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從秋天到春天,在英格蘭東部一片平坦的濕地上,J.A.貝克追逐著游隼的身影。他沉迷其間,癡癡地追隨這種鳥,觀察它們——在天空中,在地面上,追逐、捕殺、進食、休憩……在日復一日的追逐中,他作為人類的意識逐漸消融,無可避免地被一種鷹的意識所取代……這并不是一本關于觀鳥的書,它是一本關于如何成為一只鷹的書。關于一個人,渴望成為人以外的存在。
(英)J.A.貝克 ·外國隨筆 ·12.4萬字
本書是梭羅的最后力作,是他傾注其生命最后十年的全部心血,陸續寫成的一組有關野果的散文。與《瓦爾登湖》中的哲人不同,在本書中,梭羅就像一位和藹可親、知識豐富的游伴和植物學老師,他滿懷對大自然的神圣摯愛,以其仔細考察野外行程為線索,娓娓動聽地詳細描述了各類野果在北美地區的分布狀況,它們的花期、結果的具體時段和各自形態等生命藝術,以及當地各類昆蟲、鳥獸(如各種鳥、黑熊、松鼠、牛羊等)與之的自然關系。讓人感到身邊一切草木的和諧、可愛和寶貴,各類生命間的相互依賴、相互扶持的重要。
(美)亨利·梭羅 ·外國隨筆 ·14.4萬字
《陰翳禮贊》是日本家喻戶曉的作家谷崎潤一郎隨筆集,收錄《陰翳禮贊》《懶惰之說》《回憶兒時味道》等十一篇經典代表作品,濃縮了谷崎潤一郎對東方美學的精妙見解,任何一種小物件在他筆下都顯得趣味橫生。谷崎潤一郎從隨處可見的生活物件出發,娓娓道出建筑、家居、器具、茶道、飲食、身體、戀愛、戲劇等的獨特魅力,以優雅素樸的語言,揭示日式美學精髓,在細碎的日常中發現美,探索治愈人心的力量,帶您感悟世間的美好與從容。
(日)谷崎潤一郎 ·外國隨筆 ·14.1萬字
一位飛行員被困沙漠,遇見了來自B-612星的小王子。在他們相處的八天里,飛行員一邊修理飛機,一邊聽小王子講述了他在不同星球旅行的見聞。小王子在地球遇到了玫瑰花和狐貍,由此思念起自己星球上那朵珍貴的玫瑰花,最終離開了地球?!缎⊥踝印肥且粍t詩意而富有哲理的童話,迄今已被譯為三百多種語言,打動了全世界無數讀者,多次被改編為戲劇、影視作品。
圣·埃克蘇佩里 ·外國隨筆 ·4.8萬字
本書精選編錄了北大路魯山人關于談吃論食、制陶做瓷、揮灑潑墨的文字,體現出他對美的感悟之細致、精致和巧致。“美”是北大路魯山人的人生信條,他將一切都投入進去,和美一決高下。他的名言是“餐具是料理的衣服”,表現出對美食和陶器的追求,這也使得他成為日本料理的代名詞和一代陶藝大家。北大路魯山人的文字讀起來令人酣暢淋漓,讓人會心一笑的同時,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學,獲得啟示,點亮生命的意義。
(日)北大路魯山人 ·外國隨筆 ·10.5萬字
《陰翳禮贊》是日本唯美派大師谷崎潤一郎的代表作,收錄了《陰翳禮贊》、《懶惰說》、《戀愛與色情》、《回憶少年時代的食物》等11篇隨筆,是谷崎潤一郎的經典隨筆集。作者從看似平凡、習以為常的事物中提取對藝術和生活的感動,并以獨特的觀點進行細致、真切的表達,讓我們發現生活細節中的陰翳之美。不管是一幢普通的建筑物,還是去過的某個餐廳,甚至是家里的廁所,谷崎潤一郎都從美的角度與你娓娓道來。
(日)谷崎潤一郎 ·外國隨筆 ·12.4萬字
蒙田是第一位敢于大膽剖析自我的哲學家,很多觀念都遠遠超出了他所處的時代,就像一位活在16世紀的現代人。他對歷史信手拈來,顯示出驚人的閱讀量;文字不拘一格,只寫心中所想。本書蒙田的三卷《隨筆集》中精選了十二篇,主題集中,話題廣泛,包含剖析自身缺點、抵制生活陋習、培養高尚友誼,尋找個人的讀書方法,等等。蒙田以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既要勇敢暴露真實的自我,也要觀察時代、人性的變化,時時警醒自己。
(法)蒙田 ·外國隨筆 ·5.5萬字
那些你以為不會發生的事,最后一一在你身上發生了。你問自己:還剩多少個早晨?一扇門已關上。另一扇門已打開。你已經進入生命的冬天。在生命的第六十三個冬天,一個幾乎沒有太陽、多風多雨的寒冬,保羅·奧斯特坐在桌前,寫了一部關于身體的個人史和回憶錄,儼然一次穿越冬季之旅。在三十年前的《孤獨及其所創造的》中,奧斯特以感人的筆觸反思了孤獨、父性與寫作者的意識,而《冬日筆記》是更為坦誠的自我剖白和省思,他將六十多年人生中快樂、痛苦的身體記憶,復雜、深沉的情感欲望,與父母之間的羈絆,包括那些最脆弱的時刻,毫不掩飾地和盤托出,試圖在記憶的溝壑深處再次尋覓獨特、閃光的瞬間。
(美)保羅·奧斯特 ·外國隨筆 ·10.3萬字
《石天金山》以1877年昆士蘭北部的“淘金熱”為背景,揭開漸漸被人們遺忘的澳大利亞黑暗歷史的一頁。1877年,年僅20歲的來悅和妹妹梅鶯為償還父債,遠涉重洋,來到澳大利亞淘金。然而,來悅兄妹在傳說中俯拾皆是黃金的澳大利亞,不但夢境被徹底打碎,而且遭受了從未體驗過的種族主義殘酷的迫害。來悅和梅鶯從踏上那塊全然陌生的土地起,便后悔不迭,寄希望于攢夠回家的路費,盡快回到祖國。哥哥來悅為白人牧場主放羊,在用生命換來的血汗錢被白人牧工搶走后,孤獨絕望,神情恍惚,在叢林中上吊自盡。妹妹梅鶯,女扮男裝改名為鶯,在當地一家商店找到了工作,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與屈辱。在無邊的黑暗與絕望中,她與梅敦小鎮一位給妓女索菲當仆人的白人姑娘梅里姆產生了刻骨銘心的畸形戀情,并因此引來殺身之禍。最終在族人的幫助下,死里逃生,趁茫茫夜色,流亡到海濱小鎮庫克敦,終于踏上還鄉的漫漫征程。這部小說從一個邊緣女性人物的視角出發,書寫了19世紀末澳大利亞淘金熱時期華人移民、原住民和英國人之間的文化沖突,探討了種族主義、殖民主義、性別、認同等主題,所有這些也都是當今的熱點話題。
(澳)米蘭迪·里沃 ·外國隨筆 ·13.1萬字
瑞士作家約翰娜·施皮里筆下的主人公海蒂是一個長著一頭黑色卷發、活潑開朗的小姑娘,她的名字家喻戶曉,被稱為瑞士“第一公民”,正是她讓許多人對這個位于阿爾卑斯山腳下的美麗國度心生向往。一百多年來,海蒂的故事長盛不衰,她那體現著真善美的人格魅力和阿爾卑斯山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讓《海蒂》這本書成為世界兒童文學的經典。
(瑞士)約翰娜·施皮里 ·外國隨筆 ·4.7萬字
本書稿是在博士論文基礎上編撰而成的。共五章:“消費性記憶”生成語境考察“消費性記憶”美學特征的批判性分析“邊緣”:當下文學記憶對象的主體多元化傾向從生存美學維度看“積淀性記憶”的理論建構“積淀性記憶”在危機中再造。以“生存美學”為內在邏輯思路,對理想中的“積淀性記憶”進行系統的理論建構?!跋M性記憶”與“積淀性記憶”之間的博弈,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當代文學。“消費性記憶”的影響日漸趨大,已預兆著“記憶危機”的出現。在解決“記憶危機”這個問題上,應從“生存美學”角度來探詢“積淀性記憶”的再造之路。記憶主體作家應自覺地抑制消費欲望、含茹歷史意識、追尋詩意棲居的生活方式,以及模鑄理想人格等,最終以深邃的“思想力量”來重現文學往日的輝煌。
沙家強 ·外國隨筆 ·16.9萬字
杰夫·戴爾在本書中對旅行、無意識,以及我們從外部審視自身時所發出的疑問進行了書寫。他向我們展示了一系列奇妙的冒險與朝圣之旅。從法屬波利尼西亞到挪威最北部,他的足跡遍布全球。在他的整個探險過程中——與北京故宮一位實際上并不是導游的“導游”,與美國新墨西哥州的一位朋友,與在白沙監獄附近搭便車的陌生人,與在洛杉磯的美國爵士樂手唐·切利(或者僅僅是一張他的照片),作者繼續著對世界未盡的探索——他究竟在尋找什么?連他自己也未必知道。杰夫·戴爾試圖弄清楚,某個特定的地域與景觀究竟代表了什么,它們想要告訴世人什么,我們又從中得到了什么……
(英)杰夫·戴爾 ·外國隨筆 ·11.2萬字
本書是著名翻譯家王志沖譯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全集之一,收入作者從約1915年寫給父親的信起,至1936年12月14日最后一封信止,包括電報共計636封,約80萬字。通過一封封信件,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個對人真誠熱情、親切幽默,對創作認真謙虛、一絲不茍,對生命充滿無限熱愛的堅定、頑強的無產階級戰士。這六百多封書信生動地勾畫出作者坎坷而光輝的一生,是作者自傳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蘇)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 ·外國隨筆 ·15.5萬字
本書是托尼·朱特罹患“漸凍人癥”后口述的回憶錄,也是朱特僅有的談論自己的作品。在一個個無法動彈的寂靜黑夜里,朱特以空間為線索搜索、整理了過往的記憶,筑成了一棟“記憶小屋”。他坦言,病中的寫作基本上來自對記憶小屋的夜訪。他有時關注小事,描寫祖母的猶太料理、倫敦的綠線巴士、瑞士的小火車。有時放眼大千,論及西歐戰后一代鬧劇式的運動,時代的思想禁錮,以及自己對社會的觀察與參與。這些文字在動人與銳利、私人性與公共性、具體發生的歷史與身處其中的個體感受之間穿梭,追索的既是一個歷史學家的人生歷程,也是20世紀的復雜歷史?!巴心帷ぶ焯刈髌贰毕盗羞€包括《戰后歐洲史》《沉疴遍地》《論歐洲》《思慮20世紀:托尼·朱特思想自傳》《責任的重負:布魯姆、加繆、阿隆和法國的20世紀》《未竟的往昔:法國知識分子,1944—1956》《事實改變之后》《重估價值》(新版待出)等。
(美)托尼·朱特 ·外國隨筆 ·10.6萬字
俄羅斯著名作家普里什文(1873—1954)是歌唱大自然的詩人和哲人。他筆下的大自然,生機勃勃,色彩斑斕,妙趣橫生,充滿令人心曠神怡的詩意和哲理。他的抒情作品清麗流暢,意境雋永,蘊含著一種音樂的韻律,令人讀來愛不釋手?!讹w鳥不驚的地方》寫于1906年,是他的成名作,是有點盧梭式傷感意味的、關于俄羅斯20世紀初北方生活的隨筆。敘述者走過的是這樣的地方:分裂時期出現許多古老信徒派信徒的維格地區,他們是在19世紀中葉被尼古拉一世驅散的?!斑@里尚遺留著未被奴役毀壞的人民的純潔的心靈?!彼麄兗儤?、直率、親切、殷勤,既可愛又天真。但在這部作品中有某種東西:材料的選擇、語言、語調,被十分小心地擺放的敘述者的位置:既不完全偏離敘述對象,也不讓敘述者遮擋了它們,思想則常常被牢牢控制在所要敘述的事物之下,文字簡潔、“干松”、像火藥一樣易于爆炸,這些都使得這部作品接近于“高級文學”。
(俄羅斯)普里什文 ·外國隨筆 ·12.5萬字
這是一部探討女性意識和女權思想的作品,從古至今歐洲婦女的地位低下,在伍爾夫時代,對婦女的偏見以及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已經在逐漸減弱。同時,她堅持認為,要實現真正的男女平等,未來的路依舊很遙遠。據此,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個女人要想寫小說必須有錢,還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
(英)弗吉尼亞·伍爾夫 ·外國隨筆 ·7.3萬字
樸趾源(1937-1805),字仲美,號燕巖,18世紀朝鮮社會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也是朝鮮實學派文人的代表。樸趾源的文學創作深受中國的影響,從中國的文學典籍到中國的文化藝術都是樸趾源極為關注的對象,同時這些內容也在其文學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跡。本課題在跨學科研究與比較文學研究的基礎之上,對樸趾源文學與中國文學之間的關聯,樸趾源對中國文學的認識與接收,以及樸趾源文學所獨具特色的創作風格進行了系統的梳理與研究。同時,從跨文化傳播的角度進一步闡述中國文學對朝鮮文學的發展所起到的重要推動作用。從樸趾源的文學思想到創作理論,再到具體的文學創作,每一部分都結合中國的文學與文化進行比較分析。
陳冰冰 ·外國隨筆 ·18.2萬字
女主人公奧狄芭是一位20世紀美國典型的家庭主婦,一次聚餐回到家后,她發現自己已被她的已故情人、加利福尼亞房地產巨頭皮爾斯提名為遺囑執行人。于是奧狄芭離開洛杉磯赴皮爾斯的“大本營”——圣納西索進行遺產調查事宜。調查過程中的許多發現,都毫無例外地指向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地下郵政系統——特里斯特羅。在對這個組織的一系列調查中,她好像一直在接近真相,答案卻又似是而非。紛繁雜亂的線索使奧狄芭陷入迷茫,她無法確定是否真的存在“特里斯特羅”,她或許只是皮爾斯設置的騙局受害者,又或者一切都是她自己的瘋狂幻覺。作為“第四十九批拍賣品”進行拍賣的一組郵票,似乎成為解開特里斯特羅之謎的關鍵。小說通過迷宮式的敘事和對熵增理論、測不準原理的借用,描繪了美國光怪陸離的社會全景,道出了在無序、空虛、沒有確定性的現代社會中人類的尷尬處境,展現了鬼才品欽詭譎的視角及其對雜糅、戲仿等藝術手法的嫻熟運用。
(美)托馬斯·品欽 ·外國隨筆 ·9萬字
《瓦爾登湖》以春天開始,歷經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又以春天結束,這正是一個生命的輪回。在那木屋里,那湖光山色中,他觀察著,傾聽著,感受著,沉思著,并且夢想著。他通過自己的生活實驗,告訴世人不要因紛繁復雜的生活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義。他認為人們只有淳樸地生活,才能摒棄內心的焦慮,才能享受到內心的平靜、輕松和愉悅。不得不提的是,盡管當時中西文化交流匱乏,梭羅卻翻譯閱讀了不少儒學著作,并將對儒家思想的理解融入了自己的思想中,因此他的作品中也散發著中國古典文學特有的氣質。
(美)梭羅 ·外國隨筆 ·17.2萬字
新井一二三,日本東京人。她用中文創作,寫時差一小時的日本種種。寫土生土長的東京家鄉,寫一切可愛的日本人。她用母語日文創作,寫對中文著迷,好像談戀愛。寫中文生活的魅力無窮。她開始中文教學,要把對中文的熱情,繼續發揚起來。她和先生都是專職創作者,一人寫鬼怪小說,一人寫散文。
(日)新井一二三 ·外國隨筆 ·6.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