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論叢集中展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隋唐遼宋金元史重點學科研究室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每期并邀約業界知名人士撰寫專稿,內容集隋唐、宋、遼、金元史為一體,舉凡政治、經濟、宗教、考古、藝術等領域均有專論,以大歷史、大視野的角度對中國古代史進行全面考察,以重視史料、不尚空言,關注問題、鼓勵創新為特色。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隋唐宋遼金元史研究室 ·史學理論 ·24.3萬字
本書是戴逸先生的史論文章結集,收錄了《實事求是地評價歷史人物》《清史稿的纂修及其缺陷》《治史四要素》等六十余篇文章,都是戴逸先生多年史學研究中所做的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等的評論,內容涉及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方法、史書的編纂、治學方法、對一些檔案資料的運用等等。
戴逸 ·史學理論 ·26.5萬字
本書前半部分從1937年日本政府公報登載的一幅錯誤的“”照片入手,追尋外界逐漸認識中國革命領袖的歷史過程,以及其間所發生的誤解、巧合與蓄意隱瞞。后半部分則致力于復原《紅星照耀中國》的誕生過程與版本流變,詳細梳理了它在中國、蘇聯、日本等地的歷史命運,澄清了后世對于這一名著的諸多誤解與不實指控。
(日)石川禎浩 ·史學理論 ·15.4萬字
庚子國變期間,京津淪陷,秩序大亂,南北交通中斷,大量京官和難民危在旦夕。上海紳商在李鴻章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中國救濟善會和東南濟急善會,發起、組織和實施大規模的救援。非常時期由上海紳商發起、各省疆吏合力促成的大救援,其規模之大、動員之廣、施救對象之眾、效果之著,史所罕見。庚子國變及其庚子救援的發生,除了與19世紀中外貿易的南北差異有重大關系,本質上仍是以鄉誼為基礎的救援行動,李鴻章稱之為“造端于各人各家親友之相賑,擴充為同省同旗官民之普濟”,讓以往潛而不彰的“省籍”意識浮出水面,成為清末新政時期“省界”意識勃發的前奏,而正是“省界”意識深刻影響了新政時期的社會和政局,并最終改變了歷史。
馮志陽 ·史學理論 ·35.4萬字
本書收錄了曹家齊先生2006年以來發表的有關宋代交通史與政治史重要論文22篇,內容有討論宋代交通史的,又有討論宋代政治史的。且多數論文皆是從交通史入手討論宋代政治問題,此亦能體現作者近年將交通史與政治史緊密結合的研究理路。所收錄的論文,分別就宋代交通史料與交通史研究回顧、交通形勢、交通路線、驛傳制度、文書傳遞、對外交往、地方行政及典章制度與政治理念等展開論述。其中多數論文原刊于國內外重要刊物之上,其研究內容及所取得的成就,在學術界具有代表性,有影響力。
曹家齊 ·史學理論 ·25.5萬字
周代宗法制度是西周王朝建立之初創立的制度,以嫡庶之別、大小宗主從關系等宗法原則為基礎,并將之應用到國家結構的建構之中,在周王權所及范圍內形成自天子以下層層相屬的政治等級結構,并強化了以宗族為基礎的社會組織結構。本書結合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圍繞周代宗法制度的基本內容、發展演變、社會影響,以及早期國家背景下宗法制度對周代國家結構的建構和維系作用展開研究,詳細總結了自漢唐以來周代宗法制度研究的學術史,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探討了宗法在宋代得名的原因、周代宗法制度的建立過程、宗法制度與周代國家結構的關系、以嫡庶關系為主的周代宗族等級形態、周代宗法社會思想,尤其利用金文材料考察了周代宗法制度下的宗子、母弟、宗婦,以及周代宗族的建構模式等問題。
高婧聰 ·史學理論 ·38.7萬字
《杭州宋代食料史》是作者繼《中國食料史》之后的第一個個案研究。宋代是杭州食料史上的一個關鍵節點,如果說此前的杭州食料還泯然于江南傳統的“飯稻羹魚”,與周邊地區沒有什么太大區別,那么此后的杭州食料就帶著自己的濃郁色彩粉墨登場,而且被一直延續下來。可以說“杭邦食料”的格局就典定于宋代,現代所謂的“杭邦菜”就建立在這種“杭邦食料”的基礎上。書中介紹了多種食料,內容豐富。
俞為潔 ·史學理論 ·16.4萬字
本書為馬勇老師梳理史學研究的歷史經驗文章的集合,分為“老輩史家的經驗”和“我的史學研究”兩大部分?!袄陷吺芳业慕涷灐保榻B章太炎、蔣廷黻、張蔭麟、范文瀾、胡繩等前輩從事史學研究的經歷,他們進行史學研究時受到的一般社會思潮的影響,他們秉持的史學觀念和方法等,分析《訄書》《清代學術概論》等史學名著的價值及其在中國史學史上的地位?!拔业氖穼W研究”則介紹了馬勇老師自己從事歷史研究的一些方法和心得,可供相關專業的讀者學習和借鑒。本書以大開大合的學術姿態,祛魅、存真,重新構建了近代歷史歷次轉型的整體脈絡。
馬勇 ·史學理論 ·15.6萬字
《人寫的歷史必須是人的歷史嗎?西方史學二十論》是著名歷史學家王晴佳先生的新作。書中收錄了他的中文論文20篇,討論范圍廣泛,從古希臘史學、對蘭克學派的反思、米歇爾·??碌氖穼W思想,到近年出現的情感史研究、新文化史研究和以展望未來為主旨的“后人類史學”?!度藢懙臍v史必須是人的歷史嗎?》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處理西方史學的傳統和轉型,第二部分探討西方史學戰后,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發展趨向。全書深入闡述了近代史學傳統的產生、特點及發展,同時展現了當下史學研究的新潮流。
王晴佳 ·史學理論 ·26.4萬字
麥克法蘭以最古老的現代國家英格蘭作例,通過描述英格蘭社會方方面面的獨特性,絲絲入扣地剖解開啟現代性大門的每一把鑰匙及其之間的關系。他希望這幅關于“英格蘭奇跡”的比較性畫面,可以幫助中國讀者理解西方的歷史與中國的現狀,思考如何在個人主義的現代社會解決最棘手的“社會凝聚”問題。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主編 (英)麥克法蘭主講 劉北成評議 ·史學理論 ·19.5萬字
《司馬遷與〈史記〉研究年鑒》的編纂始于2004年底。2005年8月《年鑒》2004卷出版后,得到了史記研究界的一致好評,之后每年出版一卷,對上一年《史記》研究的成果進行梳理和總結。《年鑒》2013卷基本保持了前幾卷的欄目框架和編輯體例,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補充和創新。增加了原創內容的比例,組織研究人員執筆撰寫了司馬遷研究綜述、史記研究綜述、近十年來《貨殖列傳》研究綜述等篇章,增加了歷年學術會議介紹、1949年至2004年研究著作目錄索引等內容,對1994年至2013年論文目錄進行了補遺。全書16開30萬字,集工具性、資料性、知識性為一體,分為研究綜述、考古發現與研究、版本整理與研究、著作與論文摘要、學術組織與專家、論文著作索引七個部分。
丁德科 凌朝棟 黨大恩 ·史學理論 ·17.1萬字
本書為大學歷史系史料學教材或教學參考書、考研參考書,也可供史學愛好者閱讀。內容上起有文字史料的商代,下迄鴉片戰爭前的清代前期,詳細介紹了中國古代史史料的基本知識。第一版于1981年出版,為國內第一本史料學教材;第二版于2006年出版。是史學界影響很大的一部權威教材。
陳高華 陳智超等 ·史學理論 ·43.8萬字
讀李白的詩使人感覺著:當他醉了的時候,是他清醒的時候;當他沒有醉的時候,是他糊涂的時候。杜甫是有雄心壯志的人,他總想一鳴驚人,一舉而鵬程九萬里。但這種希望,他一輩子也沒有達到。而每當李杜被同時提及,人們似乎都會發出這樣的喟嘆:李白從未老過,而杜甫卻從未年輕過。
郭沫若 ·史學理論 ·15.2萬字
本書是研究梁啟超的一部思想史著作。氏著專門探討了梁啟超啟蒙思想與明治日本之間的關系。該書史料翔實且豐富,尤其是引用大量原文資料,使得本書的論述基礎堅實有力,并且具有以往國內這方面研究所沒有的一些新的特點,有相當深度。作為國內第一部專門探討梁啟超與明治日本思想界關系的著作,該書首先對戊戌時期梁啟超的日本觀和他流亡日本初期的處境做了扼要的考察,隨后分別探討了日本明治思想家福澤諭吉、中村正直的思想對梁啟超的影響。將東亞文明意識自覺地帶到有關梁啟超與明治日本思想關系的研究之中,將會是更有思想啟發性和豐富價值的一次嘗試。
鄭匡民 ·史學理論 ·24.2萬字
何以中國?中華大地,水網縱橫,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也是文化的根脈。水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導向作用,一如水流,曲曲折折,蜿蜒堅定,可以說,中華民族發源于茲,形成于茲。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博士、新銳作家吳鵬從獨特新穎的角度,帶領讀者溯水而上,探究王朝興衰的秘密、中國歷史的走向,為我們深入理解中華文明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本書的特點是學術性與趣味性完美融合,史料豐富扎實,語言通俗易懂,融現實關懷與歷史之思于一體。我們今日所見水利、水戰的記載是否完全符合事實?中華民族如何將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融為一體?中華文明史在世界文明史中又處于什么樣的地位?作者層層追問,邏輯清晰、深入淺出地給讀者展示了水運影響下的中華文明史。
吳鵬 ·史學理論 ·22.4萬字
《外國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新論》由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原祖杰教授和呂和應副教授主編,收錄了2016年四川大學史學史與史學理論前沿論壇優秀論文,主要涉及從古希臘到20世紀西方史學各個階段的發展研究情況,整本論文集全面反映了近些年國內西方史學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原祖杰 呂和應主編 ·史學理論 ·21.5萬字
本書作者以往的研究集中在漢代政治與政治文化領域,成績斐然。近年轉向以往史學界較少涉足的兩漢魏晉宮禁制度問題,經過數年研究,仔細搜索爬梳相關史料,結合考古學界多年勘探發掘的最新資料,在典制與宮禁空間結合的層面,進行了系統深入的探討,在前人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見解。文章先后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史語所集刊》等刊物發表,得到學界的重視和好評,整體上將此項研究大大推進了一步。這項成果之所以重要,不僅對漢代歷史具有不可或缺的價值,更因為兩漢魏晉宮禁制度在此后千年不墜的王朝歷史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進而對今天的古代文學、考古、藝術等領域的研究及文化遺產的傳播,甚至對當代影視藝術作品創作,都有直接間接的關聯與現實意義。
陳蘇鎮 ·史學理論 ·20.8萬字
作為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史壇上突起的一支狂飚,“新左派”史學無疑代表了美國激進主義史學的傳統。具有強烈的史學批判精神和“自下而上”的研究取向的美國“新左派”史學家們,以變革美國社會、促進美國社會進步為旨志,對美國內政與外交均提出了猛烈的批評。他們激進的史學觀點不僅為二十世紀中期缺乏生機與活力的美國史學注入了新的激情與活力,而且成功地擴展了普通大眾對美國社會的批評,提高了人們的反思與自省的能力,極大地改變了成千上萬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后成熟起來的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觀,從而對美國史學及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徐良 ·史學理論 ·17.3萬字
孫慶偉、侯旭東、閻步克、張國剛、鄧小南、姚大力、劉志偉和楊念群等八位學者,依次對中國大的歷史時期與核心王朝的發展進程和時代特點進行綜括性的脈絡梳理和問題分析。每一時段的解析視角和關注點各不相同,或側重于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或側重于社會經濟和文化特征。每位作者對各自領域都有多年的研究積累,本書既呈現了不同作者的研究特色和講課風格,又貫穿了中國大歷史的總體進程和當下歷史研究的最新進展,實為普通讀者了解或研讀中國史不可多得的高端通識讀本。
甘陽主編 ·史學理論 ·17.6萬字
《中國社會史》本書是呂思勉先生史學論著之一。全書以農工商業、財產、錢幣等十八個講題為經,以時間為緯,對我國歷史上重要的社會經濟制度等作了深入而系統概括的論述,歷來是學習和研究中國古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參考專著。
呂思勉 ·史學理論 ·5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