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詩話
宋代詩論著作。1卷(原為2卷)。蘇軾著;輯者佚名。本書為匯編蘇軾零散的論詩之語而成,成書較早,南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已有著錄。今傳本見于明代陶宗儀所編纂的《說郛》(宛委山堂本),僅32則,雖不是全本,但從中仍可窺見蘇軾的一些重要的詩論見解。書中強調“詩須要有為而作”,稱“子美詩外,別有事在”;同時十分重視豐富生活閱歷對詩歌創作和詩歌欣賞的重要意義,認為陶淵明“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的詩句,“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語”,而杜甫“兩邊山木合,終日子規啼”的詩句,“非親到其處不知此詩之工”。此外,書中對詩歌的藝術規律也進行了具體的探討。如其““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因采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近歲俗本皆作“望南山”,則此一篇神氣多索然矣”及“所貴乎枯淡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邊皆枯淡,亦何足道”等議論,常為后世論詩者所稱行。另有《東坡詩話補遺》1卷,為日本人近藤元粹所輯,見《螢雪軒叢書》。
·1.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