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世界不曾虧待每一個努力的人》講述了在奮斗的路上,生活是公平的。它不看容貌和出身,也不問金錢和地位,它只認人們付出的辛苦與智慧。能夠笑著走到很后的贏家,必定是抓住每一段時光努力奮斗的人。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不努力,誰也給不了你想要的生活。今天的努力是幸運的伏筆,當下的付出是明日的花開。越努力,才會越幸運。你給世界一個什么樣的姿態,世界就會還你一個什么樣的人生!
宿文淵編著 ·現當代隨筆 ·10.4萬字
《世相中國》是人民日報社上海分社副社長、高級編輯李泓冰發表于《新民晚報》上的專欄文章選集,刊發時的專欄名為“余燼錄”。自云“余燼”,是自謙語,也可理解為有意區別于宏大敘事的另一種寫作姿態和寫作方式,體現了作為一個新聞從業者,始終對社會變革有最密切的關切,對人間世相保持冷靜的省思和追問。《世相中國》全書分為吾土、吾民、吾道、吾文四輯,所收錄的文章以時事社評為主,話題兼及文化、政治、經濟、社會、城市、教育諸方面,筆調聲情并茂、議論針砭時弊、文風酣暢淋漓,體現了相當的思想深度和優秀的文字表現力,顯示出作者敏銳多變的觀察和視角,以及鐵肩擔道義的家國情懷。
李泓冰 ·現當代隨筆 ·16.8萬字
作者曾游學英國、日本、美國,經歷頗豐。在游學美國期間,萌發了記錄下所經歷的、所感悟的想法,于是有了這本《白米洋面:美媽攜子游學記》。本書共有65篇文章,分四部分,美國游學記、Homestay見聞錄、Lake美國求學記,以及日本再游篇。全書既可以說是散文隨筆,也可是稱之為海外游記,是作者經歷真實記錄。記錄了作者母子二人在異國他鄉生活點滴,所見所聞,民風民情,尤其突出文化交流、文化互通的重要意義。
王紅英 ·現當代隨筆 ·14.6萬字
本書共由五十篇散文組成,是一本探索親情、愛情、友情的情感類文集,書中寫祖母的衰老和隔代的情感,父親深沉的愛,對母親的憐惜與體恤,對弟弟的歉疚;寫交友的法則,大學高中友誼,朋友的故事;寫愛情的缺憾,回憶里的故事,喜歡和愛的區別。有真實的故事,有獨到的議論,寫盡纏綿不舍和絕然虛無,文風深邃、溫暖、幽微,文筆真實,充滿了真情實感,感人至深,社會世相,人物百態,唯美愛情,浪漫傳奇,或多或少蘊含著某些哲理,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本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陶冶情操,鼓勵斗志。
劉應 ·現當代隨筆 ·12.3萬字
腦洞大開的宅家感悟,層層解剖家用電器的肌理和骨骼,透析家居空間的文明結構。在物的世界,開啟對物的全新思考。如何理解和想象默默陪伴我們的家用電器?用思辨視角審視個體經驗,用詩性語言重建尋常生活。拆散“理論文本”的銅墻鐵壁,鑄成端得起放得下的鍋碗瓢盆。呼喚已久的經典再版。知名學者、清華大學教授汪民安探討家居空間與家用電器的隨筆集全新上市。本書初版自2015年上市后,一度成為一書難求的熱門經典,并在社交平臺上引發廣泛關注與討論。本書英文版于2017年由英國著名學術出版社Routledge出版。
汪民安 ·現當代隨筆 ·9.1萬字
《走近大師:12位科學家的美麗人生》并非完整的人物傳記,而是重在介紹可供讀者借鑒的大師成才之路;《走近大師:12位科學家的美麗人生》也不是普及大師們所掌握的艱深難懂的知識,而是描繪他們那令人景仰的品格風范。這是一位數學家寫的一本散文集,講述了12位科學與教育大師的真實而又鮮為人知的美麗人生。他們都是卓有貢獻的出類拔萃的人才。今人正在享用他們的科學文化成果,應該認識并且走近他們。《走近大師:12位科學家的美麗人生》的主人公個個光彩照人,成就非凡,卻也曾經歷坎坷。他們之中有作者的師長、朋友。作者對自己筆下的人物飽含深情,更兼美的文筆。文章寫得感人肺腑,每篇故事都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啟迪性與普適性,具有很強的可讀性。無論為人師者或莘莘學子,都將在閱讀《走近大師:12位科學家的美麗人生》時獲得樂趣與激勵。
袁傳寬 ·現當代隨筆 ·18.7萬字
微如塵,輕如塵,浮如塵,飄如塵——這本書關注的是如塵的人與物以及他們的際遇。那些卑微的人與物、那些在潮流一樣的奔跑中的停滯者和逆行者,他們在從生到死的旅途中所遭遇的跌宕、輾轉、悲欣、憂懼、困惑、無助,固然是他們自己的命運,但也不可否認,“他們”亦是無數個“我們”。作者以親歷者、旁觀者乃至拾遺者的身份,于細致審視和剔除中,延伸著語言的觸角,意在從細微之處觸摸人性的善與惡、命運的喜與悲,雖然所述皆是大時代里的卑微小事,但卻賦予這些小事不尋常的光芒。虛構和非虛構的交互運用產生的張力構建了這本書內在的世界,敘事性元素的加強使得底層的艱困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另外,詩性元素的介入也使兩種文體間建立起了一種互援性關系,使語言更具彈性和美感。
劉星元 ·現當代隨筆 ·15.4萬字
一枚陀螺的勇氣,源自它所經歷的疼痛;同樣,它的釋然,也來自對過往深切的理解和深情的擁抱。讓我們和作者共同回憶故鄉與親人。
韓浩月 ·現當代隨筆 ·1.1萬字
阿來散文精選。阿來,當代中年作家,藏族主要作品有詩集《棱磨河》,小說集《舊年的血跡》、《月光下的銀匠》,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空山》,長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階梯》,散文集《就這樣日益在豐盈》。《塵埃落定》,1988年3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2000年榮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本書系“中華散文珍藏版”從書中的一本。
阿來 ·現當代隨筆 ·13.1萬字
本書講述在新疆緩慢而溫和的生活。守在一條河邊,約會二十四節氣。穿過尋常巷陌,細品人間滋味。在人生的中途,遠遠眺望。全書充滿濃郁的人間滋味,細數尋常生活中細碎的美好,與讀者分享簡單平實的快樂。
蔡立鵬 ·現當代隨筆 ·13.8萬字
著名學者、文化名家趙珩先生精選近作34篇,輯成隨筆集《留作他年記事珠》。趙珩先生秉承其一貫的樸實、真誠的風格,以其深厚的文化積淀和經年的生活感悟,為讀者呈現了充滿歷史和文化底蘊的豐盈的精神世界。全書分四輯,第一輯“文化”體現了作者對文化及與文化相關的現象、事物的獨到思考;第二輯“故人”則是對幾位故人如馬連良、張伯駒、劉宗漢等的獨家記憶;第三輯“北京”所錄文章皆與北京相關,從多個角度寫出了作者與北京城一生的羈絆;第四輯“百戲”則通古博今,將古今諸多體育運動如游泳、賽馬、擊劍、射箭等進行對比,在碰撞中彰顯趣味,也挖掘出體育運動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對今天的價值。“預知往日難回首,留作他年記事珠。”靜聽趙珩先生講文化、憶故人、說北京、聊百戲,淡寫歲月,靜守時光……
趙珩 ·現當代隨筆 ·12.6萬字
本書是關于鄉野草木主題的散文集。每一種草木在作者的生命體驗中都如同一首古老的民謠,歌唱著動人的生命之歌。
傅菲 ·現當代隨筆 ·1.4萬字
多年以來,當腦海中跳出“紅河”這兩個字,我就會想起兩個紅河人:段落和盧澤。1991年秋天,我從昭通調到昆明的一家建筑公司工作,盧澤是我的同事,有一段時間,我們還同住一間宿舍。企業不景氣,后來我們都作鳥獸散。為了謀生,他重返紅河,搞工程監理。
段落 ·現當代隨筆 ·11.4萬字
本書十五章,電影,底線,救贖,租房,窄門,復活,奇道,求助,命運,明星,審判,回憶,歸路,撒野,書魂十五個故事,十五個領悟。
趙祥亦 ·現當代隨筆 ·8.9萬字
《郁達夫談旅行》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郁達夫的游記散文集。郁達夫在創作了諸多在文學史上極其重要的小說、散文作品之外,還留下了大量的游記性文字,他的足跡幾乎走遍了祖國南北的山水、城市,乃至東南亞地區,在本書中也能看到相應的文字。這些游記作品中許多也早已成為了名作,比如《感傷的行旅》《釣臺的春晝》《北平的四季》等,也都收錄在《郁達夫談旅行》一書中。郁達夫式的優雅與感傷,在這些游記作品中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郁達夫 ·現當代隨筆 ·13.2萬字
獨一無二的經典文學作品閱讀指南,世界華文文學獎得主西西的私人書單。打開這本無限之書,你可以停留在任何一頁上。這是一冊很個人的閱讀筆記,如同馬可·波羅向忽必烈描述自己游歷過的奇異城市一樣,西西用比譯文更流暢的語言重述了當代外國文學中打動人心的故事,向我們介紹她喜歡的略薩、卡爾維諾、馬爾克斯、博爾赫斯、格拉斯、杜拉斯、卡彭鐵爾、阿斯圖里亞斯、魯爾福、馮內古特……
西西 ·現當代隨筆 ·10.9萬字
在城市興起的時代背景之下,深處秦嶺山中的古老商州是一片被遺忘的土地,“攆不上時代的步伐。”賈平凹說,“商州到底過去是什么樣子,這么多年來又是什么樣子,而現在又是什么樣子,這已經成了極需要向外面世界披露的問題,所以,這也就是我寫這本小書的目的”。《商州初錄》寫于1983年,共收錄散文14篇,寫人記事、繪景抒情,各有側重,力圖向讀者描繪出一個較為完整的“商州世界”。《商州又錄》是《商州初錄》的續作,用十一段類似散文札記的文字將商州春夏秋冬的四季風物、風俗掌故連綴成篇,形成一派商州鄉土風景畫。《商州再錄》是“商州三錄”的完結篇,撰寫形式與《商州初錄》相似,卻更加注重人和事的歷史性與傳奇性。其收錄的文章篇目雖較《商州初錄》少,但每一篇的篇幅容量卻大為增加。作者以故鄉代言者的身份,謳歌故鄉商州世外桃源般的美麗與淳樸,表現出對故鄉田園牧歌式生活的贊美與紀念。
賈平凹 ·現當代隨筆 ·12.9萬字
第二天一早,我們步行來到山腳下。在纜車站,導游問我們爬山還是乘車,我說今天本來就是來爬山的,乘纜車的不是好漢!大家同意了。我感覺空氣是那么新鮮,陽光那么明媚,抬頭一看,山上一片蔥綠。我恨不得一下子爬到山頂。我仿佛像籠中的小鳥獲得了自由,一下在沖到很前面,比導游還快很多。去年暑假,我們全家去三清山玩。
劉燁 ·現當代隨筆 ·17萬字
本書稿是一部散文集,是作者對父親生平事跡的回憶。全書稿共三篇長文,對其父的生平,對其父生前對事業的堅守和付出和其父生前生活中的平凡往事分別進行了記述。書稿情感真摯,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對父親深厚的感情,讀之令人動容。書稿行文流暢通順,遣詞造句表現出作者一定的寫作功力。書稿中對父親作為教師教書育人和作為鄉村醫生治病救人,分別予以了描寫,展現出父親崇高的職業操守和人格魅力。書稿中,對其父親在中醫造詣和傳統對聯、韻文創作方面進行了詳細描寫,展示出其父別樣的人生志趣和淡薄的人生態度。
謝欣 ·現當代隨筆 ·2.1萬字
本書首先是一部半自傳式的作品,用詩歌濃縮了作者二十多年的生命紀錄;此外,這本書的重要精神實質,是對“人”的深度關懷。無論是寫弱勢群體,寫社會的各個側面,還是對歷史的想象、對哲學和信仰的思考,都是如此。作品沒有按時間排序,只是大致按內容分列。語言比較通俗、流暢,讀起來有韻味,有深度、有力度,雖然沒有高級的文學技巧,但在思想上頗為豐厚。
吳先鴻 ·現當代隨筆 ·5.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