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伊川擊壤集
免費

該詩集主要是抒發(fā)其哲學思想的。朱熹說:“康節(jié)之學,其骨髓在《皇極經(jīng)世書》,其花草便是詩。”(《朱子語類》卷一零零)關于其哲學理論,如《樂物吟》云:“日月星辰天之明,耳目口鼻人之靈,皇王帝霸由之生,天意不遠人之情。”這首詩是整個《皇極經(jīng)世書》的一個縮影,也是邵雍對自然、社會、歷史的總看法。從文學上講,這類詩并沒有什么詩的情韻意味,主要反映了邵雍的哲學思想。“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天地自我出,其余何足言。”“廓然心境大無倫,盡此規(guī)模有幾人,我性即天天即我,莫于微處起經(jīng)倫。”這兩首詩集中反映了邵雍所謂的“先天學,心法也,故圖皆自中起,萬化萬事生乎心也”(《皇極經(jīng)世書·觀物外篇》)。從這里又可看出陸王心學的端倪,即陸王的“天地即為吾心,吾心即為天地”與此是一脈相承的,這些詩不過是邵雍哲學理論的詩歌化,其觀點與《皇極經(jīng)世書》的觀點相同。該詩集還有一部分是抒發(fā)邵雍的樂天安命,安時處順、自得其樂,不事妄求的人生感受的,其中還包括一些流露出對社會和政治不滿的詩篇。如《無酒吟》說“自從新法行,嘗若樽無酒”等詞句,這些反映了邵雍思想的一個側面,是全面研究邵雍思想所要了解的。有影印《道藏輯要》本、影印明成化刻本,成化本有集外詩一卷。清光緒間賀瑞麟輯《西京清麓叢書續(xù)編》本有補遺一卷。

王玠 ·國學 ·8.5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20章 2015-12-24 14:16:14
弇山堂別集
免費

歷史著作。明王世貞撰。王世貞,字元美,自號鳳州。太倉(今江蘇屬縣)人。本書初刻于萬歷十八年(1590),雖名為“別集”,但并不是王氏個人的詩文集,而是一部記載明代典故的史料匯編。與作者另著的《弇山堂正集》區(qū)別,故稱別集。全書一百卷,有盛事、異典、奇事、史乘考誤、帝系帝歷帝統(tǒng)、表考六部分內容。其中皇明盛事述五卷(1—5卷)、皇明異典述十卷(6—15卷)、皇明奇事述四卷(16—19卷),為筆記體史料,記朝章典故、君臣事跡、社會經(jīng)濟、人物軼事、民族關系、中外關系。史乘考誤十一卷(20—30卷),前八卷考國史、野史之誤,后三卷考家乘之誤,這部分內容作者用力甚勤,考證精辟,為全書精彩之處。帝系帝歷帝統(tǒng)六卷(31—36卷),記述明代帝系及其宗藩。史表二十八卷(37—64)分七十二目,所列上自功臣公侯伯,下至督撫守備,比清修《明史》中的史表完備。諸考三十六卷(65—100卷)中有皇帝、巡幸的記載,備述洪武至萬歷時的重大軍事活動;有皇帝各種賞賜的數(shù)量、等級和被賞人的功績;有一些文不雅訓、不登詔令的書檄文件;有明初以后兵制變化和軍隊數(shù)目、馬駝驢騾的數(shù)目;有洪武七年(1374)至隆慶五年(1571)明王朝與國內邊地民族及鄰國的馬匹交易情況。全書諸多方面的記述,不但有許多宮廷方面的內容,而且有考證,為后來撰史者提供了寶貴史料。比如,王世貞對明初傅友德、王弼、馮勝等人“暴卒”中的隱諱評加考證,大膽揭露了明太祖朱元璋兔死狗烹、誅殺功臣的殘忍面目,盡管作者仍跳不出維護統(tǒng)治階級利益的窠臼,但這種修史據(jù)事直書,為還歷史本來面目所作的努力卻使本書增添了難得的史料價值。本書于王世貞去世那年(萬歷十八年)出版刊行。《四庫全書》將本書收入《史部·雜史》類。

(明)王世貞 ·國學 ·73.1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102章 2015-12-27 05:58:08
褚氏遺書
免費

南齊褚澄撰。全書1卷。凡10篇:受形、本氣、平脈、津液、分體、精血、除疾、審微、辨書、問子。是作者有關經(jīng)驗、理論、心得體會、驗案等內容的歸納與總結。其中,受形、精血、問子3篇討論了性醫(yī)學、性保健。如“精血篇”指出:“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則五體有不滿之處,異日有難狀之疾。陰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其精不出,內敗小便,道澀而為淋;精已耗而復竭之,則大小便道牽疼,愈疼則愈欲大小便,愈便則愈疼。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無男子合則不調,未逾10年,思男子合亦不調,則舊血不出,新血誤行,或漬而入骨,或變而為腫,或雖合而無子。合男子多則瀝枯虛人,產(chǎn)乳眾則血枯殺人。”后世在其啟發(fā)下,總結出老人淋這一性醫(yī)學所特有疾病的因機證治。同時,對男女性生活乖舛所產(chǎn)生病機也作了中肯分析,累為后所引用。“問子篇”云:“合男女必當其年,男雖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雖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陰陽完實而交合,則交而孕,孕而育,育而為子,堅壯強壽。”此觀點與現(xiàn)代優(yōu)生優(yōu)育學思想一致,具有科學的內涵。本書之所以稱為遺書,據(jù)《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載:唐末黃巢發(fā)冢,得石刻醫(yī)書,棄之。僧人義湛抄錄其文,復經(jīng)他人刊刻于世,故名《褚氏遺書》。謝觀謂此書為“唐末五代人所偽造”,待考。有1985年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鉛印本。

褚澄 ·國學 ·5290字

最新章節(jié) 第2章 后序 2015-11-13 15:49:33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龙县| 宜城市| 精河县| 绥江县| 邵阳县| 杂多县| 平阳县| 德庆县| 红原县| 津南区| 武川县| 庆安县| 桐庐县| 瑞昌市| 太湖县| 乐都县| 平潭县| 鸡西市| 太仆寺旗| 临猗县| 诏安县| 朝阳区| 留坝县| 邓州市| 七台河市| 元江| 大关县| 卢氏县| 平山县| 团风县| 乌拉特前旗| 东城区| 泰安市| 秦皇岛市| 洱源县| 凤阳县| 石泉县| 临邑县| 陇南市| 湖北省| 广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