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一本針對當代人情緒失衡問題的自我療愈指南。本書以作者戰勝抑郁情緒的心理治療經驗和親身經歷為基礎,提供了多種情緒疏導工具和自我療愈方法。愈發常態化的情緒問題,如焦慮、恐懼、擔憂、強迫、無奈、絕望等都是潛在的心理問題導火索。本書遵循心理治療的科學性指導,給身處高壓環境的當代人切實可行的自我調節方法,引導讀者擁有健康平衡的心態。第一視角、幽默的語言、生活化的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讀者可以從中得到共鳴與解壓,收獲心靈的治愈。
王偉 ·心靈療愈 ·7.2萬字
本書是講述原生家庭概念及原生家庭所帶給人的影響的心理學著作。本書由人的成長之初切入,通過對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原生家庭對其施加的影響而造成的心理變化歷程的關注,從“梳理與還原”“標簽與記憶”“角色與關系”“安全與連接”“映射與抽離”這五大層面給出了原生家庭模板病毒式復制的解決方法,引導人們向上向善,追求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陳公 ·理論研究 ·12萬字
本書以近代日本的思想發展為脈絡,敘述德川幕府末年開國后,從明治、大正至昭和時期的出版活動,內容集中于介紹1868年至1945年間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著譯書籍、文學作品及報刊等,并藉此探究百多年來日本文化的發展趨勢。
周佳榮 ·入門 ·6.1萬字
英國精神科醫師蒂姆·坎托弗博士擁有近40年心理問題研究與療愈經驗。在他的從業生涯里,因為焦慮問題向他尋求幫助的來訪者大多數是通常意義上的好人,他們往往誠實善良、踏實勤奮,對自己要求嚴格,努力地過好自己的生活。可是,當他們面對焦慮時卻常慌了手腳、不知所措,不知不覺錯過了許多本應享受的美好時光......通過這本小書,坎托弗博士想告訴飽受焦慮困擾的朋友,情況遠沒有想象得那么可怕、令人絕望。在本書中,坎托弗博士首先幫助大家了解焦慮,為人們做好面對焦慮的心理建樹——焦慮是正常的情緒,焦慮也可以被療愈。從養成良好的生活小習慣到化解“有毒”的執念,幫助人們走出焦慮。
(英)蒂姆·坎托弗 ·心理咨詢 ·7.1萬字
現代社會,人際交往已經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只有學習行為心理學的知識,再結合實踐經驗罵我們才能在與人交往的過場中有更加出色的表現。本書通過觀察人們的日常習慣行為、洞察肢體語言、捕捉情緒行為、破譯行為密碼、觀察微行為、解讀怪癖行為、解讀謊言、了解典型的行為、讀懂上司客戶團隊成員以及配偶的行為,以了解他們真實的內心活動,為你破解行為背后的種種心理秘密,帶你走進人類心靈的深處,幫你看穿他人的真實意圖,進而把握好人際交往和溝通中的微妙關系。
袁瑩 ·社會心理 ·12.2萬字
本書精選了數百個具有啟發性、指導意義、有價值的經典心理學故事,剝去了心理學復雜的外衣,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剖析心理學的原理、規律和方法,揭秘了心理學的奧秘。和我們一起,聽聽故事,悟悟人生,為心靈打開塵封的鎖。
路西編著 ·百科 ·9.8萬字
《20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解決了你“想學習心理學知識,但是對大部頭的教材望而生畏;想了解心理學實驗,但是數據、符號和公式讓你退避三舍”的問題。它讓你在輕松閱讀中不僅了解心理學知識、洞穿20世紀心理學發展的軌跡,而且可以揭露人類行為背后的心理秘密。本書第一版出版后,受到無數讀者追捧,在當當網和亞馬遜網上引起熱議,更有心理學老師將它推薦為心理學專業學生必讀參考書。
(美)勞倫·斯萊特 ·應用心理 ·14.5萬字
本卷是弗洛伊德有關人類學、社會學、文化學、宗教學、歷史學和哲學等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共包含兩部作品。《圖騰與禁忌》1913年出版,通過蒙昧人與強迫神經癥患者的比較,推斷了圖騰崇拜的本原意義。《摩西與一神教》1939年出版,是弗洛伊德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著作,它深入淺出地剖析了一神教的本質和起源。這些論著基本上屬于弗洛伊德心理哲學的范疇。
車文博 ·經典著作 ·19.5萬字
當一切都變得復雜時讓判斷與決策成為常態環境太復雜,如何尋找有效信息?思維混亂、模糊,如何厘清邏輯?怎樣判斷與決策,才能直擊要點?在現代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信息越來越復雜,大腦對這些復雜信息的處理能力也需要逐步提高。想要擁有更強的信息處理能力,就要優化大腦的算法。腦熵是指大腦可以訪問的神經元的數量水平,用來衡量大腦對復雜信息的處理能力。腦熵越高,說明大腦的信息處理能力越強。而信息的處理能力與我們的思考方式和決策能力息息相關。本書以知識的功能模式為主體,提出了優化心智算法“四部曲”,分析了人類如何描述表象、解釋現象、預測趨勢、改造自身和外界。同時,為改善思考方式和提高決策能力,本書通過拆解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得出有效改善信息處理能力的方法,幫助人們減少知識盲區、思維盲區和認知偏見,從而提升處理復雜信息的能力。
衛藍 ·認知心理 ·8.5萬字
本書匯集了116篇短小精悍的心理學科普文章,用簡潔生動的語言介紹了感覺、知覺、意識、潛意識、記憶、動機、情緒等心理學的基礎知識。書中還介紹了大量經典、有趣的心理學實驗,以及一些知名的心理學流派、心理學大咖。這些知識不僅能激發讀者研究心理學的興趣,還能幫助讀者了解先行者在探索人類的心理世界時付出過怎樣的努力。本書將科學性、趣味性、實用性熔于一爐,可以讓讀者在輕松、愜意的閱讀中與心理學近距離接觸,在不知不覺中升格為“心理學達人”,利用心理學知識獲得積極、健康的人生。還等什么?現在就開啟這趟充滿意趣的心理學探索之旅吧!
李拓也 ·入門 ·10.5萬字
阿德勒的這本《兒童教育心理學》就圍繞如何幫助兒童形成正常、健康的人格這一問題,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教育理念,著重強調要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難的品質,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一句話,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教育孩子的首要目的。出版80多年來,在歐洲特別是在美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當今的中國,對于為人父母者或者老師,或者所有關心或從事兒童教育工作的人,它也具有極大的啟迪。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百科 ·11萬字
全書按年齡段分為三大篇章,每篇章設計7個診療案例。分別為:成長的煩惱、奮斗的足跡和歲月的華章。從青春期的煩惱到產后的抑郁再到退休后強迫癥,21個跌宕起伏的動人故事幾乎涵蓋了所有年齡群中最有特點的問題。一問一答,譜寫動人故事案例幾乎是以治療師和來訪者的對話來呈現的。在一段段的對話中,治療師像剝洋蔥一般一點點地剖開那不為人知的真相,也讓故事充滿了多變性和畫面感。內心獨白,蘊含別樣深意每一個案例中,作者是一名治療師,她也是一名聆聽者。在面對案例本身,她是嚴謹的、從容的;她還是感性的、敏銳的。她用獨特的見解和經驗分享了一段段來自她內心深處的獨白。正是有了這些內心獨白,讀者才更能融入這些故事本身,了解到來訪者的心路變化,也看到治療師在每個階段給予的反饋對后來的發展起到了怎樣的影響和作用。
牛小娜 ·心理咨詢 ·8.6萬字
不要抱怨你的專業不好,不要抱怨你的學校不好,不要抱怨你住在破宿舍里,不要抱怨你的男人窮、你的女人丑,不要抱怨你沒有一個好爸爸,不要抱怨你的工作差、工資少,不要抱怨你空懷一身絕技沒人賞識你……現實有太多的不如意,只要我們擁有一顆陽光的心靈,就算生活給予你的是垃圾,你同樣能把垃圾踩在腳底下,登上世界之巔。不要抱怨。有那時間,你可以為你的人生藍圖去打拼!這個社會要求你在不公平的條件下也要堅持戰斗,做一個真正的贏家!
西武 ·心靈療愈 ·7.9萬字
本書不僅是一本集合自我心理診斷,自我疏導的心理防疫指南,還是疫情下,國內第一本匯集百余名心理咨詢師個人聯系方式,提供點對點心理援助的實用心理防護手冊。疫情防控關鍵期,心理防控與防疫防控一樣重要。該書基于疫情期間眾多心理咨詢實際案例,針對大眾可能產生的心理問題和心理恐慌,介紹相關的心理學知識,配以音頻和課程講解的形式,幫助大眾有效自我識別心理困擾,科學進行心理危機行為干預,是一本集合自我心理診斷、自我心理疏導的實用心理防護手冊。
胡文婷 ·入門 ·3萬字
“好心”沒有好報的人生,你還要繼續嗎?總是當“好人”的你,不僅“好人沒好報”,還讓自己的人生暗無天日。時常幫助他人,自己困難時卻無人愿意伸出援手。好心分擔同事的工作,最后全部的黑鍋都由你來扛。老是同情他人,到處救火,忙得焦頭爛額。你總是在意他人感受,凡事都以他人為首要考慮。對人掏心掏肺的你,為什么既沒有得到回報,還被人排擠、惹人討厭?當“好人”這么不開心,你為什么要繼續?累積臨床經驗超過80000例的日本知名心理咨詢師大島信賴,從心理學的角度,徹底分析“討好型人格”的心理模式,告訴你“討好型人格“害己又害人,讓你擁有充分、具體的理由,勇敢跟“討好型人格”說不!你自以為的同理心還有泛濫的同情心,只是內心小劇場升華的結果:每當一次好人,你就會累積內心的壓力,讓大腦產生“全能感’。你會開始進一步想象別人多可憐,有多需要你的幫忙,如果你視若無睹,他將會陷入多么悲慘的境界……“討好型人格”不會讓世界更幸福,只會讓你活得很辛苦,告別一切委屈,你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拒絕“討好型人格”!
(日)大島信賴 ·人格心理 ·4.8萬字
《犯罪心理全檔案》是知名犯罪心理作家凝視深淵長期關注連環殺手犯罪,多年收集、整理和解析連環殺手犯罪心理的集大成之作。全套共分為五季,每季收錄了二十余個連環殺手和變態殺手的典型案例,其中有“虎毒食子”的殺人夫婦,有迷戀女尸的“太平間獵人”,有手刃雙親的“媽寶男殺手”,還有因自己的滔天罪行迫使全國恢復死刑的“機器人殺手”……這些檔案向我們展示了人類犯罪史上最為隱秘和超乎想象的犯罪記錄,揭示了引導犯罪分子走上殘忍犯罪道路的童年背景、性格因素以及生活環境等重重因素,讓我們在跌宕起伏的故事發展中冷汗涔涔,又在余味中洞察人性,反思當下。
凝視深淵 ·應用心理 ·12.1萬字
與孤獨癥人士溝通本身就是一種挑戰。我們很難走進他們的世界,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直接從孤獨癥人士那里了解孤獨癥是重要的。本書作者凱西·沃默從小患有孤獨癥。如今,他已成為一名成功的藝術家和孤獨癥權益倡導者。在本書中,他結合自身的成長經歷,提供了罕見的自我剖析視角,解釋了孤獨癥人士的行為方式,并為孤獨癥人士及其周圍人群提供了清晰而實用的溝通策略。本書提供——簡單方法:發現與孤獨癥人士溝通、傾聽他們心聲的方式。情境成功:為各種情境設計的恰當溝通方法和細節事項,包括學校、日常生活和社交場景。人文關懷:以清晰、真誠的觀點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而不是尋求“治療”或操縱。
(加)凱西·沃默 ·百科 ·5.9萬字
心理學是一門解釋和預測人們行為的學問。它能解釋人們的心理活動,解開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煩惱。通過學習心理學,我們可以理解生活中的常見現象,開發適應外界所必需的情感和認知能力,找到緩解焦慮、對抗消極情緒的方法。這是一本心理學入門書,圍繞30個心理學關鍵詞,揭秘慵懶、拖延、控制不住自己等問題背后的心理學原理,親切地告訴你“不是只有你這樣”。用輕松活潑的語言把有趣的心理實驗和生活中的現象相結合,幫你看清行為背后的原因,成為更聰明、更堅強、更受歡迎的自己。
(韓)李東龜 ·入門 ·4.5萬字
心理學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每個人身上都會發生與心理學相關聯的事情。《心理學與生活》通過介紹心理學與自我、個性、潛意識、職場、婚姻等的相互關系,闡釋心理學對人的行為、思想所產生的影響。通過不同案例的引導,結合不同心理的具體表現,為讀者解讀心理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帶領你走入心理學的海洋,探索神秘的心理世界。
陳閱編著 ·入門 ·10.8萬字
《兒童行為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許多行為常常會令父母感到困惑。有時候,孩子會開心大笑;而有時候,卻又會放聲大哭起來。有時候,孩子會和小朋友為爭奪一個玩具而大打出手;而有時候,孩子卻又會獨自一個人躲在角落里自言自語地玩著什么……孩子的行為多種多樣,而其每個行為背后都有著和成人不太一樣的行為心理,只有抓住孩子行為背后的心理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兒童行為心理學》列舉了一些寶寶比較常見的行為舉止,并且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進行了分析與講解。深奧的理論搖身一變,成了通俗易懂的小問題,深入淺出,為父母指出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秘徑。《兒童性格心理學》:性格決定命運,有什么樣的性格就有什么樣的人生。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是每一位家長的重要職責,也是家庭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兒童期是形成好性格的關鍵時期。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你播種一種思想,就會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就會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會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就會收獲一種命運。《兒童性格心理學》將孩子的性格分為四大類:表現性、思考性、領導性和親切型,并分別在每一章節前設置了性格測試題目,家長們可以根據測試判斷出孩子的性格類型,然后對之施行專門的性格培養方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性格好,情商高的優秀兒童。
李群鋒 ·兒童心理 ·1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