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如此世道》被認為是復辟時期最優秀的喜劇之一。故事講述了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他們試圖成婚,可女方的伯母卻并不看好他們。男方請仆人冒充貴族來引誘女方的伯母,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狗血的故事……威廉·康格里夫(WilliamCongreve,1670.1.24—1729.1.29),英國劇作家,詩人。他的喜劇以活潑生動、對話高雅為特色,幽默地諷刺了英國上流社會的不良習氣,與法國的喜劇大師莫里哀遙相呼應。
(英)威廉·康格里夫 ·戲劇 ·5.5萬字
尼采是一個在中國廣為人知而又知之不多、頗具爭議性的哲學家,有著獨特的生活經歷和思想特點。他是大學教授,然而他否定其他兢兢業業從事教育的教授的工作;他是哲學家,但他異常起勁地反對出現在他以前的諸家哲學;他與傳統辯駁,卻同時也成為傳統的一部分。編者君特·沃爾法特是國際著名的尼采研究專家,他不按體系,而是嚴格按照年代,從考訂版(KSA)第7卷至第13卷5000頁尼采遺稿中選編出這部作品。選編的第一條原則是,特別重視尼采哲學涉及“意志”“權力意志”“永恒輪回”“虛無主義”等關鍵詞的文章段落;尼采人生道路上所接觸過的重要人物,如叔本華和瓦格納;還有尼采經常思考的問題諸如古希臘羅馬文化、基督教、藝術和道德等。選編的第二條原則是盡力追求客觀,甚至呈現出一種批判性閱讀的視角。閱讀這部哲學遺稿就好比在欣賞“一個知識分子寫的日記”。沃爾法特研究尼采思想所得亦附文后。閱讀這本書能看到最真實的尼采,更能使我們具體、直觀、不受約束地理解尼采的“實驗哲學”精神,對于尼采哲學的初入門者和研究者而言,都是上佳讀本。
(德)尼采 ·名家作品 ·16.5萬字
孫福熙,現代散文家、美術家。生于浙江紹興一個自由職業家庭,是一位充滿了才華和朝氣的青年。其二十年的散文創作,不僅為后人留下了一些優美作品,而且還為散文創作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在中國現代散文作家群中,有著較高的藝術成就。本書精選孫福熙經典散文作品,如《送別》、《地中海上的日出》等,旨在讓更多的人欣賞到經典的文學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學鑒賞水平。
孫福熙 ·現當代隨筆 ·2.1萬字
《我愛我的祖國:中學版》是緊密圍繞黨中央、國務院2019年11月下發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為中學生量身打造的主題讀物,分苦難輝煌、魅力中國、赤子情懷三個篇章,既精選李大釗、朱自清、舒婷等名家志士的經典愛國詩文,如《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論氣節》《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等,又與時俱進收錄《新時代愛國主義的新意蘊》《風雨無阻向前進——寫在中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等權威文章,可讀性強,能激發廣大中學生對祖國的熱愛,提升他們的家國情懷。
王會軍 ·現當代詩 ·5.8萬字
愛情是很重要的一課,尤其是對女人,可以讓你學到很多東西。以我之見,男人可供女人愛的,無非有三樣——身體、思想和財富。身體無論多么可愛,只能即時享受,不能帶走。能夠帶走的惟有思想和財富。兩樣都有固然好,如果不能兼得,一般女人會取硬件。但我不會。不是我多么高尚,而是人性復雜。這個世界上除了王子和哲學家,很少有人對失去的財富不耿耿于懷的。就算當時心甘,日后也難保無悔無怨,不說上幾句閑話甚至壞話。就算能保持沉默,也會在心理上保持一種曾有施于你的永久優勢。
劉燁 ·現當代隨筆 ·15.9萬字
當代文學大師、觀察與內省的天才卡爾·奧韋·克瑙斯高,以四季為基調創作的四部曲作品第一卷。本書從克瑙斯高寫給未出生的女兒的一封信開始,告訴她這個世界有哪些值得期盼的事物。之后的每一天,克瑙斯高都會寫一篇文章,以精確而濃烈的筆觸,講述這個物質與自然的世界。他以敏銳的洞察力描述一家人在瑞典鄉下的日常生活,并調動他自己的童年記憶,為家庭關系開辟了一個珍貴而獨特的溫柔視角。太陽、黃蜂、水母、眼睛、虱子——所有日常事物都是他的藝術素材,無論宏大還是微小。這是一本從口香糖到星星的個人百科全書,克瑙斯高以他細致入微的觀察,向我們展示了這個世界有多么廣闊、奇妙、充滿未知。
(挪威)卡爾·奧韋·克瑙斯高 ·外國隨筆 ·7.2萬字
本書是由1964年長春電影制片廠出品的經典電影《英雄兒女》改編而成的連環畫,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愿軍某部師政委王文清到前線視察,在戰場上遇到了老戰友王復標之子王成。戰士王成陣亡后,他的妹妹、文工團員王芳在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承擔了宣傳英雄唱英雄的任務。王文清認出王芳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親生女兒。后來王芳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了。
嚴鍇編著 ·戲劇 ·0字
風老師是這樣有趣的一個人,他把視線和筆觸放在餐桌上,放在舍不得扔掉的板凳上,放在騎車路過的土地爺上,與父母談論生死,與快遞員、修燈師傅聊天,感慨貓生如人生,回想撒丫子調皮搗蛋的小時候,聽聽火車的聲音,在光線上漲中睡個懶覺……有讀者說風老師的文章是“要市井氣的時候有市井氣,要禪意的時候有禪意”,也有讀者說“仿佛清淡日子里的一顆跳跳糖,給生活平添了幾多趣味”,在他們的眼中,風老師記錄的這些生活小事,是常被人忽略的樂趣所在,是屬于我們的微小而閃光的詩意時刻。無論生活怎樣,總有真美意趣。
高軍 ·現當代隨筆 ·12.4萬字
十七世紀法國文學史上有兩位光彩奪目的女作家,一位是拉法耶特夫人,另一位就是塞維涅夫人。她的書信堪稱法國書信文學的典范,錢鐘書曾經向楊憲益盛贊其作品。本書收錄書信絕大部分是塞維涅夫人寫給女兒的,言辭懇切、感人至深,其母愛如同一條隨時間緩緩流動的深河,波濤從不平靜……除此之外,這些信件還披露了不少路易十四宮廷貴族的逸事密聞,文字俏皮,旁征博引,能夠一下子將你拉進法國最為奢侈、輝煌的時代,內容涉及政治、軍事、文學、經濟等領域,堪稱一幅法國浮世繪。
(法)塞維涅夫人 ·外國隨筆 ·16.3萬字
本詩集收錄百余首日常雜記,分為九個不同主題,記錄內容奇特豐富,情趣盎然。從生活相貌的別樣刻畫,平常經歷的細小體悟,到存在意義的思辨探究。全書旨在表達對宇宙萬物的純粹愛意,及關于萬物存在方式的深層探問。
帕克 ·外國詩歌 ·8128字
《金瓶梅》對世情的揭露,對人性的描繪,比它的情色描寫更具沖擊力與持久性。在解讀者葉思芬的眼中,這不是一部人們慣常認為的“淫書”“禁書”,而是一部從普通人的視角出發,描寫日常生活的書,寫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愛恨情愁、貪嗔癡慢、生離死別。在這里,你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運河沿岸一個有錢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蓮如何掙扎謀求一個更好地未來;看到西門慶在官場、商場乃至歡場的應對進退;看到那個時代的官員、商人、妓女與尼姑的生活點滴,以及這樣的日常中,人的可笑、人的可怕,還有人的可憫;看到數千年來從未改變過的世道與人心。
葉思芬 ·文學評論 ·14.3萬字
圖書館的靈魂是書目,《央視新聞周刊》贊譽的“公共選書人”楊素秋的圖書館“書目保衛戰”。重點記錄西安碑林區圖書館從無到有的建設過程,一座圖書館的建立既是一個文化事件,又是一個公共事件。本次事件獲得央視新聞周刊、騰訊谷雨工作室、愛奇藝的關注和報道。我是陜西科技大學的一名文學老師,一次機會,我到西安市碑林區文化和旅游體育局掛職,任副局長。碑林區是西安市的中心城區,卻沒有一家圖書館,讓我錯愕。更讓我錯愕的是,我即將接手的這個“西安市碑林區圖書館建設項目”要建在地下!墻皮破損,電線裸露,沒個好模樣,人手就我和館長小寧兩個人。我求助各方朋友,要選出1萬種圖書來。不曾想,一個小小的書目觸動了各方利益,一場“書目保衛戰”就此拉開帷幕……
楊素秋 ·紀實文學 ·18.1萬字
本書,擇取黃宗羲的勵志作品,主要從三個方面表現了其勵志精神,如下:第一,經國濟世的東林黨人精神;第二,慷慨從容的豪杰精神;第三,經天緯地,經世致用的治學精神。讀者通過閱讀可以提升自我素養,怡悅情志。作者穆軍全對此進行題解、注釋,使讀者在學習時更容易掌握。題解通俗易懂,注釋中有對生僻字的注音標示。
(清)黃宗羲 穆軍全 ·文集 ·15.3萬字
本書是熊召政近兩三年來的序和跋作品集,收集了作者的說文、談藝、述憶之類的隨筆、雜文共88篇。情真意切,性情真摯,文采動人,值得愛好文學藝術的青年好好品讀,把握文藝的方向與正氣,學習老一輩文人的為文與為人精神。該書的出版為中國當代文藝復興夢再添磚瓦。
熊召政 ·文集 ·12.3萬字
本書以報告文學的形式,再現了“時代楷模”黃文秀短暫而極具時代價值的一生。黃文秀是一位美麗、善良的女子,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年輕基層干部。她出生、成長在百色老區,研究生畢業后返回老區致力于扶貧事業,最終為老區的脫貧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全書著力挖掘黃文秀純凈而美好的人生底色之上的亮色——堅持執著,無私奉獻,心懷大愛,寫出她的平凡與不平凡,還原了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有血有肉的黃文秀,重現她在脫貧攻堅宏大歷史場景中散發光芒的美麗身影。作品還勾勒了以黃文秀為代表的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的群像圖,從中展現扶貧攻堅的國家路線、中國經驗,贊頌千千萬萬基層干部為鄉村脫貧做出的巨大貢獻。
李春雷 ·紀實文學 ·10.8萬字
《“駱話”流水》選取近年來作者在其電視節目中的精辟話語和社交媒體中的文字片段,展現的是作者深刻的感悟和其獨特的個人魅力,包含了作者的社會責任感和豐富的人生經歷。在這些看似瑣碎凌亂的片段中,都包含著作者對真善美的追求,是他不變的“初心”之體現。
駱新 ·現當代隨筆 ·6.5萬字
本書主要研究了20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國小說中的西方形象。在中西文化碰撞的具體歷史和文化語境下,通過文本細讀晚清重要作家的代表作,梳理和分析了不同小說中的西方形象及其特點以及西方形象形成的原因與自我形象的內在關系。
鄒小娟 ·文學理論 ·19.7萬字
本論文集所收錄的四篇論文,撰寫于2014—2016年期間,均公開發表過。其研究視域,主要集中于近30年來中國新詩的現代性問題,以及中國詩歌在現代性寫作中所呈現出的美學特征。本書共分為四個部分:虛無與“開花”——當代中國詩歌的現代性透視(綱要);從“革命文學”到“審美意識形態”——張志民詩學的范式轉換與價值生成的時代美學意義;迷途:成因及其后果——“新的美學原則在崛起”的問題意識與審美現代性批判;“蓋婭”審美與生態批評詩學的建構一代《7+2登山日記》五周年評論集后記。
黃怒波 ·文學理論 ·10.3萬字
《伊索寓言》在古代經歷了復雜、漫長的成書過程。首先是口頭創作,總結人們的生活經驗,概括人們的生活智慧后來由口傳文學逐漸成為書面文學。書中有些故事出現的年代遠在伊索生活的時代之前,集本在古代廣泛流傳,也影響到了其后許多代人的創作。寓言的目的在于形象性地反映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給人的啟示和教訓。
(古希臘)伊索 ·名家作品 ·4.9萬字
本書精選32篇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得主梁曉聲的哲思散文,包括生活與理想、困境與人生的真摯感悟,讓我們知道生活就是為了活著的時時刻刻,平凡就是生命本來的樣子,思量得失之間,我們拿得起也要放得下,世界繁亂,我們能夠改變的恰恰只有我們自己。
梁曉聲 ·現當代隨筆 ·11.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