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力提耶子首迦長者言。首迦長者。我當為汝說善惡業報差別法門。汝當諦聽。善思念之。是時首迦即白佛言。唯然世尊。愿樂欲聞。

佛告首迦。一切眾生。系屬于業。依止于業。隨自業轉。以是因緣。有上中下差別不同。或有業能令眾生得短命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長命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多病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少病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丑陋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端正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小威勢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大威勢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下族姓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上族姓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少資生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多資生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邪智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正智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地獄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畜生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餓鬼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阿修羅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人趣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欲天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色天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無色天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決定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不定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邊地報。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中國報。或有業能令眾生盡地獄壽。或有業能令眾生半地獄壽。或有業能令眾生暫入即出。

或有業作而不集。或有業集而不作。或有業亦作亦集。或有業不作不集。

或有業能令眾生初樂后苦。或有業能令眾生初苦后樂。或有業能令眾生初苦后苦。或有業能令眾生初樂后樂。

或有業能令眾生貧而樂施。或有業能令眾生富而慳貪。

或有業能令眾生富而能施。或有業能令眾生貧而慳貪。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身樂而心不樂。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心樂而身不樂。或有業能令眾生得身心俱樂。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身心俱不樂。

或有業能令眾生命雖盡而業不盡。

或有業能令眾生業雖盡而命不盡。

或有業能令眾生業命俱盡。

或有業能令眾生業命俱不盡。能斷諸煩惱。

或有業能令眾生生于惡道。形容殊妙。眼目端嚴。膚體光澤。人所樂見。

或有業能令眾生生于惡道。形容丑陋。膚體粗澀。人不喜見。

或有業能令眾生。生于惡道。身口臭穢。諸根殘缺。

或有眾生。習行十不善業。得外惡報。或有眾生。習行十種善業。得外勝報。

復次長者。若有眾生。禮佛塔廟。得十種功德。奉施寶蓋。得十種功德。奉施繒幡。得十種功德。奉施鐘鈴。得十種功德。奉施衣服。得十種功德。奉施器皿。得十種功德。奉施飲食。得十種功德。奉施靴履。得十種功德。奉施香華。得十種功德。奉施燈明。得十種功德。恭敬合掌。得十種功德。是名略說世間諸業差別法門。

佛告首迦。有十種業。能令眾生得短命報。一者自行殺生。二者勸他令殺。三者贊嘆殺法。四者見殺隨喜。五者于惡憎所。欲令喪滅。六者見怨滅已。心生歡喜。七者壞他胎藏。八者教人毀壞。九者建立天寺。屠殺眾生。十者教人戰斗互相殘害。以是十業。得短命報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長命報。一者自不殺生。二者勸他不殺。三者贊嘆不殺。四者見他不殺。心生歡喜。五者見彼殺者。方便救免。六者見死怖者。安慰其心。七者見恐怖者。施與無畏。八者見諸患苦之人。起慈愍心。九者見諸急難之人。起大悲心。十者以諸飲食。惠施眾生。以是十業。得長命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多病報。一者好喜打拍一切眾生。二者勸他令打。三者贊嘆打法。四者見打歡喜。五者惱亂父母。令心憂惱。六者惱亂賢圣。七者見怨病苦。心大歡喜。八者見怨病愈。心生不樂。九者于怨病所。與非治藥。十者宿食不消。而復更食。以是十業。得多病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少病報。一者不喜打拍一切眾生。二者勸他不打三者贊不打法。四者見不打者。心生歡喜。五者供養父母及諸病人。六者見賢圣病瞻視供養。七者見怨病愈。心生歡喜。八者見病苦者。施與良藥。亦勸他施。九者于病苦眾生。起慈愍心。十者于諸飲食。能自節量。以是十業。得少病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丑陋報。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懷嫌恨。三者誑惑于他。四者惱亂眾生。五者于父母所。無愛敬心。六者于賢圣所。不生恭敬。七者侵奪賢圣資生田業。八者于佛塔廟斷滅燈明。九者見丑陋者。毀呰輕賤。十者習諸惡行。以是十業。得丑陋報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端正報。一者不嗔。二者施衣。三者愛敬父母。四者尊重賢圣。五者涂飾佛塔。六者掃灑堂宇。七者掃灑僧地。八者掃灑佛塔。九者見丑陋者。不生輕賤。起恭敬心。十者見端正者。曉悟宿因。以是十業得端正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小威勢報。一者于諸眾生。起嫉妒心。二者見他得利。心生惱熱。三者見他失利。其心歡喜。四者于他名譽。起嫉惡心。五者見失名譽。心大忻悅。六者退菩提心。毀佛形像。七者于己父母及賢圣所。無心奉侍。八者勸人修習少威德業。九者障他修行大威德業。十者見少威德者。心生輕賤。以是十業。得少威勢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大威勢報。一者于諸眾生。心無嫉妒。二者見他得利。心生歡喜。三者見他失利。起憐愍心四者于他名譽。心生忻悅。五者見失名譽。助懷憂惱。六者發菩提心。造佛形像。奉施寶蓋。七者于己父母及賢圣所。恭敬奉迎。八者勸人棄舍少威德業。九者勸人修行大威德業。十者見無威德。不生輕賤。以是十業。得大威勢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下族姓報。一者不知敬父。二者不知敬母。三者不知敬沙門。四者不知敬婆羅門。五者于諸尊長。而不敬仰。六者于諸師長。不奉迎供養。七者見諸尊長。不迎逆請坐。八者于父母所。不遵教誨。九者于賢圣所。亦不受教。十者輕蔑下族。以是十業。得下族姓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上族姓報。一者善知敬父。二者善知敬母。三者善知敬沙門。四者善知敬婆羅門。五者敬護尊長。六者奉迎師長。七者見諸尊長。迎逆請坐。八者于父母所。敬受教誨。九者于賢圣所。尊敬受教。十者不輕下族。以是十業。得上族姓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少資生報。一者自行偷盜。二者勸他偷盜。三者贊嘆偷盜。四者見盜歡喜。五者于父母所。減撤生業。六者于賢圣所。侵奪資財。七者見他得利。心不歡喜。八者障他得利。為作留難。九者見他行施。無隨喜心。十者見世饑饉。心不憐愍。而生歡喜。以是十業。得少資生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多資生報。一者自離偷盜。二者勸他不盜。三者贊嘆不盜。四者見他不盜。心生歡喜。五者于父母所。供奉生業。六者于諸賢圣給施所須。七者見他得利。心生歡喜。八者見求利者。方便佐助。九者見樂施者。心生忻悅。十者見世饑饉。心生憐愍。以是十業。得多資生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邪智報。一者不能咨問智慧沙門婆羅門。二者顯說惡法。三者不能受持修習正法四者贊非定法。以為定法。五者吝法不說。六者親近邪智。七者遠離正智。八者贊嘆邪見。九者棄舍正見。十者見癡惡人。輕賤毀呰。以是十業。得邪智報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正智報。一者善能咨問智慧沙門婆羅門。二者顯說善法。三者聞持正法。四者見說定法。嘆言善哉。五者樂說正法。六者親近正智人。七者攝護正法。八者勤修多聞。九者遠離邪見。十者見癡惡人。不生輕賤。以是十業。得正智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地獄報。一者身行重惡業。二者口行重惡業。三者意行重惡業。四者起于斷見。五者起于常見。六者起無因見。七者起無作見。八者起于無見。九者起于邊見。十者不知恩報。以是十業。得地獄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畜生報。一者身行中惡業。二者口行中惡業。三者意行中惡業。四者從貪煩惱。起諸惡業。五者從嗔煩惱。起諸惡業。六者從癡煩惱。起諸惡業。七者毀罵眾生。八者惱害眾生。九者施不凈物。十者行于邪淫。以是十業。得畜生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餓鬼報。一者身行輕惡業。二者口行輕惡業。三者意行輕惡業。四者起于多貪。五者起于惡貪。六者嫉妒。七者邪見。八者愛著資生。即便命終。九者因饑而亡。十者枯渴而死。以是十業。得餓鬼報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阿修羅報。一者身行微惡業。二者口行微惡業。三者意行微惡業。四者憍慢。五者我慢。六者增上慢。七者大慢。八者邪慢。九者慢慢。十者回諸善根。向修羅趣。以是十業。得阿修羅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人趣報。一者不殺。二者不盜。三者不邪淫。四者不妄語。五者不綺語。六者不兩舌。七者不惡口。八者不貪。九者不嗔。十者不邪見。于十善業。缺漏不全。以是十業。得人趣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欲天報。所謂具足修行增上十善。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色天報。所謂修行有漏十善。與定相應。復有四業。能令眾生得無色天報。一者過一切色想滅有對想等。入于空處定。二者過一切空處定。入識處定。三者過一切識處定。入無所有處定。四者過無所有處定。入非想非非想定。以是四業。得無色天報。

復有業能令眾生得決定報者。若人于佛法僧。及持戒人。所以增上心施。以此善業。發愿回向。即得往生。是名決定報業。復有業能令眾生得不定報者。若業非增上心作。更不修習。又不發愿回向受生。是名不定報業。

復有業能令眾生得邊地報者。若業于佛法僧凈持戒人。及大眾所。不增上心施。以此善根。愿生邊地。以是愿故。即生邊地。受凈不凈報。

復有業能令眾生得中國報者。若作業時。于佛法僧。清凈持戒。梵行人邊。及大眾所。起于增上。殷重布施。以是善根。決定發愿求生中國。還得值佛。及聞正法。受于上妙清凈果報。

復有業能令眾生盡地獄壽者。若有眾生。造地獄業已。無慚無愧。而不厭離。心無怖畏。反生歡喜。又不懺悔。而復更造重增惡業。如提婆達多等。以是業故。盡地獄壽。復有業能令眾生墮于地獄。至半而夭。不盡其壽。若有眾生。造地獄業。積集成已。后生怖畏。慚愧厭離。懺悔棄舍。非增上心。以是業故。墮于地獄。后追悔故。地獄半夭。不盡其壽。復有業能令眾生墮于地獄。暫入即出。若有眾生。造地獄業。作已怖畏。起增上信。生慚愧心。厭惡棄舍。殷重懺悔。更不重造。如阿阇世王。殺父等罪。暫入地獄。即得解脫。于是世尊。即說偈言。

若人造重罪  作已深自責

懺悔更不造  能拔根本業

復有業作而不集。若有眾生。身口意等。造諸惡業。造已怖畏。慚愧遠離。深自悔責。更不重造。是名作而不集。復有業集而不作。若有眾生。自不作業。以惡心故。勸人行惡。是名集而不作。復有業亦作亦集。若有眾生。造諸業已。心無改悔。而復數造。亦勸他人。是名亦作亦集。復有業不作不集。若有眾生。自不造業。亦不教他。無記業等。是名不作不集。

復有業初樂后苦。若有眾生。為人所勸。歡喜行施。施心不堅。后還追悔。以是因緣。生在人間。先雖富樂。后還貧苦。是名先樂后苦。復有業初苦后樂。若有眾生。為人勸導。挽仰少施。施已歡喜。心無吝悔。以是因緣。生在人間。初時貧苦。后還富樂。是名初苦后樂。復有業初苦后苦。若有眾生。離善知識。無人勸導。乃至不能少行惠施。以是因緣。生在人間。初時貧苦。后還貧苦。是名初苦后苦。復有業初樂后樂。若有眾生。近善知識。勸令行施。便生歡喜。堅修施業。以是因緣。生在人間。初時富樂。后亦富樂。

復有業貧而樂施。若有眾生。先曾行施。不遇福田。流轉生死。在于人道。以不遇福田故。果報微劣。隨得隨盡。以習施故。雖處貧窮。而能行施。復有業富而慳貪。若有眾生。未曾布施。遇善知識。暫行一施。值良福田。以田勝故。資生具足。先不習故。雖富而慳。復有業富而能施。若有眾生。值善知識。多修施業。遇良福田。以是因緣。巨富饒財。而能行施。復有業貧而慳貪。若有眾生。離善知識。無人勸導。不能行施。以是因緣。生在貧窮。而復慳貪。

復有業能令眾生得身樂。而心不樂。如有福凡夫。復有業能令眾生得心樂而身不樂。如無福羅漢。復有業能令眾生得身心俱樂。如有福羅漢。復有業能令眾生得身心俱不樂。如無福凡夫。

復有業能令眾生命盡而業不盡。若有眾生。從地獄死。還生地獄。畜生餓鬼。乃至人天阿修羅等。亦復如是。是名命盡而業不盡。復有業能令眾生業盡而命不盡。若有眾生。樂盡受苦。苦盡受樂等。是名業盡而命不盡。復有業能令眾生業命俱盡。若有眾生。從地獄滅。生于畜生。及以餓鬼。乃至人天阿修羅等。是名業命俱盡。復有業能令眾生業命俱不盡。若有眾生。盡諸煩惱。所謂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是名業命俱不盡。

復有業能令眾生。雖生惡道。形容殊妙。眼目端嚴。膚體光澤。人所樂見。若有眾生。因欲煩惱。起破戒業。以是因緣。雖生惡道。形容殊妙。眼目端嚴。膚體光澤。人所樂見。

復有業能令眾生生于惡道。形容丑陋。膚體粗澀。人不喜見。若有眾生。從嗔煩惱起破戒業。以是因緣。生于惡道。形容丑陋。膚體粗澀。人不喜見。

復有業能令眾生生于惡道。身口臭穢。諸根殘缺。若有眾生。從癡煩惱。起破戒業。以是因緣。生于惡道。身口臭穢。諸根殘缺。

復有十業。得外惡報。若有眾生。于十不善業。多修習故。感諸外物。悉不具足。一者以殺業故。令諸外報。大地堿鹵。藥草無力。二者以盜業故。感外霜雹螽蝗蟲等。令世饑饉。三者邪淫業故。感惡風雨。及諸塵埃。四者妄語業故。感生外物。皆悉臭穢。五者兩舌業故。感外大地。高下不平。峻崖崄谷。株杌槎菜。六者惡口業故。感生外報。瓦石沙礫。粗澀惡物。不可觸近。七者綺語業故感生外報。令草木稠林。枝條棘刺。八者以貪業故。感生外報。令諸苗稼子實微細。九者以嗔業故。感生外報。令諸樹木果實苦澀。十者以邪見業故。感生外報。苗稼不實。收獲鮮少。以是十業。得外惡報。

復有十業。得外勝報。若有眾生。修十善業。與上相違。當知即獲十外勝報。

若有眾生。禮佛塔廟。得十種功德。一者得妙色好聲。二者有所發言人皆信伏。三者處眾無畏。四者天人愛護。五者具足威勢。六者威勢眾生。皆來親附。七者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是名禮佛塔廟得十種功德。

若有眾生。奉施寶蓋。得十種功德。一者處世如蓋覆護眾生。二者身心安隱。離諸熱惱。三者一切敬重。無敢輕慢。四者有大威勢。五者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大威德者。以為眷屬。六者恒作轉輪圣王。七者恒為上首。修習善業。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是名奉施寶蓋得十種功德。

若有眾生。奉施繒幡。得十種功德。一者處世如幢。國王大臣。親友知識。恭敬供養。二者豪富自在。具大財寶。三者善名流布。遍至諸方。四者形貌端嚴。壽命長遠。五者常于生處。施行堅固。六者有大名稱。七者有大威德。八者生在上族。九者身壞命終。生于天上。十者速證涅槃。是名奉施繒幡得十種功德。

若有眾生。奉施鐘鈴。得十種功德。一者得梵音聲。二者有大名聞。三者自識宿命。四者所有出言。人皆敬受。五者常有寶蓋。以自莊嚴。六者有妙瓔珞。以為服飾。七者面貌端嚴。見者歡喜。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是名奉施鐘鈴得十種功德。

若有眾生。奉施衣服。得十種功德。一者面目端嚴。二者肌膚細滑。三者塵垢不著。四者生便具足上妙衣服。五者微妙臥具。覆蓋其身。六者具慚愧服。七者見者愛敬。八者具大財寶。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是名奉施衣服得十種功德。

若有眾生。生施器皿。得十種功德。一者處世如器。二者得善法津澤。三者離諸渴愛。四者若渴思水。流泉涌出。五者終不生于餓鬼道中。六者得天妙器。七者遠離惡友。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是名奉施器皿得十種功德。

若有眾生。奉施飲食。得十種功德。一者得命。二者得色。三者得力。四者獲得安無礙辯。五者得無所畏。六者無諸懈怠。為眾敬仰。七者眾人愛樂。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是名奉施飲食得十種功德。若有眾生。奉施靴履。得十種功德。一者具足妙乘。二者足下安平。三者足趺柔軟。四者遠涉輕健。五者身無疲極。六者所行之處。不為荊棘瓦礫損壞其足。七者得神通力。八者具諸給使。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是名奉施靴履得十種功德。

若有眾生。奉施香華。得十種功德。一者處世如花。二者身無臭穢。三者福香戒香。遍諸方所。四者隨所生處。鼻根不壞。五者超勝世間。為眾歸仰。六者身常香潔。七者愛樂正法。受持讀誦。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是名奉施香花得十種功德。

若有眾生。奉施燈明。得十種功德。一者照世如燈。二者隨所生處。肉眼不壞。三者得于天眼。四者于善惡法。得善智慧。五者除滅大闇。六者得智慧明。七者流轉世間。常不在于黑闇之處。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是名奉施燈明得十種功德。

若有眾生。恭敬合掌。得十種功德。一者得勝福報。二者生于上族。三者得勝妙色。四者得勝妙聲。五者得勝妙蓋。六者得勝妙辯。七者得勝妙信。八者得勝妙戒。九者得勝妙多聞。十者得勝妙智。是名恭敬合掌得十種功德。

爾時世尊。說此法已。首迦長者。于如來所。得凈信心。

爾時首迦。頭面禮佛。作如是言。我今請佛。往舍婆提城。到我父所。忉提長者家。愿令我父及一切眾生。長夜安樂。爾時世尊。為利益故。默然受請。爾時首迦。聞佛所說。心大歡喜。頂禮而退。

全書完
為你推薦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當年明月 275萬讀過
天之下
會員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三弦 29.5萬讀過
天亮了,你就回來了
會員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作者籽月闊別3年全新力作,電子書全文首發。穿越時空元氣少女VS風度翩翩優質大叔。如果愛人突然消失,你會等幾年?江倩兮撞上時空折疊,短短10個小時,外界已過了23年,好不容易追到手的新婚丈夫,轉眼變成陌生大叔?!完美言情男主再添一員猛將:顧池!少年時,他是腹黑學霸,牢牢抓住姐姐的心。新婚時,他是甜美奶狗,撒嬌男人最好命。愛人無故失蹤,他在漫長等待里事業有成,溫潤不油膩的優質大叔誰能拒絕?

籽月 11萬讀過
成何體統全2冊(熱播動漫《成何體統》原著)
會員

超人氣作家七英俊腦洞力作!腦洞奇詭的反套路宮廷文,反轉到后一刻!穿進網文小說,成為暴君的枕邊人是種什么樣的體驗?經過簡單的計算,庾晚音得出結論:自己只能另辟蹊徑。在這個全員惡人的故事里,她想殺出一條血路,就得當最大的那個惡人,先幫助暴君干死端王,然后再干死暴君,直接當女帝。可當她見到了暴君,仔細琢磨他一言一行中那一絲詭異的似曾相識的感覺,終于忍不住試探道:“Howareyou?”夏侯澹沉默良久,眼眶一紅。“I'mfine,andyou?”

七英俊 5.2萬讀過
遲來的周先生
會員

青梅竹馬到相看兩厭,簡橙從周聿風的肋骨變成一塊雞肋骨,成了他故事里的蛇蝎美人,惡毒女配。后來兩人解除婚約,所有人等著看她笑話,她轉身嫁給前未婚夫的小叔,那個高不可攀,無人敢染指的矜貴男人。簡橙救過周庭宴一次,求過他兩次。第一次周聿風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挽留,第二次她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恢復自由身。周庭宴說事不過三,救命之恩只能滿足她三個愿望,于是第三次…簡橙:“小叔,你缺老婆不?”

尤知遇 3.1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皇岛市| 大石桥市| 博客| 林甸县| 论坛| 玉山县| 五家渠市| 招远市| 旬阳县| 凌海市| 荥经县| 沁源县| 建德市| 永兴县| 咸阳市| 苏尼特右旗| 丰都县| 陕西省| 大冶市| 宝兴县| 遵义县| 清涧县| 疏勒县| 措勤县| 丹棱县| 阳春市| 弋阳县| 柳河县| 宁武县| 宕昌县| 韶山市| 平湖市| 江川县| 稻城县| 邛崃市| 当涂县| 汾阳市| 邵东县| 蓝田县| 辉南县| 色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