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舍勒認為,就認識的全部發展史而言,人們都是先對認識對象產生愛或者恨,之后才通過知性來對它們進行認知、分析和判斷的。因此,無論對于所有各種理論認識和思維來說,還是就所有各種實踐立場而言,愛和恨在情感行為的集體范圍內都是最原初的行為方式,它們還使理論生活和實踐生活統一起來,并且能夠使這兩者永遠保持統一的狀態。此一話題在歐美學術界曾引起強烈爭鳴,相信也會引起中國讀者濃厚的興趣。
(德)馬克思·舍勒 ·西方哲學 ·17.3萬字
《海拉斯與斐洛諾斯對話三篇》是英國經驗論代表人物貝克萊的代表作。在本書中,作者進一步發揮了他在《人類知識原理》一書中的基本觀點,認為物質不是客觀的,物質只是在被人感知的范圍內存在,物質只是人的各種感官知覺的一些印象或觀念的結合體。書中的海拉斯借指古代希臘哲學中唯物主義的主張者,而斐洛諾斯直譯就是“愛努斯”。“努斯“即希臘語中的心靈靈魂,泛指感覺、思想、意志等精神活動。作者在本書中所要維護和闡發的,就是作者以“怒斯”統攝存在的著名哲學主張:存在就是感知與被感知。本書以對話體闡發該原理,整個作品顯得活潑流暢,因此比其《人類知識原理》一書更具有可讀性,觀念的闡發也更加完整和邏輯一貫。
(英)貝克萊 ·西方哲學 ·6.6萬字
作為英國左派知識分子的領軍人物,特里·伊格爾頓在本書中首次對唯物主義這一中國讀者耳熟能詳的概念進行了全面的觀察與思考,其論述的唯物主義并不局限于日常什物或哲學史上的相關討論,而是由“身體”——人存在于世的物質基礎出發,借助馬克思、尼采、維特根斯坦與阿奎那的理論,在哲學、文化、科學等各個層面上展開。由此,伊格爾頓將唯物主義從唯物與唯心的對立中解放出來,還原回人類社會生活與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英)特里·伊格爾頓 ·西方哲學 ·9.5萬字
《蒂邁歐篇》是柏拉圖在晚年寫就的一部對話錄,書中關于創世的數學構想極大地影響了現代科學的先驅者們。柏拉圖認為造物者將形式加于無形質料,形成我們看到的這個有序世界(宇宙),其賦予形式的方式是幾何的。柏拉圖的中期對話《理想國》和后期對話《蒂邁歐篇》,是他影響最大的兩部代表作。
(古希臘)柏拉圖 ·西方哲學 ·19.7萬字
本書是政治哲學名家邁爾的新著。作者積十余年精讀講授之功,以西方政治哲學史及其根本問題為背景,以對尼采著作整體的熟玩和對尼采研究的了解為基礎,重新解讀尼采謎一樣的詩篇《扎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作者認為,扎拉圖斯特拉既有哲人的一面,又有先知的一面,或既有認識者的一面,又有立法者的一面。這兩方面有著難解而復雜的關系,《扎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全書就運動在這兩方面所構成的張力之中。尼采的扎拉圖斯特拉形象正是這一問題的化身。作者反對只重視前三部而低估第四部的慣常做法,認為第四部是全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作者疏通文脈,理清關節,集中關注這本書的核心問題,關注作者尼采的意圖,以及由這一意圖所決定的全書迷宮般的線索和構造。
(德)亨利希·邁爾 ·西方哲學 ·19.8萬字
生命如一場盛大的舞會,而我們每個人都是舞者。尼采認為,起舞不僅是身體的律動,更是靈魂的綻放。有人輕盈如風,有人熱烈如火,但真正重要的是用心感受生命的脈搏,在舞動中領悟存在的意義。《每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匯集了尼采思想的精髓,七大篇章深入探討自我、生命、人性與道德等核心議題。書中既有對個體自由與自我超越的呼喚,也有對傳統道德的大膽批判與生命意義的深刻探討。每一章都如一劑強心針,激勵人們從容面對內心的挑戰,超越平凡,找到屬于自己的生命節奏。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西方哲學 ·9.4萬字
《利他主義的可能性》捍衛了這樣一個主張:只有客觀理由是可以接受的,而主觀理由只有當它們能夠從客觀理由中推衍出來時才是正當的。作者認為,這種論證實際上確立了一個不同的結論:存在著與所有主觀理由相對應的客觀理由。這本身并不意味著所有理由都是客觀的。依然存在著這樣的可能性:產生其他主觀理由的原初的主觀理由保有某些獨立的效力,而且并不完全從屬于前者。正如對于思想有理性的要求,對于行動同樣有理性的要求,而利他主義就是其中一種要求。本書捍衛了一種倫理學觀念,以及一種相應的人性觀念,根據這種觀念,某些重要的道德原則陳述了從利他主義的一個基本要求推衍出來的對于欲望和行動的理性條件。利他主義本身依賴于承認他人的實在性,依賴于把自己當作只是許多人當中的一個人的相應能力。
(美)托馬斯·內格爾 ·西方哲學 ·9.5萬字
我們必得用文字表達自己,通常并用有關空間的字眼進行思想。這就是說,語言要求我們在我們的觀念之間,如同在物質對象之間一樣,樹立種種同樣明晰而準確的區別,產生同樣的無連續性。這樣把思想同化為物體,在實際生活中是有用處的,而且在大多數科學里又是必要的。但是我們可以提出來問:我們把不占空間的現象并排地列在空間,這是不是使得某些哲學問題有了各種無法解決的困難呢?又問:我們圍繞一些拙笨象征進行爭辯,是否把這些象征取消之后這場混戰就可結束呢?把不占空間的東西非法地變為占空間的東西,把質量非法地變為數量,這使問題的核心里發生矛盾;既然這樣,矛盾當然會在答案內重新出現。
(法)柏格森 ·西方哲學 ·11.8萬字
狄德羅只借助一個盲人就開導了整個宇宙,而他自己卻被關進了漆黑的監獄。(拉美特利)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代表作品,經典必讀;狄德羅被譽為“啟蒙哲人的旗手”,其作品影響數百年思想潮流。本書為辯證唯物主義經典著作,馬克思座右銘“必須質疑一切”的起源。《哲學思想錄》是“狄德羅作品集”第一卷,收錄了法國思想家、“啟蒙三杰”之一德尼·狄德羅的哲學代表作兩篇。其中《哲學思想錄》站在理性的立場上,質疑了神創說,是狄德羅作為思想家、哲學家的奠基之作;《論盲人書簡》從盲人的認知問題出發,對上帝造物的信條提出了挑戰,是辯證唯物主義的經典著作。
(法)德尼·狄德羅 ·西方哲學 ·8.7萬字
在“本質直觀”的天賦上,舍勒獨占魁首。根據舍勒的理解,現象學是一種獨特的直觀行動,把握最原初的實際現象,而非從既有理論引導出來的現象。從基本情感現象學分析出發,舍勒向具體的基本價值感現象推進,分析同情、怨恨、害羞、懊悔、受苦感,恭順感,廣為論者稱道,這些分析與他關注的現代人心秩序和社會秩序的失序問題絲絲相扣,讓人嘆為觀止。
(德)馬克思·舍勒 ·西方哲學 ·16.1萬字
《查拉圖斯特拉如此說》是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采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被稱作“哲學小說”的書。此書成書于1883—1885年間。就是在這部書里,尼采寫道:“上帝死了!”,并且同時還說自己正在研究“快樂的科學”。《善惡彼岸》是《查拉圖斯特拉如此說》的思想的更加聚焦與延續,只不過,思想更犀利,目光更睿智。它們可說是姊妹篇。所以,現在把它們兩本合而為一出版,是個非常不錯的主意。而且,這樣還可以用比較低廉的價格,給讀者提供尼采更多的思想內容。本英譯本是尼采自己認可的最權威版本。
(德)弗·尼采 ·西方哲學 ·16.4萬字
《論知性之改進》系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的一篇未完成的殘稿。此稿雖然殘缺,篇幅也甚短簡,但是他通過此稿已大體把個人用心衡量的經驗和他追求真理的方法,以及他在哲學上的根本思想簡明扼要地說了出來。同時,因他在這篇稿內著重于他的哲學的思想之討論,而此種討論雖散見于他的其他著作中,卻始終不像這篇稿子似的,形成了一個專門討論思想方法的著作,所以這篇殘稿自有其獨特的面目,也自有把它選擇出來作為一本小書之必要,為國內研究者了解與研究斯賓諾莎的倫理學與形而上學提供了新的資料。
(荷)巴魯赫·德·斯賓諾莎 ·西方哲學 ·6.3萬字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是西方當代著名的哲學家、心理學家。集體無意識理論和情結理論是榮格文藝思想中的重要理論,前者揭示文本中的自然精神,后者則同創作者的生態思想相關。以往對于榮格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學和社會學方面,而對他在文藝思想和藝術層面的理論貢獻缺乏具體的研究。本書主要從生態的角度研究榮格的文藝心理學思想。指出在榮格的思想體系中,自然、人類和文學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是為核心的問題,而作家通過文學作品呈現自然對人類集體心理的影響。這一結論有助于研究者更全面和系統地看待榮格學說的理論意義,填補了國內研究的空白。
常如瑜 ·西方哲學 ·17.9萬字
本書是美國通俗歷史學家房龍的傳世名著。作者從人文主義立場出發,探尋千百年來人類歷史上“不寬容”的原因,讓讀者能在觸目驚心的歷史語境中,認識昨天、善待今天、期盼明天。
房龍 ·西方哲學 ·18.6萬字
假設你在橋上,目睹電車即將撞上軌道上的五個人,拯救他們的唯一辦法,就是把站在你身旁的一個人推下去,你會怎么選擇?假設博物館里每一幅畫都是相同的紅色畫布,只有畫名和簡介不同,策展人說每幅畫想傳達的意念也有所不同,你可以要求退錢嗎?假設村里的理發師只能幫不自己刮胡子的村民刮胡子,不能幫會自己刮胡子的村民刮胡子,他自己的胡子要由誰來幫他刮?以上問題都是哲學家精心設計的“思想實驗”,因為哲學無法用科學實驗來檢驗其正確性,于是哲學家在腦中設計出具體的假設情境,測試哲學理論是否符合我們對于相關概念的理解,以找出人生根本問題的答案。蘇格拉底、柏拉圖、薩特、加繆、尼采……眾多偉大的哲學家都曾設計過思想實驗。新銳哲學家伊夫·博薩爾特精選其中最經典的55則,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加以闡述、推演,引領讀者探討最令人彷徨的人生11大主題。
(瑞士)伊夫·博薩爾特 ·西方哲學 ·12.9萬字
伊格爾頓這本書中,關于希望的討論始于堅決拒絕樂觀在人生歷程中的作用。伊格爾頓探究這個熟悉卻難以捉摸的詞的含義:這是一種情感嗎?它與欲望有何不同?它會迷戀未來嗎?最后,伊格爾頓提出了悲劇性希望的新概念,其中這種舊的美德代表著即使在遭受毀滅性損失之后仍然保持的力量。在廣泛的討論中,他考察包括莎士比亞的李爾王,絕望的克爾凱郭爾,阿奎那,維特根斯坦,圣奧古斯丁,康德,本雅明的歷史理論。《無所樂觀的希望》充滿了伊格爾頓獨特的智慧和不與時代茍同的清醒意識。
(英)特里·伊格爾頓 ·西方哲學 ·11.3萬字
《懺悔錄》是奧古斯丁著作中傳誦最廣的一種。本書也可作為奧古斯丁的自傳來看。全書共十三卷,以內容言,可分為兩部分,卷一至卷九,是記述他出生至三十三歲母親病逝的一段歷史。卷十至卷十三,則寫出作者著述此書時的情況。奧古斯丁在書中不僅流露出真摯的情感,而且對自己的行動和思想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文筆細膩生動,別具風格,成為晚期拉丁文學中的代表作,列為古代西方文學名著之一。
(古羅馬)奧古斯丁 ·西方哲學 ·18.4萬字
柏拉圖代表哲學智慧,鴨嘴獸代表風趣幽默,兩者同根同源,天生一對!這是一堂人人都希望學校里開設的哲學入門課。本書用一個個笑到噴飯的哲學段子,向我們解釋了歷史上的偉大哲學家、哲學流派和思想傳統——從不可知論聊到禪學,再從解釋學、邏輯學討論到永恒。本書將向你展示:如何通過笑話闡釋哲學概念,以及有多少笑話本身就蘊含著精辟的哲理。最后,作者們想要表達:不僅是哲學,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這么簡單、輕松、有意義!
(美)托馬斯·卡斯卡特 丹尼爾·克萊恩 ·西方哲學 ·7.4萬字
弗蘭西斯·培根被馬克思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是文藝復興以來歐洲古典人文主義價值觀念和政治理想的集中體現,深受各國讀者的追捧。《聽培根談人生哲理》立足于培根的主體思想,精選了《培根隨筆》中的經典段落和名言警句,深入探討關于人生真諦、社會發展、自身情感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幫助讀者展開對人生的思考,幫助人們指引正確的方向,擺脫困難的糾纏,走上美好的人生之路。
徐苑琳 ·西方哲學 ·17.1萬字
英國古典學家約翰·馬歇爾的《希臘哲學簡史》,是針對具有一般知識水平的讀者撰寫的哲學普及讀物,最大的特點是行文流暢,取材精當,容易為一般讀者所理解。這本《希臘哲學簡史》還注重哲學家的生平及所處時代特點,尤其善于用少量筆墨引導讀者思考哲學與歷史、政治的關系,把哲學放在更宏大的背景當中,體現了古典學家所具有的整全視野。《希臘哲學簡史》的譯者陸炎,為本書撰寫了長達兩萬字的導言,詳述希臘哲學研究在中國的傳統和歷史,開列了詳盡的希臘哲學研究相關書目,有志于深入了解希臘哲學的讀者,可以按圖索驥,通過本書踏入希臘哲學研究的殿堂。
(英)約翰·馬歇爾 ·西方哲學 ·14.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