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克力簡史
- 燕巧工坊
- 1317字
- 2020-09-01 15:51:26
1.4 從可可膏到巧克力
可可膏可以理解為百分百可可含量的巧克力,其味道是相當苦澀的。很少一部分消費者可能對這種巧克力情有獨鐘,但它絕對不是大多數消費者可以接受的種類。從可可膏到巧克力還有一道關鍵工序,那就是調配。在這一步中,制作者會加入糖、奶粉、油脂等來平衡口感。砂糖可以顯著增加甜度,奶粉的作用則是減少酸味,使巧克力的口感更加柔和,可可脂和從其他植物中提取到的油脂則承擔中和苦味的功效。調配之后,再經過細膩化處理,巧克力的口感就變得更加柔滑。
最后一步是調溫。可可脂是多晶形的,這就意味著不同的凝固條件下,會形成不同類型的晶體。在調溫階段,巧克力先是被加熱,待冷卻后再溫和地加熱到一個精確的溫度,以得到可可脂的穩定晶體。經過調溫后的巧克力硬度適中、表面光滑、口感柔順,也這就是我們日常可以食用的巧克力(見圖1.9)。

圖1.9 巧克力產品(圖片來源:Pixabay)
巧克力之所以“只融在口,不融在手”,就是因為可可脂這種物質的存在。可可脂是由一類由可可豆焙炒、去殼、精磨和榨油等工藝加工后得到的油脂,它的熔點為34℃~38℃(見圖1.10)。而我們知道,人的口腔溫度在36℃~37℃,所以可可脂在常溫下是固體狀態,這也就是為什么塊狀巧克力在常溫(23℃以下)時能夠保持堅硬形狀,而一旦放入口中,就會即刻融化。

圖1.10 常溫下呈固態的可可脂(圖片來源:Pixabay)
可可脂的提取離不開可可豆,可可豆是可可樹的果實,而可可樹受氣候條件限制較為嚴格,生長速度緩慢,因此,可可脂資源有限、價格昂貴。那如何能夠讓人們便宜地吃到這種食物呢?可可脂代用品應運而生。
可可脂代用品包括代可可脂和類可可脂,使用可可脂代用品的巧克力與天然可可脂制成的產品相比較,在光澤、形態、色澤、香氣等各個方面等沒有明顯差別。此外,相比可可脂巧克力,使用代用品的巧克力有更好的熱穩定性,使其生產工藝更加簡單,對儲藏及銷售環境要求也更低。因此,在現代巧克力的配方中,價格低廉的可可脂代用品開始占據一席之地。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可可脂代用品并不全是優點。與天然可可脂有益無害的特性不同,長期食用可可脂代用品可能對人體造成一定傷害,因此根據我國相關標準規定,巧克力產品中非可可脂的含量不得超過5%。
巧克力的保存也是一門學問。正如前文所述,巧克力常溫狀態下之所以是固態,是因為其中可可脂的熔點高于常溫。而一旦周圍環境溫度升高,巧克力就有融化的現象,因此巧克力一般適宜存放在16℃~22℃陰涼干燥的場所,夏季可以考慮存放在冰箱內,并且絕對要密封,食用前還需要先在密封中回溫。另外酒窖也是很好的保存場所。
名詞解釋
可可脂:又稱可可白脫,是從可可液塊中提取出的天然植物油脂,液態時呈檸檬黃或淡金黃色,具有可可特有的香味。其主要成分為甘三酯,另外含有少量游離脂肪酸、甘二酯等。研究表明,可可脂中油酸含量較高,而油酸具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作用。
類可可脂:巧克力產業中使用的一類可可脂代用品,可以從杧果、棕櫚果等中分餾提取。其甘三酯含量與天然脂肪酸組成跟天然可可脂較為接近,在巧克力工業生產中,其代替可可脂的含量在5%~20%的范圍內波動。
代可可脂:巧克力產業中使用的一類可可脂代用品,其甘三酯的含量及組成與可可脂相差較遠,并且可能存在反式脂肪酸,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