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例
外科專書。7卷,并附方1卷。明·汪機輯撰,為汪氏晚年之作。刊于1531年(嘉靖10年),后收入《汪石山醫書八種》中。汪氏鑒于當時之瘍科醫生,在診療病患時,往往只靠外癥所見,不重視脈理虛實之殊,經絡表里之異,故撰輯此書。他在“外科必本諸內,知乎內以求乎外”的思想指導下,廣輯劉河間、朱丹溪、李東垣等金元醫家有關瘍科之論,并收錄當代醫家薛己的瘍科臨癥經驗。此書從醫學理論出發,較深入地闡述了諸外科病的癥治經驗,每論一癥之后,均附有醫案,并以按語形式加以剖析。本書之所以取名“理例”,意在使后學重視整體,學其理,仿其例,提高辨證論治的水平。對癰疽的治療大體以調補元氣、先固根本為主,重申“以消為貴,以托為畏”的觀點,反對濫用刀針,不輕易投用寒涼之劑,強調詳審脈癥,或舍脈從癥,或舍癥從脈,根據具體情況,施以不同的治療方法,充分體現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的觀點。此書理論聯系實際,在處方遣藥方面,隨癥變通,不拘成法,對后世外科治療思想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建國后有排印本出版。
·13.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