作,內容來自他的“WhatIf”科學問答專欄,輔以“xkcd”經典火柴人漫畫,輕松幽默地將各學科知識躍然紙上。如果人體內的DNA瞬間消失了會怎樣?如果把海水抽干會怎樣?如果地球膨脹得像太陽一樣大會怎樣?牛排從多高的地方掉下來正好烤熟?全人類搬離地球需要幾步?這不是中規中矩的《十萬個為什么》,而是腦洞大開的科學真相,小時候萌生的異想天開,都可以在這本書里找到最機智幽默的科學答案!
(美)蘭道爾·門羅 ·百科知識 ·10.5萬字
“一波三折”究竟是怎么“波折”的?什么是“文武之道”?“學而不厭”是不厭倦學習嗎?“洪荒之力”有多大?孟姜女到底姓什么?張飛的“丈八蛇矛”是什么武器?關公的大刀有多重?這些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見的常識,你真的清楚地了解嗎??《那些常識的真相》的每篇短文都是對那些因古今歧義、異義和反義,而被許多當代人誤解、混淆的名言、成語和典故等的解讀。有一些常識,許多讀者未必陌生,只是未曾系統、全面了解個中緣由,另一些則大多數讀者并不太清楚,甚至在日常中時時用錯,卻渾不自知。我們一起去探尋這些常識的真相吧。
陶短房 ·百科知識 ·6.6萬字
本書由我國著名植物分類學家——北京大學汪勁武教授編著,是一本告知讀者怎么認識植物的入門讀物。書中,汪先生基于自身多年教學及實踐經驗,教給讀者認識植物中的基本問題,如科、屬、種、拉丁學名等。全書結構自成體系,便于讀者快速掌握認識植物的“訣竅”。按照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植物大類加以介紹,聚焦于科,也教給讀者屬的概念,列舉實例加以說明。全書共收入一百多個大眾熟知或有趣的種,并加入了民間故事、典故,增加閱讀興趣。新版中修訂了原版的少量錯誤,并新增了部分常見的科、種,配圖介紹,使全書系統性得到提升。本書配彩圖近500幅,方便讀者與實際植物比對,可供中小學生和植物愛好者查閱。
汪勁武編著 ·生物世界 ·17.2萬字
“生命是什么?”1943年,諾貝爾物理學家得主、“虐貓狂人”薛定諤首次提出了這一問題,并指出需要用物理學思路解釋生命,彌補生物學和物理學間的學科鴻溝,堪稱世界科學史上的偉大經典之一。全新譯本,完整收錄《生命是什么》《意識和物質》《我的世界觀》:《生命是什么》從“為什么原子這么小”這一原始問題出發,由此踏上一場尋獲有關生命的“真”與“知”的征途。《意識和物質》開創性地將思考境界上升至哲學、倫理學等緯度,探討人的意識對于生命客體的意義。《我的世界觀》直接表明了一個物理學者和哲學觀的緊密聯系,從此走進科學大家的自我世界。事實證明,這本書已成為分子生物學誕生和DNA雙螺旋結構發現的啟發之作,指引了一代又一代科學家們深思生命的真諦。
(奧)埃爾溫·薛定諤 ·生物世界 ·12.9萬字
萬物皆有理”,"理”是物理。本叢書旨在對中小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啟蒙。以中小學生能聽懂理解的物理知識為基礎,解析大氣、海洋、天體、地球、生活中宏觀或微觀的物理現象,激發孩子們探索物理、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培養孩子們愛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科學精神。本書的編寫以符合青少年的認知規律為核心宗旨。每個篇目以生動有趣的故事、事件或現象引入,引起青少年的好奇心與閱讀興趣;對物理知識的講述以原理為主,盡量避免生僻的公式、運算與推導。書中設置了"常有理”的卡通形象,通過不時地提出問題,引導讀者進行思考。書中還有很多生動、有趣的小欄目,如"物理鏈接”用于強調本篇的核心物理知識;"科普卡片”用于凸顯其他學科的必要知識;"小實驗”用于設計能用手邊常見物品完成的物理實驗;"科學發現”用于介紹與該篇主題有關的前言科學知識等等。
馮麓等 ·數理化 ·6.2萬字
鳥糞為什么是白色的?尺子和橡皮放一起為什么會融化?饅頭燃燒后會得到什么?……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趣味十足的漫畫、簡明扼要的體例,回答了300個源自生活的腦洞問題。如果你是“學生黨”,這本書將引導你從生活中培養化學學習興趣,建立科學思維方式,找到學習化學的秘訣。如果你是一個化學愛好者,這本書將從化學角度為你解答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輕松升級化學知識體系。
林瘦貓 ·數理化 ·5.6萬字
這是一本關于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科普圖書。自古以來,人類就對浩瀚的星空充滿了好奇。宇宙如何誕生?星辰如何出現?銀河系和地球為什么是現在這樣?思考這些問題的同時,人類重新認識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也重新認識了文明的意義。本書以平實易懂的語言、舉重若輕的風格,向普通讀者介紹宇宙學知識,以及人類觀察星辰、探索宇宙的故事。作者以宇宙的時間初始為起點,從大爆炸寫到星系的形成、元素的誕生,再寫到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全書串聯了宇宙140億年演進的關鍵知識,將一部精彩而宏大的宇宙史娓娓道來。
(美)尼爾·德格拉斯·泰森 唐納德·戈德史密斯 ·宇宙知識 ·16萬字
本套叢書的編輯對知識的尊重還主要表現在不斷追隨科學和人類發展的步伐以及青少年對知識的新的渴求。希望廣大青少年通過閱讀這套叢書,激發學科學的熱情,以及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幫助他們認識自然界的客觀規律,了解人類社會,插上科學的翅膀,去探索科學的奧秘,勇攀科學的高峰。
張娟主編 ·百科知識 ·11.7萬字
作為編輯,我和我的同事們努力想要呈現給讀者一種特別的圖書,能幫助讀者將知識和生活聯系在一起。我們精心策劃了這一套《指尖上的探索》系列小百科圖書。這套書,實現了傳統圖書前所未有的動手效果,實現了同類圖書難以效仿的閱讀體驗。在許多百科圖書將知識拆散、用更多的圖片呈現的今天,我們還是喜歡把一段一段完整的文字提供給讀者。文字帶給人們更多思考與想象的空間。閱讀對思維的促進作用是確定無疑的。閱讀能夠幫助一個人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我們的世界。深度閱讀尤其有益于小讀者形成系統性的思維習慣。閱讀能力強的人,更容易洞察這個世界,相對而言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科學世界 ·6.3萬字
作為當今科學界和產業界當之無愧的“明星新材料”,石墨烯是一種單片厚度只有一個原子大小的二維碳材料,它擁有無與倫比的特性和巨大的應用價值,在現代信息產業、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生物醫學、能源與環境等領域都將帶來顛覆性的技術變革,幾乎覆蓋人類的一切活動領域。在《未來黑科技通史》這本跨越科學、經濟、歷史的作品中,NASA物理學家萊斯·約翰遜和納米技術領域科學家約瑟夫·米尼將帶你俯瞰一整部新材料科學發展史,你可以把握近幾十年來令人興奮的創新浪潮,前瞻式了解石墨烯在人工智能、星際探索、基因工程、腦機接口等前沿領域正在創造的奇跡,深刻洞察現代文明即將面臨的嶄新紀元。
(美)萊斯·約翰遜等 ·科學世界 ·15.6萬字
講述比“搞笑諾貝爾獎”更性感的科學研究故事,讓你秒變社交話題達人。看看科學家們想要解決的“犯二”問題:把襪子穿在鞋外面會有助于防滑?藏在冰箱里能否躲得過原子彈的襲擊?喝了酒的證人真的不可信嗎?在鼻涕中能比在水中游得更快嗎?……盤點那些為了研究而設置的“奇葩”實驗:在核爆戰壕里埋冷凍食物,讓鴿子欣賞梵高的畫作,用死皮、鼻涕和面粉做丸子,為烤豬肉做手術和超聲波檢查……摘得法國“科學品味獎”桂冠的科普專欄精華,搭配搞笑漫畫,感受不一樣的幽默感,誰說科學非得一本正經?
(法)皮埃爾·巴泰勒米 ·百科知識 ·5萬字
以目前的科學水平,人類在認識自身的生命問題上還不能做出全面準確的解答,但是,這也正是人類探索自身奧秘的動力,它將促使科學溯難而上,最終實現人類認識自身生命的美好愿望。《身體的透視(上)》在縱談人的生命基礎上,重點解讀人體的性別特征、透視人體中的細胞和組織、觸摸人體的五官、詳解神秘的大腦及其神經網絡、解析人體的運動構架、揭秘人的心肺與呼吸機能。
舒天丹 仇靜主編 齊冰編著 ·百科知識 ·10.5萬字
本書全面而系統地介紹了當今世界各種各樣的難解之謎和科學技術,集知識性、趣味性、新奇性、疑問性與科普性于一體,深入淺出,生動可讀,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廣大讀者在興味盎然地領略世界難解之謎和科學技術的同時,能夠加深思考,啟迪智慧,開闊視野,增加知識,能夠正確了解和認識這個世界,激發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熱愛科學和追求科學的熱情,不斷掌握開啟人類世界的金鑰匙,不斷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使我們真正成為人類社會的主人。
科普小組主編 ·神秘現象 ·5.2萬字
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在幾個世紀的觀測中,人們發現水星軌道存在輕微的擾動。這與牛頓理論所預言的行星行為有些許偏差。為了解釋這種現象,根據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法國天文學家勒威耶進行了計算,于1859年提出假設:水星軌道內尚有一顆未被人們發現的行星。他還以羅馬神話中火神的名字(Vulcan)為之命名(對應中文譯名即“祝融星”)。此后,人們開始瘋狂地尋找這顆行星,但除了一位鄉間業余天文學家聲稱目擊了它之外,沒人能再次證實它的存在。1915年,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體系構建完成,首先解決的問題就是解釋水星軌道的擾動現象。自此證實:祝融星并不存在。
(美)托馬斯·利文森 ·宇宙知識 ·10.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