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巧克力簡史
最新章節:
參考文獻
本書從3000多年前的南美洲講起,17世紀巧克力開始在歐洲皇室貴族中掀起第一波浪潮,后來甚至引起了清朝康熙皇帝的興趣。可可在這一進程中也變身成為含糖、含牛奶的香甜飲品,皇室貴族的體面社交符號。19世紀,工業革命時期的機器、人才和技術把可可拉下神壇,隨著世界上第一塊固體巧克力的面世,以機器量產的巧克力為代表的第二波浪潮到來。當市場被包裝華麗、口味甜膩的巧克力充斥時,就有那么一些匠人,通過制作健康超級可可和巧克力食品,解決富裕生活下的健康、美體和環保問題,利用從可可豆加工成巧克力(Bean-to-Bar)運動引領著第三波巧克力浪潮。翻開書,手邊放上一塊黑巧克力或者一杯熱可可,開啟巧克力探索之旅吧。
目錄(43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頁
- 作者簡介
- 內容簡介
- 推薦序
- 第一站 原點:可可
- 1.1 神食之樹
- 1.2 可可樹與可可豆
- 1.3 從可可豆到可可膏
- 1.4 從可可膏到巧克力
- 第二站 起點:瑪雅與阿茲特克
- 2.1 遠古可可豆
- 2.2 作為貨幣的可可豆
- 2.3 神的祭品
- 2.4 醫療用途
- 第三站 來自海的對面——地理大發現中的巧克力
- 3.1 哥倫布的可可緣
- 3.2 貴族小眾品
- 3.3 從美洲到非洲
- 3.4 食物還是藥物
- 第四站 巧克力來到歐洲
- 4.1 可可飲料的統治時期
- 4.2 壓榨出真知的可可粉
- 4.3 從可可粉到巧克力
- 第五站 美味工業革命——瑞士傳統
- 5.1 巧克力風云譜
- 5.2 巧克力中的元老與新貴
- 第六站 巧克力新大陸
- 6.1 讓巧克力生產者也能吃到巧克力
- 6.2 糖衣不僅裹炮彈
- 6.3 好時巧克力鎮
- 第七站 再出發——第三波巧克力浪潮
- 7.1 第三波浪潮已經來到
- 7.2 得天獨厚的比利時
- 7.3 跨界創新的美國
- 7.4 口味先行的新浪潮
- 第八站 巧克力進入中國
- 8.1 從綽科拉、炒扣來到朱古力
- 8.2 巧克力之戰
- 8.3 金帝巧克力的成與敗
- 8.4 高端化與第三波浪潮在中國并行
- 后記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20-09-01 15: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