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帚談
書學論著。二卷,拾遺一卷,附錄一卷。明趙宦光撰。具體成書年代不詳。該書原為撰者《說文長箋》中的一種。《四庫提要》以為《說文長箋》穿鑿附會,而且引據疏舛,頗為小學家所譏,然而其中的篆文筆法則有其精湛之處,因而被析出并受到后人的重視。書首有撰者小引二則,其中談到其書所由自出,云“古有以白堊帚作字,一時興到,遂得佳書,及以善毫楮墨更作,翻去之遠矣,故知興到作書,乃述書第一義,能事不迫,與知者道,敝帚何愛焉。因作帚談。”該書正文兩卷。上卷四篇,一為權輿,談十五種書法的起源;二為格調,談筆法結構;三為力學,談字功書法;四為臨仿,談書法學習的累積。下卷也四篇,一為用材,規定作法器用;二為評鑒,談辨識及其深淺;三為法書,討論古代法帖;四為了義,討論書家密諦。總體上看,正如余紹宋所說,該書“持論頗為精到詳盡,自抒心得,不甚依傍前人,誠臨池家所當一讀也。”后附“拾遺”一卷,是書成之后的續作,闡發未盡之意,故在每條下注名正篇的篇名,以備分屬諸篇。又附一卷為“金石林甲乙表”,及“金石林緒論”。該書有《說文長箋》本、《四庫全書》本及《美術叢書》本,及若干鈔本。
·4.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