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詩訓
詩話著作。宋呂本中撰。該書原系呂本中所撰家塾課本《童蒙訓》中論詩文之語,由于多取法蘇軾、黃庭堅,于朱學盛行之后,蘇學受到詆毀,乃被刪削,遂致散佚。后人復輯為《童蒙詩訓》,《菉竹堂書目》卷四、《文淵閣書目》卷一零著錄。原書久佚,不知卷數。郭紹虞《宋詩話輯佚》輯得七十五則(其中有數則,一則中又分為二則或三則)。由所輯各則來看,該書為童蒙訓課之用,故不錄遺聞佚事,而以論學詩為主。其論學詩,一是主張“詩詞高深要從學問中來”;二是強調“作文必要悟入處,悟入必自工夫中來,非僥倖可得也”;三是要求“不可鑿空強作,如小兒就學,俯就課程耳”;四是指出“初學作詩,寧失之野,不可失之靡麗”。至于學習的榜樣,則一是杜甫,二是蘇、黃,三是江西詩派。他雖然強調學習前人,但并不主張盲從,而認為“學古人文字,須得其短處。如杜子美詩,頗有近質野處,……東坡詩有汗漫處,魯直詩有太尖新、太巧處,皆不可不知”。同時,又要求能自出新意,指出“近世人學老杜多矣,左規右矩,不能稍出新意,終成屋下架屋,無所取長”。這些都是呂本中教人學詩的路子,大體不出江西詩派套數,但又較后來的江西詩派寬闊、活泛。呂本中曾說過:“學詩當識活法。”(《夏均父集序》)識“活法”“須令有所悟入”,而“悟入之理,正在工夫勤惰間耳”(《與曾吉甫論詩第一帖》)。《童蒙詩訓》中現輯到的佚文,雖未提及“活法”,但其精神基本上是一致的。有《宋詩話輯佚》本。
·682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