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國內首部王爾德童話研究方面的專著,概括了傳統童話向現代童話過渡時期的童話特征,系統研究了王爾德童話的創作動因、主題、文學形象和敘事藝術。作者認為王爾德是西方童話從傳統向現代過渡過程中的代表性童話作家,其作品體現了傳統童話與現代童話的分野,在西方童話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的歷史地位。
王娜 ·文學理論 ·23萬字
梁思成是近代中國最著名的建筑學家之一,中國第一代建筑師的杰出代表,其學術活動涉及建筑史研究、文物建筑保護、建筑教育、建筑設計、城市規劃、藝術史研究等多個領域,并皆取得了極為豐碩的成果。本書為關于梁思成學術實踐的專題研究,全面涵蓋其1928至1955年間各個時期的學術活動,包括:創建東北大學建筑系及其早期的建筑設計與古建筑調查(1928-1931年);加入中國營造學社及開展古建筑調查與研究(1931-1946年);創建清華大學建筑系及其教育實踐(1946年以后);參與新政權建設(1949-1950年);參與首都規劃工作并提出“梁陳方案”(1949-1955年);保護北京市文物建筑(1949年以后);積極探索建筑民族形式的實現路徑(1949-1955年)。作者廣泛搜集梁思成著述、相關回憶錄、歷史檔案、報刊資料、研究論著等大量文獻資料,在深入挖掘史料的基礎上,站在近現代社會文化史的角度,對梁思成的學術實踐活動及其生平做出客觀的觀察和剖析,提出了許多具有獨特創見的觀點。
胡志剛 ·文學理論 ·25萬字
這是一部講授詩詞寫作方法的著作。作者結合自身多年詩歌創作經驗,深著明切地講述了詩詞寫作的基礎知識與格律、技巧,對于詩詞的寫作與鑒賞都很有裨益,不僅是學習詩詞寫作的絕佳教材,更是廣大詩詞愛好者升堂入室的必備參考書。
徐晉如 ·文學理論 ·18.8萬字
那些年,我常常懷念我的中學生活,一心想為正在讀中學的年輕人寫點什么,我寫的時候覺得與他們同在。我陸續寫了五本書跟他們討論作文,也涉及如何超越作文進入文學寫作,這五本書在出版家眼中成為一個系列。現在,我重新檢視這一套書,該修正的地方修正了,該補充的地方加以補充,推出嶄新的版本,為新版本寫一篇新序。
王鼎鈞 ·文學理論 ·10萬字
本書是按照首字母順序排列將教學和學習中常見的文學術語進行整理,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進行描述,避免了連篇累牘的枯燥同時滿足了文學愛好者的基本需求。該書得到了西北民族大學的大力支持,并得到猶他州立大學的吉姆·羅杰斯(JimRogers)教授的鼎力相助。但是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書中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指正!
關桂云 ·文學理論 ·8.3萬字
《人間詞話》是王國維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該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之洗禮后,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舊文學所作的評論。表面上看,《人間詞話》與中國傳統之詩話、詞話作品之體例、格式并無顯著的差別,實際上它已初具理論體系,在舊日詩詞論著中,稱得上一部屈指可數的作品。在近現代詞論界,許多人把它奉為圭臬,影響深遠。本書也為當今的大眾讀者所熟知,是適合作為大眾讀物的文學理論著作。
王國維著 徐調孚 周振甫注 王仲聞校訂 ·文學理論 ·6.2萬字
《為什么讀書》之后,“法國最狂熱讀者”再論《什么是杰作》。什么是“杰作”?“杰作”這個中世紀形容藝術品的詞匯,是從何時開始用于文學?文學杰作有評判的標準乃至配方嗎?怎樣確認一本書是否為杰作?誰來確認?杰作是不朽的嗎?人們今天是否還需要杰作?……本書試圖回答林林總總關于杰作的問題,就這一令人生畏的概念展開有趣有益的思考,其目的是消除杰作的神圣光環,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學杰作。從荷馬、海涅、貝克特到托馬斯·伯恩哈德,丹齊格往返于經典與當代作品之間,書中既能看到他對普魯斯特的不俗見解,也有關于喬伊斯令人意想不到的分析評論。
(法)夏爾·丹齊格 ·文學理論 ·11.5萬字
陳寅恪代表論文集,收錄《論再生緣》、《論唐高祖稱臣于突厥事》、《韋莊秦婦吟校箋》、《徐高阮重刊洛陽伽藍記序》、《贈蔣秉南序》等論文11篇。附:《寅恪先生詩存》。
陳寅恪 ·文學理論 ·12.2萬字
辜鴻銘可謂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位詩人,他精通九種語言,學貫中西,是第一位致力于向西方介紹中國典籍、中國精神的人,他保守的思想、古怪的言行在國內曾引起廣泛關注和爭議。本書選取辜鴻銘先生有關國學方面的論著,向讀者展示這位【怪老頭】眼中獨特的國學文化和思想的精髓。
辜鴻銘 ·文學理論 ·12.6萬字
本書稿由南京大學文學院主編,匯編了一些文學研究的學術論文,涉及現當代文學、古代文學、影視戲劇、外國文學等。作者既有學術新人,也有知名學者。這些論文體現了近期文學研究方面的一些新成果,對拓寬研究視野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本書所收錄的學術論文,追求學術深度與廣度,力求推進文學理論和文學史的研究,包括文藝學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比較文學研究等方面的論文。
徐興無 王彬彬 ·文學理論 ·24.8萬字
這是一本專業學者寫給大眾的書籍,嚴謹而又通俗地向大眾讀者介紹了古代希臘羅馬的神話系統。古希臘神話不僅本身就是色彩斑斕、引人入勝的故事,更是我們今天很多文化元素——從哲學觀念到藝術作品再到游戲和科技等的源頭,因此本書可以讓讀者認識到這些神話與今天世界千絲萬縷的聯系。
(英)菲利普·馬蒂塞克 ·文學理論 ·11.8萬字
“西班牙與西班牙語美洲文學通史”是第一套真正意義上的西語文學通史,且不限于西語,蓋因它起自西班牙作為相對獨立的王國——西哥特,迄今為止,延綿一千五百余年,橫跨歐美兩個大陸,涉國二十,外加古代瑪雅、印卡和阿茲臺卡文明之遺產。通史凡五卷,由《西班牙文學:中古時期》《西班牙文學:黃金世紀》《西班牙文學:近現代》《西班牙語美洲文學:古典時期》《西班牙語美洲文學:近現代》構成。《西班牙語美洲文學:古典時期》由古代印第安時期和西班牙殖民地時期文學組成。古印第安時期文學主要包括瑪雅、印卡和阿茲臺卡文學;西班牙殖民地文學始于1492年,時年哥倫布發現美洲,他的航海日志被認為是“新大陸”文學的開端。在三百多年的殖民統治中,西班牙文化在西屬美洲一統天下。19世紀初,美國獨立運動、法國大革命波及西屬美洲,殖民地作家掀開了啟蒙的帷幕,獨立革命的號角南北交響。
陳眾議主編 ·文學理論 ·20萬字
本書以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現代文學研究成果為研究對象,對當代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進行了縱向的梳理和橫向的辨析。本書以堅實的文獻史料為基礎,運用實事求是、辯證分析的方法,通過發掘有價值的史料,進行客觀分析,力求對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學術思想和價值給以公允的判斷和結論。
邵寧寧 郭國昌 孫強 ·文學理論 ·41萬字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日本文學經歷了由自然發生到深受漢文學影響,再到恢復本國文學傳統,最后到大力吸收西方文學理念和文學手法的發展歷程。《日本文學》以時間順序編寫,從遠古時代到近代,詳細介紹口頭文學到文字文學發展,敘述了從神話、傳說、原始歌謠、和歌、漢詩、物語、日記、隨筆、連歌、俳句、通俗小說到近代小說。文學形態從初期近古文學的二元性,到中期文學逐步走向多樣化、庶民化和大眾化,從而產生了豐富多姿的文學形態。在其文學發展的進程中,日本始終堅持兼收并蓄,大力吸收優秀的外來文學和文化,使得日本文學在世界文學中一直占得重要的一席。
唐月梅 ·文學理論 ·5.2萬字
本書重點運用以蘇珊·S.蘭瑟為代表的敘述聲音理論,結合新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分析、讀者反應批評等方法,從理論上厘清了敘述聲音及其相關要素之間的關系,并以此為基礎,結合敘事形式和意識形態,對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小說作品中的敘述聲音進行了綜合分析。
舒凌鴻 ·文學理論 ·15.1萬字
史學專著,對隋唐兩代典章制度的分析和研究,涉及到禮儀、職官、刑律、音樂、兵制、財政等各個方面。
陳寅恪 ·文學理論 ·8.7萬字
《今日批評百家:我的批評觀》匯集了1998年至2015年《南方文壇》“今日批評家”欄目四代彼時的青年批評家,如南帆、孟繁華、陳曉明、戴錦華,如李敬澤、吳義勤、施戰軍、張新穎、郜元寶、邵燕君、毛尖、楊慶祥等96名,有重要影響力;再現了17年來文藝批評的爭鳴與共鳴,試圖還原歷史,更在于描述和激勵當下。
張燕玲 張萍主編 ·文學理論 ·15.6萬字
有人說,寫作天賦是天生的,是教不來的。這句話只對了一半。有太多人的寫作天賦在后天被磨滅;也有太多人經過合適而恰當的訓練,逐漸接近或走上了作家之路。好的寫作訓練,重點不在于教授寫作技巧,而在于啟發和感悟,它會激發寫作者的想象力和思維力,以培養寫作者對世界更深刻、更獨特的認知。而這些,正是造就一篇優秀作品最本質、最珍貴的條件。寫作是一個緩慢而優美的過程,學習寫作更是如此。翻開本書,打開“創意寫作”這扇門,我們將從對自我更深層次的挖掘入手,重新梳理該如何下筆、如何收集素材,如何獲得靈感等寫作過程中的普遍問題,靜聽作者在書中分享的經驗與感悟,學會通過閱讀、體驗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認知,從而審視內心、找到自己未來的寫作方向。
王小麥 ·文學理論 ·10.6萬字
《江西當代文學史(1978—2018)》全面而客觀地展現了江西當代文學代表人物、主要流派和創作成就,系統地梳理了江西當代文學發展的主要脈絡。作者以深厚的文學理論學養為依托,以寬闊的中國當代文學視野為參照,以長期積累的江西文學研究為基礎,以風格別具的文藝批評筆墨為手段,對近四十年的江西文學發展歷史做出了真實的描述和科學的概括。作者建構改革開放以來江西文學史的初次嘗試,旨在吸取歷史經驗,為未來中國文學特別是江西文學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
李洪華 ·文學理論 ·32.9萬字
宗教和文學有許多相通之處,對它的研究,已成為世界性課題,其著作汗牛充棟,觀點紛繁蕪雜。隨著歷史的發展,這種研究還會繼續深入下去,但無論怎樣研究,一個客觀事實是毋庸置疑的,即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精神底蘊。
馬林賢 ·文學理論 ·22.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