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研究聚焦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性問題,以“應對未來老齡化高峰時期養老金缺口的政策選擇”為題,在分析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趨勢及養老金缺口現狀的基礎上,利用相關數據建立模型預測了未來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中國基本養老保險養老金的收支規模及缺口狀況,實證分析了各種解決養老金缺口的政策績效,并對應對未來養老金缺口的政策提出了針對性的觀點與建議。
王利軍 ·社會學 ·14.2萬字
本書從草地家庭經濟社會文化活動入手,向社會問題和政府管理等方面延伸,基本厘清了困擾川西北牧民定居化問題的要害,提出了加強家庭建設、提高素質教育和發展農牧業產業化等基本思路,不失為中國新時期定居化進程中的寫實力作。
文艷林 ·社會學 ·18.2萬字
《甘肅方音字匯》提供41個漢語方言的字音材料。這41個方言點包括:蘭州、紅古、永登、榆中、白銀、靖遠、天水、秦安、甘谷、武山、張家川、武威、民勤、古浪、永昌、張掖、山丹、平涼、涇川、靈臺、酒泉、敦煌、慶陽、環縣、正寧、鎮原、定西、通渭、隴西、臨洮、漳縣、隴南、文縣、宕昌、康縣、西和、臨夏市、臨夏縣、合作、舟曲、臨潭。列出北京音以資比較。全書收字1500個,用國際音標注音,按《方言調查字表》的中古音系排序,每個字的反切及音韻地位依照《古今字音對照手冊》。本書比較完整地反映了甘肅漢語方言的語音差別,是甘肅方言研究、普通話教學、公安刑偵的重要參考資料。
朱富林編著 ·語言文字 ·3.3萬字
課程是學校最核心的競爭力,是學校教育內涵的集中體現,更是提升學生素養最有力的途徑。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學著眼未來,聚焦思維與素養,關注學生的多元化、個性化發展和綜合素養的提升,積極整合資源,科學構建、研發并實施了智慧教育校本課程,取得了良好效果。該書簡要陳述了智慧課程建設的邏輯起點、初衷以及課程內容和發展過程,清晰勾畫了智慧教育校本課程的框架體系,生動闡釋課程意義。書中著重對智慧課程體系中最主要的一門課程——博物館課程建設進行了詳細介紹,深入而生動地闡述了博物館課程科學清晰的課程目標和實施路徑,系統豐富的課程構架、樣式和內容,科學多元、實操性極強的課程評價以及令人矚目的效果。學校設立了國家第一座兒童博物館,與博物館課程互為依托,積極開展博物教育,有力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書中深入闡述了兒童博物館建設理念、意義和歷程,詳細介紹了七大主題博物館的藏品和班級博物館的研究主題、陳設特點,重點陳述了兒童博物館的運營情況和博物館實踐活動及課程的開展情況,內容豐富翔實,具有極強的借鑒性,為實施博物館教育提供了優秀的樣本。
閻利娟 于明主編 ·教育 ·13.8萬字
本書既是作者主持的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研究成果,又是運用科學知識圖譜與可視化方法,形象化展示國內圖書館學情報學學科知識的發展進程與結構關系的一部學術專著。全書共分為三篇七章內容,系統闡述了科學知識圖譜的理論、方法及其在國內圖書館學、情報學領域中的實際應用,為科學知識圖譜研究的完善以及圖書館學、情報學學科的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和研究實例。本書結構合理、內容新穎、方法得當、應用面廣,具有較強的系統性、科學性和實用性,既可作為國內高等院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管理科學與工程、信息資源管理、圖書館學、情報學、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科學學等專業的參考書,也可供廣大圖書情報檔案工作者、科研人員以及管理者閱讀和使用。
肖明 ·圖書檔案 ·16.6萬字
本書所寫文字從2007年起,至2016年結束,在這十年間,作者持續在中國鄉村做田野調查,對農村變化的諸多方面有一些最直接的感悟,觀察內容比較廣泛,涉及農村家庭變化、村莊治理、基層民主和基層組織建設、土地糾紛、農田水利以及農村社會問題等諸多方面,從而可以為人們提供一面觀察鄉村中國的“多棱鏡”。文字方面,學術性與可讀性兼容,盡量做到用比較直白的話說比較學術的問題。
劉燕舞 ·社會學 ·19.6萬字
曾經,香港有這樣光輝歲月。香港工業發展在五十年代起步,當時以紡織業為龍頭企業,大部分以家庭式的山寨廠為主。六十年代發展各類不同的輕工業:如玩具、成衣、塑膠、電子等。七八十年代是工業全盛時期,后來北移,不少廠遷離工廈,再慢慢吸引了商業寫字樓、甚至現在有酒店……工廈的前世今生,其盛載的內涵從工業到創意及服務業,現更持續有機的發展,生成許許多多新生的力量進駐。本書透過訪問工廈內的不同創意單位(包括音樂演出場地、手作/設計工作室、室內滑雪場……等不同范疇),展現工廈的轉型新轉變,呈現獨特的創意全景。
蔡曉彤 林茵 黃熙麗 ·社科總論 ·5萬字
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和烏克蘭東歐轉型國家是當今世界社會經濟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農業、農民、農村問題出現較早、解決較早的地區,東歐轉型國家農村教育如何促進農村社會的綜合發展和綜合進步是本書求解的主要問題。本書重視挖掘東歐社會轉型時期健全農民教育培訓、咨詢體系和運行機制的經驗,著力考察東歐四國轉型期的政策,突出展現政策調整中的農村教育實踐,對東歐四國如何重視農村教育,實施所頒布的規劃內容,以及改革中出現的棘手問題和挑戰均有比較清楚的呈現。東歐四國的經驗對我國目前的農村教育及新農村建設無疑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烏云特娜 ·教育 ·19.6萬字
專利地圖理論與工具李紅尤建新蔣麗麗黃琴玲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注意:經管的書不加“課件下載”理工的書不加“課件下載”內容簡介專利地圖常用于競爭主體(國家地區、科研機構、公司企業等)之間的技術動態監測,是指導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高新企業進行專利戰略布局和專利技術研發的有效手段。
李紅 尤建新 蔣麗麗 黃琴玲 ·社科總論 ·12.7萬字
本書以全國116所“211工程”高校為對象,借助于2000~2015年高校與企業合作申請專利信息、學校向企業轉移專利技術信息,通過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和進行社會網絡分析,探討了中國高校技術創新溢出空間格局演變及其社會網絡關系。共八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理論基礎和文獻綜述。第三章通過主成分分析法、數據包絡分析(DEA)法,概述了高??萍紕撔掳l展狀況。第四章通過熵值法、專利計量分析法、地圖可視化分析法,研究了高校技術創新溢出空間格局演變。第五章通過社會網絡分析法、回歸分析法,研究了高校技術創新溢出社會網絡發展狀況,及其與技術創新溢出能力的作用關系。第六章通過文本分析法、典型案例分析法,研究了高校技術創新溢出的模式與機制。第七章借助回歸分析法,針對研究與實證分析的結果,提出了相應的策略建議。第八章為研究結論與展望。
李文輝 ·社會學 ·12.5萬字
現實中存在大量具有復雜特征的決策問題,鑒于傳統決策理論與方法直接解決這類問題存在困難,不妨采用一種新穎的決策分析范式,即針對復雜問題的特征和決策者的預期要求,通過提取相似案例進行分析并形成可行方案。特別是在當前大數據時代,各級政府部門和大多數企業越來越重視數據(案例)的累積與使用,這無形中為本書所提出方法的應用與推廣奠定了基礎。本書介紹了作者近年來針對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決策方法的主要研究成果。
李永海 樊治平 ·社會學 ·11.7萬字
和諧發展和跨越發展,國家綜合運用財政支出、稅收政策、國債工具、轉移支付和財政補貼等手段,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的財政優惠政策,逐步加大對西部民族地區財政投入力度,提高地區財政補助標準,促進西部民族地區經濟持續、健康、可持續發展,逐步縮小與中東部地區發展差距,收到了顯著成效。為實現國家經濟發展的長遠目標,促進地區宏觀經濟穩定發展,本書主要圍繞以下幾點:第一,西部民族地區現狀;第二,西部民族地區財政政策評價及目標模式選擇;第三,保持西部民族地區宏觀經濟穩定發展的財政政策、支持西部民族地區重點領域和產業發展的財政政策、提高西部民族地區要素資源配置效率的財政政策。通過以上三點,我們開啟了“中國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財政政策選擇”研究,力圖探索出符合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實際的路徑和辦法,以西部民族地區政府提供決策依據和政策參考。
任文 ·民族學 ·14.2萬字
本書共12章,分前后兩篇,前篇概括總結政府職能部門及群團組織的扶貧路徑與方法,包括民政、人社、教育部門、工會、殘聯、婦聯的扶貧路徑;后篇重點研究社會組織及專業社工的扶貧路徑與方法,包括扶貧對象、扶貧方法、扶貧路徑、扶貧成效以及國內外專業扶貧典型案例剖析。本書研究的主要特點,一是現有的研究建立在項目(民政部李嘉誠大愛之行項目)實踐探索基礎上,是對實踐經驗的總結;二是充分運用問卷調查法和個案訪談等實證研究方法,定性與定量研究并重;三總結國內外專業化精準扶貧的典型案例,為我國精準扶貧戰略的實施提供經驗借鑒。
董淑芬等 ·社會學 ·13.7萬字
知識資本理論是馬克思資本理論在知識經濟時代的新發展,本書以馬克思資本理論為基礎,結合當代發展實際,分析了知識資本的內涵、分類、特點、內在屬性以及運行過程,完成了對知識資本基本理論框架的構建。本書立足科研機構自身的特點,建構了適用于科研機構的知識資本測度模型并進行了實證研究,為進一步加強科研機構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可行的實證研究方法。
高暢 ·社科總論 ·8.6萬字
中英文閱讀條件下,大腦皮層的激活有哪些不同?在眼動研究中,中文的閱讀軌跡是怎樣的?英文的閱讀軌跡又有哪些不同?閱讀能力、閱讀障礙與基因有哪些關系?本書從心理生理學的角度,回答了關于早期閱讀生理機制的諸多問題。以從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腦電、眼動、基因等領域研究成果為據,揭開早期閱讀行為背后的生理發展圖景。
李文玲 舒華 ·圖書檔案 ·12.2萬字
『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單元,對未來社區的理解和試驗,是探討城市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城市化是人類發展到近現代工業化之后的必然進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化率以年均1%的速率增長,2019年末中國城鎮化率首次超過60%。在中國許多大城市,幾乎每一寸土地都經過不止一次的開發。城市的建設者和研究者們需要重新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式。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單元,對未來社區的理解和試驗,是探討城市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本書通過實地調研分析國內外多個國家的城市更新案例,梳理城鄉規劃學者、建筑設計師、社區經營者等群體的觀點與洞察,尋找未來社區的中國模式。
城市中國著 崔國主筆 ·社會學 ·8.9萬字
大學畢業生就業難一直備受關注,隨著我國畢業生規模屢創新高,“史上最難就業季”頻現,大學畢業生就業難成為常態,結構性失業和摩擦性失業并存。學術界從微觀上解釋大學畢業生失業問題的重要觀點之一是大學生就業期望偏高,但既有研究很少考察大學畢業工資期望偏高也即保留工資落差對于對工作搜尋時間或失業持續時間、工作轉換和首職持續時間的影響,還未形成系統化研究,不利于大學畢業生就業和職業發展問題的深入探索和解決。因此,本書旨在系統考察工資期望落差對大學畢業生就業及職業發展的影響。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術路線,按照理論研究、實證研究和對策研究的順序展開,主要內容分為七章。
譚遠發 ·社科總論 ·9.3萬字
本書對繳費率、替代率、退休年齡等養老資源供需參數指標進行系統梳理和分析,并對養老保險制度運行過程中的養老保險制度不完善、參量指標設置不規范、運行理念缺乏整體性和統籌性以及投資環境不利于養老基金保值增值等問題做出基本判斷。通過分析養老資源供需動態平衡運行機理,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數學模型,模擬不同參量條件下的養老資源供需平衡效果,進而提出養老資源供需動態平衡實現路徑。
胡耀嶺 劉娜娜 王媛 ·社會學 ·14.8萬字
《遇見特殊需要學生》是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特殊教育研究指導中心為了支持融合教育的深入推進而精心組織專業研究人員和基層實踐工作者,經由選題、編寫、審議、修改之后形成的一個為普通教育學校和教師全面介紹背景融合教育支持服務資源的指南。
孫穎主編 朱振云副主編 ·教育 ·14.1萬字
殘疾人事業的發展藍圖已經繪就,要把藍圖變為現實,需要我們進行不懈的努力。我們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以釘釘子精神推進各項工作,團結帶領廣大殘疾人共同參與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來,共同投身到湖北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中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為譜寫新時代湖北殘疾人事業發展新篇章而努力奮斗。
湖北省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會 ·人類學 ·18.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