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美女梳頭》以故土、親人為寫作的血脈和根,書中的“故鄉”,不再是地理上的概念,而是過往生活的心靈印跡和情感意象。作者用文字撿拾和打磨那些有意味的歲月印痕和生活碎片,尋找生活本身的書寫意義。全書分為“戀戀風塵”“故鄉風水”“且聽風吟”“一竿風月”四輯。
李業康 ·現當代隨筆 ·9.1萬字
本書以歷史和審美的眼光,細細刻畫了燕園的湖光塔影、建筑園林、名勝古跡、碑刻雕像與古樹名木,每一處景致必然有一段或沉重或有趣或給人以啟迪的小故事,使人不僅身臨其境,更玩味良久;在刻繪燕園幽美風光的同時,也深刻地揭示了其中所蘊藏的歷史與精神內涵。只有熟悉風物景觀背后的故事,把北大(包括燕京大學及西南聯大)的歷史、深厚的人文底蘊與風物景觀結合在一起,才更能品味出北京大學的魅力所在。
肖東發 楊虎 ·現當代隨筆 ·18.7萬字
《自己的園地》是周作人學術性散文集,主要闡述周作人自己是對文藝的解讀和態度,可以看成是一部文學批評文集,也是周作人極少展現的犀利尖銳的一面。《自己的園地》中收錄的多為山水小品和隨筆,有些散文對藝術的見解也十分獨到,不僅討論了國外優秀文學的創作理念,還對比研究了國內文學創作的不足之處,態度鮮明,言辭懇切,而在表達形式上則延續了他一貫散淡平和的文風。
周作人 ·現當代隨筆 ·9.3萬字
紅塵流年,萬物有情,點點歡喜,點點感動,總會讓平淡的日子生出花來,所有的遇見,皆是今生最美的相遇。
三月娥子 ·現當代隨筆 ·9萬字
《愛是一種好得不得了的“病毒”》專注對“真愛”的討論。從“小女孩純純的愛”,到“愛要怎么說出口”,到“如何得到他的愛”以及“你好初戀”等七個篇章,蔡瀾以豁達的“過來人”的身份,幫年輕人解決在初戀之路上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大麻煩”。《忘不了,是因為你不想忘》專注對“情感糾葛”的紓解。在“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三角戀、多角戀”“分手快樂”及“生活瑣事”等七個章節中,蔡瀾凸顯其殺伐決斷的個性,敢愛敢恨。他鼓勵年輕人積極面對戀愛與生活,在失敗中學習、成長。“把痛苦建筑在發憤學習上,念書念到忘我的狀態,是打敗經驗的最佳方法。”
蔡瀾 ·現當代隨筆 ·14.4萬字
在散文集《遇見》中,作者以質樸生動的文字,書寫自己從少年到青年、從軍人到作家、從編劇到制片人的經歷,講述不同年代的那些人、那些事,感喟時代變遷,捕捉人性美好。《遇見》以散文為橋梁,直抵“金牌編劇”的內心,其堅韌質樸、赤誠溫暖,一如他的文字。沒有宏大敘事,只有屬于個人的生命記憶。
石鐘山 ·現當代隨筆 ·10.8萬字
劉同2022全新作品,書寫23個療愈心靈的故事,暗處亦有光亮,深夜亦可療傷。在本書中,劉同用120%的真誠,記錄了人生中狼狽、尷尬、不想面對的23個深夜時刻,也同時記錄了身邊人一次次鼓舞自己的23個煙火瞬間。每個人都會經歷那種深夜難熬、白日難眠的日子。但要知道,人生不光只有白天或艷陽,也有深夜與煙火。縱有起落,沖要沖得無畏,喪要喪得熱烈!祝你深夜快樂。劉同想對讀者說的話——為什么書名叫《想為你的深夜放一束煙火》?寫這本書時都在深夜,常常寫完一個故事,自己也被治愈了。
劉同 ·現當代隨筆 ·11.3萬字
訪美的一位中國女作家在紐約街頭遇著一位賣花的老太太。這位老太太穿著相當破舊,身體看上去也很虛弱,但臉上卻是祥和高興的神情。女作家挑了一朵花說:“你看起來很樂觀。”“為什么不呢?一切都這么美好。”“對煩惱,你倒真能看得開。”女作家隨口說了一句。老太太的回答令女作家大吃一驚:“耶酥在星期五被釘上十字架時,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三天后就是復活節。所以,當我遇到不幸時,就會等待三天,一切就恢復正常了。”
劉燁 ·現當代隨筆 ·16.1萬字
《寫給未來的你》是張梅的一本散文集,收錄作者多年的生活與感悟。其中文章《寫給未來的你》一文奉為經典,在網絡上廣泛流傳,在《為你讀詩》被李彥宏、李靜等人傾情朗誦過,甚至許多人認為是余光中所作。作者的文字細膩樸實,或描寫現實或追憶過去,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是一幅廣東生活的或畫卷。
張梅 ·現當代隨筆 ·9.8萬字
我們生在客觀世界活在主觀世界,我們從沒想過會這么久不需要見面,像兩個在對方生命中都可有可無的人。長時間以來日子都過得不悲不喜,沒有什么值得開懷大笑的事,也沒發生任何撕心裂肺的事,心情就像一潭死水,沒有一絲漣漪。她不喜歡車站和機場,因為在她的生命里,這似乎總是意味著離別。她跟很多人在車站或機場互相告別過并相約著下一次相見,但很多時候,那些告別都成了和對方見的最后一面,相忘于江湖比相互懷念更輕松。
吳雅萍 ·現當代隨筆 ·6.1萬字
究竟什么是小說?如何閱讀小說?怎樣創作一篇小說?《小說稗類》是作家張大春的小說美學觀書寫。28篇文章,解析小說的體系、起源、修辭、因果、指涉等,構成小說創作的完整譜系。自由不拘的小說美學觀寫作,一覽中外小說經典的技藝魅力。書中時常可見張大春寫小說時的切身體悟,為小說創作者提供了一條抵達小說秘境的通道,同時也是一本有趣的小說閱讀指南。在張大春看來,小說不預設目的,“不解決人生那些重大問題,也不減少它們”,它只是帶著讀者去旅行、去奇遇、去想象。
張大春 ·現當代隨筆 ·17.9萬字
《鄉愁與良知》主要是包括作者林少華對故鄉對母親的懷念,以及作為一名大學教授、翻譯家所具備的良知等。全文主要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靈魂的錨地”,主要是作者對故鄉一草一木的的顧盼、眷戀和思念,鄉愁的核心是對母親的思念;第二部分是“教授的操守”,施之于教育,使得我叩問大學的靈魂和教授的操守;第三部分是“優雅的消失”,施之于文化,使得我懊惱“窺海齋”的終結和優雅的消失;第四部分是“鎮長的奧迪”,施之于社會,使得我質疑鎮長的奧迪和娃娃魚的遭遇;第五部分是“‘林家鋪子’和村上”,施之于翻譯,使得我選擇了村上春樹和他的“高墻與雞蛋”。
林少華 ·現當代隨筆 ·17.2萬字
這是一本散文集。本書是深圳市作協組織的“光明文叢”中的一本,是李鳳琳二十多年散文創作中的精華。作者以三十年的深圳生活為全書核心,將深圳、尤其是光明區的點點滴滴進行了動人的描寫。文字樸實無華,在淡淡的敘述中展現了生活的各個角落,對讀者能產生濃厚的親和力,尤其對不了解深圳生活的讀者而言,能喚起對特區的一種別樣認識生活在哪里都是相同的,需要的是一雙發現的慧眼。書稿將作者個人經歷、情感和深圳的不同側面交融在一起,有一定的出版價值。
李鳳琳 ·現當代隨筆 ·8.4萬字
《小島如故》是一部描寫海島生活的散文集,分“人間紀事”“習以成俗”“思古之情”“五味六和”四個輯,從物質和社會組織形態、精神文化等各個層面,傾情刻畫一個小島的往昔時光,異域風情。一個孤懸小島與大陸有怎樣的差異和關聯?向海而生的人們究竟經受了什么?習俗的形成跟海島的歷史、地理環境、自然條件及外界對它的滲透有怎樣的密切關系?……都能在這本散文集里找到答案。在這本書里,海、船舶、人、民俗文化、吃食、苦難和堅韌等都被容納進作者所構建的回憶的小島里。除了可聆聽個人的心靈私語,還可與時代的足音和地域的文化風韻相遇,同時,得以觀照島與海、島與人、島與大陸在時間、風俗,時代里的變遷和依存。這不僅是一部散文集,同時也是一部反映人類與海洋關系的海洋文學讀本。
虞燕 ·現當代隨筆 ·10.8萬字
一本會唱歌的書,作家歌手鐘立風2004—2014的迷人斷想和短歌彈撥。本書是作家歌手鐘立風的一本圖文短篇集,收錄了他從2004至2014年間的短句雜感,以及10篇長文,均是作者關于藝術、文學、愛情、夢境、旅途、過往的追憶與思索。36幅充滿靈性插畫更賦予全書一種冥想與詩意的氣息。
鐘立風 ·現當代隨筆 ·7.2萬字
孔老夫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古語又說:泰山不擇細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擇小流,故能成其深。山與水,是中國文人永遠的主題。歌詠山水,描摹山水,從山水之中感受啟迪,從山水之中接受教育。山水,為文人之友,更為在下之師。但山水的性格是絕然不同的。正如孔老夫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水的靈動給人智慧,山的穩重給人敦厚。但中國的文人,從山水之間體會,感受到的并不僅僅是它們外表的靈動、敦厚,更多的是從它們長久的積蘊、深厚的積淀中透射出的內在精神。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萬字
本書為抒情散文集,收錄了精短抒情散文140多篇,集中展示了作者對故土、自然、人生的關注與思索,表達了蘊藏在內心的深切情感,可謂是行文精巧,語言新穎,情理結合,思想深邃。在藝術表現上,作者大膽創新,文筆飛揚,形成了陽剛和柔美并蓄、敘事和抒情結合的獨特風格,為當代散文創作注入了清新、唯美的氣息。
王維仁 ·現當代隨筆 ·9.2萬字
本書以老舍一生所到之地為線索,將其各期各地的散文集結成集。如出生地北京、留學地倫敦、任教地濟南青島,抗戰時期的武漢、成都、重慶等。由于作者個人風格特點,這些散文并非單純寫景抒情的游記,而是集合了對所經歷的時代、人、事、物的總體觀感,京味幽默又飽含深情。可以作為老舍自傳性的經歷,串起其大半生的主要生命歷程,同時也藝術化地再現了時代變遷。
老舍 ·現當代隨筆 ·11.3萬字
知名作家梁曉聲散文集,收錄梁曉聲近年創作的近三十篇散文隨筆,語言平實,內容質樸,講述作者的切身經歷。書中內容覆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立足當下,回憶當年的種種,其中有對過去歲月的追憶,有對普通人故事的記述,也有作者自己的感懷。作家梁曉聲以平實的語言描繪了歷史的細節,展現了中國多年來的滄桑巨變,貢獻了具有前瞻性的建設設想。書中的文字將他的家國情懷一一呈現,帶領我們走入老一輩知識分子所講述的過去。
梁曉聲 ·現當代隨筆 ·11.7萬字
全書描寫中國人在日本和日本人來中國的際遇;寫作者在日本的工作體驗、身在現場,貼身觀察日本政壇人物和政治運作以及作者在日生活9年對日本社會、習俗、文化、教育、世相百態的感受記錄。
薩蘇 ·現當代隨筆 ·15.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