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明皇雜錄
免費

唐代軼事小說集。鄭處誨撰。《新唐書·藝文志》雜史類、《崇文總目》、《郡齋讀書志》、《宋史·藝文志》均著錄為2卷,《四庫全書》入小說家類著錄為正文2卷、別錄1卷,《墨海金壺》本著錄為正文2卷補遺1卷,《唐人說薈》、《說郛》所收為1卷本,無別錄,《守山閣叢書》本、《叢書集成初編》本都在正文2卷、補遺1卷外,又附清人錢熙祚校勘記和所輯佚文。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排印本(收在《開元天寶遺事十種》中)。書成于唐宣宗大中九年(855),據《新唐書》卷165《鄭余慶傳》中所附《鄭處誨傳》:“先是,李德裕《次柳氏舊聞》,處誨謂未詳,更撰《明皇雜錄》,為時盛傳。”全書合正文與別錄共37條,基本上是記唐明皇開元、天寶年間軼事,記明皇少年時軼事(如“玉籠子”),登位初期勵精圖治的作風(如“張嘉貞”條)和后期享樂腐化的種種表現(如“華清宮”,“舞馬”條)。同時對名臣賢相(如“蘇頲”、“盧懷慎”)和奸佞(如“王準”、“李林甫”)的事跡也有記載。雖然不都是實錄,卻可作為正史之外的補充參考。其涉及志怪的內容如“馮紹正”條的畫龍求雨、“李遐周”條的預言禍福,則純是小說家言。全書記事內容多與《次柳氏舊聞》、《開天傳信記》、《明皇十七事》等書相出入,可作比較研究。

鄭處誨 ·國學 ·1.2萬字

最新章節 第3章 補遺 2015-12-21 09:56:34
上清大洞真經
免費

作者不詳,或云為東晉楊羲假托神靈所造。道教上清派主要經典。簡稱《大洞真經》、《上清真經》,一名《三十九章經》,一名《九天太真道經》。上清派稱之為道教三奇的第一奇,說若得《大洞真經》,不須金丹之道,讀之萬遍,便可成仙。因此歷代傳授不絕。自來有不同的傳本,陶弘景時即有兩種,一為大卷,一為三十九章。今《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存三種《大洞真經》:《太上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五卷,為宋末元初傳本;《上清大洞真經》六卷,為南宋茅山宗三十八代宗師蔣宗瑛校勘本,當為茅山宗壇本;《大洞玉經》二卷,太玄趙真人注本。一般以《上清大洞真經》六卷本和陳景元《上清大洞真經玉訣音義》為真傳本。該書第一卷為“誦經玉訣”,述修煉者誦詠《大洞真經》三十九章之前的存思禮儀,并附以《入室存思之圖》,著重存思五方之氣,存思日月及二十四星。第二至第六卷為“三十九章經”,每章存思一神降臨修煉者身中某一部位,然后誦《大洞玉經》這一章,默念祝咒,存呼神名,祈請其護衛。全書以生門死戶,守雌抱雄為主,認為百神常存,各居其所,各理其務,只要存養自己神氣,吟詠寶章,則神真下降,與身中神氣混融,終獲長生不死之道。這是典型的道教上清派煉養方法,是《黃庭經》的延伸,對我們研究上清經系,上清派歷史及道教煉養學說都有一定意義。注本有宋陳景元《上清大洞真經玉訣音義》一卷,元衛琪《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注》十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

佚名 ·國學 ·3.3萬字

最新章節 第8章 2015-12-27 01:00:48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气| 斗六市| 鸡东县| 西华县| 客服| 策勒县| 宜君县| 浦东新区| 建水县| 紫云| 多伦县| 田阳县| 大理市| 墨玉县| 原平市| 黄浦区| 商南县| 恭城| 菏泽市| 博野县| 称多县| 榆社县| 右玉县| 灌南县| 揭西县| 长岛县| 嘉峪关市| 金乡县| 昌图县| 虎林市| 苗栗市| 万载县| 叶城县| 花垣县| 广丰县| 连山| 尼勒克县| 固原市| 洛南县| 鄱阳县| 福鼎市|