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老子本義
免費

哲學著作。清魏源撰。自序成書于嘉慶二十五年(1820)。合《老子》通行本81章為68章,除夾句校字外,分章引述前人注釋,最后詮以己意。《序》中認為《老子》之本義是“黃老之學”而非“老莊之學”,其“言以身治身、以家國天下治家國天下,則其輒言天下無為者,非枯坐拱手而化行若馳也。”還指出:“后世之述《老子》者,如韓非有《喻老》、《解老》,則是以刑名為道德,王雱、呂惠卿諸家皆以莊解老,蘇子由、焦竑、李贄諸家又動以釋家之意解老,無一人得其真。”書中認為老子與儒家的根本區別,在于對陰陽之擇取不同:“圣人之道恒以扶陽抑陰為事。其學無欲則剛,是以乾道純陽,剛健中正,而后足以綱維三才,主張皇極。老子主柔賓剛,而取牝、取雌、取母、取水之善下,其體用皆出于陰。陰之道雖柔,而其機則殺,故學之而善者則清凈慈祥,不善者則深刻堅忍,而兵謀權術宗之,雖非其本真,而亦勢所必至也。”(《老子本義》)認為老子與佛教也有區別:“老明生而釋明死也,老用世而佛出世也,老中國上古之道而佛六合以外之教也。”(同上書)最早有光緒年間桐廬袁氏刻《浙西精舍匯刊》本,后有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本、世界書局《諸子集成》本。

魏源 ·國學 ·6.8萬字

最新章節 第75章 2015-12-21 10:31:04
樂府雅詞
免費

詞選。宋曾慥輯。慥,字端伯,號至游子,泉州(今屬福建)人。欽宗靖康二年(1127),為倉部郎官。建炎間,曾任江西轉運判官。紹興九年(1139),以右朝散大夫行戶部員外郎,總領應辦湖北京西路宣撫使司大軍錢糧。十年,為太府少卿,總領湖廣江西財賦。次年,升太府卿,旋落職提舉洪州玉隆觀。十四年(1144),起知虔州。十八年(1148),移知荊南府。歷知夔州、廬州。二十五年正月(1155)卒。曾慥博學多聞,編撰有《百家詩選》、《類說》、《高齋漫錄》、《集仙傳》、《至游子》、《道樞》、《真誥篇》等。事跡散見于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有關各卷。《樂府雅詞》前有曾氏自序,謂該書成于紹興十六年丙寅(1146):“余所藏名公長短句,裒合成篇,或后或先,非有詮次,多是一家,難分優劣,涉諧謔則去之,名曰《樂府雅詞》。九重傳出,以冠于篇首;諸公轉踏次之”。是書分三卷,《拾遺》二卷,所收多為北宋及南渡名家詞作。正集三卷大體按時間順序錄歐陽修、王安石、張子野等34家詞人詞作723首;拾遺二卷收詞171首。曾氏選詞以“雅”為尚,“涉諧謔則去之”,故于歐陽修“艷詞”及以鄙俚著稱的柳永、黃庭堅、曹組等人詞作皆摒棄不錄。卷首收有無名氏《調笑》一套8首、鄭僅《調笑》一套12首、晁補之《調笑》一套9首、無名氏《九張機》兩套14首等轉踏曲及董穎所作大曲《薄媚》一套10首,皆為他書未曾收錄者,“是又足資詞家之考證矣”(《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九十九)。是書宋刻本早佚,現今流傳諸本皆自明抄本而出,主要有《四庫全書》本、《詞學叢書》本、《粵雅堂叢書》本、顧肇聲家抄本、《四部叢刊》本、《叢書集成初編》本、曹元忠校本和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新世紀萬有文庫》本。

曾慥 ·國學 ·6.3萬字

最新章節 第16章 2015-12-17 15:03:26
詩經通論
免費

十八卷。姚際恒撰。是書成書于康熙年間漢、宋學斗爭之時,它不受傳統傳疏束縛,認為《詩序》無論大序、小序皆東漢人衛宏所撰,多不可信;而朱熹《集傳》雖反《詩序》,又每每陽違之而陰從之。漢學、宋學各有缺點和謬誤,“漢人失之固,宋人失之妄,明人失之鑿。”故是書論詩,既不追隨《詩序》,亦不附合《集傳》,正如《自序》中所云“惟是涵泳篇章,尋繹文義,辨別前說,以從其是而黜其非。庶使詩義不致大歧,埋沒于若固、若妄、若鑿之中。”主張以求實精神,從詩的本文探求詩義,對歷代各家注疏逐一辨析。求得了部分詩篇本義,對歷代說詩歪曲詩義處多有駁斥,尤對朱熹《詩集傳》駁難最力。有些篇章,錄列漢、宋各家釋義逐一駁詰,因提不出新解,便以“不可詳”或“不得其解”存疑,不肯妄斷。是書除逐章串講詩文,通解全篇意旨外,間或有藝術表現手法的評析。指明詩中的賦、比、興手法,從章法、句法、修辭法,均有精確評價。如評《關雎》第二章曰:“通篇關鍵,在此一章。”評《卷耳》末章云:“四“矣”字,有急管繁弦之意。”評《廣漢》謂每章最后三句“一字不換,此方謂一唱三嘆。”評《鄘風·君子偕老》中“邦之媛”,猶后世所言“國色”,此篇乃宋玉《神女賦》、曹植《洛神賦》之濫觴。此類見解能突破前人成說,開辟了《詩經》研究之新學風,至今仍可供借鑒,極有價值。然謂一些男女戀歌為“刺淫”之作,則是其因襲傳統,美中不足。因是書不倚任何門派,故當時不受重視,《四庫全書》竟不錄。百余年后,其價值漸被發現。方玉潤《詩經原始》多采其說。鄭振鐸贊曰“此書極為重要,多獨特的新解,而能超出于毛(亨)、朱(熹)的聚訟之外”。最初之版本為道光十七年韓城王篤刻本,后有1927年雙流鄭璋復印本,1958年中華書局排印顧頡剛點校本為最新版本。

姚際恒 ·國學 ·20.2萬字

最新章節 第54章 2015-12-26 22:15:31
詞綜
免費

詞選集。清人朱彝尊、汪森編。朱彝尊(1629~1709),字錫鬯,號竹垞,浙江秀水(今嘉興)人,浙派詞人領袖。《詞綜》先由朱氏編選26卷,后又由其友人汪森增補10卷,共36卷,選輯唐、五代、宋、金、元詞人659家,詞2252首,蔚為大觀。編者廣采各種資料,搜羅宏富,有不少他本所未見收錄的作品,給人以別開生面、耳目一新之感。朱彝尊《發凡》說:“詞至南宋始極工,至宋季而始極其變,姜堯章氏(即姜夔)最為杰出。”汪森《序》說:“鄱陽姜夔出,句琢字煉,歸于醇雅。”兩人都推崇姜夔為“正宗”。這種理論成為浙派詞人的指導思想,在當時雖有糾正有明以來詞壇流弊的作用,卻又使詞的創作走向重格律形式、輕思想內容的另一極端。所以近代詞人文廷式批評說:“《詞綜》意旨枯寂;后人繼之,尤為冗慢。”(《云起軒詞抄序》)指出了《詞綜》對詞的發展的不良作用。盡管如此,《詞綜》仍不失為一部優秀的詞選本。此書在體例上能吸取前代詞選之長,以時代先后為序,各家下有詞人姓氏、籍貫及其著作,間附宋、元人評語。“其詞名句讀為他選所淆舛,及姓氏爵里之誤,皆詳考而訂正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這種認真求實的作風,為后人所推許。《詞綜》36卷本康熙三十年由裘抒樓刊行。另有《四部備要》本,1975年中華書局出版影印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校點本。

朱彝尊 ·國學 ·21.7萬字

最新章節 第66章 2015-11-20 19:07:12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游戏| 稷山县| 德庆县| 祥云县| 集贤县| 游戏| 铜山县| 九龙坡区| 周宁县| 中宁县| 喀喇沁旗| 靖安县| 监利县| 革吉县| 通道| 印江| 临城县| 呼伦贝尔市| 左云县| 铜陵市| 白山市| 涟水县| 肥西县| 青田县| 宁海县| 伊宁市| 自治县| 蒲江县| 临武县| 大田县| 望都县| 江安县| 灌云县| 贺州市| 屏南县| 屏南县| 安康市| 洱源县| 彰武县| 随州市| 玛纳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