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略解
一題《魏武帝注孫子》、《曹注孫子》。現存最早的注解《孫子》的書。撰者曹操。此書版本甚多,除單行本、合刻本外,還有曹蕭注、曹杜注、五家注、十家注等集注本。存世主要版本有:《平津館叢書》影宋《孫吳司馬法》本,明刊《武經七書》25卷本;《孫子吳子》5卷合刻本,《廣漢魏叢書》本,王念孫校抄本,左樞箋注本等。以《平津館叢書》影宋本最為流行。《十家注》系統各本中亦存其注。曹操“博覽群書”,又有“御軍三十年”的軍事實踐經驗,所以他的注既重名物訓詁,更重實際運用,理論性、實踐性兼備,是諸家注中最全面者。此書訓解字、詞簡潔而多能得其要旨,對于后人理解《孫子》本義具有開創性意義。注中間或征引史例、個人實踐闡發原文微旨,并常有新的發揮,而不拘泥于字義;引述他書言論相參證亦多精切。另外,曹注本在文字校勘上也具有很高的價值,許多異文較《武經》本和《十家注》本為優。由于以上原因,曹注一直被視為《孫子》注家中第一大家,深受后人重視。宋朝頒行《武經七書》,只有《孫子》有曹注,其余六書無注。但其注過于簡略,偶有闕誤,是其不足。
·1.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