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圖文并茂的方式,記載了五百多座名山、地理位置,三百多條河道的名稱、河流發源地及流向,四十多個國度以及遠方異民的習俗,一百多個神話人物,一百多種藥用動植物,四百多種神靈怪獸,并保存了大量珍貴的遠古神話傳說。本書給讀者提供了準確的注釋和譯文,并配以各個朝代精彩的插圖。原典、注釋、譯文與插圖有機結合,使讀者毫無障礙地閱讀這部經典,暢游在《山海經》的神妙世界中。
雅瑟 ·史料典籍 ·19.4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記述先秦兩漢時期的史書、記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史書、記述隋唐五代時期的史書、記述宋遼金元明清時期的史書等。
金開誠 ·史料典籍 ·3.6萬字
“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涵蓋十六朝,1362年。《資治通鑒》自成書以來便是一套了解和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經典讀物。全書按時間先后敘次史事的編年體通史,主次分明、脈絡清晰,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系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借以展示歷代君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作為歷史的借鑒,也敘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與斗爭,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主編張宏儒聘請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科院專業學者及歷史學教授精心翻譯,全新打造適合當下讀者閱讀的《白話資治通鑒》,通俗解讀,文白對照,既講管理之道,又教用人之術。
(北宋)司馬光著 張宏儒主編 ·史料典籍 ·95.9萬字
本書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按時間先后敘次史事,往往用追敘和終言的手法,說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統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內容以政治、軍事的史實為主,借以展示歷代君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作為歷史的借鑒。敘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與斗爭。
司馬光 ·史料典籍 ·11.2萬字
《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逐年記載了長達1362年的歷史。書中描繪了戰國至五代時期的歷史發展脈絡,探討了幾十個政權的盛衰之由,生動地刻畫了帝王將相們為政治國、待人處世之道,以及他們在歷史旋渦中的生死悲歡。本書在《資治通鑒》原典的基礎上,擷取其精華,解讀其精要,以期讓廣大讀者在閱讀歷史的同時有所獲。
司馬光 ·史料典籍 ·30.1萬字
1954年,中國政府開始對關押在撫順、太原兩地的1109名侵華日軍戰犯進行偵查、起訴工作,并于1956年對罪行較重的45名日本戰犯進行公開審判,由此獲取了數量龐大的口供與筆供。本書從中精選出精彩、可讀性最強的部分,單獨編輯成冊,分專題披露日本軍國主義勢力推行侵略政策,進行特務間諜活動,制造細菌武器,施放毒氣,屠殺、抓捕、奴役和毒化中國人民的滔天罪行。
張林 程軍川 ·史料典籍 ·24.2萬字
1939年起,國民黨軍統局將風景秀麗的重慶歌樂山變成了神秘的人間魔窟,設立專事關押審訊革命志士的軍統集中營。這里曾見證了無數英烈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和感天動地的故事;也記錄了徐遠舉(《紅巖》中大特務徐鵬飛的原型)、廖宗澤、周養浩、楊進興等軍統要員、大小特務、叛徒、劊子手、看守的罪惡行徑。每一個敵特、殺手、叛徒的落網,都是一個精彩紛呈的傳奇故事。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B類檔案長期以來密而不宣。70多年后的今天,隨著重慶革命烈士紀念館B類(敵特叛徒類)檔案不斷充實完整,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真實漸次浮出水面。本書首次披露有關《紅巖》神秘的B類檔案。
羅學蓬 ·史料典籍 ·22.8萬字
《中庸》乃儒家經典之一,是有關人生哲學之書,是修己用世的最高道德標準,是指導人們進行人生時間的理論教科書。中庸》的核心是中庸之道,即忠恕之道,其行為準則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從而達到“中庸”的和諧境界。
(春秋)子思 ·史料典籍 ·15.7萬字
《呂氏春秋》集合諸子百家雜而不雜之言,包羅天地古今萬物眾生之理!全書的內容以儒家、道家的理論為基礎,集合了各家之學說融于一爐,是中國漢代大統一時代前政治、軍事、哲學、謀略思想的出色總結。
(戰國)呂不韋 ·史料典籍 ·28.5萬字
本書是清朝康熙年間,浙江山陰文人吳乘權和他的朋友周之炯、周之燦合作編纂的一部中國通史讀物。吳乘權等以為《資治通鑒》“卷帙太煩,豈能一概記誦”,因此起意編一部篇幅適中繁簡適度的歷史書。《綱鑒易知錄》時間跨度從太古神話傳說時代直到明,按照確定好的體例編排好史料大綱,在“綱”下直接敘述歷代史實,在特定正統觀指導下形成連續一貫的編年時間線索,對于清代中后期的人來說,是一部相當完整且明晰易讀的中國通史。
(清)吳乘權等 ·史料典籍 ·121萬字
墨子》為戰國百家中墨家的經典。墨子提倡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對哲學、邏輯學都有研究和貢獻。此外,他在軍事學、工程學、力學、幾何學、光學上都有相當的研究和貢獻,先秦的科學技術成就大都依賴《墨子》以傳。
墨翟 ·史料典籍 ·28.3萬字
《東京夢華錄》所記大多是宋徽宗崇寧到宣和年間北宋都城東京開封的情況,大致包括這幾方面的內容:京城的外城、內城及河道橋梁、皇宮內外官署衙門的分布及位置、城內的街巷坊市、店鋪酒樓,朝廷朝會、郊祭大典,東京的民風習俗、時令節日,當時的飲食起居、歌舞百戲等等,幾乎無所不包。與同時代的畫家張擇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圖》一樣,為我們描繪了這一歷史時期居住在東京的上至王公貴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會生活、經濟文化的一部極其重要的歷史文獻。
(宋)孟元老著 李秀萍注釋 ·史料典籍 ·11.9萬字
《東京夢華錄》,宋孟元老撰。本書采用筆記形式,記錄了北宋,主要是徽宗政和、宣和年間東京汴梁的方方面面,從都城城門建制、主要河道橋梁到皇宮建筑,從皇城內外官署方位到城內主要街巷、店鋪,從朝會郊祭等朝廷大典到婚嫁產育等民間習俗,從飲食起居到歲時節令,從歌舞百戲到市井百態,幾乎無所不包,描繪了東京汴梁這座十一世紀上半葉最繁華的城市,從中可以感受到宋代繁榮的都市經濟與豐富的市井生活,是研究北宋都市經濟文化的重要歷史文獻。《東京夢華錄》作者孟元老為北宋遺民,此書撰成于南宋紹興十七年,正是北宋滅亡二十年之際,所以書中也借記敘當年盛世繁華而一抒悵恨之情,因此在南宋偏安江南一隅、繼而亡于蒙古鐵騎的特殊時代背景之下,引發亡國之人的情感共鳴,南宋中后期出現的《西湖老人繁勝錄》《都城紀勝》,以及宋亡之后追憶都城臨安的《武林舊事》《夢粱錄》等,均與其體例相承、手法相近、內容相仿,學界常將這些著作命名為“夢華體”,甚至直到晚明張岱的《陶庵夢憶》《西湖夢尋》,仍可視為《東京夢華錄》之余緒。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東京夢華錄》不失為一部開宗立派的著述。在《東京夢華錄》的“夢華體”表層敘事之下,還隱藏著孟元老二十余年目睹的徽宗朝樁樁件件歷史事件。比如描寫東京高大雄偉的城墻,隱含著徽宗采用蔡京的意見改筑外城,改太祖的曲折城墻為四面筆直,大大降低了其防御功能,靖康年間金兵攻城時,正因其筆直,一砲之下,整面城墻都搖搖欲墜。其他如在記述正旦朝會、南郊祭天等朝廷大典中,隱含著徽宗改制禮樂,新制《大晟樂》、改建新的三層祭天圜丘(青城齋宮)、頒行《政和五禮新儀》,頗有以圣君自命的意味。正是這表層與底層的敘事相結合,《東京夢華錄》探討了北宋百年繁華一旦兵火皆成夢幻的原因所在。
楊春俏譯注 ·史料典籍 ·50.5萬字
本書是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擬訂的“文史資料百部經典”之一種。記述了西安事變前張學良將軍和東北軍所經歷的重要事件。書中所收文章的作者多為東北元老,張學良的友好,東北軍的主要將領,負責外交,財經的重要官員,以及和東北軍有關的共產黨人如溥杰、何柱國、王家楨、劉翼飛、閻寶航、魏益三等。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史料典籍 ·20.5萬字
本卷包含《上諭》《諭賜祭文》《御制碑文》《國史本傳》《神道碑》《墓志銘》等。在《上諭》中,清廷蓋棺定論,評價曾國藩“學問純粹,器識宏深,秉性忠誠,持躬清正”。《國史本傳》詳述了曾國藩從道光十八年(1838年)進士進京為官到同治十一年(1872年)逝于兩江總督任上的功績,認為他“器識過人,盡瘁報國”“忠誠克效,功德在民”。《曾文正公全集》包含《首卷》一卷、《奏稿》三十卷、《十八家詩鈔》二十八卷、《經史百家雜鈔》二十六卷、《經史百家簡編》兩卷、《鳴原堂論文》兩卷、《詩集》四卷、《文集》四卷、《書札》三十三卷、《批牘》六卷、《雜著》四卷、《求闕齋讀書錄》十卷、《求闕齋日記類鈔》兩卷、《年譜》十二卷。
曾國藩 ·史料典籍 ·47.1萬字
《史記·本紀》主要寫的是帝王,幾乎每一個帝王都單獨成章,連西楚霸王項羽,雖然未正式稱帝,司馬遷也對其進行了全面的勾勒敘述,并且精彩紛呈,感人至深。這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或歷史事件,帝王的膽識和謀略,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歷史的發展演變、朝代興衰更替的軌跡。
(西漢)司馬遷 ·史料典籍 ·22.1萬字
北朝包括了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數個王朝,結束了我國從八王之亂起將近一百五十年的中原混戰的局面。后世的隋唐兩朝都是繼承了北朝,他們的開國皇帝們的祖先都是北朝名貴,并且又從軍事和政治制度等各個領域都沿襲北朝并加以更好的發展和創新。本書圍繞北朝政治與社會做了深入討論,頗具學術價值。
李憑 ·史料典籍 ·18.9萬字
法幣是國民黨政府于1935年11月4日發行的貨幣。1948年8月18日,因惡性通貨膨脹,法幣急劇貶值,國民政府又下令實行幣制改革,以金圓券取代法幣。金圓券于1948年8月19日開始發行,至1949年7月停止流通,是金融史上最短命的貨幣。與此同時,還前后發生過兩次黃金風潮案:第一次是1945年3月發生于重慶,第二次是1947年2月發生于上海,致使蔣政府內部引發了一場政潮,加速了蔣家王朝的徹底崩潰。本書所收均為當時的金融行業代表、銀行總經理、財政廳廳長、金融管理局局長及法院檢察官等根據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撰寫的回憶性文章,詳盡地記述了有關法幣、金圓券與黃金風潮的相關事件、背景及前因后果,對研究中國近代貨幣史、金融史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史料典籍 ·11萬字
本書是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擬訂的“文史資料百部經典”之一種。爆發于1919年的五四運動,作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揭開中國歷史新的一頁。本書記述了五四運動從醞釀、爆發到各地風起云涌的經過詳情,書中所收文章的作者梁實秋、許德珩、羅家倫、屈武、朱蘊山等均為五四運動的親歷者。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史料典籍 ·21.8萬字
《禮記》初時據說有一百多篇,后為漢朝學者戴德簡化為85篇,世人稱之為《大戴禮記》。在編撰過程中,我們從權威版本中篩選出極為經典、實用,且具有文學價值的28個篇章,將其編輯成冊。將每篇分為諸多小節,每個小節分為三部分:原文、注釋與譯文。整本書結構嚴謹,言簡意賅,意蘊深遠。
(漢)戴圣 ·史料典籍 ·26.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