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國現代詩,也叫“新詩”,是指發端于“五四”時期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段時間的白話詩,即應用現代漢語的、自由抒發思想感情的、形式上不拘一格的詩歌。本書收錄了多篇詩人與解詩者的文學對話。
孫玉石 ·文學理論 ·20.2萬字
《影響的剖析》是哈羅德·布魯姆對自己詩學精髓的一次完整說明,一種深層意義上的心靈自傳。他帶領我們穿過了那些由多年來不斷啟示和激發他的作家和批評家交織而成的迷宮小徑,提出了對有西方正典作品相伴之人生的持久思考:為什么我對影響問題如此癡迷地關注?我的閱讀體驗是如何塑造我的思想的?為什么有些詩讓我有感,有些卻不能?文學生活的目的是什么?通過對莎士比亞、惠特曼、愛默生、葉芝等布魯姆鐘愛的文學大家們的剖析,本書向我們揭示了:什么是偉大的文學作品?它是如何變得如此偉大,又為何如此重要?
(美)哈羅德·布魯姆 ·文學理論 ·34.8萬字
在敘述中,說者先要被說,然后才能說。主要靠主體意識回向自身才能出現。《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由趙毅衡所著,本書介紹了敘述行為、敘述主體、敘述層次、敘述時間、敘述方位、敘述中的語言行為、情節、敘述形式的意義等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可供讀者閱讀學習。
趙毅衡 ·文學理論 ·20萬字
年輕朋友不怕有技術而無性情,就怕有性情而無技術。有志寫作的人實在應及早注意技術訓練,早日為性情準備“容器”。
王鼎鈞 ·文學理論 ·8萬字
這是一本小說寫作類圖書。本書詳細介紹了災難、愛情喜劇、英雄、拍檔和成功故事的模板,這些模板在現代小說中的應用范圍很廣。只要理解了結構和寫法,就能讓你的故事創作的保留曲目擴大很多。本書每一章都有練習部分。不要覺得麻煩,請一定要親自動手寫起來。
(日)圓山夢久 ·文學理論 ·4.6萬字
本書是日本學者、評論家小西甚一的名著,以雅、俗為切入點并統領全書,完整論述了日本文學從古至今的發展歷程。闡幽顯微,旁征博引,每每從世界文學的視角觀照日本文學,頗多創見。本書譯者為臺灣翻譯家鄭清茂,譯文準確,文辭典雅。
(日)小西甚一 ·文學理論 ·11.6萬字
《朱自清講文學》收錄了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朱自清有關文學的隨筆、講座等數十篇。長期在清華大學中文系任教的朱自清,在研究現代和古代文學方面均有較高成就。作為新文學運動的先驅者之一,朱自清親自參與了新文學的創造與建設,其關于中國文學的梳理與辨析,獨樹一幟,并逐步建立起“雅俗共賞”的文學標準與尺度。《朱自清講文學》全面整理朱自清有關文學的論述,涵蓋古今,涉及多種體裁,展現朱自清在文學創作之外的學者風貌,其獨到的文學解讀也將對廣大讀者了解與欣賞中國文學有所助益。
朱自清 ·文學理論 ·13.5萬字
本書以《增廣百家姓》為解讀對象,對506個漢姓的源流做出詳盡疏理,以目前人口調查中相關姓氏使用人數多寡為序,對姓氏的分布、郡望、堂號、字形變化、源流、代表人物進行了介紹。是對中國姓氏的詳盡介紹,具有針對性和可讀性,是一部有關中國姓氏的普及讀本。
徐鐵生 ·文學理論 ·69.1萬字
本書對格林童話在德國的誕生追本溯源,捋清它在中國的特殊讀者群--譯者的不同接受與傳播歷程,分析研究由格林兄弟創建的“童話范式”,并深挖兒童文學背后更深層的秘密,拓展兒童文學理論研究的學術空間,促進兒童文學研究的深化,重新架構兒童文學理論風景,提升兒童文學理論研究的地位。
陸霞 ·文學理論 ·18.5萬字
身體是現代性重要的表現對象之一。不論在大眾文化中還是在先鋒文化中,對身體的崇拜早已成為共識。法國知名教授、詩人米歇爾·高羅從現代身體詩學的內部區分了兩種相互競爭的趨勢:一種將身體與精神對立,一種則把身體視為精神與世界的中介。作者通過剖析建立身體·宇宙形象的典范作品,以及自己的寫作實踐,結合現象學“肉身”概念,提取出一種“肉身化詩學”的特質與藝術傾向,闡明身體在當代詩學與哲學中的中心地位,從而將身體與靈魂、自我與世界、文字與精神緊密結合起來,為我們進入現代詩歌的深邃之處指出了一條明路。
(法)米歇爾·高羅 ·文學理論 ·6.4萬字
《文心雕龍》是中國現存最早、體系最完整、結構最嚴密的一部古典文學批評名著。書凡十卷五十篇,可分為四大部分:一、總論(一至四篇),二、文體論(五至二十五篇),三、創作論(二十六至四十三篇),四、鑒賞篇(四十四至四十九篇);而以自序性的《序志》一篇為第五十篇,總結全書。其體大思精、“文苑之學,寡二少雙”,在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和文藝理論的發展史上具有巨大的奠基意義和深遠的影響。魯迅認為,“篇章既富、評騭遂生,東則有劉彥和之《文心》,西則有亞里士多德之《詩學》,解析神質、包舉洪纖、開源發流,為世楷式”。而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校注本《文心雕龍》,作為人文社黃皮書(中國古典文學理論批評專著選輯)中的代表之作,堪稱《文心雕龍》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后人研究《文心雕龍》必讀的進階之作。
劉勰著 范文瀾注 ·文學理論 ·53.6萬字
《中國翻譯文學史》內容起于1896年,迄于2003年,是目前中國橫跨時間最長、最全面的翻譯文學通史著作。《中國翻譯文學史》以文學翻譯為主線,梳理近代以來中國譯壇的演變。廣泛關注翻譯文學的最新成果,將之放入歷史的大框架中,尋找百余年來翻譯文學在中國文壇的準確定位與意義。內容不僅囊括中國翻譯文學的重要史料、譯家生平與成就、而且包括重要的翻譯理論、相關評價、現實意義及深遠影響。在吸收國內外最新學術成果的基礎上,從譯學高度評述文學翻譯,既注重鞭辟入里的微觀分析,也不失縱橫捭闔的宏觀把握。書后的“翻譯文學大事記”更是將關鍵的翻譯文學事件,條分縷析地提供給了讀者,成為必不可少的研究資料。
孟昭毅 ·文學理論 ·61.9萬字
汪暉“魯迅研究”的早期代表作,也是新時期以來從內在視野重新理解魯迅的典范作品之一。作者以頗具開創性的研究視角和理論范式,通過對魯迅的思想與文學世界及其相互關系的深入剖析,揭示出魯迅精神結構的矛盾性、復雜性和悖論性特征,及其歷史“中間物”意識的深刻內涵和“反抗絕望”的人生哲學;并以此呈現魯迅小說在敘事原則、敘事方法上的文化心理內容。本次推出的是全新修訂版,首次補刊了1988年作者博士論文所附參考資料,還一并呈現了前三版的序、導論、后記和跋語等。
汪暉 ·文學理論 ·27.8萬字
秦漢文學史主要書寫了公元前246年至公元220年今五百年間的文學演變史,涵蓋了中國歷史早期的秦代、西漢、東漢三個王朝。這一時期是中國文學由發軔到發展壯大的時期。兩漢時期文學創作形態豐富多樣,既有延續先秦的諸子文學,也有新型的政論文學與賦體文學,其中尤以賦體文學成績最為突出,被后世學者推為“一代文學”之代表,此外,漢代的樂府詩歌創作由濫觴而發達,成為后代詩歌發展的近源,為樂府、五言詩等題材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該書作者以時代為次序,以重要的作家、作品為中心,對相關作品作非常深入的分析和論述,同時兼顧描述了當時的文學現象、社會背景,分析文學風氣變化的內外因,內容充實詳備,充分汲取了當前古典文學研究的成果,并且也較好地體現了個人觀點,具有學者個人的學術特色。這是一部比較優秀的斷代文學史著作。
徐公持 劉躍進 ·文學理論 ·50.3萬字
本書為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材《文學概論》2018年版,包括了初步而又完整的文學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分為文學觀念論、文學作品存在方式論、文學創作論、文學接受論、文學源流論五個部分,這些理論和知識從不同方面揭示了文學創作和文學發生發展的基本過程和內在規律。本次修訂,為適應當前學生自學考試的新需要,對基本概念、定義、論述語句等作必要的局部調整及完善,更換了部分文學作品及文學現象實例,調整了各章的本章小結、本章概念與問題。
王一川 ·文學理論 ·42.2萬字
《文法六要》為散文大師王鼎鈞先生“失聯”已久的一部作品,也是他談論如何寫作的經典著作之一。鼎公總結多年寫作實踐和體會,整理、提煉出寫作的六個步驟:觀察、想象、體驗、選擇、組合、表現,相當于“文法六要”,是學習寫作的人都應學習和掌握的六門基本功夫。該書現經鼎公收回版權,用心整補,“浴火重生”;也是鼎公金針度人,無私分享之舉。全書以六要為綱,每一要點又從以“黃老師”為“教”者和以學生為“學”者的雙重視角來架構全篇,讀來平易暢曉,又發人深思;輔以學生的“回應”、“作品示例”和“我的實踐”,層次分明,步步深入,多重呼應,有助化用。該書為寫作大師教授寫作方法的重要作品。
王鼎鈞 ·文學理論 ·10.3萬字
《詩神遠游:中國如何改變了美國現代詩》作者在二十年來的教學研究中,不斷收集材料,全力重寫,把考察時段上溯十九世紀,下及當代,細繪出“未來—變化—變后之變”三階段大場面,并且以這個大規模考察作背景,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中國的詩學,哲學,宗教,是美國詩現代轉型過程中的關鍵影響。
趙毅衡 ·文學理論 ·18.3萬字
從毛姆到卡夫卡,從狄更斯到莎士比亞,細讀經典,解密文學大師的創作方法與訣竅,向讀者詳細闡釋了何為文學風格,文學風格是如何通過修辭產生的。破解世界知名大師們的創作密碼,摸透各式寫作方法與訣竅,打造別具一格的爆款小說!
(美)威廉·凱恩等 ·文學理論 ·105萬字
本書力圖運用豐富的資料,新鮮的視角,對曹植的文學成就和歷史地位作全面的論述和總結。綜合探討了曹植所處的歷史文化環境、爭嫡問題的再思索、曹植的學術淵源、文學繼承、建安文學的流變與曹植的地位、曹植創作的階段性、曹植辭賦論、曹植詩歌論、曹植散文論、曹植文學創作的俗化傾向、曹植與建安風骨、曹植對魏晉南北朝文學的影響。本書對曹植其人、其事和其文作了客觀、公允的分析。
邢培順 ·文學理論 ·43.4萬字
文學不僅僅是世界的鏡子,它塑造世界的力量勝過千軍萬馬。《文字的力量》從4000多年的世界文學中挑選出16部尤為重要的經典作品,有《伊利亞特》《圣經》《源氏物語》《一千零一夜》《共產黨宣言》,還有《哈利·波特》,讓我們看到文字如何塑造哲學、宗教、政治與文明——一部英雄傳奇,催促亞歷山大帝不斷征服,直至他治下的土地都浸染上那部傳奇的色彩;幾個不聽話的學生的記錄,讓他們老師的教誨將在數千年后影響數十億人;一冊薄薄的宣言,徹底改變了世界的格局……隨著這些偉大的作品,帝國興衰、文明起落,歷史在文字的錘擊下被鑄成我們今日所見的樣子。
(美)馬丁·普赫納 ·文學理論 ·19.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