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心法要訣
清·吳謙撰。成書于1742年。全書3卷,5.5萬字。卷一,論傷寒傳經從陽化熱從陰化寒原委、六經各病脈證、陰陽表里、陽毒、陰毒諸證等,凡三十五篇;卷二,列表熱里熱陰熱陽熱、惡寒背惡寒、惡風、頭痛等四十九證,分述各脈證及診治要點;卷三,繼列傷寒五證、同傷寒十二證及易愈生證、難治死證等一十九證,辨類似,別異同,斷死生,探隱索微,反復闡釋。末附匯方及雙解散完素解利初法、河間解利后法,“俾后之學者,知所變通”。本書以仲景學說為宗旨,以前賢諸家為羽翼,從臨床實際角度出發,重點探討了《傷寒論》有關傷寒傳變、傷寒脈證、傷寒治法等問題。其在編次注釋上的突出特點,就是對每個問題,能撮其要旨,先列歌訣,次列注釋,使讀者便于熟讀默記,融會貫通,然后再玩味全書,則易讀易解,有會心之樂,而無望洋之嘆。故對學習、研究或臨床運用《傷寒論》者,頗有參考價值。此書為清·乾隆間由政府組織編纂的醫學叢書《醫宗金鑒》中的一部著作,在吳謙生前即已梓版流傳。此書有清·武英殿刊本及清·江西書局刊本等版本(見《醫宗金鑒》,叢書類);后人民衛生出版社有印行。現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藏有清·乾隆壬戌(1742)武英殿刻本,清·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呈經元堂重刻本,及清·光緒九年癸未(1883)掃葉山房刻本等版本。
·3.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